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教育“一张可亲可近的脸”,这才是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有温度、有实感”的正确姿势
文/图🖊 刘鲲鹏
那么在基层中队
如何开展好群众性教育
赋予教育“一张可亲可近的脸”呢?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武警济宁支队某部来一探究竟
一场精彩绝伦的辩论赛
让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方的辩题是有志者事竟成,志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没有志, 就等同于失去了方向,只能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我方的辩题是努力者事竟成”,我想请问对方辩友,如果仅靠有志就能成功的话,那我立下一个远大的志向,天天躺床上睡觉是不是也可以成功?”
这是一场思想的饕鬄盛宴,这是一次活力四射的智慧交锋,这是一次教育成果的赛场检验!
赛场上,一方咄咄逼人,一方泰然自若,唇枪舌战,好不精彩!你有哲理盾,我有事实矛,谁也不甘下风!赛场下的观众们更是情绪高涨,各个急不可耐,表情随赛场上的变化而变化,一会儿兴高采烈,一会儿屏息凝视,辩论结束了,大家也都意犹未尽。
士兵小王说:“我很喜欢这种辩论赛形式的教育,这种教育的方法我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我的逻辑思考能力在讨论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当战士对灌输的思想不太买账时,迫切需要进行一场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走教育的群众路线,发动官兵上讲台、唱主角,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一种方式。
一直以来,中队注重在创新教育模式、灵活教育方法、建强教育力量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官兵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运用启发式、互动式等多种教育模式,让官兵在教育中充当主角,切实达到教育育人的效果,推动官兵成长成才!
一段爷爷当年讲的故事
让教育“最是真实最动人”
“我的爷爷是一名志愿军将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敌人的飞机在头顶扔下炸弹,我的爷爷就是在那场战斗中被炸伤腿的······”中队战士韩文华含泪讲道。
台下的战士小郭感慨道:“抗美援朝战争我们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就是一个个像韩班长爷爷一样的志愿军将士,以一种“我将无我”的心态,“钢少气多”的气势,“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异国他乡抛头颅、洒热血。现在我们接过了革命先辈们的钢枪,更要接过他们的血性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体是官兵、活力在实践、魅力在故事。有了群众“吆喝”,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卖点更有竞争力,也更能直击官兵心底。中队经常利用“士兵讲堂”这个载体,发动官兵们走上台,让官兵从听课人变为授课人,让官兵在授课中能力得到锻炼,同时在听课的官兵也能通过别人的故事心得,得到自己的体会,在授课和听课中启发官兵、教育官兵,提高教育质量。
一个党史教育互动平台
让教育“韦编趣味长”
“我马上分数就超过你了,这次的第一非我莫属。”
“放马过来,我不会输给你的!”
学习室里,正在开展热火朝天的答题比赛,官兵们通过手机上的党史教育互动平台对理论知识进行测试,争高低,争排名。士兵小袁说道:“通过使用答题平台对一些党史知识、理论知识进行测试作答,我对学习知识的热情变得更加高涨!”
党史教育平台不仅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也盘活了教育资源,烧旺了教育炉火。当网络成为不可或缺的空间时,群众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也应该拓展到手机屏幕上,通过党史教育互动平台能让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一种答题游戏,让官兵在答题中思考,从答题中收获一个个知识点,使教育变得更加的生动,提高官兵的教育积极性。
要用信任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基层官兵。新时代基层官兵思想特点鲜明,充满向上向好、奋发进取的勃勃生机,教育者应当利用好他们的特点,鼓励引导他们走上讲台,而不是一味填鸭式灌输。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依靠基层官兵开展群众性教育,既是姿态的调整,更是理念的转变。无论是小兵讲党史,还是官兵“大家谈”,关键是要让官兵真正参与其中,提升体验感、增加获得感,让他们在启发式、融入式、情景式教育中自我触动、自我反思、自我成长,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战斗力提升的强大助推器。
(本文为山东武警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监 制:朱传强
主 编:李庆领 王宜海
责任编辑:杨一鸣
值班编辑:陈杉杉
投稿邮箱:sdwj_new@163.com
小编微信:sm2018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