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洪涛:《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刘洪涛 汉字学微刊 2021-12-30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刘 洪 涛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


(本文原载《汉字汉语研究》2021年第2期)


提 要:“摄官承乏”一语是任职的谦词,在具体解释上有不同意见。文章指出,“承”字应破读为“乘”,意为趁着或借着。“摄官承乏”的意思是趁人才匮乏之际暂时代理官职。暂时代理官职本已是自谦,再加上限定的情况是人才匮乏之时,在人才匮乏之时仍只能暂时代理官职,自谦的意味比仅说“摄官”更浓。

关键词:摄官承乏  承  乘


“摄官承乏”一语出自《左传》成公二年,是齐晋鞌之战中晋国司马韩厥在俘获假齐顷公对他行殒命之礼时所说的话。原文如下:

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摄官承乏”是任职的谦词,这一点向无异议。但是具体应如何解释,诸家多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四种不同说法:

1.“摄官”“承乏”同义说,二者都是任职的谦词,“承”是承担的意思,“乏”是缺乏的意思。西晋杜预注:“言欲以己之不敏,摄承空乏,从君俱还。”杨伯峻(1990:794):“摄,代也。承乏亦谦词,表示某事由于缺乏人手,只能由自己承担。此固当时辞令,实际意为将执行任务,俘虏此假齐侯。”王力(1999:34):“人才缺乏,自己只好承担充数。言外之意即我要履行职责,俘虏你。摄官,兼职。承,承担。”刘利、纪凌云(2011:120):“摄官:代理职务。承乏:指在人才缺乏的情况下承担职务。”日本人竹添光鸿(2008:970):“敢来谢辱戎士之不敏,且摄而执役也。摄官承乏,犹曰有事请承之也。”

2.“承乏”为“摄官”补语说,“承乏”是“摄官”的时机和条件。徐中舒(1985:125):“承齐君御者空乏兼摄此职,欲代御者为顷公驾车,实为俘虏顷公。”李炳海、宋小克(2009:117):“摄官:担任官职。承乏:当人才缺乏之际。”徐中舒(1985:125)没有翻译“承”字,李炳海、宋小克(2009:117)认为是“当”的意思。

3.“承乏”为“摄官”具体所指说,“摄官”泛指兼任官职,“承乏”进一步指射礼中奉避矢之物者,其中“承”训奉,“乏”为避矢之物。姚小鸥、王克家(2010;2015):“韩厥使用‘摄官承乏’一语,是说自己的身份与职责相当于射礼中宣布校射结果的‘获者’。这样,在符合礼制规范的前提下,有效地传递了相关信息。当时,齐师已败,韩厥以射礼术语委婉地宣布战争结果,并以此明确表示自己将履行职责,俘虏‘齐侯’。”

4.“摄官”“承乏”无关说,“摄官”指代理职官,“承乏”是对齐侯的处置或态度。瑞典人高本汉(1979:290)翻译杜预注:“(我只是一个军人)我胆敢告诉您我的鲁笨:我将要作您的代理侍臣(代替在战役中阵亡的御者),并照料您的(乏=缺少=)需要。”又提出自己的看法:“(我只是一个军人)我胆敢来向您报告我的鲁笨:(就是说)我作您的代理侍臣,我的侍奉(=奉承=承)会不很周到的(=不令人满意的=乏)。”

由上述可知,诸家对“摄官”的意见比较一致,只是在是指兼任官职还是指代理官职上略有分歧。按“摄官”虽然是兼任官职的意思,但是古代兼任官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职位空缺,但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只能权由任他职之某人兼任。例如《左传》昭公十三年“羊舌鲋摄司马”,杜预注:“摄,兼官。”另一种情况是某一官职不太重要,无需专任人员,就由任他职之人兼领。例如《论语·八佾》“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何晏《集解》引苞氏曰:“摄,犹兼也。”无论是晋国之司马,还是齐君之御者,显然都属于前者。所以,此处的兼官就是暂时代理,二者不存在矛盾。

