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近出汉语言文字学论著简录(第3辑)

汉字学微刊 汉字学微刊 2022-07-28

 

点击蓝字 · 关注学界动态


近出汉语言文字学论著简录

(第3辑)




汉字学微刊将不定期收集汇总近出、其他公众号暂未刊布的汉语言文字学研究论著的书讯,以飨读者。欢迎各位读者朋友提供书讯。



编者按





1.《新出秦简与秦代县级政务运行机制研究》


作者:吴方基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ISBN:9787101154603

定价:80元


内容简介

本研究主要从“关系”切入,对县令与县丞的关系,县尉与县令、丞的关系,列曹与诸官的关系等进行新的考察。进而考察具体文书制度,明确里耶秦简“主”称谓的权与责,区分“检”与“署”的形制与性质,以及正确解读“迁陵以邮行洞庭”与“薄留”问题。在这些基础上,以整体性视角考察县政令下达与执行机制,及县政务申请与审批机制,首次构建秦代县级政务运行机制的基本框架。继而从日常行政过程中不同事务处理机制切入,选取吏员管理、债务处理、财务监督机制、地方国有财物流转运营等个例,多方面把握政务运行机制的实践运作。最后从“制度性权力”视角分析综合运作层面法律制度与具体政务运行过程的互动机制“内生”的行政权力关系(主要是行政权力配置及其运行关系),思考秦代“以法治国”理念下地方治理背后的制度性理论问题

作者简介

吴方基 (1984-),男,历史学博士,2015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现为嘉应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出土简牍与秦汉史研究;2017年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青年博士,2019年入选广东省梅州市第八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在《中国史研究》 《档案学通讯》 《宗教学研究》《史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古代文明》《简帛研究》《简帛》《出土文献》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一 研究的对象与意义二 研究史回顾与问题所在三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第一章 行政结构与关系运作第一节 秦代县令、丞及其关系运作第二节 秦代县尉及其与令、丞关系运作第三节 秦代县属“曹”“官”的分布与运行第二章 文书制度与政务文书运作第一节 里耶秦简“主”称谓第二节 里耶秦简“检”与“署”第三节 “迁陵以邮行洞庭”“薄留”问题与文书传递第三章 文书处理规程与政务运行机第一节 秦代县政令下达与执行机制第二节 秦代县政务申请与审批机制第四章 日常行政过程与具体事务处理机制第一节 里耶秦简“日备归”与秦代新地吏管理第二节 里耶秦简“校券”与秦代县级债务处理机制第三节 秦代县级财务监督机制与日常运作第四节 里耶秦简“付受”与地方国有财物流转运营第五章 “制度性权力”视角与行政权力关系“生成”机制第一节 秦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新审视——以出土政务文书为中心第二节 秦代县级行政的权责关系——以县令、丞行政权责为中心的考察结语附录一:20 世纪以来秦简出土情况一览表附录二:关于本书引用简文之部分字形和符号的说明主要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翻阅



2.《汉语句法的语用属性》


作者:张伯江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ISBN:9787100209311

定价:98元

内容简介

《汉语句法的语用属性》为作者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成果,旨在揭示汉语语法中语用动因的体现。

《汉语句法的语用属性》共四个部分:首部分讨论汉语的基本句法结构不是主谓结构而是话题结构;第二部分讨论汉语名词短语组合过程中的语用关系;第三部分讨论汉语句法结构的语用性;第四部分讨论汉语句法结构的语体制约和修辞属性。体现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开阔的学术视野。
  
汉语句法的语用属性》适合语言学专业特别是汉语语法学专业研究者、学习者、爱好者阅读使用。

作者简介

张伯江,著名语言学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院长,语言学系主任。长于现代汉语的研究。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用语规范化专家咨询委员。

目录

第一部分 话题结构

第一章 汉语话题结构的根本性
第二章 汉语句法中的框-棂关系
第三章 现代汉语的非论元性句法成分
第四章 从“叫”的个案讨论汉语句法格局的形成方式
第二部分 名词短语
第五章 汉语限定成分的语用属性
第六章 现代汉语同位同指组合的性质
第七章 同位现象的戏
剧化解释
第八章 双音化的名词性效应
第九章 释“指·量短语”的两种意义兼论定冠词问题
第三部分 句法结构
第十章 汉语句法结构的观察角度
第十一章 汉语的句法结构和语用结构
第十二章 句式的跨语言观:把字句与逆被动态关系商榷
第十三章 什么时候用把字句
第十四章 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
第十五章 近、现代汉语里“给+VP”的形成
第四部分 语体和修辞
第十六章 以语法解释为目的的语体研究
第十七章 从“来”的代动词用法谈汉语句法语义的修辞属性
第十八章 法律法规语言的语法问题
第十九章 言者与听者的错位
第二十章 消极修辞的灵活度

参考文献

后记

上下滑动翻阅



3.《现代汉语词汇多角度探索》


作者:刘云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ISBN:9787520399777

定价:88元

内容简介

本书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探索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从语言运用、新词新语、语言演化、统计计量和信息处理等角度多视角、多侧面地探索现代汉语词汇。主要内容为:(1)如何确定现代汉语“词”的问题,包括词与语素、短语的纠结与离析,频率对词感的制约。(2)从语言运用的视角,包括词汇的嬗变、术语的泛化、特征词的跨域使用以及词汇的语码夹用。(3)从新词新语的视角,包括“被X”词族、“裸X”词族、“X门”词族和“零X”词族。(4)从语言演化的视角,包括跨层结构“之X”的词汇化、定中“V双+N双”词汇化、新兴结构“是时候VP”以及转喻构词研究。(5)从统计计量的视角,包括词汇的统计研究、构词的计量研究和复句关系词语的离析度。(6)从信息处理的视角,包括词表研究、合成词结构数据库的开发应用以及汉语特征词的研究。

作者简介

刘云,男,2002年获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2002-2004年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网络媒体中心副主任。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独立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17项,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词与语素、短语的纠结与离析

一词与语素的纠结和离析难点

二词的典型特征

三词与短语的离析难点

第二节频率对词感的制约

一研究背景

二频率与词感

三频率与“词”

四频率的动态性

五小结

第三节本书章节安排

第二章语言运用视角下的词汇研究

第一节词汇的嬗变与当代社会的变迁

一引言

二社会变迁催生大量的词汇

三词汇嬗变的动因

四结语

第二节术语泛化的途径、特点和动因

一术语泛化的途径

二术语泛化的特点

三术语泛化的动因

第三节特征词跨域使用的类型和特点

一引言

二特征词跨域使用的类型

三特征词跨域使用的特点

四结语

第四节书面语中词汇的语码夹用现象

一语码夹用的方式

二语码夹用的语用价值

第三章新词新语视角下的词汇研究

第一节“被X”词族研究

一引言

二“被X”词族的产生与发展

三“被X”词族的结构与特点

四“被X”词族流行的原因

五结语

第二节“裸X”词族研究

一引言

二“裸”族新词的构成与语义类型三“裸”族新词的多义性及其原因四“裸”族新词大量使用的社会文化心理

第三节“X门”词族研究

一“X门”的产生与演变

二“X门”的结构与功能

三“X门”的使用与表达

四结论

第四节“零X”词族研究

一“零”词缀的虚化

二“零”词缀的特点

上下滑动翻阅



4.《现代汉语语法情态研究》


作者:徐晶凝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ISBN:9787572010507

定价:78元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有深度(理论性强)的、厚重的(涉及到多种语言的材料和数亿字的汉语语料库)研究专著。本书遵照“形式-意义”关联原则,将“话语情态”限定在“说话人在语句中留下的、由语法化的形式(也即封闭类成员或有限对立的形式)表达的自我印记(也即语句中表达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的部分)”,分别对句类、情态助动词、情态副词和语气助词所表达的话语情态分系统进行了构建与描述。研究既体现了语言的普遍性,也显示了汉语的特点。

