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晶晶、徐娟娟 | 《葬花吟》英译的评价研究

吴晶晶、徐娟娟 外国语文研究
2024-09-04
作者简介

吴晶晶,广西科技大学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法律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徐娟娟,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教师。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马丁的评价理论 , 对评价资源在原诗和译诗《葬花吟》中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解释所表达的评价意义。研究发现:(1)译诗的正面情感表达有所增加, 与原作社会背景和西方的意识形态有关;裁决资源在句式上从情感资源和鉴赏资源进行了补偿;鉴赏资源译诗质量使用最多,这和诗歌的文体特征有关;(2)介入系统译文删减原文借言资源,典故翻译的缺失体现了异语文化的差异;(3)级差系统译文减少原文语势与聚焦程度,淡化原文主观情绪强度。本文旨在从评价理论角度评析《葬花吟》两个英译本 , 考察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拓展翻译研究思路。

关键词:《葬花吟》;评价理论;文化翻译;评价意义





引言

      评价体系揭示说话者的隐性态度和立场 (Martin & White 146),能体现出文本中可协商的各种态度,更深入地理解说话者的意识形态及真实想法。Martin(175)认为评 价系统由态度系统(Attitude)、介入系统(Engagement)、级差系统(Graduation)三个部分组成,其系统内部的一致性、概括性、解释性扩宽了篇章语义学新的研究范围。近年来,评价理论在国内的研究发展集中于实用文体如传媒文本(蒋国东、陈许 6-9)、商务文本(张鋆 21-26)、司法文本(聂玉景 87-92)、文学翻译(聂尧 138-141)等, 对文学体裁特别是诗歌翻译的研究甚少 ,  而向读者传达诗歌的神韵及意象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界所关注的焦点,因此有必要将评价体系融入文化语境中,通过语篇对比窥见文 化和意识形态差异。同时,评价系统对翻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应用价值极大(司显柱、庞玉厚 96-102),可分析多种语篇的意识形态 , 还可用于指导翻译实践。


      本文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研究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葬花吟》译本,比较译本评价现象的缺失、补偿和转换,分析原诗和译诗的评价意义、意识形态、文化因素, 考察评价研究对翻译的启示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为中国诗歌典籍英译提供思路和启示。








《葬花吟》前期研究综述

      《葬花吟》是曹雪芹塑造 “ 黛玉 ” 形象的经典诗作,大量研究从文学、翻译视角等进行阐述,对诗歌理解及翻译有所启示但仍有改进之处。合山究,陈曦钟(104)以花及与花相关的习俗展示传统文化的深厚蕴含,描述花的象征意义和 “ 葬花 ” 的历史渊源,文章丰富的习俗描写对花的评价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而史学研究中 “ 深度描写 ”  的微观视角容易导致孤立的史学材料的堆积。译本研究如对比《葬花吟》译本的 “ 三美 ”,从押韵方式、翻译策略、翻译风格进行比读和赏析(刘肖杉 13),对整首诗及译文的形式、韵脚、意象的对比分析详尽,但缺乏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对译者影响的深刻理解。张岚岚(196-208)结合复调叙事和互文理论,互文性理论隐含评价资源,表明说话者支持或反对的态度立场,文章反映诗歌的创作手法和叙事构成, 认为《葬花吟》是人物人格特质外化塑造的重要诗篇,本文借鉴了其对评价人物人格的思考。姜克滨(17)解读原诗文化意象以及诗歌隐含的叙事背景,反映了个体抗争命运的意识,认为诗歌对小说情节方面有着预叙的功能,通过不同视角的争论和重构、多元性的融通和整合,体现民族精神和哲学思辨精神。


      目前的诗歌翻译研究定性为主、定量为辅,Holmes 认为翻译研究一是描述翻译现象,二是建立能够解释翻译现象的参数(Holmes 67-80),所以本文将对《葬花吟》英译本开展整体性的量化分析和评价研究,分析译作质量和背后的操控因素,拓宽理论范畴以更好地适应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评价。






