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关于建立音像形式的新型语料库的设想和探索
来自专辑
我的讲座
刘志刚:关于建立音像形式的新型语料库的设想和探索
关于建立音像形式的新型语料库的设想和探索
具体到语料库的内容,可以从两方面来组织实施。
一是以汉语语言形式为纲,依据特定的对外汉语教材,将我们对外汉语教学中所需要讲解的词汇、语法知识在音像材料中找到其相应的音频和视频材料加以整理,做成语料。以北京语言大学速成学院所用的口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为例,我们可以将教材每一课后面所陈列的语言点(主要是虚词、语法和句型)在音像材料中(例如电影)中找到用例,然后加以截取和整理作为语料。相同语料的积累到达一定数量,就可以做成一个子语料库了。例如,今天教师要教授“把”字句,那么我们就可以去电影中找寻所有带“把”字句的对话,然后选取其中最典型的,以视频的形式将其收录,从而做成一个有关“把”字句的音像语料库。
二是以情景和功能为纲,即将我们的日常交际中最常遇到的情景,在音像材料中找到相应的用例,做成语料库,让学生在试听中去自然习得表达法。还是以《汉语口语速成》这套教材为例,在这套教材的“入门”篇中,教材编写者有意地以功能为纲来安排教材,课文内容涉及“打招呼”“问路”“购物”“点菜”“打电话”等多个留学生常用的语言项目,诸如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的影视作品中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如果我们能用上述方法和思路做成一个音频和视频形式的“情景语料库”,将其应用于我们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可以预见,将极大地改变我们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应该怎么进行?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教学法也各显神通。近年来任务教学法和交际法盛行,为学生尽可能地提供一个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而真实的情况是,在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中,因为受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的制约,这一点很难做到。例如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面试”的语言项目,教师虽可以采用会话练习或者表演等方法来让学生练习,但无论如何,在教室这样一个教学场所中,面试的情景是很难被模拟和再现的,因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然也不高。
而如果我们有了一个音像语料,这个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例如,在学生学习“面试”这个语言项目时,笔者给学生播放的视频是电影《爱情呼叫转移》里的一个片段,内容是主人公徐朗接受一位母亲的“相亲”面试。
对这个语料的应用,笔者分了三部分进行。首先笔者让学生看视频,回答问题,例如:“你觉得徐朗接受的是什么面试?怎么知道的?”“主考官问了徐朗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等等;第二部分是配音练习,由学生来担当剧中的两个角色,按照原始的对话为影片配音;第三部分为自由发挥,不必按照原来的对白进行。
这个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这段语料生动,鲜活地为学生再现了一个面试场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到空前的调动。更重要的是,学生所学习的对话,不再是“教科书语言”,而是真实的语言;学生的练习方式,也不在是“读课文、做对话”的传统模式,而是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去自然习得与该功能项目有关的词汇和句型。
这只是音像语料库在口语教学中的一个小案例,实际上,如前文所说,口语教学中经常学习的功能项目诸如“购物”“问路”“打电话”“约会”“吵架”“认识朋友”等等场景在我们的影视作品和音像资料中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如果加以整理运用,做成音像语料库,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口语课堂教学的有力武器。
对外汉语的听力课教学,近年来一直是众矢之的。听力课难上,听力难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听力课上学生所听到的语言形式和自然生活中所听到的语言形式有很大的区别。很多留学生提出不喜欢上听力课,因为听力课上总是听磁带,感觉“很没意思,想睡觉。”其实,听磁带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磁带中的内容,即给学生的听力材料不是真实的语言,而是那些磁带中的朗读者所用的正常语速,发音标准的普通话,与学生真实生活中所听到的相去甚远。
于是有人提出,教师不应当只是让学生听磁带,必要时也可以代替磁带朗读,这样就真实了。但这样做也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学生只习惯于听教师所使用的发音清楚、语法规范、语速较慢的标准汉语,一到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就被说话人的快节奏话语、被语流音变、被句式的省略,被语调、节奏、重音所包含的内容、情感等弄得不知所云,致使一些学生认为课上教的和实际用的没什么关系,因而对听力课丧失了信心和兴趣。
