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建立音像形式的新型语料库的设想和探索

刘志刚 麻辣汉语 2020-08-21
来自专辑
我的讲座

刘志刚:关于建立音像形式的新型语料库的设想和探索

2016-08-31 原创 



点击上面的蓝字即可订阅
【著述推介】
关于建立音像形式的新型语料库的设想和探索

刘志刚  (中国)北京

摘   要: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出发,提出建立和推行一种新型的音像形式的语料库,以期能应用于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文章从内容,形式,意义和应用等角度论证了这种语料库的可操作性,也对自己进行的一些相关探索做了介绍。关键词:语料库  音频  视频   对外汉语教学

1
音像语料库的内容和作用 我们所要建立的音像语料库,是一种面向对外汉语教师和留学生的,直接作用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音频视频形式的语料库。它的来源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一切有关汉语的音频和视频材料,例如电影、电视剧、电视录像、专题片、相声、小品和广播等等。以电影为例,这种语料的存在形式,可以是整部影片,而更多的可能只是电影中的一个片段;它的获取手段,主要是通过相关的视频截取软件,也可以辅佐以其他技术手段;它的存在形式,是以音频和视频形式存储于计算机的教学软件;它的目的,是为我们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尤其是口语和听力教学提供丰富、生动、形象而真实的影像资料,从而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优化我们的教学手段,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具体到语料库的内容,可以从两方面来组织实施。
一是以汉语语言形式为纲,依据特定的对外汉语教材,将我们对外汉语教学中所需要讲解的词汇、语法知识在音像材料中找到其相应的音频和视频材料加以整理,做成语料。以北京语言大学速成学院所用的口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为例,我们可以将教材每一课后面所陈列的语言点(主要是虚词、语法和句型)在音像材料中(例如电影)中找到用例,然后加以截取和整理作为语料。相同语料的积累到达一定数量,就可以做成一个子语料库了。例如,今天教师要教授“把”字句,那么我们就可以去电影中找寻所有带“把”字句的对话,然后选取其中最典型的,以视频的形式将其收录,从而做成一个有关“把”字句的音像语料库。
 二是以情景和功能为纲,即将我们的日常交际中最常遇到的情景,在音像材料中找到相应的用例,做成语料库,让学生在试听中去自然习得表达法。还是以《汉语口语速成》这套教材为例,在这套教材的“入门”篇中,教材编写者有意地以功能为纲来安排教材,课文内容涉及“打招呼”“问路”“购物”“点菜”“打电话”等多个留学生常用的语言项目,诸如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的影视作品中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如果我们能用上述方法和思路做成一个音频和视频形式的“情景语料库”,将其应用于我们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可以预见,将极大地改变我们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2
音像语料库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1 音像语料库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认为,音像语料库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最大作用在于它可以为我们的口语课堂提供一个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从而有效地贯彻直观法的教学原则。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应该怎么进行?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教学法也各显神通。近年来任务教学法和交际法盛行,为学生尽可能地提供一个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而真实的情况是,在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中,因为受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的制约,这一点很难做到。例如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面试”的语言项目,教师虽可以采用会话练习或者表演等方法来让学生练习,但无论如何,在教室这样一个教学场所中,面试的情景是很难被模拟和再现的,因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然也不高。
而如果我们有了一个音像语料,这个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例如,在学生学习“面试”这个语言项目时,笔者给学生播放的视频是电影《爱情呼叫转移》里的一个片段,内容是主人公徐朗接受一位母亲的“相亲”面试。
对这个语料的应用,笔者分了三部分进行。首先笔者让学生看视频,回答问题,例如:“你觉得徐朗接受的是什么面试?怎么知道的?”“主考官问了徐朗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等等;第二部分是配音练习,由学生来担当剧中的两个角色,按照原始的对话为影片配音;第三部分为自由发挥,不必按照原来的对白进行。

