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城】重庆味道 远不止麻辣


重庆鲜明的“火锅之城”的定位,一向令人印象深刻,重庆火锅门店数超过3万家,位居全国第一。但重庆人会告诉你,火锅仅仅是重庆的一面,重庆小面、冰粉、江湖菜……这些重庆味道市井又精致,热辣又矜持,它们塑造了重庆的城市性情,也铭记了她的至明至暗时刻,勾勒出了一种历经淬炼,不改直爽,又包容开放的重庆滋味。


火锅构筑的辣味殿堂


重庆,一座山城,也是一座江城。主城核心渝中半岛耸立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山环水绕,江天开阔,半岛宛如浪漫新月。在江山之间的高楼市井里,热情的巴渝人编织着火热而包容的味觉体验。


斯图尔特·沃尔顿在《魔鬼的晚餐》里解释了辣的吸引力。这种复合了辣味、酸涩味、果味的味道,刺激味蕾产生一种灼烧般的疼痛感,大脑随之释放缓解痛苦的物质,舌尖的疼痛变成神经的愉悦,从而让平淡的食物变得热烈无比。这枚鲜红的果实,犹如性感尤物,将中国人的味觉卷入漩涡。数百年来一路征战,从墨西哥登陆浙江向内地传播,然后以湖南为中心扩散至贵州、四川、陕西、河南等地,一路燃烧,一路颠覆。


对于那时的重庆人来说,辣椒的到来无疑是令人喜悦的。巴蜀大地上,始终流淌着“尚滋味,好辛香”的传统,花椒、姜、茱萸等辛香调料构成了古典川味,辣椒的突然光临照亮了这个群山多雾的世界,于是,它与本土香料、食材不断结合,发起了一轮声势浩大的味型革命。


对于重庆人来说,辣带来了美妙的味觉体验,其中最鲜明的,就是重庆火锅。火锅起源于重庆江边码头。相传清末民初,嘉陵江畔,渔民、码头工人辛苦一天之余,为了一饱口福,支一口铁锅,煮食江边宰牛场廉价的牛下水(内脏)。为了祛除异味和提升口感,铁锅内沸腾着咸辣味重的卤汁,大把花椒,大把辣椒,牛油翻滚,异香扑鼻,光闻着就令人口舌生津。汤料熬好了,牛下水切片下锅,断生捞出即食,满口热辣刺激,吃得酣畅淋漓。


20世纪40年代,现代红汤火锅的搭配食材定型,牛油和骨汤构成了底汤,豆瓣酱与辣椒、花椒注入了灵魂。从前的重庆报纸形容重庆人吃火锅,“食者袒臂露胸,畅怀通吃,若置大鼓于旁……痛快淋漓,雄伟百倍。”这种场景俨然一种城市景观。如今,辣早已统治了这里,火锅店周围的空气中飘散着浓浓的牛油香味,恍若一座辣味的殿堂。


一年四季,重庆的天气变幻莫测,冬春时节雨雾连绵,夏秋季则酷热难耐,燠热潮湿易使人体生出湿毒病症,巧的是花椒辣椒祛湿气,因此一年四季,重庆人都需要一顿痛快淋漓的火锅与之对抗,于是毛肚、鸭肠、黄喉……纷纷下锅,人人吃得汗流浃背,吃得气吞山河。那锅里,翻滚的是浩浩汤汤的火辣江湖,汤泛着光,火连着影,纸巾和风扇是中场休息的道具,但谁也不想喊停。



多元的城市味道

火锅只是1/N


如果说火锅是重庆献给世界的一张快意名片,那么小面则以更温婉亲民的姿态潜藏在重庆的城市肌理中,成为重庆人的小日子。


小面,是重庆人对喜爱的面条的叫法,带着一股亲亲热热的语气。“小”,也定位了重庆小面的市井属性,和牛肉面、肥肠面、豌杂面等不同,“小面”只加了油辣子和蔬菜,但这碗面却不简单,面条必须用当地碱水做的湿面,作料异常丰富,除了葱花、蒜泥、香油、陈醋等常规配置,还有炸得酥脆的黄豆、花生碎、榨菜沫,再加上筒子骨头汤,用料生猛,吃着畅快。哪怕是在拥挤简陋的露天面摊,碗放在塑料凳子上,人蹲坐在小凳上,也能吃得津津有味,让人忘掉周边的一切。


冰粉是现在吃火锅、小面不能缺席的甜品,也是重庆入夏后的解暑良品。一碗冰粉,展现出山城细腻清新的一面,与火锅、小面共同演绎了冰与火的合奏曲。一到五月上旬,夏日淫威下的重庆热浪翻腾,人行街上宛如火中行走,这个时候来一碗冰粉,一切焦躁都能被抚平。盛在塑料小碗里的冰粉“漂浮”在棕褐色的红糖水中,呈现出果冻一样亮晶晶的质地,用勺子舀上一小块放到口中,不用咀嚼就可直接吞咽,滑下喉咙的瞬间令人舒爽万分。善于玩花样的,会在冰粉上继续叠加新口感,比如神秘的玫瑰糍粑冰粉,软糯的糍粑混合着玫瑰花香,格外有嚼劲香甜。


