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宝丨60年,一场无声的见证!这是“六一树”下“六一兵”的故事
文/图🖊 景 柯
我是一棵驻守在济南六一农场的大柳树,因1961年建场而得名“六一树”,目前是武警济南支队某部“最老的兵”。虽然我在这里生活了60年,历经风吹雨打,却依然挺拔,也从不觉得孤单,因为有一群被称作“六一兵”的官兵们和我一起坚守在这里。
赓续传承
每年刚下连的新兵,都会在政治指导员的带领下来聆听我的故事,“我”也会将所承载的老一代“六一兵”创业的艰辛,向一代代年轻的继承者们娓娓讲述。除了与我见面,签名也是中队特有的“入队仪式”。
把官兵们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就像把种子播进了泥土里,这就是家,就要开始在这里扎根。偏远、破旧,是战士们对驻地环境的第一印象;温暖、亲切,是新兵们来到中队最大的感受。巨大的反差往往会产生心灵的震动,经过下连第一课后,大多数新兵开始把“苦地方、远地方,建功立业的好地方”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精武强能
当兵就要当能打仗的兵, 因此军事训练是他们每天日常的主要内容,作为中队的老兵,我的区位条件也很好,在营区东南角可观察到整个营区。他们每天训练在我的身边,我能听见他们的呐喊,看见他们的汗水,随着时间的推移,寒来暑往,他们的军事素质比刚来的那会儿提升了很多。
有一次,他们在组织爬云梯训练,官兵们来回好几趟,手上茧被磨掉了,皮也磨掉了,但他们依然坚持,在训练的过程中没有一个人退缩,即使血肉模糊也依旧勇敢向前。从这里,我看到了他们身上那种独属于军人的男儿血性。农场虽地处偏远,但官兵们从不因此自我放松要求。
职责使命
我们这个地方最能体现价值感的事就是上岗执勤,这是他们的中心工作。我想,如果这里没有勤务需求,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来到这里,我和他们也不可能相遇。
一开始担负执勤任务的时候,他们对于2小时一班岗还没有什么概念,直到时间长了,他们才发现外面看到的光鲜实则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每一班哨从上哨到下哨,我见证了他们的蜕变,他们要把每一班岗上好,因为这就是青春的战场,这就是他们的职责和使命所在。
以队为家
当然,在这里除了执勤和训练,更多的就是工作和生活了。从来到这里开始,他们就将“扎根六一、艰苦创业、以队为家、争创一流”的六一精神融入自己的血脉中,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官兵们自己动手搞建设,不管是铺砖、除草、松土还是整理菜地,他们的态度从以前的不理解到现在的热情高涨,这种发自内心得转变促进了中队的建设和发展,中队官兵团结一心高标准地完成各项任务,这也是一种强大的“战斗力”体现。
今年,新的“六一兵”又来到这片土地报到。虽然他们来到这里才三个多月,但他们的成长进步却是非常大的。执勤站岗,他们队列整齐、精神昂扬;操课训练,他们口号喊得震天响。
在这里,每个人都在积极进取,为了中队的建设发展而共同努力,作为他们成长路上的见证者,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越来越好。
●入伍十二年老兵的“带新故事”,每个场景都是我们曾经的“兵之初”
(本文为山东武警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总监制:周显喆
监 制:李庆领 王宜海
主 编:杨一鸣
编 辑:杨 洋
投稿邮箱:sdwj_new@163.com
小编微信:sm2018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