作者简介

徐晶凝,女,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教授。1971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乳山市。1996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2005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曾于2008年夏天在加拿大UBC大学接受培训。出访过日本帝冢山学院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等。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

目录

修订版前言1

初版序1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话语情态的界定1第二节本研究的理论基础8第三节研究范围的确定14第四节语用研究视角17第五节本书的结构及语料来源19

第二章汉语情态研究之现状及几个理论问题21

第一节中国境内汉语学界的情态研究21第二节中国境外汉语学界的情态研究26第三节情态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29第三章现代汉语话语情态总论47第一节句类和言语行为语气47第二节传态语气系统50第三节情态的梯度与维向54第四节评价情态58第五节总结59第四章现代汉语的句类系统61第一节句类的确定原则61第二节现代汉语的句类系统64第三节句类间功能上的渗透70第四节再谈句类、语气与情态83第五章语气助词表达的情态分系统85第一节语气助词的归类标准85第二节语气助词的研究方法88第三节语气助词“啊”的情态解释90第四节语气助词“呢”与“着呢”的情态解释101第五节语气助词“嘛”的情态解释114第六节语气助词“吧”的情态解释120第七节语气助词“呗”的情态解释131第八节语气助词所表达的意态范畴140第九节语气助词与话题标记148第十节语气助词在语言类型学上的意义153第六章情态助动词表达的情态分系统160第一节情态助动词研究回顾160第二节情态助动词的句法特征及其范围确定165第三节情态助动词表达的情态系统概貌171第四节助动词间的连用顺序及情态解释181第五节助动词连用所反映的语言类型特点184七章情态副词表达的情态分系统189第一节情态副词的界定标准189第二节情态副词的次类划分193第三节情态副词次类之连用顺序规定197第四节情态副词与语气助词214

第五节情态副词折射出的语言特点218

第八章总结226第一节本书的主要观点226第二节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229附录1情态表达与时体表达的互相渗透——兼谈语气助词的范围确定233附录2情态助动词的句法分布一览表246参考文献247

上下滑动翻阅



5. 《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文集》(增订本)


作者:符淮青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年05月

ISBN:9787100208253

定价:78元

内容简介

《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文集(增订本)》收录了作者近三十年发表的论文四十余篇,从词典学、词汇学和语义学的角度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其中,词的释义方式剖析、词义与构成词的语素义的关系、语素的结合能力分析、词义单位划分和义项等观点都曾引起语言学界和辞书学界的极大关注。这四十余篇论文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对辞书编纂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符淮青,1936年7月22日生,海南省文昌市人。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中国辞书学会语文词典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辞书学会辞书理论和辞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目录

·名物词的释义

·表动作行为的词的意义分析·表性状的词的释义·词典释义的比较·词的释义方式剖析·《现代汉语词典》在词语释义方面的贡献·关于《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的讨论·义项的性质与分合·词义单位的划分和义项·表名物词义项划分的一些问题·对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标注词性的认识·略谈《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标注词类的作用·略论词典释义中的继承和抄袭·抄袭和借鉴·词义和构成词的语素义的关系·语素“红”的结合能力分析·“打”义分析·合成词中指人的语素·“看”和“看见”等词义的同异和制约·同义词研究的几个问题·构词法研究的一些问题·汉语表“红”的颜色词群分析·汉语表眼睛活动的词群·普通话和方言间的词群对比探讨·构成成分分析和词的释义·概念义分析的形式化“词义成分——模式”分析(表动作行为的词)“词义成分——模式”分析(表名物的词)“词义成分——模式”分析(表性状的词)·词义单位的划分·词义和词的分布·扩展性词语的作用·词义分析形式化的探讨·词的概念义特点探讨·组合中语素和词语义范畴的变化·词在组合中语义范畴的变化和词性标注——以“一”、“是”为例·指号义的性质和释义·词的语义范畴·略谈现代汉语词汇研究

上下滑动翻阅



6.东南亚语言汉语借词研究》


作者:韦树关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2月

ISBN:9787532657087

定价:158元

内容简介

本书以越南语、泰语、老挝语、缅甸语、柬埔寨语、印尼语、马来语、菲律宾语、芒语、岱-侬语、越南泰语等11种语言为代表,对东南亚语言中的汉语借词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揭示东南亚语言汉语借词的语音特点、历史层次、来源及其在东南亚语言中的演变发展,探讨汉语借词对东南亚语言的影响。全书由11章组成。第一至第八章对中古汉语语音与东南亚语言汉语借词的语音进行了纵向的比较,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九章专门讨论了越南语汉语借词的文白异读现象。第十章探讨了东南亚语言汉语借词的来源。第十一章从词义的发展(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比喻义的增加)、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褒化和贬化)、造词上的创新、语法功能的变化等方面展现汉语借词在东南亚语言中的发展。

作者简介

韦树关,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二级),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壮语文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壮侗语族语言、汉语方言、中国与东南亚相关语言比较。代表论著有:《汉越语关系词声母系统研究》《京语研究》《五色话研究》等。成果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目录(部分)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基本思路
六、研究方法
七、重点和难点
八、基本观点
九、创新之处
十、资料来源
第一章 东南亚语言汉语借词声母与中古汉语声类的对应关系(一)
第一节 帮组的对应

第二节 非组的对应

第三节 (暂缺)

第四节 (暂缺)

第五节 止摄的对应第六节 效摄的对应
第七节 流摄的对应
第二章 (暂缺)
第三章 (暂缺)第四章 (暂缺)第五章 东南亚语言汉语借词韵母与中古汉语韵摄的对应关系(二)
第一节 咸摄的对应

上下滑动翻阅



7.《汉语大型辞书编纂、修订研究——以〈汉语大词典〉为例》


作者:丽珍,雷冬平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5月

ISBN:9787522701806

定价:135元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在大型历时语料库的基础上对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的收词释义进行深入研究。分为通论篇和实践篇两个大的部分:通论篇主要是对大型辞书的释义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而且对大型辞书内部自身系统的修复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实践篇分别针对《汉语大词典》的词语漏收、义项漏收、词语误释和书证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发现了《汉语大词典》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并对其修订提出了建议。本书对于大型辞书(特别是《汉语大词典》)的编纂和修订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对辞书理论和实践也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作者简介

胡丽珍,浙江金华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词汇学、辞书学及语义学等研究。主持、省部级课题8项,参与课题等其他课题多项。出版专著2部,在《中国语文》《语言科学》《古汉语研究》《世界汉语教学》《语言研究》《辞书研究》以及《当代修辞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雷冬平,江西安福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汉语言文字学学科负责人,重庆市语言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汉语历史词汇语法、认知构式语法、语义学、方言学、辞书学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等研究。主持完成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社科项目6项。出版《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演变研究及认知分析》《汉语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多维探析》等著作,在《中国语文》《方言》《世界汉语教学》《古汉语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科学》《语言研究》《汉语学习》 和《辞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曾获上海市语言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019年)、重庆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1年)、重庆市第二届语言文字论文一等奖(2021年)。

目录

上篇 通论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概况第二节 语料库与辞书编纂研究第三节 汉语大型辞书的编纂、修订研究概况第二章 语料库语言学视野下大型辞书释义原则和方法研究第一节 双音同义并列复合词的训诂失误及应遵循的原则第二节 语料库视野下汉语大型辞书的常用词释义方法研究第三节 语料库视野下汉语大型辞书的疑难词释义方法研究第四节 语料库视野下汉语大型辞书的文化词释义方法研究第三章 汉语大型辞书内部系统自身修复的方法研究第一节 汉语大型辞书修订的语义范畴系统内部构拟法第二节 汉语大型辞书修订的语义范畴内部演绎类推法

