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阿二和他儿子的奇特婚恋现实

老城老砖 老城七十年代 2022-12-06

      上海市民阿二今年七十岁,曾经是下乡知青,因为是最晚回沪的那批知青,所以结婚也很晚,一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才和一位同样晚回城的上海女知青结了婚,直到中年才有了一个儿子,前二年老婆得病去世了,儿子年龄近四十了也不谈恋爱也不结婚。

       阿二原来想早期儿子不谈恋爱和不想结婚的原因可能觉得自己家庭条件不太好,现在黄浦区老房子拆迁分了二套近郊新房,阿二身价也过千万了,而且阿二退休后因为有手艺,每个月都会去帮忙民营企业解决疑难设备问题,每月收入叠加退休工资早就过万了,阿二的儿子从民营企业跳槽到外企月收入也过万了,但是却信奉大上海流行的新“三不主义”,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育,阿二有点急。

     但是日子好起来后阿二身边却有了几个老阿姨向阿二示好,阿二的儿子也鼓励阿二黄昏恋,阿二终于放下了儿子不恋爱老子却恋爱的包袱,一本正经的恋爱起来。

       阿二现在有固定的黄昏恋对象已经二年了,但是他们相处的模式有点跟传统老人不一样,他们二人不再考虑去民政局办证,也不长期同居在一起,这样做的原因是不给原来的儿女家庭和资产带来可能发生变化的麻烦,相互约定实行新式走婚,看双方的心情,有时候男的阿二到女方家去住几天,有时候女方到阿二家住几天,就是互相长期走动,你说同居吧,他们从来不固定住在一个地方,你说他们不算同居吧,他们却经常约会在一起,像是跟年轻人一样在谈恋爱,而且是热恋,但是更加接近于实际的生活现实,只是不再布置新房和固定住在某个地方,就是约会型的两头跑,一般阿姨家里弄得相对干净些,阿二住阿姨家里比阿姨住阿二家里次数要多一点。

        阿二听跟他有相同经历的上海爷叔说,他们那群黄昏恋的人住哪个地方多一点不是由哪家地方大或干净决定的,而是哪家不与孩子住在一起,哪家有固定保姆,哪家住得舒服才决定在哪家住得多一点,有人称这种上海老人黄昏恋新模式为老年新走婚形式,好处是轻松,双方没负担,如果将来分手也不会发生大的财产纠纷,一旦出现病重,自己原来的子女照顾自己的父母没有纠结和分别心。

        这种新走婚的形式不会受到子女的干涉,因为自己父母的钱不会因为新的婚姻而变得不确定走向,开明的子女总体都是赞成的,老年人辛苦了一辈子,偶遇黄昏恋不容易,祝福新走婚老人群体!

(延伸阅读)(添加作者微信讨论热点话题18601173850)

原创)衣锦还乡者的真实隐秘心理

(原创)文革后的历任国务院秘书长

一位家长解读教育改革新主张

(原创)雷政富想拜的师傅

(原创)回忆八十年代吃食堂

(原创)苏州七十年代桥边的老男人

(原创)非诚勿扰嘉宾乐嘉为何出家当和尚?

(原创)网友聚餐摸胸逃单如何看?

  (原创)女孩死在整形手术台谁之过?

(原创)猪肉,口罩,头盔,下一个是谁?

(原创)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九种教育方法

(原创)回顾雷锋后的共和国英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