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一千条视频,请让我走进中文教研组
这一年想做这一件事
去年来美国任教,任期两年,转眼之间,一年已经过去。在过去的一年中,承受着一天七节课的工作压力,学习着“课堂管理”这一全新的命题,迎接着“美国熊孩子”这一巨大的挑战,终于度过了这八年职业生涯以来最值得纪念的一年。
剩下的这一年,自己要集中力量做件什么事?完成一个什么心愿?今年暑假的时候,我就开始问自己这个问题。
想做而且能做的事情很多,比如学英语、做公众号、录视频,写新书…可是,这些是在哪里都可以做的事情,有没有一件事情,是必须我“人在美国”才能做的?
想来想去,下了一个决心,这就是我今年想做的事。
嗯,没错,这一年,我想走进美国的高校或者学校,介绍并分享我的视频素材库。
视频素材库是什么
2007年,我在北语读研二并在清华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做兼职汉语教师。记得是9月的一天,为了让班里的学生更形象地了解教材中出现的“十二生肖”,我从2004年春晚的视频中截取了一段视频,拿到班里给学生看。
就是这个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5457f86ta&width=500&height=375&auto=0
学生看过之后都觉得很有意思,很真实,也因为这个视频,他们了解到中国文化不只是汉语教材上字里行间的几句解释,更是中国人现实生活中鲜活而真实的存在。
学生的反馈尤其是一位日本学生一句不经意的“老师,这是你自己找的吗?很厉害!”给我了我极大的鼓励,从那时起,我便开始了自己的“汉语教学视频素材库”的搜集、制作和整理的过程。
汉语教学视频素材库,简单的说,就是来源于中国的影视作品的可用于汉语教学的视频片段的集合,汉语教师可以应用此视频素材辅助自己进行汉语词汇、语法、文化等的教学,尤其适合作为汉语视听说课的素材,进行课堂内容的选题和课堂活动的设计。
那这些视频素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下面的这篇文章和文中的三个视频或是一个直观的案例。
那这个素材库的价值究竟在哪里?未来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面貌?同样,请看下面这篇文章。
那八年下来,我的素材库做成了一个什么样的规模?如下图。
我的计划和期望
1) 在未来一年,我希望能走进至少十所美国的高校、中小学或者相关中文机构,面对至少二百位真心热爱汉语教学的教师(注意这个前提),为一线的汉语教师分享视频辅助汉语教学的心得,分享这些视频背后的教学理念和已有的使用经验。
2) 每到一个地方,我会跟与会教师无偿分享来自自己视频素材库中的一千条精选视频素材,帮助一线汉语教师丰富自己的教学素材。
3) 我不要任何报酬,讲座可以当天到当天讲当天离开,只希望对方能给自己解决往返的机票和当天的食宿。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1) 这么些年来我做的视频素材库已经规模初具,可是因为所有视频均来自影视作品,“版权”总是跳不过的一个问题,也正因为这个问题,这么些年来一直找不到一个可以成系统的分享的方式,出版社想做但没有办法做,因为涉及到版权;想找合适的公司或者机构做成项目,供一线教师免费下载,至今没找到;所以,对不起,我烦了,我决定,不等了。
2) 我深深地坚信,这些视频素材库对身在海外的中文教师和汉语学习者,尤其具有价值;对身在美国的汉语学习者而言,因为不在中国这个大语言环境,这些视频恰恰可以为他们的汉语学习再现一个真实的情景,弥补这个缺憾,对在美汉语教师的价值也不言而喻。我曾把这些视频当作礼物赠送给在美高校任教的一位师姐,来自她的反馈也更坚定了我的这一认识。
3) 做了这么多年的视频素材,我绝不会容忍这些资料只是躺在自己的电脑上,越分享,越有价值,使用它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不只是要在美国分享,明年回国后,我希望能走进更多的中国高校或者机构分享。
4) 还有一年,我就要离开美国,因为自己的签证是J-1签证,这意味着未来两年内我将没有机会再踏上美国的土地,我有且只有一年的时间把这些视频分享需要它/珍惜它/善用它的教师手里。
5) 我还有个私心,希望能借着这个机会在美国各地走走,作为一个“优秀但没钱”的汉语教师,我实在无力支付自己的这个小愿望,但如果能借着这个机会,哪怕到讲座所在地的学校看看,我觉得也是很好的经历。