重庆人对重口味的偏爱还体现在种类繁多的卤制食品上。卤菜店在重庆到处都是,数量丝毫不逊色于火锅店和小面馆。广东卤水追求鲜香,浓而不咸,江浙沪一带喜爱糟卤,有着酒糟独特香气,咸鲜爽口,而重庆的渝式卤味,当然是延续了麻辣辛香的特点。城中到处都有深藏不露的卤味店,各家亦有独到的卤水配方,就连看似普通的豆干、土豆一类的卤菜,吃起来都很入味。


就着榨菜吃白粥,是中国人最眷念的家常味道。很多年前,美国记者彼得·海勒斯(中文名:何伟)来到长江边一座寂静的小城涪陵教英语。这座位于长江和乌江交汇处的小城孤寂而沉默,没有公路、没有铁路。从这里到重庆,要坐七个小时的长江轮渡。不过,这座看似封闭、保守的小城,却有着天赐的风土。自然晾晒、江风脱水,加之当地流传的三腌三榨的工艺,使本地出产的榨菜格外鲜甜脆嫩。而正是靠着这最简朴、最大众的涪陵榨菜,这座小城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经济奇迹。



移民带来的包容之味


1942年,美国汉学家、历史学家费正清从飞机上俯瞰重庆,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此地不适合人类居住,因为没有平坦的陆地,人们简直成了力图找到安身之地的山羊。在这个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岩石重叠的半岛上,只有少数几条沿半山腰新修的盘山路供运输使用。”


彼时,从费正清的视角来看,重庆的确是封闭的。重庆深居内陆,北有秦岭,东有大巴山,南部被高原阻隔,这个中国西南的城市,向来是中央王朝的边陲,在历史中更是长期沉寂。但是历史又未曾遗忘这个城市,当中国开始经历大变局,重庆也踏入了世界的舞台。


1891年,位于长江上游的重庆被辟为通商口岸。开埠后的重庆一跃成为长江上游物资集散地。根据民国《四川概况》介绍,黔、甘、陕及邻近四川省的各地进出商品,亦多以重庆为转运口岸。西南各都市中,无出其右者。与此同时,山城的饮食面貌逐渐变得魔幻,平民创造着自己的美食,豆花饭、白肉、棒棒鸡逐渐成为民众的流行食物,同时,精英则在精致的宴席上享用着海参与鱼翅,西餐厅、咖啡店、日料、俄国菜也在重庆落地生根。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临危受命成为战时首都。这场悲怆的大迁徙,为重庆再一次带来大量移民。“下江人”,是历史上重庆人对长江中下游客商的称呼,因为国难,数十万的“下江人”涌入重庆,也将他们眷恋的家乡味道带到了这里。于是城中八方美食林立,粤菜、江浙菜、湘菜、鄂菜、豫菜、鲁菜等地域菜系在熔炉中不断淬炼,在无辣不欢的重庆玩起了食材的大混搭,原本规规矩矩的蟹黄包子,在肉馅中加入四川肉圆子常放的花椒面;上海常见的小笼蒸饺,配上了有辣椒面的蘸水;苏式卤菜,原本走的是甜香口感,到了这里却麻辣上阵,诞生了滋味丰富的酱牛肉、酱鸭。


江湖菜是重庆又一次献给国民的礼物。改革开放以来,现代交通运输不断发展,流动人口继续增长。无数“苍蝇馆子”密集生长在山城江湖“丛林”之中,厨师与食客都爱上了热锅爆炒的火辣滋味,生机勃勃的江湖菜诞生了。江湖菜有四大特点:大油、大辣、大火、大盆。经典菜要属毛血旺,粗犷豪迈,是江湖菜的鼻祖之一。口水鸡,令人难以拒绝的是它香辣醇厚的红油料汁,早已渗透进嫩滑的鸡肉。还有名字颇有欺骗性的水煮肉片,虽是水煮的,却加满了辣椒面……江湖菜的名气随着人流不断从川渝走向全国,让众人都打上了属于重庆的味觉烙印。吃辣,更成为一种快意与豪情。


常有人问,重庆菜和成都菜有什么区别。成都处于平原,有的是休闲与富贵,对于滋味,虽也喜辣,但更看中平衡调和。而重庆大山大河,是一座在“刀锋”上行走的城市,人们在汗水中历练煎熬,也在汗水中寻找欢乐,共享食物,其间的滋味里,有移民的苦楚与创造,也有本土的开放与包容,才最终酿就了既麻辣又不止麻辣,既市井又多了些精致的重庆味道。


----------

【读城】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城与馆的新生【读城】广安 川东大地上动人的红色故事【读城】广西玉林的年味  别有风味的吃法和正月十六的年庆

来源:《城市地理》

供稿:忆梦

供图:黄品杰 左小朵 张坤琨 陈云元

主播:刘一诺

美编:张雪

责编:叶倩

主编:王旭

出品: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多媒体工作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读城】重庆味道 远不止麻辣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