下篇 实践篇

第四章 《汉语大词典》词语漏收研究第一节 名词的漏收第二节 动词的漏收第三节 形容词和副词的漏收

第五章 《汉语大词典》义项漏收研究

第一节 名词义项的漏收

第二节 动词义项的漏收第三节 形容词、量词和副词的义项漏收

第六章 《汉语大词典》词语误释研究

第一节 词语整体误释第二节 释语范围不确第三节 义项分合失误第四节 词素义漏释与误释第七章 《汉语大词典》词目书证问题研究第一节 书证缺失第二节 书证单一第三节 书证遥隔第四节 书证滞后参考文献后记

上下滑动翻阅



8.《汉语转折范畴的历时演变研究》


作者:陈丽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ISBN:9787520353151

定价:138元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从意义到形式的研究思路,以语义为纲,寻求转折语义范畴在汉语史上的标记形式及其语义演变模式。收集了自先秦至清代出现的转折关联标记137条,总结了5种与转折范畴相关的语义演变模式,通过个案考察的方式,探索并揭示汉语转折范畴的历时演变过程和规律。最后通过跨语言考察,论证汉语转折范畴的语义演变模式具有语言类型学共性。

作者简介

陈丽,女,1984年生,博士。现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贵州师范大学文学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汉语语法研究,已在《古汉语研究)《语言研究》《中国语言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二十余篇,主持并完成教育部项目一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第二节  转折范畴的研究现状及尚存问题第三节  转折范畴的性质及本书的研究范围第四节  本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第五节  语料说明

第二章  转折范畴的历时使用及更替情况考察第一节  上古汉语出现的转折范畴的使用情况考察第二节  中古汉语出现的转折范畴的使用情况考察第三节  近代汉语出现的转折范畴的使用情况考察第三章  从空间转折范畴到关系转折范畴第一节  空间转折——原型转折范畴第二节  “空间转折范畴>关系转折范畴”个案考察第三节  范畴转移过程中的共相与殊相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四章  从心理行为范畴到转折范畴第一节  心理行为动词及其否定形式第二节  “心理行为范畴的否定形式>关系转折范畴”个案考察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五章  从限定范畴到转折范畴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限定范围副词的转折关联功能第三节  “限定范围﹥转折范畴”个案考察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六章  从主观确认到转折关联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主观确认>转折关联”个案考察:以“其实”为例第七章  从顺承关联到转折关联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顺承关联>转折关联”个案考察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转折范畴来源的跨语言考察

第一节  “并列关系词>转折关联标记”演变模式第二节  “顺承关系词>转折关联标记”演变模式第三节  “时间词>转折关联标记”演变模式第四节  “限定词>转折关联标记”演变模式第五节  “确认词>转折关联标记”演变模式第六节  本章小结:转折关联标记演化模式的多样性第九章  结论第一节  汉语转折范畴的相关演变路径第二节  汉语转折范畴产生的动因和机制第三节  本书的创获和有待继续研究的课题参考文献附录1  主要引用书目(按时代排列)附录2  转折词条及产生时代(按音序排列)

上下滑动翻阅



9.《明朝韵书海外传播研究——以朝鲜时代〈洪武正韵译训〉为例》


作者:郭安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5月

ISBN:9787310062652

定价:98元

内容简介

《洪武正韵译训》是明朝迁都北京后由朝鲜世宗时期的朝鲜学者对《洪武正韵》的对译及注音,俗音的谚文注音更多地结合了当时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实际的官话读音。从这个角度来看,《洪武正韵译训》中的谚文注音更多能反映明初官话音的特点,在汉语音韵研究中具有更大的价值。本书对《洪武正韵译训》一书中所有小韵的谚文注音进行了靠前音标的标注,以便对各韵字进行更好的拟音分析,同时为了对比读音,也使用现代汉语拼音进行了今音的标注,此外,还将影音版中每个小韵的反切字、注释等内容全面整理并录入,将影音版的图片内容转为了文字内容,更加方便辨认与阅读,也能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明朝官话音的演变提供详实的资料,并构建出明朝官话音的语料数据库。同时,通过《洪武正韵译训》的俗音(说话音)谚文注音分析出当时实际的官话音读音,对比与正音(读书音)的异同,进而探讨明初融合型新官话这种融合进北音及当时的北京话后的语音特点及语言风貌,并通过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对比分析,总结出官话音的演变发展情况。

作者简介

郭安,北京华文学院培训部讲师,中国传媒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韩国高丽大学语言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汉字韵书文献,现代汉语语法、华文教学等。

目录(部分)

引言

第一章 《洪武正韵》与《洪武正韵译训》的研究情况第一节 《洪武正韵》的研究情况

第二节 《洪武正韵译训》的研究情况

第二章 《洪武正韵》与《洪武正韵译训》的编写第一节 《洪武正韵》的编写背景第二节 《洪武正韵》编写中出现的问题第三节 《洪武正韵译训》的诞生第三章 《洪武正韵译训》注音中的谚文第一节 谚文的创制第二节 《洪武正韵译训》中的谚文字母第三节 《洪武正韵译训》中的谚文读音第四节 《洪武正韵译训》与《四声通解》第四章 《洪武正韵译训》平声部分的注音与明朝官话音第一节 平声卷一与平声卷二第二节 平声卷三第三节 平声卷四第四节 平声卷五第五节 平声卷六第五章 《洪武正韵译训》上声部分的注音与明朝官话音第一节 上声卷七与上声卷八第二节 上声卷九……

上下滑动翻阅



10.《〈潮声十五音〉整理及研究》


作者:马重奇,马睿哲(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ISBN:9787520397513

定价:118元

内容简介

潮声十五音清末张世珍辑张氏为广东澄海隆都原属饶平人书前有李世铭写于宣统元年909的序和张氏写于光绪三十三年907的自序其自序谓有友人传授本属潮声十五音此书有汕头文明商务书局石印本因该书为早期刻本其中不乏谬误之处笔者进行勘误补缺写 著此外笔者还对其声韵调进行归纳及语音构拟继而通过与潮语十五音击木知音等文献进行共时比较还和现代潮汕六个方言点音系进行历时比较认为该韵书所反映的是清朝末年汕头方言音系。

作者简介

马重奇,男,福建漳州市人,福建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的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事家,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出版十余种汉语音韵学、汉语方言学著作,发表160余篇学术论文;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荣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奬一等奬1项,二等奬2项,福建省社科奬一等奬5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一般项目3项等。

马睿哲,男,1985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毕业于闽南师范大学并获得文学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为马重奇教授。后进入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导师蒋冀骋教授。目前于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担任讲师,并为《闽台文化研究》杂志社责任编辑,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音韵学、汉语方言学、歴史语言学等。近五年的研究成果主要为19世纪西方传教士编撰的闽南方言文献研究,在《励耘语言学刊》《古汉语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参与了多部著作的编撰,并承担省部级项目多项。

目录

《潮聲十五音》與汕頭方言音系 馬重奇

一 《潮聲十五音》作者、成書時間及其體例二 《潮聲十五音》聲母系統三 《潮聲十五音》韻母系統四 《潮聲十五音》聲調系統新編《潮聲十五音》 馬重奇 馬睿哲1.君部2.家部3.高部4.金部5.雞部6.公部7.姑部8.兼部9.基部10.堅部 11.京部12.官部13.皆部14.恭部15.君部16.鈞部17.居部18.歌部19.光部20.歸部21.庚部22.鳩部23.瓜部24.江部25.膠部26.嬌部27.乖部28.肩部29.扛部30.弓部31.龜部32.柑部33.佳部34.甘部35.瓜部36.薑部37.奶字與皆字同韻故不録38.囉字與歌字同韻亦不録39.哖字與基字同韻又不録40.燒部