为什么不能在线分享
1) 找不到这么合适的网络平台,稳定且靠谱,之前曾上传相当一部分视频到360网盘,但是大家都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另外,请参看前一项“为什么要这么做”的第一条。
2) 我的微信公众号”北语刘志刚”最初的定位就是视频素材的分享,在公众号创立之初我曾经做过大量的分享,遗憾的是,并没有引起同行教师的重视和珍惜,更重要的是,微信分享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3) 无论任何形式的在线分享,都比不上面对面的交流,在我分享出自己这些呕心沥血的成果前,我希望能看到那些使用他们的老师,跟老师们有面对面的交流。我希望老师们能享受到自己的成果,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收到老师的反馈和建议,从而能让自己今后的工作跟进一步,当然,更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能遇到“伯乐”或者同道中人。
可以预见的困难
1) 没钱:这一点师兄刘刚曾经给过我清楚的提醒。
参看文章不经意间流露的善良
2) 没时间:我现在也有自己的教学工作,恐怕只能利用周末的时间做分享,而这个时间,组织老师听讲座恐怕也很难——如果真是这样,可以安排在周五吗?我可以请假或者调休。
3) 没动力:凭啥邀请你?你既不是教授又不是专家。
4) 没兴趣:对不起,我们不需要这些视频。
为什么还是要尝试去做
因为2014年生病手术的经历告诉我:有什么想法,抓紧去实现,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因为我做事有一个原则:接受去做这件事但是没有成功的遗憾,但是不容忍自己还没有尝试就去放弃。
因为我想试试,不以我的资历,就凭我的踏实的努力和真诚的愿望,凭一个真正的对外汉语人的执着。
因为我坚信,总会有善良、真诚、热爱教学的、人在美国高校的真正的汉语教师同道或者前辈,看到这篇文章后会联系我。
节选自文章对外汉语圈,总有人在真诚热爱,认真努力
如何联系我
邮箱:fred316@126.com
美国手机:334-220-6453
也可直接在微信后台或者该文章下留言
这些年的努力和一些往事
2013年5月,研究生硕士毕业第四年,自己有幸走进山东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为在场的老师和研究生同学做了一场讲座,很骄傲的是,据说我是学院历史上最年轻且不带任何头衔的一位前来做讲座的老师,讲座的题目正是《视频素材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而王军老师,是自己在这个研究上的第一位“伯乐”。
2010年在上海,机缘巧合见到了谢天蔚教授,我给他看了自己正在做的视频素材库,受到了谢老师的极大肯定;2014年6月我去美国波士顿塔夫茨大学参加第八届“国际电脑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并做专题报告,会上第二次见到谢老师,时隔四年,我的视频素材库已经更加丰富和完善。那天会后,谢老师给我发来一条微信:“你的工作真了不起,汉办应该支持!”——问题是,汉办会去支持我这样一个“非教授非权威对外汉语教师”吗?
2015年6月在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9月在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6月在我的母校山东师范大学,所做的讲座都是这个主题——像我这样一位既不是专家又非教授的主讲,凭什么能受邀到高校去做讲座,无非就是自己踏踏实实做的一件事,无非就是自己的真诚和执着。
现在,我愿意凭借这份真诚和执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去做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有分享,你们有教室吗?
带着一千条视频素材,以一个纯粹的对外汉语教师的名义,请让我走进您的中文教学组。
2017年9月2日 于美国蒙哥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