《葬花吟》评价资源对比分析

      Martin 认为语言是资源而不是一系列的规则( 陆礼春 36)。语言资源能参与互动并实现语篇的评价功能,分析评价资源有助于揭示隐含在语篇背后的社会意识形态。《葬花吟》共五十二行、三百六十一字,本文对全诗进行人工标记分析,将其评价资源统计如下:


      由上表分析可知:态度系统所占比例最大, 其中鉴赏系统出现次数最多,其次是介入资源,而级差系统次数最少。本文通过对评价性词汇的识别,分析《葬花吟》原诗及译诗中的评价资源,透过评价理论分析诗人所要表达的态度意义和价值观念 , 以及译者对不同评价资源的翻译。


1.《葬花吟》态度系统评价资源对比分析

态度系统 (Attitude) 是评价理论的核心及最重要的评价资源(司显柱、庞玉厚96)。本文在钱宏(57-63)的态度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以适应诗歌评价体系,如下图所示:



      情感态度(Affect)是说话者对行为、文本所表达的各种情感(Martin 143)。《葬花吟》情调浓烈忧伤,想象丰富奇特,其中“ 浓烈忧伤” 展示出《葬花吟》诗歌的整个情感基调。判定系统是一系列有制度规定的规范对人类行为的评价(胡壮麟 105),Martin 认为判定系统(Judgment)即裁决系统,形成评价理论的裁决资源。鉴赏系统(Appreciation) 指对人类制造的或表现出的事物,即劳动结晶、自然现象、事物状态以及对人的评价(Martin & Rose 146)。《葬花吟》态度系统评价资源的量化统计如下表所示:



(1)情感 ( AF) 态度资源使用情况的对比分析

      黛玉所赋《葬花吟》,以花自喻,感叹命运无常,倾诉满怀愁绪和无可名状的悲愤, “ 怜,惜,恼,丧,亡,伤神,愁绪,泪暗洒 ” 都奠定了诗歌幽怨的情感基调。由表分析可知,译诗的正面情感表达有所增加,杨宪益夫妇增加 1 次快乐的情感表达:“ 为奴底事倍伤神(AF),半为怜(AF)春半恼(AF)春 ”,杨宪益夫妇将 “ 倍伤神 ” 译为two-fold anguish(AF),“ 怜春” 译为Love (AF) for spring,“ 恼春” 译为 resentment (AF) of spring。原诗中的 “ 伤神”、“ 怜”、“ 恼” 为负面情感表达,而译文中 “anguish”、“love”、“resentment” 有正面情感表达 “love”。译作和原作具有一种异质同源性的 “ 不可能割断的血缘关系”,它们 “ 同源而不同一 ”(许钧 15-21),文本细读能启发理论动因和灵感, 这为翻译阐释提供了一个空间上的限度,使得翻译以原文本为根据,在文本所提供的 整体之中去凸现其语境所明示或暗喻的意义,“love” 体现了人的本体意识的觉醒和对社会现实的抗争,是新时代精神和尊重生命的呐喊。霍克斯将 “ 怜春” 译为 grieving (AF) for the spring,“ 半恼(春)” 译为 half glad (AF),“ 怜春至” 译为 Glad (AF) that it came, “ 恼忽去” 译为grieved (AF) it so soon was spent. 译诗将原诗的负面情感改为正面情感“glad”。“ 明年闺中知有谁?” 译为 Which of your sweet (AF) companions will remain? 增加情感资源中的 “ 满意 ” 词汇 “sweet”,霍译增加 3 次正面情感表达。从态度系统来看 , 原诗情感消极幽怨,译诗增加了正面情感表达,受西方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乐观积极的情感态度的影响,霍译正面情感资源的增加比杨译更为明显。中国文学的外译尚没有在国际的文学场域建立起属于中国文学自己的象征和实质性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 海外享有世界性声誉的汉学家和翻译家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外译和传播意义尤为重大。解读原诗采用个人主义和自我实现、意志自由等西方意识形态 , 强调生命自由的权利与个人的自然状态、独立的个性与群体的关系,及个人在所处社会属性中被异化的哲学思想,对 “ 世界文学 ” 有自己的价值判断(魏家海 58)。这无疑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解读方法,为西方读者理解原诗思想提供了一个积极乐观的视角 , 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2)裁决 ( JU) 态度资源使用情况的对比分析