上下滑动翻阅



11.《汉川方言语音研究》


作者:李华斌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ISBN:9787518703357

定价:30元

内容简介

汉川市垌冢镇的李氏家族是元末明初从江西省湖口县迁入的,老湾村是李氏家族的二房、五房的驻锡地,《汉川方言语音研究》作者是二房佐字辈的后代。《汉川方言语音研究》作者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中,父母和周围的乡亲基本都不识字,小时候(三十世纪七十年代)无电视看,无收音机听,很少听到规范的普通话,耳濡目染的是乡音和俚语,它就成了《汉川方言语音研究》作者的第1母语。在这种语言环境中长大,《汉川方言语音研究》作者自然听得懂、说得出纯正的乡音俚语。上了小学,开始学习普通话,《汉川方言语音研究》作者很长一段时间学不好它的声调,这是母语的“干扰”。后来到城里求学、工作,总想“漂白”自己的口音,说规范的通语,却感觉别扭、拗口,不如乡音自然、顺口。近十年来,离开了西南官话区武天片,到贵州省工作,《汉川方言语音研究》作者的口音并无多少改变,除公共场合外,《汉川方言语音研究》作者与亲友基本上用乡音交流。《汉川方言语音研究》作者能说、会用汉川各地的方言,这是《汉川方言语音研究》写作的基础之一。

汉川是教育较发达的县市,紧邻中心城市武汉,当地居民受教育程度较高,受规范通语的影响,近年来语音、词汇等变化的速度较快,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时期。与1936年丁声树、杨时逢的记音相比,绝大多数去声字已不是平调、人声已归人阳平、声母η-基本上已消失等,年轻人已不知一些俚语,特有的方言词部分已被通语代替,《汉川方言语音研究》作者如果不把它记录、描写出来,可能若干年后,人们并不知道汉川方言曾存有这种状态,这是《汉川方言语音研究》写作的主要目的之一。

作者简介

李华斌,湖北省汉川市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音韵、训诂、汉语方言、语言比较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昭明文选音注研究》(巴蜀书社2013年)、《唐代佛典音义中的方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等,主持并结题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一次。2015年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

目录


第一章 汉川方言的声母

第一节 中古声母的今读类型第二节 汉川方言声母的特点第三节 与声母有关问题的讨论第二章 汉川方言的韵母第一节 中古韵母的今读类型第二节 汉川方言韵母的特点第三节 与韵母有关问题的讨论第三章 汉川方言的声调第一节 汉川方言的调型和调值第二节 与声调有关问题的讨论第四章 汉川方言的语流音变现象第一节 合音与分音第二节 同化与异化第三节 弱化、脱落与增音第五章 汉川方言的语音比较研究第一节 汉川方言语音的历时比较第二节 汉川方言语音的共时比较结论附录一 汉川方言的同音字汇附录二 汉川疑难方言的本字参考文献后记

上下滑动翻阅



12.《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系统与认知研究》


作者:周明强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5月

ISBN:9787522700458

定价:128元


内容简介

本书从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的应用实际出发,利用语料库归纳整理了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的系统和层次。将现代汉语话语标记分为四个层次、132个次小类,共收入500个话语标记。并分析了侧重于话语组织功能的话题性、衔接性、理据性之下的38个次小类共125个话语标记的特点与功能,重点讨论了侧重于人际互动功能的坦言性、断言性、疑问性、警示性、示歉性、埋怨性、认同性、强调性等9个小类共121个话语标记,总结出这些话语标记所具有的95种语用功能和部分话语标记的认知情况。

作者简介

周明强,浙江安吉人,1955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学督导。在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97年)、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在《语言教学与研究》《当代修辞学》《语言科学》《汉语学习》等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著作《现代汉语歧义识别与消解的认知研究》获浙江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2年)和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011年)、《现代汉语语境研究》(第二作者)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7年)和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突出学术贡献奖(2009年)、《现代汉语实用语境学》获浙江省社科联第二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8年)。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和一般项目各1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话语标记”的特征一 语音上的特征二 句法上的特征三 语义上的特征四 语用上的特征五 结语第二节 话语标记与其他语言形式的关系一 话语标记与一般词语二 话语标记与插入语三 话语标记与固定短语四 话语标记与语言构式五 话语标记与口头禅六 结语第三节 话语标记系统与研究一 话语标记系统的已有研究二 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的系统与层次三 结语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二章 话题性话语标记第一节 引导性话题标记一 陈述性引导标记二 解释性引导标记三 引言性引导标记四 对象性引导标记第二节 顺序性话题标记一 先后顺序标记二 并列顺序标记第三节 转换性话题标记一 解释性转换标记二 对照性转换标记三 顺推性转换标记四 逆推性转换标记五 补充性转换标记六 引申性转换标记七 建议性转换标记八 评议性转换标记第四节 结束性话题标记一 肯定性结束标记二 宣告性结束标记三 推辞性结束标记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三章 衔接性话语标记第一节 延续性衔接标记一 顺延性延续标记二 假设性延续标记三 评论性延续标记四 推论性延续标记第二节 过渡性衔接标记一 引同性过渡标记二 类推性过渡标记三 对应性过渡标记四 补叙性过渡标记五 举措性过渡标记第三节 示例性衔接标记一 枚举性示例标记二 比况性示例标记三 凸显性示例标记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四章 理据性话语标记第一节 来源性理据标记一 来源性理据标记的基本类型二 来源性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第二节 分析性理据标记一 分析性理据标记的基本类型二 分析性理据标记的语用功能第三节 确信性理据标记一 确信性理据标记的基本类型二 事实类确信标记的语用功能三 引证类确信标记的语用功能四 知晓类确信标记的语用功能四节 本章小结第五章 表态性话语标记第一节 坦言性表态话语标记一 坦言性话语标记的使用情况二 坦言性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三 坦言性话语标记用功能的认知四 结语第二节 断言性表态话语标记一 断言性话语标记的基本特征二 断言性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及其分布三 断言性话语标记的认知特征四 结语第三节 疑问性表态话语标记一 疑问性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与特点二 影响疑问性话语标记认知的因素三 结语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六章 陈情性话语标记第一节 警示性陈情话语标记一 警示性话语标记“你等着”的界定二 警示性话语标记“你等着”的变体三 警示性话语标记“你等着”的语境分析四 警示性话语标记“你等着”的语用功能五 结语第二节 示歉性话语标记一 示歉性话语标记“恕我X”的特点二 示歉性话语标记“恕我X”的语用功能三 结语第三节 埋怨性话语标记一 埋怨性话语标记概说二 埋怨性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三 结语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七章 示意性话语标记第一节 认同性话语标记一 认同性话语标记的构成类型二 认同性话语标记的使用模式与认知特征三 认同性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四 结语第二节 强调性话语标记一 评价性强调话语标记“X的是”的研究情况二 评价性强调话语标记“X的是”的基本特征三 评价性强调话语标记“X的是”的语用功能四 评价性强调话语标记“X的是”的认知考察五 结语第三节 征询性话语标记一 征询性话语标记的构成类型二 征询性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三 结语第四节 本章小结全书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上下滑动翻阅



13.《汉语语言表达形式认识情态意义的互动建构及其类型学研究》


作者:冯军伟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ISBN:9787542676870

定价:98元

内容简介

本书以现代汉语认识情态范畴的各类语言表达形式为研究对象,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研究现代汉语语言表达形式认识情态意义的互动建构过程,并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描写和概括了现代汉语语言表达形式认识情态意义的类型学特征。

作者简介

冯军伟,汉族,山东青州人,文学博士,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河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两项,出版专著《现代汉语心理动词构式的认识情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部,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

目录(部分)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对象和研究价值1.1.1研究对象1.1.2研究价值第二节理论指导及研究方法1.2.1理论指导1.2.2研究方法第三节语料来源及本书的主要内容1.3.1语料来源1.3.2本书的主要内容第二章情态研究第一节模态的定义及分类2.1.1模态的定义2.1.2模态的分类第二节情态的定义及分类2.2.1情态的定义2.2.2情态的分类

