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绿色化工研究前沿论坛”——NanoResEnergy祝贺GreenChE创刊两周年
为祝贺GreenChE创刊两周年,NanoResEnergy携手GreenChE合办的主题为“聚焦绿色化工研究前沿”的论坛将于2022年11月11日(14:00-17:00)和11月12日(9:00-11:40)通过网络在线直播。
本期线上论坛邀请了诸多绿色化工领域的杰出工作者,介绍最前沿的科研进展,还特别邀请了Nano Research Energy期刊两位主编曲良体教授和支春义教授、青年编委庞欢教授担任主持人,欢迎大家准时观看!
另外,在线提问者还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日程安排
报告人介绍
2022年11月11日
朱为宏 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
主持人
朱为宏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精细化工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从事化学产品工程研究,涉及光敏化学品功能化及产品化。迄今已在Nature、Nature Photonic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 SCI论文330余篇,H指数为78,被SCI引用2.1万余次。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目前担任中国化工学会染料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并担任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副主编、《过程工程学报》副主编。
曲良体 教授
清华大学
主持人
曲良体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先进功能材料、微纳制造、新能源器件。曲良体教授在Science、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国际重要期刊发表SCI论文200多篇,论文他引两万余次,单篇论文最高他引2600余次。受邀请在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Chemical Reviews等撰写综述论文30余篇,专著1部,国际国内发明专利30余项。研究工作被Nature等专业刊物报道。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6年)第二获奖人,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2015年)第五获奖人等。
王金兰 教授
东南大学
报告题目:电化学固氮:催化剂、反应机理与描述符
王金兰
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长期从事新材料的多尺度模拟与理论设计工作,在新材料的生长与物性调控、机器学习预测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包括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等有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引用一万六千多次,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担任Nanoscale副主编、Nanoscale Horizons科学编辑及Journal of the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等多个期刊的编委。
李春 教授
清华大学
报告题目:细胞智能抗逆提升生物制造节能降耗
李春
清华大学化工系长聘教授,生物化工研究所所长,工业生物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生物催化与酶工程的研究,聚焦萜烯类和黄酮类天然产物的酶转化与微生物合成,工业菌种智能抗逆分子设计与工程应用。200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7年获得“侯德榜化工科技创新奖”,2017年遴选为全国“生物工程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2019年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合成生物学”专题首席科学家。已完成植物油脂酶法脱胶、甘草次酸的生物制造、多重耐热酵母发酵生产乙醇等技术的中试试验,研制的植物解盐促生菌剂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在ACS Catal、ACS Energ Lett、Nature Comm、Metabolic Eng、ACS Synth Biol、AIChE J、Chem Eng Sci、J Biol Chem、J Phy Chem Letter等期刊发表论文近300余篇,H-index=42,获授权发明专利36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编著教材和专著11部章,其中主编的《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与技术导论》获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副主编的《生物化学》已成为高校广泛使用的教材。现担任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合成生物学分会副主任;担任《合成生物学》执行主编、《Frontiers in Bioeng Biotechnol》副主编、《Applied Microbio Biotechnol》、《Synth System Biotechnol》、《化工进展》、《催化学报》、《过程工程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生物加工过程》等期刊编委。
徐建鸿 教授
清华大学
报告题目:多相微分散传递过程基础及其应用
徐建鸿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兼任中国化工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筹)主任委员,微化工技术专委会秘书长。分别于2002年和2007年在清华大学化工系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07-2009年在清华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9年博士后出站留校工作至今,2012年~2013年在哈佛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微化工过程与多相微流控技术。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企业横向合作项目等20余项;在 AIChE J、Chem Eng Sci等本领域主流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余件,多项研究成果实现工业应用转化。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第1完成人)等多项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9)、国家基金委优青(2013)、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6)等荣誉,2021年获日本化学工学会(SCEJ)"亚洲杰出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师奖"。
刘国柱 教授
天津大学
报告题目:超临界流体非均匀微结构及其化学反应特性研究
刘国柱
主要从事高热沉燃料、碳氢能源化工等研究,主持国家重大专项、国家杰青基金等项目20余项。在AIChE J, ACS Catal,Fuel等发表论文16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担任过程工程学报、Carbon Resource Conversion编委,CJChE和GreenChE青年编委,JAAP和CJChE专刊客座编辑。
陈龙 特聘研究员
华东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氟化电解液的高电压锂金属电池界面调控
陈龙
2010年6月本科毕业于苏州大学,2016年6月获得复旦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2016年11月前往美国马里兰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7月晋升为助理研究员,于2021年1月入职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加入李春忠教授团队。研究方向聚焦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以第一(含共同)\共同通讯作者在Nat. Nanotechnol.、Nat. Energy、Joule、Chem、Nat. Commun. (3篇)、Angew. Chem. Int. Ed. 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15篇论文,总计发表SCI论文50余篇,被引超过6700次,H因子41。获得2022年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以及2020年度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入选上海市2020年度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其被多次邀请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做邀请报告,担任Energy Materials Advances 、Susmat、Chinese Chemical Letters期刊青年编委。
