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武 | 非洲诺奖作家的非洲性和区域性
朱振武,上海师范大学二级教授、英语文学文化与翻译学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上海市“ 世界文学多样性与文明互鉴” 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 非洲英语文学史 ” 首席专家,主要研究英语文学文化、中外文学文化关系和翻译学。
内容摘要:非洲文学于 2021 年第七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后获得布克奖等一系列重要奖项,使去年成为非洲文学年,其原因值得深思。非洲文学产生今天的影响并拥有今天的地位绝非偶然,是其鲜明的非洲性和区域性使然,是其秉持自我同时又包容和兼容的特性使然。
关键词:非洲文学;非洲性;区域性;诺贝尔文学奖
“ 真正的文学多样性被所谓的西方主流文化或者说是强势文化压制和遮蔽了。因此, 许多非西方文化无法进入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关注视野。” 非洲文学的遭遇在这一点上与中国文学的遭遇颇为相似。试想,没有占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中国文学和占全球 陆地面积五分之一人口超过 13 亿的非洲文学的参与,没有这些区域性与民族性的参与, 世界文学怎么可能具有世界性?而作为 “ 非主流 ” 文学的非洲文学,其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流散。在殖民历史文化各种因素的交织影响下,非洲文学逐渐表现出身份认同、 边缘化处境、种族歧视、性别压迫和家园找寻等鲜明的流症候征。这一点在非洲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的七个作家的创作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那些身处自己的国家,但因文化失根、语言被同化、心灵处于流浪状态,却未曾迁徙他国的作家就是本土流散作家。1986 年和 1988 年先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尼日利亚的索因卡(Wole Soyinka)和埃及的马哈福兹(Naguib Mahfouz)就是这类。本土流散作家并未产生地理位置上的徙移,直接面对的是异质文化的侵袭而造成的精神流散,这种流散在他们的创作中主要表现为其对待异邦文化的态度和处理方法。
当瑞典文学院将 1986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沃莱·索因卡时,其意义远不止是表彰一位抒写了黑人理想的文学巨人,更在某种程度上说明非洲文学引起了关注,逐渐 进入了大众视野。继索因卡后,1988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由埃及的马哈福兹折桂。马哈福兹 “ 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马哈福兹是土生土长的埃及人,属于本土流散作家, 从创作之始到封笔之作,无一不讲述着埃及故事和阿拉伯文化。
在遭到殖民入侵后,非洲大陆上逐渐积聚出一种特殊的流散群体 ——“ 殖民流散 ” 群体。“‘ 殖民流散 ’ 特指前往非洲的殖民者或具有殖民性质的群体及其后代,由于其殖民书写于殖民地瓦解之后对帝国往昔的复杂情结而表现出与第三世界的流散相似又相异的文化和心理。”在非洲,“ 殖民流散 ” 主要是指白人移民及其后裔,加缪、戈迪默、库切和莱辛是殖民流散作家的代表。殖民流散作家的创作与非洲本土作家的创作存在差异,显露出与之不同的价值认同和审美差异,但其无根漂泊之感得却与本土流散作家非常相似。
非洲大陆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法籍埃及作家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57 年加缪因 “ 他的重要文学作品透彻认真地阐明了当代人的良心所面临的问题”而问鼎诺奖。加缪是典型的存在主义作家,其作品中主要表现现实世界的荒诞;他又是典型的殖民流散作家,其存在主义作品又表现出与萨特等法国本土作家的不同特征。
1991 年,纳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作家,成为第四位获此殊荣者,也是首位获得诺奖的非洲女性作家,更是一位典型的殖民流散作家。戈迪默的作品对 “ 复杂的社会和人际关系 ” 观察入微,真实记录了政治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以及一个南非白人妇女在种族隔离制度兴衰期间的感受和想象。
2003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库切(J. M. Coetzee)用独到的文字功底展现了后殖民时代下南非殖民流散者的边缘化处境。库切身为生活在非洲的白人,以亲身经历积极讨论流散问题,展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
2007 年,在非洲生活、学习工作了 20 多年的多丽丝·莱辛成为第五位获得诺奖的非洲作家。莱辛的作品充盈着非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特别是女性体验和种族冲 突,很多作品都与非洲有关,《金色笔记》中的《黑色笔记》《非洲故事集》(African Stories, 1976)和《野草在歌唱》都尽情展示非洲元素。
殖民流散作家大多拥有西方文化视野,善于从外部观察非洲人民的生存状态,在作品中展现对非洲风土人情和社会制度的独特考量。这些作家在创作呈现出一种多元融合的特征,既带有西方特征,又有浓郁的本土意识、民族精神和区域特性,表达了对于非洲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及对非洲人民现实境遇的同情。
2021 年 10 月,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七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作家。古尔纳的小说创作坚持书写移民经历、难民记忆和殖民创伤,体现出典型的异邦流散症候。作为典型的异邦流散作家,古尔纳在小说中通过对主人公命运的描述反映出了当时非洲的社会意识形态。古尔纳既是难民命运的见证者与承载者,也是难民记忆的拥有者和叙述者,在创作中更是紧紧围绕难民主题展开创作。作为异邦流散作家的古尔纳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寻求本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之间的融合,结合难民问题探索殖民主义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 流散 ’ 之所以成为 ‘ 流散 ’,不仅仅是 ‘ 地理位置的徙移 ’,也不仅仅是职业、身份、原因等方面的改变,它更重要的是异质文化上的冲突以及由此而来的对流散者灵肉方面的影响。”不错,异邦流散作家的流散症候即来源于此。异邦流散作家以对非洲本土非洲文化的深层眷恋这种非洲性为基调书写非洲故事,与本土流散作家和殖民流散作家共同绘制着非洲文学的版图。
当下的世界文学 “ 是西方人建构出来的以西方几个大国为主、兼顾其他国家和地区某个文学侧面的所谓‘ 世界文学 ’” 。非洲文学也是如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所看到的非洲文学同其他外国文学一样,都是经过西方学者过滤后的非洲文学,相对缺少中国学者自己的判断和筛选。这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心理距离的原因,更有主体性的原因。非洲文学以其宽宥的心态面对殖民历史,并从中汲取自身发展的养分,展现出独特性、包容性和前瞻性,这是值得关注和学习的。非洲文学是一个不断流动和不断变化的文学体系,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文本。中国学者研究非洲文学,还是应该从非洲本土视野和文化出发,挖掘名副其实的非洲文学,而不是拾人牙慧,唯人马首是瞻,为他人作嫁衣裳。
张蓓、贾留全 | 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的英译再现——美国翻译家、汉学家金介甫教授访谈录
苏艳、丁如伟 | 开新论承古今,启智慧飨来者——王宏印的中国传统译论研究
朱振武,非洲诺奖作家的非洲性和区域性,《外国语文研究》2022年第4期。为适应微信风格,删除了注释。
本刊投稿系统:
http://www.wgyj.cbpt.cnki.net (可点击下方原文链接直接进入)
请点击上方蓝字“外国语文研究”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本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