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小载体,激发新活力,创新“三互”活动筑牢官兵心灵“铁三角”!
众所周知,三角形是最具有稳定性的结构,部队的“三互”活动,就是依据三角形的稳定性,成功构筑了官兵心灵的“铁三角”。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武警菏泽支队某部,看看他们是如何将“三互”活动进行创新与发展的吧。
👇
在武警菏泽支队某部的荣誉室中,伫立着王克勤烈士的雕像。
王克勤,“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他在参军过程中创造性的成立了“思想、技术、生活互助组”,即当时的“三大互助活动”,也就是现在“三互”活动的雏形。虽然王克勤后来英勇牺牲,但以尊干爱兵为主要形式的“团结互助”活动却长久持续的传承下来。
中队积极借助驻地优势,充分发挥王克勤的典型引领作用,将“三互”作为中队的特色工作来抓。每逢新兵下连、老兵补入时,中队都要召集战士们走进荣誉室,讲述关于王克勤和“三互”的历史故事,营造“平等、互助、共进”的良好氛围,激发官兵“扎根军营、建功立业”的内在动力。
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中队不断传承创新,将“三互”扩充发展为“八互”,更好的助力中队战士的成长进步。
01
互动、互通
构筑思想教育的“连心桥”
在中队的教育课堂上,官兵们纷纷发言,相比之前“平静如水”的教育课堂,中队抓住“互动、互通”这两个关键点,打造形式灵活的课堂模式,以提问、互动为重点,把“灌输式”授课变为“互动式”交流,真正把官兵的思想打通激活。
在教育结束后及时对授课内容和效果进行调研,并收集官兵们对下周教育的意见建议。
02
互补、互赢
打造军事训练的“助力器”
中队应急班班长薛梦尧综合素质比较全面,副班长申超虽然军事素质较强,但组训教学能力方面比较薄弱。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薛梦尧特别注重对申超的帮带,让他多讲、多练,不断提高组训教学水平。
申超的射击课目比较突出,曾多次打出50环的好成绩,他将自己的射击心得全盘托出,把总结出的“射击秘诀”和动作要领积极与班长和其他战友分享。
两个训练尖子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仅把班级带的越来越好,还在支队执勤业务比武中共同协力取得了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实现了共赢。
03
互惠、互溶
配制内部关系的“调和剂”
中队的战士来自五湖四海,只有相互理解和包容,才能紧紧团结在中队党支部的领导下。列兵詹忠财属于典型的西北人,性格内向、踏实肯干,同班的罗宗喜来自广东,性格外向、思维活跃。来自不同地域的两人脾气性格截然相反,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很难融入到一起。
中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想出一个方法:单独交给他们俩一个刷墙的任务,工具、原料什么都没有,自己想办法完成任务。
两人只好硬着头皮商量起来,善于交际的罗宗喜去协调刷子和乳胶漆,踏实肯干的詹忠财分享自己的粉刷技巧,两个人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了这项“特殊的任务”。在相互配合中,两个人也发现了对方的优点和长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04
互谅、互让
敲响工作生活的“幸福门”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官兵们难免会出现摩擦和分歧,但中队官兵们始终坚持互谅、互让的理念,多一分谦让,少一分争抢,在工作生活中相互配合,互相补台。
某天炊事班的王昊和战斗班的尚晓雄因为打扫餐厅的问题发生了争吵,两个人看似简单的摩擦,背后却代表了战斗班和后勤班两个群体。
中队知道后立即让两人面对面坐下来,敞开心扉沟通交流,引导两人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体谅对方的辛苦和不易。
战斗班的同志平时工作训练繁忙,后勤班的同志也经常加班熬夜,虽然工作岗位不同,但都是在为中队建设作贡献,在深入的谈心交心后,两个人和好如初,团结一心为中队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互”小组中
每个人都是主角
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
践行着“八互”精神
谱写着
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
唱响着
团结协作的嘹亮歌音
演奏着
中队和谐发展的美好乐章
END
●用温暖补全遗憾,这是今天“山东武警”军营最温暖的“六一”故事!
(本文为山东武警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总监制:周显喆
监 制:李庆领 王宜海
主 编:杨一鸣
编 辑:陈杉杉 石 江
校 对:李飞跃 邵光亮
投稿邮箱:sdwj_new@163.com
小编微信:love1396722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