2022年11月12日
支春义 教授
香港城市大学
主持人
支春义
2004年中科院物理所取得博士学位,随后到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工作,任博士后研究员,研究员(faculty)以及主任研究员(永久职位)。目前在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柔性电存储器件,锌离子电池,水系储能电池等。到目前为止,已发表有关SCI论文超过390篇,他引超过36000次(ISI),H因子为104,专利授权超过100项。编辑著作两本。支春义博士是Nano Research Energy创刊主编。支春义博士主持科技部重大专项子课题,香港政府资助GRF项目(基础研究)和ITF项目(应用研究)等。支春义博士是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9-2022材料科学),香港青年科学院青年院士,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cience理事,获得城大校长奖,青年杰出研究奖,NML研究者奖,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庞欢 教授
扬州大学
主持人
庞欢
于2011年获得南京大学博士学位,现为扬州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全球高被引学者 (2020年、2021年)。任《国家科学评论》学科编辑组成员;兼任多个期刊编委、青年编委。主要从事基于纳米配合物框架材料的研究。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 SCI 论文300余篇,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温兆银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报告题目:二次电池界面优化
温兆银
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开展的研究方向包括:各种离子导体、锂/钠电池、固态二次电池、电解水制氢等。负责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至今公开发表SCI论文420余篇,被引用15000余次,H因子67,2015-2021年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能源与材料),申请发明专利140余项,其中80余项已授权。研制成功大容量储能钠硫电池、高安全性钠镍电池两项成套技术,填补了我国相关的空白,并实现成果转化。研究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并获得国家科技部国家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5年入选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现任亚洲固态离子学会主席,中国硅酸盐学会常务理事,固态离子学分会理事长等,任多种期刊的副主编或编辑。
刘金平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一体化薄膜固态储能器件
刘金平
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湖北省杰青,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全球高被引科学家。长期从超级电容器、水系电池和固态电池等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在Nature Commun.、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EE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0篇,被他引2万次;授权发明专利20项,出版专著(章节)3部。现任澳大利亚国家项目(桂冠教授、未来学者等)评审专家,中国各级科技奖/基金项目/重大专项评审(会评)专家,湖北省科技厅权威专家库高端专家,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副主编、Interdisciplinary Materials学术编辑,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Rare Metals和Frontiers of Physics等期刊编委。
余子夷 教授
南京工业大学
报告题目:细胞微载体工程
余子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江苏特聘教授,南京市高层次举荐人才。2012年6月博士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同年9月进入剑桥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12月引进至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微流控技术和生物载体工程的研究,以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国际合作基金、剑桥大学Open Plant基金、剑桥大学Biomake基金、南京市留学人员科技创新项目择优资助等项目,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欧洲第七框架微藻能源项目、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委员会战略性长期基金等项目。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Nat. Comm.,Acc. Chem. Res.,Angew. Chem. Int. Ed.,Chem. Sci,Adv. Funct. Mat.等期刊发表文章60多篇,引用超过2000多次,H因子21。获国际专利授权1项,中国专利授权8项,申请中国专利20项。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中英创业计划大赛一等奖、剑桥大学创业奖等奖励。
王雪东 教授
苏州大学
报告题目:有机光子学低维晶态结构的控制合成:从单一到多级
王雪东
2011年7月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2016年7月获得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博士学位,2016年8月入职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在有机光功能低维材料这一化学与材料交叉学科领域开展了从精准合成、功能实现到构效关系阐明的基础研究工作,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22篇,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7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85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3篇Nat. Commun.、3篇Matter、2篇J. Am. Chem. Soc.、6篇Angew. Chem. Int. Ed.、4篇Adv. Mater.、2篇CCS Chem.和2篇Sci. Bull.;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获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和2021年度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新锐奖等荣誉称号。
于超 教授
江苏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微反应器设计及过程强化
于超
2015年6月博士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同年11月进入布朗大学化学系及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0年加入江苏科技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工作。其多年从事功能纳米结构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工作,作为项目骨干参与了主持或参与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ARL)、美国能源部(DOE)、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NRL)以及Strem化工等多项基金项目,仅国外课题总科研经费即达到320万美元。发表SCI科技论文35篇, 参与撰写专著章节1篇,中国专利4件,申请美国专利2件。
观看地址
Nano Research Energy(ISSN: 2791-0091; e-ISSN:2790-8119; 官方网站:
https://www.sciopen.com/journal/2790-8119)是Nano Research姊妹刊,于2022年3月由清华大学创办,香港城市大学支春义教授和清华大学曲良体教授共同担任主编。Nano Research Energy是一本国际化的多学科交叉,全英文开放获取期刊,聚焦纳米材料和纳米科学技术在新型能源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与应用,对标国际顶级能源期刊,致力于发表高水平的原创性研究和综述类论文,已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2023年之前免收APC费用,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
投稿请联系:
NanoResearchEnergy@tup.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