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国共成长丨“身怀绝技”却坚守平凡,我们是“仓库兵”
作者:武警山东总队保障大队 徐 敏 郭晓波 高煜杰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在部队,艰苦训练之余,最期待的事除了发工资,就是发被装了。当我们满心欢喜地领到崭新的被装时,有没有疑惑过,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前些天,广大战友又在军网“淘宝”上买被装了,战友们享受“货币化”带来的快捷高效的同时,背后却离不开“仓库兵”们的辛勤付出,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个鲜为人知的群体,近距离看看武警山东总队保障大队“仓库兵”们在强军路上的付出与艰辛,当然还有快乐。
一
保障大队某部班长贺胜友
“上午需要装车几千套175/88夏季迷彩服、几百套男警官夏季常服,兄弟们抓点紧!”接到被装调拨命令后,贺胜友带着调拨单,与战友们在偌大的军需仓库里开始挑选需要的型号。库房物品整齐有序、物品分类一目了然。面对上百种物品,他能对其属性、数量、位置做到一口清。虽然是一名后勤兵,但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却丝毫没有放松。闲暇时间里,背记物品性能、属性、数量是他的常规性工作。军事训练、政治理论学习也是迎头赶上。
用贺胜友的话说:“我是后勤兵,但是思想不落后、作风不落后、能力不落后,才是后勤兵的标配。”
由于负责管理,自然有不少人想私下里找贺班长更换和购买服装,但他们总会吃到闭门羹,贺胜友也只有一句话:“谁来都一样,我们只认单子(提货单)不认脸。”作为班长,贺胜友也经常教育班里的保管员:“我们只有保管之责,没有使用之权。”而且这句话也作为单位的警示语被刻在了仓库最显眼的位置,时刻教育警示官兵。
二
主人公保障大队某部管理员郭林
不少战友都会问什么叫“打垛”,通俗一点讲“打垛”就是将货物拖放在高于地面的台子上,但是想将6大类,689种小类,上万箱货物有序地堆放在一起,这里边学问可就大了。郭林在仓库已经度过了7个年头,自然练就了不少“绝活”。
作为全单位“打垛”最好的保管员,郭林每次都追求极致,从前期垛基、垛形、货垛参数、堆码方式的选择,到最后的货垛苫盖,货垛加固他每次都是反复论证、精益求精,担任管理员以来,郭林共搭建垛台300余个,每个垛台都坚如磐石,从未出现过失误。
他经常谦虚的说:“仓库里的‘学问’怎么学都学不完。”每次官兵们发出去拆改的服装都是按照种类和型号统一划分,但归库时都被打乱,只能一件一件进行分类。对于成箱的服装,郭林更是能掂量一下就知道里面有多少件!
三
保障大队某部保管员李亚新
李亚新,一个刚满20岁的山东小伙,却已是单位里公认的“小工程师”。传输机因长时间的使用,时不时就会“闹脾气”罢工。入伍后对机械维修特感兴趣的小李,自购了多本维修类书籍,通过钻研,很快就摸准了库内机械的“脾气”。
“铁甲神医”李亚新每年可是为单位可省下了不少维修经费!每当提到小李,官兵们总是赞不绝口。叉车、多功能分段传输机等多台大型机械都已成为李亚新手中的“武器”,在智能化、机械化、精准化的红旗保管仓库建设已成为支部建设思路主旋律的大背景下,李亚新也正成为这一潮流中的“舞动者”。
END
(本文为山东武警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主 编:王宜海 杨一鸣
编 辑:刘 昊 石 江
校 对:杨 洋
投稿邮箱:sdwj_new@163.com
小编微信:love1396722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