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姚文元旧事

老城老砖 老城七十年代 2021-02-24

       姚文元文革发迹前是靠批判胡风崭露头角的,他年轻时就很喜欢看胡风的文章,是胡风的超级粉丝,还写过一本研究胡风文艺理论的书,但没有发表,当中国文坛掀起了批判胡风的浪潮最开始时,姚文元吃惊不小,为了紧跟形势,他马上“反戈一击”,发表了《分清是非,划清界线》一文,后来他又在上海的《文艺月报》上发表了《胡风歪曲马克思主义的三套手段》。 
  姚文元的“左”派言论,引起了当时身为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张春桥的注意,于是张春桥指导姚文元在《解放日报》连篇累牍地发表批胡风的文章,一时间姚文元名声大震,成了上海滩反胡风的“英雄”。 

      1957年,他在《文汇报》上又发表了攻击姚雪垠的文章《教条和原则———和姚雪垠先生讨论》,连姚文元自己也没想到,这篇文章会引起最高领导的注意。 
  最高领导喜欢看上海的《文汇报》,那天正好看到了姚文元的文章,觉得姚文元的文章很有针对性,便向当时的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打听姚文元是何许人氏,柯问张春桥,张便又大大的表扬了姚文元一番,后来柯在跟最高领导见面时专门提及了姚文元。

   
年,最高领导在一次讲话中提到姚文元的文章,并说道最近姚蓬子的儿子叫姚文元,写了一篇文章,我看是不错的……最高领导的讲话很快传到了上海市委。一时姚文元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成了上海文艺理论界的一颗耀眼“新星”。后来中央召开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最高领导在中南海接见上海代表团的讲话中,又一次提到姚文元。“不要怕片面性……任何人都难免有片面性,青年人也有,李希凡有片面性,王蒙也有片面性,但青年作家中,我看姚文元的片面性比较少。” 
  在短短的一个来月时间里,最高领导两次表扬了他,使人们不得不刮目相看了,后来又过了几年时间姚文元凭着《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一步登天,从此开启了十年的专业棍棒生涯,官至政治局委员,后来成为王张江姚的四人帮中的一员。
姚文元是在被通知到怀仁堂开会时被捕的,那是1976年10月6日下午,机要秘书郭木文将一份紧急通知送到了他的办公桌上,姚文元此时既表示怀疑,为了稳妥,便决定找一下张春桥,姚文元怀疑这次会议是一场“鸿门宴”,他刚谈出自己的想法,一向被尊敬为军师的张春桥却笑他太多虑了,并当场指点他说:“你为何不能参加呢,现在你不是常委,可十年前你是什么,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现在已经在政治局干了这么多年,事物从来都是发展的嘛,并说没有通知江青开会,姚文元这才放下心来去了会议室,被抓时姚没有象王洪文那样反抗,平静的说了声走吧。

        但在公审姚文元时他就不顺从不配合了, 可以说,在林彪、江青这两个反革命集团受审的十名主犯中,没有哪一个有姚文元如此的“辩护本领”,也没有哪一个敢在法庭上,公开将自己的罪责说成只是“工作责任”。对于这一点,林彪那伙耍枪杆子的不必说,就连姚文元之前耍惯了笔杆子的陈伯达,此刻也望尘莫及,审判长问他做过某事时,他有时说记不清了,有一次竟然说我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最后姚文元还是被判了二十年。

      但后来王,张,江,姚)中最好结局的是姚文元 ,英明领袖华主席一举粉碎“四人帮”后,由于姚文元认罪态度较好,所以无论是关在中南海地下室,审查期间,还是最后判刑,姚文元可以说是波澜不惊。出狱后姚有一段时间住在浙江湖州,据说因为防止港台记者打扰,专门给姚住地设了个专职门岗,后因为保存党史资料需要,给姚配了一个秘书助理电脑打字,专门整理文字资料,经有关部门认可后还适当给了相当一部分报酬作文革史料回忆津贴。 

   有老干部戏称姚文元在人生最后的几年是享受到了副省级离休老干部的待遇,姚过世后和他妻子金英一起合葬,他的女儿给他找了一个黑色普通墓碑,上书‘真理真情’。有人评论女儿赞美父母在大风浪中没有离婚是真情,父亲的文章还是真理,作为姚文元的女儿有这样的想法是正常的,如果有一部分老人也这样想那就糟糕了。(延伸阅读作者其他原创文章)

(原创)回忆八十年代单位评职称闹剧

(原创)八十年代单位职工学跳交际舞回忆

(原创)七十年代末单位分鱼的故事

(原创)从昆山摇篮走出去的江苏市长群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