这个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这段语料生动,鲜活地为学生再现了一个面试场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到空前的调动。更重要的是,学生所学习的对话,不再是“教科书语言”,而是真实的语言;学生的练习方式,也不在是“读课文、做对话”的传统模式,而是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去自然习得与该功能项目有关的词汇和句型。
这只是音像语料库在口语教学中的一个小案例,实际上,如前文所说,口语教学中经常学习的功能项目诸如“购物”“问路”“打电话”“约会”“吵架”“认识朋友”等等场景在我们的影视作品和音像资料中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如果加以整理运用,做成音像语料库,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口语课堂教学的有力武器。 
2.2 音像语料库在对外汉语听力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认为,音像语料库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的最大作用,在于它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纯听”的局面,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自然的语言输入。

对外汉语的听力课教学,近年来一直是众矢之的。听力课难上,听力难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听力课上学生所听到的语言形式和自然生活中所听到的语言形式有很大的区别。很多留学生提出不喜欢上听力课,因为听力课上总是听磁带,感觉“很没意思,想睡觉。”其实,听磁带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磁带中的内容,即给学生的听力材料不是真实的语言,而是那些磁带中的朗读者所用的正常语速,发音标准的普通话,与学生真实生活中所听到的相去甚远。
于是有人提出,教师不应当只是让学生听磁带,必要时也可以代替磁带朗读,这样就真实了。但这样做也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学生只习惯于听教师所使用的发音清楚、语法规范、语速较慢的标准汉语,一到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就被说话人的快节奏话语、被语流音变、被句式的省略,被语调、节奏、重音所包含的内容、情感等弄得不知所云,致使一些学生认为课上教的和实际用的没什么关系,因而对听力课丧失了信心和兴趣。
很多学者和教师注意到了这一问题,而且提出了很多的改进方法,例如陶嘉伟在其《试听领先—听力课改革刍议》里面提出“叫汉语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外国留学生在毫无视觉信息的条件下,单单接触不甚熟悉的声音符号,去理解其中的语意,显然属于超阶段的过高要求”。他提出要改变当前听力课“纯听”的局面,实行听说领先的课堂形式,但是他没有指出我们的“视听”的材料来源于何处。
笔者认为,在当前以教室为教学场所的教学环境中,这个来源,也可以从我们的音像语料库中去获得。
建立新型的音像语料库,让学生以视听结合的方式接受语言输入,不仅可以有力地改变以往我们听力课“纯听”的枯燥局面,更重要的是,学生听到的不再是掩耳盗铃式的“磁带”语言,而是自然真实的语言。学生观看语料的过程中,听到的是不同场景、不同内容、不同角色、不同声音形式的对话,从而最大程度地接触、理解和习得真实的汉语。 
2.3 音像语料库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认为,音像语料库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最大作用,在于它可以为那些难教、难学的“特殊词语”(例如虚词)提供一个真实的语境背景,使学生在理解其意义之外更能了解其语用功能,做到准确、恰当应用。

词汇的教学一直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而这其中,以虚词为代表的那些特殊词语的教学则是重中之重。虚词意义“虚”,用法却很“实”,千变万化,往往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
张志公先生说,虚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最难掌握的。(张志公,1988
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认为,在音像语料库的帮助下,可以有助于解决这一难点。下面,笔者将以副词“才”为例,来阐述音像语料库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我们先来看一下教材中是怎么来讲授“才”的用法的。张和生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语可以这样教》一书中,对“才”的教法是这样阐述的:(以下为原文摘录) 
老师与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问答,要求在必要的时候用上“才”。如果教师了解到某个学生昨天下课后,很晚才回宿舍,就可以问:“昨天你们几点下课?”然后再问:“你几点回宿舍?”如果了解到某个学生上个周末出去玩,很晚才回学校,就可以问:“听说你们上个周末出去玩,你们几点回到学校?”对这两个问题,如果学生只是回答:“我12点半回宿舍”或“我们晚上10点回到学校”,教师就可以再问:“如果你觉得你回来得晚,你应该怎么说?”