      原诗中的裁决资源为忍(决心)、去(决心)、漂泊(能力)、难寻(能力)、难留(能力)、痴(能力)。“ 忍(JU)踏落花来复去 ” 指主人公林黛玉不忍心践踏落花,“ 忍” 在原诗中属于裁决资源的决心,杨宪益夫妇将其转换为负面情感资源,译为 Loath(AF) to tread on the blossom as she comes and goes,表达林黛玉不情愿践踏落花和对花的怜惜,更能传达原诗情感涵义。而霍译直接忽略这一词,译为 Before the fallen flowers are trampled on,无法传达原诗的评价意义,原诗并没有被动标记词,但译诗使用被动语句, 表述更显客观,把落花作为陈述的对象,避免带有译者主观意识,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霍将 “ 人去(JU)楼空巢也倾 ” 译为 But swallow ,nest ,and Maid will be no more(JU),较好的传达了原文的评价意义,杨译却忽略了决心 “ 去 ” 这一裁决资源,将其译为 From the beam of an empty room your nest will fall(AP),增加鉴赏系统的平衡性资源 “fall” 一词。杨译对原诗作者所体现的裁决体系在句式上从情感资源和鉴赏资源进行了转换,更为关注源文化读者,颇受中文世界的专业读者与书刊的好评,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自我形象。因此,要达到最大程度地接近原文和传播异语文化的目的 , 有必要应用评级理论其他子系统理论补充和传达原文思想内容,增强或降低感情程度, 增多或减少鉴赏意义,明晰或模糊翻译对象与焦点,评价理论对译文的多样性分析与评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鉴赏 ( AP) 态度资源使用情况的对比分析

      “ 柳丝榆荚自芳菲(AP)” 中 “ 芳菲 ”(质量)一词,一是形容柳丝榆荚的芳菲的香味,二是形容其艳丽的颜色,是嗅觉与视觉的结合,杨译为:Willows and elms, fresh and verdant,杨译的 “fresh and verdant” 只注重了视觉,忽视了嗅觉,而霍译为:Elm- pods and willow-floss are fragrant too, 霍译的 “fragrant” 只注重了嗅觉,忽视了视觉, 两个译文都偏离了原文的评价意义。“ 风刀(质量)霜剑(质量)” 杨译为 the cutting wind and biting frost, “cutting”(刀割般的)和“ biting”(刺骨般的), 更直接地体现出“ 风”、“ 霜 ” 的严寒冷酷,传达了原诗的评价意义,霍译为 From swords of frost and from the slaughtering(AP) gale. 鉴赏词汇仅为 slaughtering,减少了原诗的鉴赏资源,所以总体上译诗鉴赏资源少于原诗。“ 明媚鲜妍(质量)” 杨译beauty flower fresh and fair(AP), “flower” 用作动词,写出了花的鲜妍(fresh)和明媚(fair),两方面都有涉及 , 而霍译lovely 并未体现出这种颜色上的视觉冲击 , 为缺值。