上下滑动翻阅



14.《类型学视野下汉语形状量词研究》


作者:伍莹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6月

ISBN:9787307230170

定价:53元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整体汉语的视野,以量词类型学理论为指导,在充分收集汉语形状量词语料的基础上,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全面对比分析汉语普通话和各方言形状量词及其语义,旨在揭示汉语形状量词的普遍类型学共性、汉语区域共性和方言独特个性,从而把握汉语形状量词语义的本质特点,并采用文化经验范畴化理论分析共性和个性的深层原因,探究语言、认知和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本书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全书结构清晰、语言表达流畅,书稿质量较好。

作者简介

伍莹,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武汉大学,现为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18篇,出版专著1部。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分类词和量词一、分类词和量词的关系二、分类量词和计量量词的区别第二节 空间形状与形状量词一、几何学、语言学和空间形状二、形状量词的界定和分类三、汉语形状量词语义特征集四、语料来源第三节 理论基础一、形状量词类型学研究成果二、范畴化理论(Categorisation)三、语义扩展理论四、语义地图模型(Semantic Map Model)第四节 形状量词国内外研究综述一、国外形状量词研究二、国内形状量词研究第一章 汉语一维长条状量词分析第一节 普通话一维长条状量词一、量词“条”二、量词“根”三、量词“支/枝”四、量词“条、根、支”的比较五、量词“道”六、量词“股”第二节 汉语方言一维长条状量词一、一维长条状量词的方言分布状况

二、一维长条状量词的方言类型

三、一维长条状量词的语义参数及其跨方言实现

四、一维长条状量词的语义扩展及其语义地图构建

第三节 汉语一维长条状量词源流探析一、量词“条”源流探析二、量词“根”源流探析三、量词“支”源流探析四、方言特殊一维长条状量词源流探析第二章 汉语二维扁平状量词第一节 普通话二维扁平状量词一、量词“张”二、量词“片”三、量词“块”四、量词“幅”五、量词“面”第二节 汉语方言二维扁平状量词一、二维扁平状量词的方言分布状况二、二维扁平状量词的方言类型三、二维扁平状量词的语义参数及其跨方言实现四、二维扁平状量词的语义扩展及其语义地图构建第三节 汉语二维扁平状量词源流探析一、量词“张”源流探析二、量词“块”源流探析三、量词“片”源流探析四、量词“幅”和“面”源流探析五、方言特殊二维扁平状量词源流探析第三章 汉语三维颗粒状量词第一节 普通话三维颗粒状量词一、量词“颗”二、量词“粒”三、“颗”和“粒”的比较第二节 汉语方言三维颗粒状量词一、三维颗粒状量词方言分布状况二、三维颗粒状量词的方言类型三、三维颗粒状量词的语义参数及其跨方言实现四、三维颗粒状量词的语义扩展及语义地图构建第三节 汉语三维颗粒状量词源流探析一、量词“颗”的源流探析二、量词“粒”的源流探析第四章 汉语形状量词与有生物量词第一节 量人量词与形状量词一、汉语量人量词方言分布状况二、量人量词与形状量词的关系第二节 动物量词与形状量词一、汉语动物量词的方言分布状况二、汉语动物量词与形状量词的关系三、“条/根”称量动物的跨方言分布模式第三节 植物量词与形状量词一、汉语植物量词的方言分布状况二、植物量词与形状量词的关系第四节 量词“头”的用法及语义分析一、量词“头”的用法及其跨方言分布二、通用量词“头”及其范畴化三、量词“头”的用法及其源流分析第五章 汉语形状量词的类型学特征及其重要性第一节 汉语形状量词的类型学特征一、汉语方言形状量词系统二、汉语形状量词的类型学特征第二节 汉语形状量词的重要性一、关于汉语形状量词重要性的争论二、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看形状量词的重要性参考文献附录1 汉语形状量词调查表附录2 汉语形状量词跨方言分布表

上下滑动翻阅



15.《汉语言文字学与语文教学》


作者:李振中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5月

ISBN:9787310062287

定价:88元


内容简介

中小学语文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目标和语文课程性质进行了新的定位,突出“语言文字运用”,强调语文课程首要而核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基于此,本书在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及中小学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的背景中,从广义的汉语言文字学角度,探讨了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双向互动问题,内容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语音学、语义学、现代汉语语法学、古代汉语语法学、修辞学、语用学、逻辑学等10个方面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本书是作者近30年来一直关注、思考、践行高师汉语研究和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关联、双向匹配、互相融合问题的总结,对汉语研究者和中小学语文教师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李振中,湖南武冈人,文学博士后,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科研 (学科)副院长;湖南省“双品质”应用特色学科及衡阳师范学院优势特色学科方向带头人,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方向带头人及负责人,衡阳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与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生态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语言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句法语义、移民语言生态、汉语语言学课程教学及学科教学(语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2项、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一般项目2项、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在《古汉语研究》《汉语学习》《语文研究》《汉语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58篇,出版著作4部;获第四届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很好成果二等奖1次、衡阳市第四届很好社会科学专家提名奖1次。

目录


导论 新时代高等师范院校汉语研究与语文教学融合机制若干问题思考第一章 文字学与语文教学第二章 音韵学与语文教学第三章 训诂学与语文教学第四章 语音学与语文教学第五章 语义学与语文教学第六章 语法学与语文教学(上)第七章 语法学与语文教学(下)第八章 修辞学与语文教学第九章 语用学与语文教学第十章 逻辑学与语文教学余论 新时代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语言学课程知识更新机制若干问题思考参考文献

后记

上下滑动翻阅



16.《汉语复句句法语义关系判定研究》


作者:吴锋文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5月

ISBN:9787030715296

定价:98元

内容简介

进入信息化时代,语言愈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和载体。语言信息处理及智能理解成为学界的焦点议题。

《汉语复句句法语义关系判定研究》以小句中枢说、复句三分理论及模式识别思想为指导,以“关系标记为主,句法语义特征为辅”为原则,以复句语料库为基础,以汉语复句句法语义关系的判定为核心内容,综合运用关联词搭配思想和特征描写方法,规则和特征相结合、归纳与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区分有标复句的充盈态和非充盈态,梳理汉语复句句法语义关系判定的影响因素,研究复句知识库的构建与应用问题,挖掘复句标记序列及其层构模式,探求分句句法语义关联规律及复句知识表示问题,系统研究汉语三句式、四句式复句的句法语义关系判定问题。