显然,文中的“教师”是在用启发式教学,想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带有“才”的句子,并让学生明白“才”有“表示动作发生得晚或不顺利”这一含义。这个方法固然可以起一定的作用,但笔者认为,它的不足也是很明显的,至少体现在三点上:
1 “教师”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带有“才”的句子,但是这个方法难免有“一厢情愿”之嫌。因为我们都知道,留学生的作息时间和我们是大不一样的,12点回宿舍对很多留学生来说根本算不上晚。有了这样的背景,学生要领悟“教师”的意图,理解并说出带“才”的句子,是很难的。
2 “教师”是想通过这样的对话练习,来让学生明白“才”的意义和用法,即“表示动作发生得晚或者不顺利”,但只让学生明白这一点还远远不够,还需让学生明白“才”的功能,即往往用来表达不满和埋怨。“教师”的做法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
3 “教师”力图给学生创造的关于“才”的语境是在两人的对话中,这样的语境是描述性的、想象性的,而不是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学生很难在这样的对话环境中产生“顿悟”的感觉。
然而,笔者运用一段视频语料,却很好地解决了上面三个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笔者讲授“才”这个词时,采用的是让学生先看语料,再自己归纳用法的形式。所选用的视频是影片《和你在一起》的一个片段,情节为主人公刘成的一个朋友有急事,需要刘晓春(刘成之子)赶来为他帮忙,但是因为路上耽误了些时间,刘晓春来晚了。见到儿子的一瞬间,刘成很不满地说了一句“你怎么才来啊?!”在这个影片播放完之后,其实学生对“才”字句的理解也已经基本完成了。因为,真实的语境、精彩的表演、简单而清楚的对话,已经把以下几个信息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A. 这个人说了一个“才”字句;B. 这个人说“才”字句的时候很不满;C. 这人不满是因为儿子来晚了。D. 表示时间晚可以用“才”字句;
在学生有了这样的认知之后,笔者再加以简单的说明和补充,学生就很好得掌握了“才”这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更重要的是,他明白了在什么样的条件或者场景中去用这个词。巧的是,第二天,笔者和学生去聚餐,一个学生因为有事迟到了,其他的几名学生竟然不约而同地说出了“你怎么才来?”这个句子。
结语
北京语言大学的赵淑华教授在其《建立应用型语料库的设想》一文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的有特色的应用型语料库”的想法,就是这篇文章,为笔者的设想和探索指明了方向。建立音像型的教学语料库,这一设想现在还处在笔者自己的探索阶段,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够。但是笔者坚信,如果我们能动员相当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教师投入到这个工作中来,当语料库的规模和质量到达一定规模时,量变就会产生质变。音像语料库不仅会成为广大对外汉语教师教学的强有力的辅助工具,甚至在其应用过程中,会给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带来新的视角,促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法或者课型的产生,那真可谓功莫大焉。如果这一设想合理可行的话,那么我们希望大家能群策群力,早日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我们也期待着音像型语料库的早日面世。 
参考文献
1.刘珣(2005)《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王建华(译)约翰·辛克莱 (著)《关于语料库的建设》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第2期3.徐子亮 吴仁甫(2004)《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4.张得鑫主编(2000)《对外汉语教学回眸与思考》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5.张和生主编(2006)《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要素篇》北京:商务印书馆6.张志公:《词汇重要,词汇难》,《中国语文》,1988年第1期7.赵金铭:《教外国人汉语语法的一些原则问题》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2期8.赵淑华:《句型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兼析“才”字句》 《语言文字应用》,1992年第3期9.赵淑华:《建立应用型语料库的设想》 选自《对外汉语教学回眸与思考》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刘志刚,对外汉语教学教师,出版有《麻辣汉语 爆笑漫画》(合著,商务印书馆2014年出版)和《一个对外汉语教师的手记》(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2016年出版)。作者联系方式:中国北京市通州区颐瑞东里160号。邮编:101121。邮箱:fred316@126.com。
 【责任编辑:鹿士义】
国际汉语教师500强International Forum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2016年8月第7期(总第9期) 顾问:  白乐桑(法国 巴黎东方语言学院)  李宇明(中国 北京语言大学)  王维群(群主,英国 诺丁汉大学)主编:  储诚志(美国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副主编:  丁安琪 (中国 华东师范大学)  鹿士义 (中国 北京大学)  毛玲玲 (英国 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本期责任编辑:
  丁安琪 (中国 华东师范大学)  李红印(中国 北京大学)刘士娟(美国 宾州印第安纳大学)   鹿士义(中国 北京大学)
本期美术和版式编辑:  鞠    慧(中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际汉语教师微信群”之学术公众号。所有文章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chn-teachers500@outlook.com
微信号:gjhyjs500q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本号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