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神木:从昔日"煤城"到如今的文气正浓
“以前生源较杂,考好考坏一个样。现在我们身子正了,名气也正了,全市的家长都想让孩子来二中上学。作为老师,我们的骄傲那是相当的大!”在神木二中工作几十年的副校长杨有平说起改革开放40年来学校的变化,难掩激动。
巧的是,神木二中建校于1977年底,和我国改革开放时间脉络完全一致。40年来,一所学校由次到好,一座城市由困到兴,斗转星移,沧桑巨变,神木交上了一份优异的改革成绩单。
与此同时,神木的群众文化建设也在蒸蒸日上。从文化馆阵地建设到市民文娱基础设施的综合提升,这座“煤城”的文化气息越来越浓厚。
10任校长打造王牌“升学率”
听杨有平说,神木二中所在地之前是一片荒地,有一条长长的土坡,学校建成后没有围墙,学校也只有18个班。和其他领域不同,教育转型升级无法体现在一朝一夕。40年筚路蓝缕,10任校长革故鼎新,神木二中才有了如今的风貌。
据该校校长杨建中说,起初学校的困窘持续了很长时间,1996年才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学校开始让女教师担任班主任,细化班级管理,并采取分年级管理办法,把教学责任落实到人。如此一来,老师之间有了竞争,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到了2002年,时任校长进一步进行精细化管理,全市中考前10名基本出自神木二中。师资队伍越来越年轻化,老师学历水平全面提高。如今的神木二中共有64个班,六千多名学生,早已成为当地“升学率”的保障。
“我们学校是跟随神木一起发展起来的,由闭塞到开放的路虽然走的艰难,但改革让教育受益,让孩子们受益。在改革的道路上,我们不会停止。”杨建中说。
近年来,神木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将财政支出的80%和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领域,着力完善教育体系,十五年免费教育惠及城乡受到市民一致好评。记者从神木市教育局了解到,仅过去5年,神木累计投入教育经费90多亿元,发放各类资助资金1.7亿元,资助学生8万多名。
放眼全省,神木全市中小学办学整体条件名列前茅。“三通两平台”、触控一体机、标准化课桌椅、宽带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实现全覆盖,校园电视台、图书室、微机室等功能部室一应俱全,符合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合格县(市),神木市教育局也获评了“陕西省全面改薄工作先进集体”。
未来5年,神木还要新建中小学15所,新增学位25000个。在保障城区学校教育资源平衡的同时,建设智慧学校的计划将全面启动。神木的孩子们将享受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联动的教学模式,在数字化的校园里学习知识,茁壮成长。
文化的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
高家堡镇文化分馆馆长宁江虎是镇域36个村子的文化精神领袖。一年多前,面对着这个文化空白地带,宁江虎心里想,一定要把这张白纸写满基层群众文化的乐章。
文化分馆覆盖了整个高家堡镇36个村,镇域人口两千多人,老人就占到80%。“老人多,办活动就难一点,要办他们喜欢的的活动,这样才能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为了丰富群众日常文娱生活,他想办法承办神木市的广场舞大赛。一时间,整个高家堡欢歌笑语不断;想组建一支表演队伍,他专门在文化馆“组装”起一个专业练歌房,来过的村民都说好;要过年了,宁江虎就邀请神木市文联来村里和村民一起写免费赠送的对联,写到最后镇上卖年货的商贩找上门来提意见,嫌自家对联卖不动。
高家堡镇文化分馆建设一年多,阵地不仅从无到有,还成为全省文化馆分馆的示范点。据神木市文化馆馆长刘香妮介绍,和高家堡镇分馆一样的分馆还有两家,分别在大保当镇和神木镇,承担着陕西省“总馆-分馆-基层服务点”总分馆制三级网络的试点工作,是各级文化馆站在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挥作用的重要一环。
刘香妮对记者说:“改革开放初期,神木的经济支撑还是煤炭,文化工作很清闲,老百姓更看重的是吃饱吃好。”2011年国家实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政策后,文化馆迎来了最大的发展契机。从2003年的三级馆标准,到2015年,神木市文化馆成了国家验收的一级文化馆。”
“现在,市民在吃好吃饱的基础上,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明显变大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否到达基层群众身边,关键在村级。”刘香妮说,实施文化馆总分馆制,打通了公共文化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了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实现了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从根本上消灭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盲区和空白点。”
更是在大剧院的工作者的心声。白雄希望艺术能够给神木人带来最纯粹的享受,
传递善良,微笑和爱。
神木大剧院为传播艺术而生
2016年,神木大剧院落成。这座椭圆体的高端剧院让很多神木市民摸不着头脑,对现代剧院的功能也不甚了解。
怎么把人吸引来,怎么达到传播艺术的效果?负责人白雄想了很多办法。“建设之初我们将其定位为‘艺术孵化器’,我们担心国内外的古典乐市民一时无法接受,就和乐器培训班、教学辅导班合作,筹备书画展,还引进了电影院,用这些亲民的方式让更多市民走进大剧院,逐渐营造艺术氛围。”
一位市民告诉记者:“小时候神木有个大礼堂,我们经常去那看表演。长大后,我们有了大剧院,可以带着自己的孩子来感受高端文化。在这之前,想在神木看一场交响乐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位市民说出了所有神木人的心声。没有传播的阵地,文化艺术很难“走进寻常百姓家”。为了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实施转型升级战略,神木市人民政府利用好神木大剧院、大礼堂等设施,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多种方式,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文化育民活动。
以此为抓手,神木加强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文化馆装修改造,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便利化、均等化,不断丰富文化旅游内涵,挖掘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硬实力,努力将文化旅游业培育成全市现代服务业龙头产业。
往期回顾
塞上陕农 权威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