诸家的分歧主要在“承乏”上。第一种观点最为流行,认为“摄官”“承乏”同义。按照训诂学对文同义的原理,“摄”与“承”、“官”与“乏”应该意思相近。“承”有承担的意思,的确与“摄”字意思相近;但是,“乏”却没有官职一类的意思。持此说的学者也都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解释为“人才缺乏,自己只好承担充数”。但是“承乏”只能表示承担缺乏一类的意思,要想表达上述的意思,应当说“承官于乏”。“承”的宾语经常是“任”或“事”,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此说显然不可信。第二种观点最符合逻辑,即使同意第一种观点的学者,在翻译的时候也会按照第二种观点来翻译。但问题是“承”表示“当”,是抵挡、承当一类的意思,而不是正值的意思。所以此说也不可信。第三种观点虽然新奇可喜,但是在文献中并没有“承乏”或“承乏者”这一职官,主观猜测性太大。第四种观点是把“承乏”看作主谓结构,但“承”当奉讲,是动词,不能作主语;“乏”当缺乏讲,也不是不周到的意思。此说也不可信。由此可见,“承乏”的意思还需要再探讨。

我们认为,“承”应当破读为“乘”。上古音“承”属禅母蒸部,“乘”属船母蒸部,二字韵部相同,声母同属舌音,音近古通。“承”通“乘”,意思是趁着或借着。这种用法的“承”或“乘”古书习见,例如:

(1)昔者吴伐齐,为其饥也,伐齐未必胜也,而弱越乘其弊以霸。今王之伐燕也,亦为其饥也,伐之未必胜,而强秦将以兵承王之西,是使弱赵居强吴之处,而使强秦处弱越之所以霸也。(《战国策·燕策二》)

(2)燕王悔,惧赵用乐毅承燕国之弊以伐燕。(《战国策·燕策二》)

(3)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公仲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战国策·东周策》)

(4)不拔宜阳,韩、楚乘吾弊,国必危矣。(《战国策·秦策二》)

(5)分宋之城,服宋之强者,六国也。乘宋之敝,而与王争得者,楚、魏也。(《战国策·魏策二》)

(6)倗将槫(擅)三国之兵,乘屈匄之敝,南割于楚,故地必尽。(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陈轸章)

(7)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孙子·作战》

例(1)、例(2)之“承”字,鲍彪本皆作“乘”。例(2)“承燕国之弊”,《史记·燕世家》作“乘燕国之弊”,例(1)、例(3)至例(7)皆作“乘某之弊(敝)”,与例(2)文例相同。例(1)、例(2)吴师道注曰:“此书‘乘’‘承’通。”所谓“乘某之弊”,意思是趁着或借着某国或某军疲弊的时机做某事。例(3)鲍彪注:“乘,谓因而攻之。”例(7)张预注:“邻国因其罢弊起兵以袭之。”用“因”训“乘”,可谓得之。《史记·项羽本纪》:“楚兵罢(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8)诸侯莫不怀交接怨,而不忘其敌,伺强大之间,承强大之敝,此强大之殆时也。(《荀子·王制》)

一般皆不注。梁启雄(1983:104)注曰:“承借为乘,乘敝、谓欲乘其敝也。”其说是。“承强大之敝”与“伺强大之间”意思相近。

(9)既畜王资而承敌国之舋(衅),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韩非子·五蠹》)

一般皆不注。张觉(2010:1222)引日本人太田方曰:“‘承’‘乘’音通……《后汉书·邓禹传》云:‘光武筹赤眉必破长安,欲乘舋并关中。’又《叙传》云:‘乘舋而运。’‘舋’‘衅’同,隙罅也。言观瑕隙而动也。”又加按语曰:“‘承’通‘乘’,表示‘趁’。”其说甚是。宾语“舋(衅)”与例(8)“伺强大之间”之“间”义近。

(10)三国决权,还为敌国,必角势交争,越承其弊,因而伐之,可克也。(《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一般皆不注。张觉注(2008:251):“承:通‘乘’,趁着,凭借。”说亦是。

(11)我因阴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国可重,利可得,名可尊矣。(《战国策·齐策一》)

(12)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郸拔而承魏之弊,是赵破而魏弱也……七月,邯郸拔。齐因承魏之弊,大破之桂陵。(《战国策·齐策一》)

(13)夫以秦将武安君公孙起乘七胜之威,而与马服之子战于长平之下,大败赵师,因以其余兵围邯郸之城……今七败之祸未复,而欲以罢赵攻强燕,是使弱赵为强秦之所以攻,而使强燕为弱赵之所以守。而强秦以休兵承赵之敝,此乃强吴之所以亡,而弱越之所以霸。(《战国策·赵策三》)

(14)赵王恐魏承秦之怒,遽割五城以合于魏而支秦。(《战国策·魏策三》)

(15)阴内辩士使图其计,内勇士使高其气,内人他国使倍其约,绝其使,拂其意。是必士斗,两国相敌,必承其弊。(《管子·禁藏》)

