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山教授 |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重定义、再出发、有大目标、做明白人、走实在路
杨学山教授
小编导读
这是我近年来参加过的研讨会中最好的一个。我总结了一下,关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互联网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通过各位的发言,均已讲到,思路很清晰,这次会议十分成功。其实把大家的发言汇总到一起,逻辑上再适度延伸,今天我们要研讨的三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
十九大之后我在不同的场合,经常用五个短语,就是“重定义,再出发,有大目标,做明白人,走实在路”。今天也以此为题,做个发言。
关于“重定义,再出发”:
党的十九大在中国历史上,当然也包括在产业发展历史上必然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对于工业互联网的认识和发展而言,有三个重要的启示。一是明确了发展目标。“中国制造2025”是在十九大之前提出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制造业一定要在本世纪中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必须围绕这个目标。二是明确了时代特征和要求。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叫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我们追求的发展方式是高质量发展。中国工业依然处于大而不强的阶段,工业1.0还有不少,工业2.0大量存在,工业3.0不到10%。这是中国工业的特色。三是明确了发展路径。与工业互联网直接相关的就是两化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工业互联网是深度融合这条发展路径中的一个链环。
理解深度融合是一个很难的事。今天参加会议的主要是两批人:一批人是传统IT,一批人是制造业IT。但应该参与到工业互联网发展中的还有很多人,从数量上看绝大部分人不属于这两类人。他们是制造业不同门类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人,他们中很多人没有IT的概念,但他们是工业主体,也是两化深度融合的主体,要让他们理解两化融合,主动参与两化融合。
从国际竞争格局看,我国制造业依然处于第三梯队。但我们要朝着本世纪中叶完成“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进入第一方阵的目标前进。这个基本态势决定了必须用两化深度融合这个法宝,加快发展步伐。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在这个过程中转变发展方式,切实走向高质量发展,切实促进全要素生产力提高。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都是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但创新是手段,不是目的,是为了实现智能制造,提高全要素生产力,这也是工业互联网平台追求的目标。
十九大对制造业的发展目标、路径、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信息技术正在经历重大变革,中国制造业面临新的竞争格局。所以,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一定要“重定义,再出发”。
接下来讲“有大目标”:
“有大目标”十分重要,党的十九大就是明确了我国从现在开始到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工业的大目标也已经明确,工业互联网发展目标也必须要明确。整体的宏观的目标已经十分清晰,那就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制造强国,这个目标必须以实体经济为支撑,这个十分清楚。
所以,引申出的结论是工业互联网一定姓 “工”,这句话大家必须记住,工业互联网姓“工”,不姓“互联网”,这一点极其重要。工业互联网不是IT或互联网的一个分支,是工业发展的一个工具、一条路径,是两化深度融合的一项内容。大目标除了国家目标、宏观目标,还要有企业目标。每一个工业企业、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企业,自己的目标一定要找准,要有自己的大目标,找准自己的发展模式,然后把企业目标与国家的发展和整体工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接下来说“做明白人”:
你有了大目标,做事情,如果不明白,那就是“让子弹飞”。我不反对让子弹飞,因为当一件事情不确定时,需要试错、需要尝试过才知道是否可行,不能说我们没完全想清楚的事,就不可能做。电子商务、微信为什么成功?企业以创新的方式试错,政府先不加管制,在达到一定规模、业态基本成型时再加以规范。但是一定要注意,这个也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近20年来,大部分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企业失败了,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一起铸就了今天我国互联网产业的辉煌。
具体到工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应该说有些事情也可以让子弹飞,有些则不行,“让子弹飞”和理性之间的平衡可能是当前需要高度关注的事。
为什么有些可以试错,有些不应该,是因为可以避免的弯路没有必要去重复。比如今天提出来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三层架构,它以跨行业公开的信息为主体,以互联网概念架设的平台,对于承担这样服务的平台,架构是有价值的。但是,正如今天很多人的发言,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多元的,存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平台,满足不同需求、实现不同价值。在这里有好几个已经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代表,如果说你不看这个东西,你归纳自己的平台架构,大部分可能与这个架构不同。我们说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多元化的,是有着十分深厚的实践和理论基础,属于看得清的领域,而不是“让子弹飞”的领域。为什么说它必然是多元化?这是因为制造业本身的特征,制造业不同于互联网的特征,是物理系统不同于信息系统的特征。
工业互联网不讲CPS、不讲物理实体是不行的,这是和互联网根本的区别。所以当互联网进入工业以后,你只要忘了工业流程和信息流程不同,忘了物质行为和信息行为的不同,那就犯了根本性的错误。工业过程,你做一万件产品,哪怕是完全一样的产品,必须一个一个做,少一个都不行,少一个零部件也不行,没有信息流程接近于零的边际成本这个“红利”。因为工业姓“工”,就是要有物质产品,没有物质产品就不姓“工”。你没做物质产品,但是你是为了物质产品提供服务,所以还姓“工”。工业必须围绕物质产品,必须和具体的物质过程相关,它就不是信息流程,他们之间的规律完全不同。从根上开始就不同。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大到小,从抽象到具体都想清楚,“做明白人”。
最后,“走实在路”:
很简单,就是理性思维主导下的实践,在理性约束下“让子弹飞”,从工程角度看,实际上是半理性。那么在这个时候做事情必须“走实在路”,而“走实在路”的前提或者说标准很简单,就是解决什么问题?创造什么价值?这个问题解决了没有?这个价值能不能变成你的价值?你做任何事情,不管你是来自IT,还是来自制造业,都要这样去想去做。叫什么概念没有关系,叫什么名字也没有关系,你只要把握住了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真正有价值,这个价值能变成利润,即你的投入和产出,产出大于投入,有利润,就值得投入。如果这个算不出来,再好的概念,你再想去做也别去做,这就是走实在路。
文章转载自《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版权著作权解释权属原创者所有,本文工业4.0俱乐部推荐阅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 中国工业互联网应用路径初步形成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中国工业大数据产业发展及应用趋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永正: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探索之路(附PPT)
工业4.0俱乐部为国内第一家为工业4.0和智能制造为主题的聚合共同体。秉承集聚、分享、共创、发展的理念,联合产、学、研、政等打造工业4.0产业生态联盟,为区域及企业产业升级转型提供一站式服务。
(长按二维码,关注工业4.0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