作者简介

吴锋文,男,1981年8月生,博士,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为汉语语法和中文信息处理。推崇汉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主张语言研究与计算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范式。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南湖学者”青年项目(A)资助,中国语言理论和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员,河南省语言学会会员。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本书论题的阐释 1一、选题的依据 1二、术语的界定 1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背景 5一、语言学界的研究 6二、应用层面的研究 10三、相关研究评述 12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基础 14一、理论基础 14二、研究方法 15三、语料资源 16第二章 汉语复句句法语义判定的影响因素 17第一节 非分句层面的影响 18一、非分句的界定 18二、分句的认定标准 19三、非分句语段的类型 20第二节 关系标记层面的影响 24一、与同形异类词的区分 24二、与同形异构词的区分 25三、关系标记不同用法的影响 26四、关系标记隐现形式的影响 29第三节 句法结构层面的影响 31一、相同句法结构的归并 31二、句法成分的共享 33第四节 语用因素层面的影响 34一、回指形式的理解 34二、句首话题语段的确认 35三、独立语的处理 36四、分句句序逆置的处理 37第三章 复句关系标记库的构建与应用 40第一节 复句关系标记库的构建 40一、复句关系标记的标志作用 40二、复句关系词库的构建路径 41三、关系标记信息的表征及运算 48第二节 复句关系标记库的应用 49一、搭配形式的自动判断 50二、连用形式的自动判断 51三、单用形式的自动判断 53第四章 三句式复句的句法语义关系判定研究 55第一节 关系标记与复句句法语义判定疑难 55第二节 三句式复句关系标记联列分析 57一、复句标记序列分析的必要性 57二、1-2型句法关联的标记序列分析 60三、2-1型关联模式标记隐现形式分析 65第三节 三句式标记充盈态复句的句法语义判定规则 71一、三句式有标复句标记充盈态模式 71二、三句式充盈态有标复句的句法语义关系判定 73第四节 三句式复句“果-因”配置的层构关联分析 79一、三句式复句“果-因”配置的句法表现 79二、三句式复句“果-因”配置的语义类型分布 82第五章 四句式复句的句法语义关系判定(上) 88第一节 汉语四句式复句标记序列联列分析 88第二节 基于模式识别的四句式复句句法语义关系判定 96一、模式匹配思想句法 96二、四句式复句层构关联模式 97三、基于模式匹配的四句式复句句法语义关系判定 97四、实例分析及说明 112第三节 “二标四句式”复句的句法语义关系判定 113一、“二标四句式”复句的知识表示及其分类 114二、充盈态“二标四句式”复句的句法语义关系判定 116三、非充盈态“二标四句式”复句的句法语义关系判定 119第四节 “三标四句式”复句的句法语义关系判定 125一、“三标四句式”复句的知识表示及其分类 126二、充盈态“三标四句式”复句的表里映射关系 128三、充盈态“三标四句式”复句的句法语义关系判定 130四、研究余论 137第六章 四句式复句的句法语义关系判定(下) 138第一节 “四标四句式”复句的句法语义关系判定 138一、“四标四句式”复句标记序列及层构关联 138二、“四标四句式”复句的句法语义关联的判定规则 140第二节 “五标四句式”复句的句法语义关系判定 146一、“五标四句式”复句界定 146二、“五标四句式”复句标记序列及层构关联 147三、充盈态“五标四句式”复句的句法语义关系判定 149第三节 “六标四句式”复句的句法语义关系判定 156一、“六标四句式”复句及其标记序列 156二、“六标四句式”复句的句法语义关联的判定规则 157第四节 “搭配标+搭配标”四句式复句的句法层构与语义关联 158一、“搭配标+搭配标”四句式复句的句法层构 159二、“搭配标+搭配标”四句式复句的语义关联 160第七章 汉语复句句法语义关系判定的知识表示 170第一节 基于分句语义关联度思想的复句句法分析 170一、分句语义关联度 170二、紧邻分句谓语语义相关性问题 173第二节 汉语复句层构中主语一致性的表现及其制约 179一、分句主语一致性界定 179二、主语一致性在复句中的表征 180三、主语一致性对分句聚层关联的制约 187第三节 基于特征权值的无标分句层次归属判定 190一、基于特征权值的无标分句层次归属识别流程 190二、分句关联特征的选取 193三、特征权值的计算 196四、分句关联可信度计算 198五、实验分析 199第四节 关系标记对汉语复句层构关联的制约规则挖掘 200一、标记连用对分句组合顺序的制约 200二、标记单用对分句组合顺序的制约 202三、标记复现对分句组合顺序的制约 205四、不同标记显现方式中分句组合的优先序 207第五节 汉语复句本体知识的形式化初探 211一、汉语复句本体的语义关系表示 211二、汉语复句的形式化函数 213三、汉语复句句法知识表示 215附录 220附录一 词性代码表 220附录二 复句知识标记集 221附录三 常见典型四句式复句格式表 222后记 239

上下滑动翻阅



17.《汉语双及物构式历时演变及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张文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ISBN:9787532658596

定价:78元

内容简介

该书通过对先秦到清代三十多种有代表性的语料的调查,分八个时间段,首次全面、细致地描写了汉语双宾句历时演变的脉络,包 括双宾句动词的特点、宾语的指称特点、结构的构成特点等,材料丰富翔实。这既是该书立论的基础,也为今后深入研究汉语双宾句的历史演变提供了比较可靠的语言事实。该书按表达的事件义将汉语双宾句分成给予类、夺取类、感官类、动作类四类,在事实描写的基础上,从双宾句构成形式的演变特点、双宾动词演变特点、宾语演变特点三个方面初步总结了双宾句的历时演变特点。这对于汉语语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张文,女,北京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目前就职于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中文教研室。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史、法律语言。

目录

序 言 
缩略语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1.2研究回顾
1.3本书的定义、分类、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1.4本书框架
1.5语料范围 
第二章 先秦至清代汉语双及物构式概况
2.1先秦时期汉语双及物构式概况
2.2西汉时期汉语双及物构式概况 
2.3东汉时期汉语双及物构式概况 
2.4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双及物构式概况 
2.5唐五代时期汉语双及物构式概况
2.6宋代汉语双及物构式概况
2.7 元明时期汉语双及物构式概况
2.8清代汉语双及物构式概况
第三章 汉语双及物构式历时演变特点
3.1句式构成的演变特点 
3.2 双及物动词演变特点 
3.3 宾语演变特点 
3.4 小结 
第四章 汉语双及物构式句式交替的影响因素 
4.1双及物构式历时演变脉络对句式交替的影响
4.2动词语义对句式交替的影响
4.3 句法语义因素对句式交替的影响 
4.4 语用认知原则对句式交替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类型学视角下汉语双及物构式研究 
5.1双及物构式的编码特征
5.2双及物构式的基本配置和表现特征
5.3 双及物构式中的词汇变化 
5.4 认知网络与语义地图研究 
5.5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本书所解决的问题 
6.2本书主要结论
6.3形式和意义的关系问题
参考文献 
引用书目 
类型学研究网络库
附 录
后 记 

上下滑动翻阅



18.基于词义基因的汉语起源弱任意观研究》


作者李为政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7月

ISBN:9787520395366

定价:88元


内容简介

所谓词义基因,指的是存在于单音词语音内部的可以表示与该单音词词义有关联的意义的音素。它和义素很相似,唯一的不同是,义素没有语音只有意义,而词义基因既有语音又有意义,可以看作一种附带语音的特殊义素。汉语中的词义基因可能有很多,但本书是从蕴含在上古汉语单音词中的词义基因{m}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大量语料,先证明了口型说的合理性,然后在该说和上古汉语单音词衍生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对约定俗成说的分析,提出了更加符合客观事实的汉语起源的看法——汉语起源弱任意观。

作者简介

李为政(1984— ),男,汉族,安徽合肥人,南昌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标和意义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语料第三节  全书框架和研究方法第四节  研究综述

一  对汉语同源词的研究

二  对语言起源之约定俗成说和口型说的研究

第一章  词义基因{m}在a等四韵的分布第一节  a韵第二节  o韵第三节  ie韵第四节  i韵第五节  小结第二章  词义基因{m}在u等四韵的分布第一节  u韵第二节  ai韵第三节  ei韵第四节  uei韵第五节  小结第三章  词义基因{m}在ao等七韵的分布第一节  ao韵第二节  iao韵第三节  ou韵第四节  iou韵第五节  an韵第六节  ian韵第七节  uan韵第八节  小结第四章  词义基因{m}在en等七韵的分布第一节  en韵第二节  in韵第三节  uen韵第四节  ang韵第五节  uang韵第六节  eng韵第七节  ing韵第八节  小结第五章  口型说与上古汉语单音词的衍生第一节  口型说与汉语起源弱任意观第二节  上古汉语单音词的衍生与汉语起源弱任意观第三节  小结第六章  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上下滑动翻阅