(16)吾国劲而魏氏敝,楚人然后举兵,兼承吾国之敝。主君何为亡邯郸以敝魏氏,而兼为楚人禽哉?(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麛皮对邯郸君章)

此六例“承”字的用法存在一些争议。例(11)高诱注:“承,受。”例(11)、例(12)鲍彪注:“承,继其后。”例(13)、例(14)高、鲍皆无注,应与例(11)、例(12)同。何建章(1990:307-308、309、723、886)把例(11)、例(14)之“承”读为“乘”,例(12)、例(13)之“承”也用“乘”来翻译,但又把例(12)之“承”训为“受,接着,继续”,自相矛盾。张清常、王延栋(1993:214、216、493、612)把例(11)至例(13)之“承”读为“乘”,但把例(14)之“承”训为“接续”。例(15)房玄龄注:“两国敌则小伤,大国以承其弊,乃有一举两获之功也。”是以本字解之。姜涛(2009:391)把“承其弊”翻译为“趁两败俱伤之际进行攻伐”。例(16)为出土文献,整理者无注,大概也是以本字解之。我们认为,上述六例之“承”应与例(1)、例(2)、例(8)至例(10)之“承”用法相同,都应读为“乘”,训为趁着或借着。

(17)君子学必由其业,问必以其序。问而不决,承间观色而复之。(《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18)园女弟承间说春申君曰:“楚王之贵幸君,虽兄弟不如。今君相楚王二十余年,而王无子,即百岁后,将更立兄弟。”(《战国策·楚策四》)

(19)愿承间闲?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悲夷犹而冀进兮,心怛伤之憺憺。(《楚辞·九章·抽思》)

以上三例“承间”为一词。“间”是空闲、闲暇之义,“承”应读为“乘”,训为趁着或借着,“承间”就是趁着有空、闲暇之时。

根据以上所述,“承”字在古书中可以用作“乘”,表示趁着或借着的意思。“承”后的宾语是“弊”“衅”“间”“怒”等消极的情况,使“承”的主语有机可乘。“承乏”之“乏”的意思是缺乏、匮乏,这里指人才匮乏,也是消极的情况。这种情况能使一些本没有才能的人有机可乘,取得与其才能不相匹配的身份或地位。因此,“乏”可以作表示“趁”义的动词“承”的宾语。“摄官承乏”的意思是趁人才匮乏之际暂时代理官职。暂时代理官职本已是自谦,再加上限定的情况是人才匮乏之时,在人才匮乏之时仍只能暂时代理官职,可见其才能之劣,自谦的意味比仅说“摄官”更浓。当然,这只是韩厥的外交辞令而已,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参考文献


[西汉]刘  向(集录)  1998  《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

[西汉]司马迁  2013  《史记》,点校二十四史修订本,中华书局。

[南宋]洪兴祖(撰)  白化文等(点校)  1983  《楚辞补注》,中华书局。

[清]阮  元(校刻)  1980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清]王聘珍  王文锦(点校)  1983  《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

何建章(注释)  1990  《战国策注释》,中华书局。

姜  涛  2009  《管子新注》,齐鲁书社。

李炳海  宋小克(注评)  2009  《左传》,凤凰出版社。

梁启雄  1983  《荀子简释》,中华书局。

黎翔凤(撰)  梁运华(整理)  2004  《管子校注》,中华书局。

刘  利  纪凌云(译注)  2011  《左传》,中华书局。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  1983  《马王堆汉墓帛书》(叁),文物出版社。

王  力(主编)  1999  《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徐中舒(编注)  1985  《左传选》,中华书局。

杨丙安(校理)  1999  《十一家孙子注校理》,中华书局。

杨伯峻(编著)  1990  《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

姚小鸥  王克家  2010  《〈左传〉“摄官承乏”解》,《〈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长春出版社。

姚小鸥  王克家  2015  《〈左传〉“摄官承乏”正义》,《中州学刊》第3期。

张  觉(译注)  2008  《吴越春秋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张  觉  2010  《韩非子校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张清常  王延栋  1993  《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

[日本]竹添光鸿(注)  2008  《左氏会笺》,巴蜀书社。

[瑞典]高本汉(撰)  陈舜政(译)  1979  《高本汉左传注释》,国立编译馆。







(此据作者原稿推送,引用请据出版物)

微刊投稿:hanzixueweikan@126.com

网站链接:http://www5.zzu.edu.cn/hzwm/

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

国家语委科研机构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

编辑|李哲儒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