      原诗和译诗的鉴赏资源在态度评价系统中所占比例最大,主要使用的鉴赏资源为 反应和构成,价值使用缺失与诗歌的文体特征有关。“ 景以情合,情以景生 ”,诗歌语言内容多用来表达对事物的评价,以传达思想情感(章艳 56),鉴赏系统属于美学范畴, 说明说话者的审美态度,所以鉴赏系统对诗歌赏析解释力、说服力、联系程度都极强。“ 忠实 ” 这一概念在翻译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同时 “ 不忠实 ” 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运用评价理论解释 “ 不忠实 ” 的翻译现象具有可行性,译诗因为对原诗评价意义的理解带有自己的评价取向,在态度资源准确性上出现了瑕疵。


2.《葬花吟》介入系统评价资源对比分析

      介入系统研究说话者如何采用语言资源来表明说话者的介入方式和态度立场(赖良涛、朱熠 66)。其典型特征是对话性与独白,分为自言和借言(Martin & White 185)。



      原诗主要是以 “ 花 ”、“ 花魂 ”、“ 鸟魂 ”、“ 闺中儿女 ” 为自言,从自言的角度看 , 译诗都基本实现了原诗的评价意义,“ 花 ”“ 闺中儿女 ” 是林黛玉自比。“ 兴 ” 的修辞手法形容诗人创作时触物以起情,外感于物,内动于情,寓情于物(罗坚 114),“ 花魂” 和 “ 鸟魂 ” 这两个意象采用了 “ 兴 ” 的表现手法 , 托物言志。《葬花吟》中吟诗人以花自喻, 表达了吟诗人对花和生命的怜惜,原诗评价对象 “ 花” 出现 16 次,杨译 “blossom” 为 8 次,“flower” 为 4 次,“bloom” 为 2 次,总计 14 次,霍译 “blossom” 为 2 次,“flower” 为 14 次,“bloom” 为 3 次,总计 19 次。原文借言为运用典故 “ 洒上空枝见血痕”,“ 血魂” 杨译为 “drops of blood”,霍译为 “bloody drops”,没有采用借言,使用直译,面对不可译的困境,造成文化和评价意义的失落。又如,“ 杜鹃无语正黄昏 ” 出自湘妃哭舜,泣血染枝成斑的传说,原诗借用这个典故来表现诗人的悲伤思绪与情感。“ 杜鹃 ” 在汉语诗歌中表达悲切的情绪或思乡情结、乡愁之绪,而cuckoo 在英文中没有这种悲伤之意, 杨译和霍译均译为 “cuckoo”,为直译,没采用借言,也没采用注释,是一种文化缺失的表现。诗歌意象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符号转换、意义再现或物象移植,而是富有情 感和审美价值的意象整体在译文文学作品中的再创造过程。介入系统中的借言为借用, 典故蕴含的文化意象引人深思,且具有相对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祝朝伟 83-90)。典故翻译的缺失,消除了原诗的历史文化特性,体现了异语文化的差异,不仅影响了读者对源语文化的理解 , 也造成了世界文学的同质化倾向,英汉典故的互译与其说是受语言的干扰,不如说是受文化的干扰。


3.《葬花吟》级差系统评价资源对比分析

      级差资源 (Graduation) 由语势(Force)和聚焦(Focus)构成(Martin & White 205),通常借用叠音,隐喻,尤其是加强性副词,通过运用不同语势强度值的评价性词汇来表达态度和情感程度。原诗和译诗级差资源统计如下:



      原诗级差系统主要通过三个语势及聚焦加强词来实现:“ 太”、“ 倍”、“ 总”。“ 梁间燕子太无情 ”,隐没了 “ 人去梁空 ”,实为人之无情。杨译为 But the swallows on the beam are heartless all。语势加强词 “ 太 ” 通过 “all” 一词来实现评价意义,而霍克斯没有译出,语势加强词为缺失,减弱原诗语势强度;“ 倍伤神 ” 表达黛玉伤心的程度 , 杨译为 “two-fold anguish”,其中,语势加强词 “ 倍 ” 杨译为 “two-fold”,霍译为 “strangely sad”, 语势加强词 “ 倍 ” 译为 “strangely”,但 “strangely” 这一副词并不表示级差意义, 译者将其转换为鉴赏资源;“ 花魂鸟魂总难留 ”,聚焦词汇 “ 总 ” 强调花鸟难常在,杨译和霍译均为缺失,没有实现原诗的评价意义。


