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系列短视频5·18重磅推出首集


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The Future of Museums: Recover and Reimagine)。过去的一年中,疫情带来的危机感促使处于变化中的全球博物馆加快创新脚步,更加关注数字化和创造新的文化体验及传播形式。


你以为博物馆收藏的国宝,只有你看到的陈列在展厅中的文物?其实,你所见的只是他们珍藏的一小部分。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超过102万件,珍贵文物超过14万件,而常年陈列在展厅里的只是浩瀚宝藏的冰山一角。这一次,我们打开了这个宝库。


精彩抢先看👇




5月18日,上海博物馆与SMG融媒体中心联合策划的原创系列短视频节目《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第一季,将以微纪录片的形式深度讲述国宝的故事,讲述它们的前世今生,揭开别开生面的历史画卷。


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策划,上博专家顾问在102万余件藏品中遴选出25件来自青铜、陶瓷、书画和工艺四大门类的重量级馆藏文物,充分展现精妙绝伦的中国古代艺术,涵盖相关学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

第一集


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瓶


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产自雍正时期的景德镇官窑,代表了整个清代粉彩的最高技艺。长颈,溜肩,鼓腹,撇足,形似橄榄。硕大饱满的桃果,令人垂涎欲滴。蝙蝠如粉蝶展翅翻飞,寓意吉祥长寿的福祉。



它曾流落海外,作为台灯的灯座使用,瓶底险些被穿孔。2002年,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的专家在纽约的豪宅里偶然发现了它,幸运的是,尽管落满尘埃,这件瓶在漫长的岁月里竟丝毫未损。后在中国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这件粉彩蝠桃纹瓶被张永珍博士以4150万港元竞得,打破了清代瓷器的拍卖世界纪录。购得此瓶后,张永珍女士将此瓶慷慨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张永珍表示,上海是她出生和长大的地方,捐赠给上海博物馆是这件珍贵文物最好的归宿。



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在盛世诞生,于战乱飘零,如今存世仅此一件。赤子之心,成就了它的归乡之路。冥冥之中,它回到了上海,成为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最贵重的民间捐赠。如今的它在展厅里迎接着八方来客,在世人面前绽放光彩,从此不再飘零。

点击观看第一集👇




在《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

您还将看到:


犀角器


古代能工巧匠们凭借智慧与独特审美,雕刻出一件件无可比拟的犀角器,让它以另一种形态辗转留存于世。

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模印了千年承袭的龙纹,见证了宋金时期的科技变革。现在,它携带着一千年前的科技密码走来,等待我们破解。

《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首季还囊括了缂丝莲塘乳鸭图、清康熙豇豆绿釉印盒、弘一法师遗墨等珍贵文物,它们不再尘封于博物馆的库房里,而是带着各自的传奇故事与大家见面。


更激动人心的是,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大克鼎与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大盂鼎,将在《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中相会!双鼎再次相聚会发生怎样的奇妙故事?


难能可贵的是,此次亮相的珍贵文物均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自1952年建馆以来,众多收藏家与上海博物馆的情缘被广为传颂,文物捐赠的故事展现了他们爱党爱国的的赤诚之心,也体现了一代代人守护家国历史的无私情怀。



随着文物表情包、考古盲盒以及更多文创产品的流行,文物正走向时代新浪潮,以“年轻”的姿态在人们心中“活”起来。《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第一季共25集,每集4分钟,将通过上博专家的细致讲述,辅以生动的故事旁白和影像等多元化的艺术表达方式,让古老的文物突破次元壁,揭开别开生面的历史画卷,与今天的年轻人跨时空对话,激起观众的文化认同与共鸣。


2021年5月18日起,《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每周将更新一集,通过上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上海博物馆、B站、快手等上博官方账号平台进行推广,同时将在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乐游上海、SMG融媒体中心自有电视频道、看看新闻客户端及合作互联网平台同步上线,进行全网互动传播。



撰稿丨孙路遥 邢维 王琳琳








版权声明


上海博物馆(微信号:上海博物馆)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博物馆”版权信息。敬谢!

联系电话:021-6372350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