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七十年代末的职工顶替现象
上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城乡二元化的结构还比较牢固,很多农村人非常羡慕城里国企上班的工人,跟农民相比工人不仅每月可以吃商品粮,而且每月有三四十元固定工资收入(很多长相端正的农村大姑娘都愿意嫁给在城里找不到媳妇的青年工人),不知道啥缘故除了一九五八年城里有许多招工机会,其他时间里就是城里的初高中毕业生一时也找不到工作,于是后来出现了几千万知青上山下乡的十年,直到一九七九年知青回城依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以农村人要想跳出农门非常困难,好像除了当兵和考上正规大学别无他路。
正当很多农村青年苦无门路进城的时候出现了一条新政策,那就是在农村 有孩子的国企老职工退休后可以让一个农村子女顶替他的名额到该国企上班另行分配工种,这条政策让一部分有儿子在农村的职工得益了,他们得到了跳出农门到城里做国企职工的机会,临走前农村的媒婆跑断了家里的门槛,村上除了村长儿子看上的姑娘随便挑,有不到退休年龄的老职工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赶上政策的末班车到朋友家讨了香烟票咬牙买了一条大前门香烟送给家乡村长改大年龄提前办退休(跟九十年代干部到派出所改小年龄推迟退休正相反),有一半人群居然办成了。
城市里找不到工作的青年也有凭这个政策顶替父母进国营单位的,老城的邻居金根就是靠这个政策进了他父亲的军工厂,这些顶替进单位的青年人刚进单位做的往往是苦脏累的工作,被其他老职工看不起,他们有的人为了能真正融合进城市花费了至少三四十年的时间,他们才是改革开放的第一代外来工和外来妹,跟后面的外来妹比只是他们是固定工编制,后面的人是合同工编制。
九十年代初部分地区还一度出现了农村户口化三四万块钱买一个城市户口的政策,有一批人后来花钱进城了,过了十年后老家遇到了发展经济征家乡土地,同样可以获得征土工进编制的待遇,悔青了肠子,还有遇到按户籍和男丁数量补偿房子,算一下来少一个儿子户口至少少掉一百万元人民币。
在一九七九年到一九九五年期间,还有一批靠近城市的郊区农民走曲线救国的路径,具体方法是通过熟人先到城里工厂做临时工,认真干活,逢年过节带上农村的母鸡和上好猪肉送给车间主任和劳资科长,八十年代后每个月帮助厂长书记等企业实权人物换送大罐液化气瓶,这样就能保证临时工身份不被辞退,干满十五年也享受工厂最低退休待遇,他们的子女现在大都是农村的暴发户。
这批七十年代末进城的青年人现在也大都退休了,有的后来也下岗了,当他们今天回到家乡遇到故人的时候,当他们回顾往事时,他们很难评判自己当年的决定是否正确,亲爱的资深网友你说呢?
(延伸阅读其他文章)(添加微信与作者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