      译文可以增强或减弱话语的人际意义、语势程度或聚焦强度,使语义得以清晰化或模糊化。两译本删减原诗中出现的级差意义,但级差资源的删减会导致评价意义的流失。为顾及译文的诗学韵律,译者忽略了级差资源,因此对级差资源的翻译选择忠实还是不忠实 , 受到诗歌韵律的影响。同时,减少原诗语言强度霍译比杨译明显,有意减少原诗主观情绪强度,这体现了英汉文化的差异。英语重客观明晰性,衔接紧凑, 逻辑性强;汉语重主观模糊性,将感情付诸意象,连贯严谨(陈月红 109-112),汉诗之意模糊朦胧,英诗译文易于清晰明朗,英汉互译具有差异性。


4.总结

      通过分析原诗和译诗的评价资源,以及译诗是否体现原诗评价意义,研究发现影响诗歌翻译评价研究的因素:(1)原作社会背景、中西方文化及语言差异;评级理论子系统翻译转换可传达原作思想内容;评价系统可解释 “ 不忠实 ” 的翻译现象,鉴赏系统与诗歌赏析联系程度极强,价值使用缺失与诗歌的文体特征有关。(2)英汉典故互译受文化的干扰,典故翻译的缺失体现了异语文化差异。(3)对级差词汇的翻译选择忠实还是不忠实 , 受诗歌韵律和英汉双语差异的影响。


      在翻译过程中 , 运用 “ 评价理论 ” 有助于翻译转换描述性分析。通过评价原文和译文的翻译操控因素,分析得出文中的评价因素分为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如下图所示:







结语

      通过分析原诗和译诗的评价资源,以及译诗是否体现原诗评价意义,研究发现在英译过程中,译者因主客观原因、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等的差异,在传译诗作方面选取 的表达方式和对文化信息的传递也有所差异,同时将评价模式运用于中国古典诗歌, 拓展评价体系应用范围,这是话语分析译作的探索。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精巧的翻译 进行不同国别文学和文化的比较,不单是彰显民族性,更要寻找一种属于世界文学和 文化的 “ 普世性 ”,从而获得诗歌意境跨语际、跨文化更具可证性的理性认识。如果更进一步推论,真正要做到对原作的文化阐释意义上的翻译,则应该适当地把握阐释的度, 更强调跨越文化的界限,这需要保留原诗的韵文形式又要传达出其背后丰富的意象和 喻意,用保存和体现原诗 “ 全面性 ” 和 “ 差异性 ” 的观念来体现文学作品 “ 唯一性 ” 的独特翻译美学,从世界文学的视角正视翻译中之得失以获益的创译观。我们的文学作 品固然需要立足 “ 中国立场 ” 来书写 “ 中国经验 ”,但最重要的是传递出具备跨文化性和世界性的主题,通过这种 “ 跨文化阐释式 ” 的翻译,民族文化含量较高的文学作品才能在另一种语言和文化语境下获得持续的生命。


END






朱峰 | 颠覆“黑暗的中心”:《瓦解》对非洲风景的重构

陈庆 | 都市小说新想象——以《小说世界》所刊翻译小说为考察(1923-1929)

庞芮、颜芳等 |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发展与高校教学探讨

陈虹波 | 论娜塔莎 • 特雷瑟维诗歌中个体叙事的历史化





吴晶晶、徐娟娟,《葬花吟》英译的评价研究,《外国语文研究》2021年第3期。为适应微信风格,删除了注释。

本刊投稿系统:

http://www.wgyj.cbpt.cnki.net (可点击下方原文链接直接进入)

请点击上方蓝字“外国语文研究”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外国语文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