19.《现代汉语词法句法联动关系的计量研究》


作者:刘贤俊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5月

ISBN:9787511567406

定价:78元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了基本分词单位的概念,从句法语义的角度研究了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基本分词单位及其判识问题。识别基本分词单位要考虑它的“饱和度”。“饱和度”是基本分词单位的一些倾向性极强的句法语义属性,主要包括:结构饱和度、语义饱和度、句法饱和度和概念饱和度。

第二,基本分词单位的语义特质。基本分词单位常常呈现出一些语义特异性,主要包括转类、转型、语义漂白、宾语抽象化、不及物化、语义整合和语义专门化等。

第三,基本分词单位的句法简约性。非基本分词单位呈现出芜杂参差的句法格局,但基本分词单位句法上趋于简约同一。以二字动结式为例,基本分词单位在责任者指人化、受影响者抽象化、论元结构对称化(配价偶化)、时相持续化、语义指向右指化等方面存在句法共性。

第四,基本分词单位的类序变异。以“V+V”类序为例,基本分词单位的变异存在名词化、形容词化和虚词化三种变异,这三种变异中,基本分词单位中的动词性语素义逐渐减弱直到完全消失。

第五,基本分词单位的组合顺序和分流规则。以二字复义动词为例,基本分词单位中的语素的组合顺序受到语音、语义和语用的限制,各语素的组合能力强弱不等,呈现不对称的分流态势。

基本分词单位的研究表明,现代汉语词法与句法之间存在联动关系。

作者简介

刘贤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北京市级项目三项。2012年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合作),2017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合作)。在《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研究》《汉语学习》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第一章基本分词单位判识1

第一节基本分词单位与饱和度1第二节结构饱和度2第三节语义饱和度6第四节句法饱和度9第五节概念饱和度14第六节饱和度的识词效度与基本分词单位的歧义消解规避功能15第七节本章小结18第二章基本分词单位语义的特异性20第一节双音节“V+趋”的匹配状态20一、无义匹配和有义匹配20二、“V+趋”的有义匹配21第二节《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V+趋”二字词22第三节“V+趋”二字词的频率分布23第四节“V+趋”二字词的语义特质25一、“V+趋”语用串的初始化特征25二、“V+趋”二字词的语义蜕变27三、影响“V+趋”词汇化的或然性因素和必然性因素30第五节判别“V+趋”二字词的多重标准32一、柔性标准:高频+A32二、刚性标准:高频+B33三、中性标准:低频+B33第六节本章小结33第三章基本分词单位的句法简约性36第一节二字动结式“V+V”的使用情况鸟瞰36第二节对几个概念的说明39一、词库与词典39二、责任者和受影响者40三、常规句40第三节“V+V”动结式基本分词单位责任者的指人化41一、词库外二字“V+V”动结式的责任者41二、词库内动结式“V+V”二字词的责任者45三、小结47第四节“V+V”动结式基本分词单位受影响者的抽象化48一、词库外二字“V+V”动结式的受影响者49二、词库内动结式“V+V”二字词的受影响者52三、小结55第五节“V+V”动结式二字词论元结构的对称性与配价的偶化56一、词库外动结式的价目与论元结构56二、词库内动结式二字词的论元结构与价目57三、小结59第六节“V+V”动结式二字词时相的持续化59一、词库外二字动结式的时相特征61二、词库内动结二字词的时相特征62三、小结63第七节词库内“V+V”动结式二字词语义指向上的右指化63一、词库外二字动结式的语义指向64二、词库内动结式二字词的语义指向66三、小结67第八节疑似动结式二字词68第九节本章小结69一、语义特异,句法简约归整69二、“词感”:词库词句法特征的不完全扫描70第四章基本分词单位类序的变异性71第一节类序变异的总体分布71第二节名词化72一、由二字“V+V”类序变异而来的名词72二、由二字“V+V”类序变异而来的名词兼类85第三节形容词化91一、二字“V+V”类序变异而来的形容词91二、二字“V+V”类序变异而来的形容词兼类94第四节虚词化95一、基本情况95二、“V+V”二字虚词96三、“V+V”二字虚词兼类96第五节本章小结96第五章动词性基本分词单位的组合顺序与语义分流98第一节二字复义动词语素组合情况98一、动语素的典型性99二、二字复义动词语素的意义关系99三、二字复义动词的意义关系101四、小结105第二节二字复义动词语素序的制约因素105一、语音层面106二、语义层面117三、语用层面121四、小结122第三节二字复义动词语素分流情况123一、同义联合类二字复义动词语素的重组与分流124二、相容联合类二字复义动词语素的重组与分流133三、动名兼类的二字复义动词的重组与分流134第四节二字复义动词语素分流的制约因素136第五节本章小结137参考文献138附录141附录1:GBK单音节动词性语素141附录2:“V+趋”二字词句法语义特质分析145附录3:“V+趋”语义串、语法串和语用串155一、语义串155二、语法串156三、语用串161附录4:词库内动结式“V+V”二字词句法特征分析166附录5:词库外二字“V+V”动结式句法特征分析176附录6:“V+V”类序的二字动词257附录7:“V+V”类序异化的二字名词及其兼类词276附录8:二字复义动词表287附录9:二字复义动词动语素表289后记291

上下滑动翻阅



20.《中日字词趣谈》


作者陈志诚

出版社:香港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2年05月

ISBN:9789888760992

定价:88港币

内容简介

日本使用汉字久矣,从汉字运用的角度来说,中日各有不同甚至相互借镜,可资研究的范围甚为宽广,值得探讨的课题也极多。这本小书,仅就中日一些惯常习见的字词为例,谈谈彼此运用上的异同,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

作者简介

陈志诚,早年毕业于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中文系,并获教育文凭。其后获日本政府国费研究生奖学金,负笈东瀛,先后毕业于大阪外国语大学日语别科及日本国立京都大学研究院。回国后,其先任教于圣保罗男女中学,随后曾任中国香港理工学院语文学系首席讲师、中国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副主任、语文学部主任、新亚研究所所长、中国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荣誉教授等职。除教学外,著述以有关语言、文学、教育及文化等方面为主,曾参与创立中国香港语言学会、中国香港日本语教育研究会、并曾任日本文化协会理事会理事及副主席。



21.《中国语言学史理论研究》


作者:薄守生,赖慧玲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ISBN:9787520398411

定价:85元


内容简介

中国语言学史理论是关于中国语言学史研究的基础理论,类似于历史学学科中的“史学理论”。本书包括学术论文14篇,以及著者围绕中国语言学史理论所做的札记30则。通过这些内容,本书可以大体上勾勒出中国语言学史理论的宏观框架。

作者简介

薄守生,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已经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郑樵传统语言文字学研究》《区域视角:中国语言规划学》《汉语言学初探》等。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语言学史、理论语言学、语言规划。

赖慧玲,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已经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现代汉语自主状语研究》《<全宋词>川人词作中的语气副词研究》等。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近代汉语语法。

目录

绪论

·做“专业化”的中国语言学史研究·中国语言学史的理论框架和“四个关键”·关于语言学史和历史学科的关系的一点思考·关于中国语言学史学科理论的一点思考·“中国现代语言学史”的起止点问题·民国语言学史的研究对象、范围与程序·问题意识下的民国语言学史研究的几个方面

·民国语言学史之《集刊》研究

·关于民国语言学史研究的一些深层问题·关于语言学思想史研究的一点思考·方言通语断域断代兼及“南京话”·语言问题: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的互动研究·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辩证精神反思现代汉语史·关于“札记体‘论文’”的一点说明·札记三十则本书推荐的文献阅读篇目参考文献后记

上下滑动翻阅



22.《尚书新注》(新编新注十三经)


作者:何晋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ISBN:978-7-101-15602-7

定价:68元

内容简介

北京大学袁行霈先生主编的“新编新注十三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孙子》及《韩非子》。此次推出的《尚书新注》,即为其中之一。《新注》以皕忍堂刊唐石经《尚书》为底本,参考和吸收历代名家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清华简等新出土的文献资料,对全书重要字词做了全面细致的注释,既疏通了句意,又注意兼顾《尚书》在经学、史学、哲学上的意蕴,对一些重大的学术问题做了积极的考论。