很多学者和教师注意到了这一问题,而且提出了很多的改进方法,例如陶嘉伟在其《试听领先—听力课改革刍议》里面提出“叫汉语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外国留学生在毫无视觉信息的条件下,单单接触不甚熟悉的声音符号,去理解其中的语意,显然属于超阶段的过高要求”。他提出要改变当前听力课“纯听”的局面,实行听说领先的课堂形式,但是他没有指出我们的“视听”的材料来源于何处。
笔者认为,在当前以教室为教学场所的教学环境中,这个来源,也可以从我们的音像语料库中去获得。
建立新型的音像语料库,让学生以视听结合的方式接受语言输入,不仅可以有力地改变以往我们听力课“纯听”的枯燥局面,更重要的是,学生听到的不再是掩耳盗铃式的“磁带”语言,而是自然真实的语言。学生观看语料的过程中,听到的是不同场景、不同内容、不同角色、不同声音形式的对话,从而最大程度地接触、理解和习得真实的汉语。
词汇的教学一直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而这其中,以虚词为代表的那些特殊词语的教学则是重中之重。虚词意义“虚”,用法却很“实”,千变万化,往往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
张志公先生说,虚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最难掌握的。(张志公,1988)
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认为,在音像语料库的帮助下,可以有助于解决这一难点。下面,笔者将以副词“才”为例,来阐述音像语料库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我们先来看一下教材中是怎么来讲授“才”的用法的。张和生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语可以这样教》一书中,对“才”的教法是这样阐述的:(以下为原文摘录)
显然,文中的“教师”是在用启发式教学,想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带有“才”的句子,并让学生明白“才”有“表示动作发生得晚或不顺利”这一含义。这个方法固然可以起一定的作用,但笔者认为,它的不足也是很明显的,至少体现在三点上:
1 “教师”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带有“才”的句子,但是这个方法难免有“一厢情愿”之嫌。因为我们都知道,留学生的作息时间和我们是大不一样的,12点回宿舍对很多留学生来说根本算不上晚。有了这样的背景,学生要领悟“教师”的意图,理解并说出带“才”的句子,是很难的。
2 “教师”是想通过这样的对话练习,来让学生明白“才”的意义和用法,即“表示动作发生得晚或者不顺利”,但只让学生明白这一点还远远不够,还需让学生明白“才”的功能,即往往用来表达不满和埋怨。“教师”的做法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
3 “教师”力图给学生创造的关于“才”的语境是在两人的对话中,这样的语境是描述性的、想象性的,而不是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学生很难在这样的对话环境中产生“顿悟”的感觉。
然而,笔者运用一段视频语料,却很好地解决了上面三个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笔者讲授“才”这个词时,采用的是让学生先看语料,再自己归纳用法的形式。所选用的视频是影片《和你在一起》的一个片段,情节为主人公刘成的一个朋友有急事,需要刘晓春(刘成之子)赶来为他帮忙,但是因为路上耽误了些时间,刘晓春来晚了。见到儿子的一瞬间,刘成很不满地说了一句“你怎么才来啊?!”在这个影片播放完之后,其实学生对“才”字句的理解也已经基本完成了。因为,真实的语境、精彩的表演、简单而清楚的对话,已经把以下几个信息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A. 这个人说了一个“才”字句;B. 这个人说“才”字句的时候很不满;C. 这人不满是因为儿子来晚了。D. 表示时间晚可以用“才”字句;
在学生有了这样的认知之后,笔者再加以简单的说明和补充,学生就很好得掌握了“才”这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更重要的是,他明白了在什么样的条件或者场景中去用这个词。巧的是,第二天,笔者和学生去聚餐,一个学生因为有事迟到了,其他的几名学生竟然不约而同地说出了“你怎么才来?”这个句子。
2016年8月第7期(总第9期) 顾问: 白乐桑(法国 巴黎东方语言学院) 李宇明(中国 北京语言大学) 王维群(群主,英国 诺丁汉大学)主编: 储诚志(美国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副主编: 丁安琪 (中国 华东师范大学) 鹿士义 (中国 北京大学) 毛玲玲 (英国 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本期责任编辑:
丁安琪 (中国 华东师范大学) 李红印(中国 北京大学)刘士娟(美国 宾州印第安纳大学) 鹿士义(中国 北京大学)
本期美术和版式编辑: 鞠 慧(中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