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微经验丨精准靶向发力,上一堂战士们都喜欢的政治教育课其实不“难”!
文/图🖊 孙国栋 杜俊杰
一场冬雨过后,呼啸的寒风在营区肆虐,气温已经降到零下,在武警东营支队某部,政治指导员张桐赫却将教育课堂搬到了室外,让大家在身临其境中接受教育。
“现在气温才刚刚零下,大家就感觉冷得受不了了,前段时间上映的《长津湖》大家都看过,想一想志愿军战士们在极寒天气下战斗是怎样一种感受?”
毫无疑问,这堂在寒风中开展的教育让中队官兵们印象深刻。这并不是张桐赫突发奇想,而是他结合总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六步六法”中的“教育准备靶向法”,充分听取官兵意见建议,深入官兵中考察论证之后才定下的举措。
身
入
兵
中
倾听战士们的心里话
“欢声笑语的讨论小组,发现我的身影后,怎么立马就冷了场?”这是张桐赫心中最大的疑惑。平时想找战士们谈谈心,他们总是扭扭捏捏,似乎又在遮遮掩掩。问了班长才知道,自己与战士们工作虽多,交流却很少,给人一种“只可远观”的感觉。和中队长沟通后,他决定回归“兵之初”,了解“兵之情”。
“小李,这班岗我和你一起站。”
“小刘,今天的五公里我陪你一起跑!”
同站一班哨位、同玩一场游戏、同拉一根单杠、同读一本好书,和战士们肩并肩,自然也能心贴心。知兵意、解兵困、暖兵心,一个细小的动作,一句不经意间的关心,都会让战士们感受到满满的关爱,彼此之间的距离也在点滴中不断拉近。
“指导员,一起来打球吧!我们五缺一!”从以前的敬而远之到如今的无话不说,倾听到战士们的心里话才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才能让政治教育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
融
入
兵
中
找准战士们的兴趣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了解战士们的兴趣,才能抓住教育课的切入点。随着“00后”官兵越来越多,过去授课的“绿皮车票”已经登不上新时代的“思想高铁”,传统的“PPT+教案”模式,战士们用昏昏欲睡表达着这种模式的过时。相反,一条简短的抖音视频或者一篇公众号文章却让他们满眼期待好似“望穿秋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开展好“兴趣课堂”,张桐赫融入兵中,找准战士们的兴趣点,利用抖音、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深入浅出地与战士们“娓娓道来”,官兵们听的津津有味,课堂氛围也变得“轻松+愉快”。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张桐赫将宋代“乐天派”苏轼,请进了课堂,通过视频战士们不仅了解到了苏轼大起大落一生,更被他在面对一贬再贬的仕途时所体现的“阿Q精神”深深感染。
列兵周文哲在交流中说道:“从前我印象里的苏轼是月下漫步的诗人,现在的他是我的男神,我学习的榜样,我也要向他一样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今后人生中的困难、挫折,做倒不了的不倒翁”。新时代,对思想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瞄准兴趣点这一靶心“投其所好”,才能让教育课真正抓住战士们的心。
对
症
下
药
解决战士们的“老大难”
时代变了,对象变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跟着变。以往辅导授课总是带有“一厢情愿”,授课难以直击“痛点、难点、疑点”。入不了心、对不上号、答不上来等“老大难”问题令授课人“头晕目眩”。
知兵忧方能解兵忧,为解决这一授课难题,张桐赫改变了思路,只要一有时间就去请教有丰富带兵经验的老指导员、老班长,和战士坐下来“拉一拉,唠一唠”倾听战士们的心声。将战士们的各种“疑难杂症”进行汇总,真正从细枝末节上掌握战士的思想底数,真诚提供帮助关怀,用心搭建成长进步平台。
一次谈心中张桐赫了解到选择继续留队还是退伍是上等兵孙国栋一直以来的困惑,他也意识到中队大多数战士在一定程度上都被这一问题所困扰。为此,张桐赫整理了军队和地方的最新政策,利用教育课堂为战士们一一解惑,一堂课下来战士们收获满满,心中的疑问也找到了答案。
上士时晓冲满脸笑容的说道:“现在的教育讲的都是战士们真正关心的问题,真正用的着的干货,为指导员点赞,为‘六步六法’点赞!”
(本文为山东武警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监 制:朱传强
主 编:李庆领 王宜海
责任编辑:杨一鸣
值班编辑:陈杉杉
投稿邮箱:sdwj_new@163.com
小编微信:sm2018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