作者简介

何晋,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史、历史文献学。主要著作有《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肆)》(《妄稽》部分)、《尚书孔传参正》(古籍整理,“十三经清人注疏”)、《战国策研究》等,论文有《<左传>贾、服注与杜注比较研究》、《<左传>杜注“于火为姑”探析》、《汉赋中的人物审美与审丑———以《妄稽》为例》等。

目录

前言

尚书序虞书尧典第一尧典舜典第二舜典汩作九共槀饫大禹谟第三大禹谟皋陶谟第四皋陶谟益稷第五益稷夏书禹贡第一禹贡甘誓第二甘誓五子之歌第三五子之歌胤征第四胤征帝告釐沃汤征汝鸠汝方商书汤誓第一汤誓夏社疑至臣扈典宝仲虺之诰第二仲虺之诰汤诰第三汤诰明居伊训第四伊训肆命徂后太甲上第五太甲上太甲中第六太甲中太甲下第七太甲下咸有一德第八咸有一德沃丁咸乂伊陟原命仲丁河亶甲祖乙盘庚上第九盘庚上盘庚中第十盘庚中盘庚下第十一盘庚下说命上第十二说命上说命中第十三说命中说命下第十四说命下高宗肜日第十五高宗肜日西伯戡黎第十六西伯戡黎微子第十七微子周书泰誓上第一泰誓上泰誓中第二泰誓中泰誓下第三泰誓下牧誓第四牧誓武成第五武成洪范第六洪范分器旅獒第七旅獒旅巢命金縢第八金縢大诰第九大诰微子之命第十微子之命归禾嘉禾康诰第十一康诰酒诰第十二酒诰梓材第十三梓材召诰第十四召诰洛诰第十五洛诰多士第十六多士无逸第十七无逸君奭第十八君奭蔡仲之命第十九蔡仲之命成王政将蒲姑多方第卄多方立政第卄一立政周官第卄二周官贿肃慎之命亳姑君陈第卄三君陈顾命第卄四顾命康王之诰第卄五康王之诰毕命第卄六毕命君牙第卄七君牙囧命第卄八囧命吕刑第卄九吕刑文侯之命第卅文侯之命费誓第卅一费誓秦誓第卅二秦誓附录:清华简有关《尚书》的篇章主要参考引用书目

上下滑动翻阅



23.《周易新注》(上下册)


作者:王锦民

出版单位: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2年02月

ISBN:9787101155686

定价:68元

内容简介

本书隶属于“新编新注十三经”系列,是对于通行本《周易》的新注。本书以《四部丛刊》影宋本王弼《周易注》为底本,以三种宋本、三种简帛本(上海博物馆楚简、阜阳汉简、马王堆帛书)为参校本,吸收阮刻《十三经注疏》中《周易兼义》的校勘成果,参考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鼎祚《周易集解》以及历代注家所收异文,进行校注。作者首先利用旧注、辞典等做了最基础的文字训诂;其次,在解经的过程中,利用其他经传做旁证,以经证经,以传证传,并征引先秦至汉魏时期史传、诸子、文集等材料,进行补充完善;再次,对所列各家注释进行辨析和发挥,辅以诸多有见地的案语。除校注外,作者在上下经每一卦后还有“疏义”,即在保持传统解释的基础上,又尝试设立新的方法论,试图将卦爻辞的内容纳入到殷周之际广大的历史背景中,进而窥探其背后的国家政教意义。

作者简介

王锦民,生于1963年, 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史、中国古代经学。出版著作有:《古学经子——十一朝学术史述林》《古典目录与国学源流》《〈王制笺〉校笺》《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华文明史》(合作)等。

目录

新编新注十三经刍议

前言


小畜同人大有噬瞌无妄大畜大过大壮明夷家人归妹中孚小过既济未济系辞上系辞下说卦序卦杂卦

上下滑动翻阅



24.《宋刻〈汉书〉庆元本研究》


作者:王勇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2年05月

ISBN:9787101155952

定价:28元


内容简介

本书在调查历代《汉书》版本研究情况的基础上,详细梳理了庆元本《汉书》的基本特征、版本关系、底本问题。通过对勘明确了庆元本与景祐本属于不同版本系统,二者各有所长,庆元本和殿本属于同一系统,殿本刊刻质量不如庆元本,并探讨了庆元本对后世《汉书》的影响。末附宋庆元本《汉书》宋祁校语辑录。

作者简介

王勇,山东人,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曾长期担任中华书局历史编辑室编辑,深度参与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项目,参加编辑出版点校本《史记》修订本、点校本《魏书》修订本、《正史宋元版之研究》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汉书》的版本及前人对《汉书》版本的研究

第一节《汉书》版本概况第二节 历代对《汉书》版本的研究简况第二章 宋庆元本《汉书》的刊刻及流传第一节 宋庆元本《汉书》刊刻状况一 刊刻时间二 刊刻者三 刊刻地区第二节 前人对宋庆元本《汉书》的著录与研究一 国外学者对庆元本《汉书》的著录与研究二 国内学者对庆元本《汉书》的著录和研究第三章 现存《汉书》庆元本的版本情况及相互关系 第一节 现存宋庆元本《汉书》的状况一 庆元本《汉书》的基本特征二 庆元本《汉书》存世的版本第二节 存世宋庆元本《汉书》之间的关系第三节 庆元本《汉书》所据底本研究第四章 宋庆元本《汉书》的版本价值第一节宋庆元本《汉书》在宋版《汉书》中的地位一 宋庆元本《汉书》的版本系统二 宋景祐本《汉书》作为校本的价值三 庆元本《汉书》与景祐本《汉书》对勘结果第二节宋庆元本《汉书》的特殊价值——所收校语研究一 校语称引各家著作考二 宋祁校语的版本校勘价值第五章宋庆元本《汉书》对于后世的影响第一节庆元本对清武英殿本的影响一 武英殿本《汉书》的刊刻过程及影响二 庆元本与殿本的版本形态比较三 庆元本与殿本的文字内容比较第二节 对中华书局点校本的影响一 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的基本情况二 庆元本《汉书》的补正作用结语参考文献附录:宋庆元本《汉书》宋祁校语辑录后记

上下滑动翻阅



25.《史记会注考证(修订本)》(全八册)


作者:(汉)司马迁 撰[日]泷川资言 考证 杨海峥 整理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书号:978-7-5732-0030-3

定价:1100元

内容简介

《史记会注考证》,日本汉学家泷川资言(1865—1946)编撰,1934年刊行于世。《史记会注考证》是继三家注之后,对《史记》研究成果最重要的总结和梳理,集《史记》问世后两千年来注家、学者研究之大成。本书在《史记》版本校勘、究明司马迁所据资料、《史记》三家注的订补、历代注释集成等方面皆有重要成就。

作者简介

泷川资言 (1865-1946) ,号君山,通称龟太郎。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以毕生精力从事汉学研究和传播工作,对中国史学颇有研究,出版过六卷本的 《支那史》。在《史记》的版本考订和史实考证方面做出过卓越成绩,《史记会注考证》是他最有代表性、最有成就并且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史学名作。

目录(部分)

前言

校點凡例史記索隱序史記索隱後序三皇本紀史記正義序史記正義論例史記集解序史記會注考證卷一五帝本纪第一史記會注考證卷二夏本紀第二史記會注考證卷三殷本纪第三史記會注考證卷四周本紀第四史記會注考證卷五秦本纪第五史記會注考證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史記會注考證卷七......

上下滑动翻阅



消息来源:当当网、京东网

编辑|唐雪雯

审核|刘伟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