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我们生活在一个缘起的世界,所以不存在自己一个人幸福这回事|《生命·觉者》

此念 此念 2022-05-08

▲梁冬采访嘉宾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导读

采访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有一个小细节非常打动人。仁波切的老师要求他穿最鲜艳的衣服,这样大家就能注意到他,就能更好地和大家建立桥梁和连接,能更好地帮助别人。


这样的细节,只有拥有非常柔软、慈悲的心才会想到。仁波切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是白费的工作,即使是选择戴什么样的领带这种细节。”


他写的书《正见》《八万四千问》成为无数人的生命之书;他拍的电影《高山上的世界杯》一鸣惊人,《嘿玛嘿玛》周迅、梁朝伟无片酬出演,他的电影不商业,不是大家通常会看的,但却和人类生命经验相关,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他发起“八万四千”公益计划,为了将所有佛陀的教言翻译为现代语言,免费与大众共享。


关于宗教、关于日常生活中如何修心修习、关于婚姻爱情、关于教育和单亲养育、关于死亡,我们在当下有属于这个时代的很多困惑,仁波切都以一个开放、宏大的世界观逐一解答,并提供给我们力所能及的方法在日常中去实践、去提升。


文末有完整纪录片~



cinian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i0550ck7iro  

▲梁冬访谈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精华片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佛教上师之一

秉承不丹藏传佛教优良传统

著作《正见》引发学佛热潮

另著有《人间是剧场》《佛教的见地与修道》等

导演和编写《高山上的世界杯》、

《旅行家与魔法师》等电影



采     访     手     记  



01

关于宗教

 梁冬:在中国,儒释道、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都有不同的信众,一个人是否需要有一个清晰的价值观?如果这些价值观同时在打架该怎么办?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儒释道早已深入在中国人的骨髓和基因好多个世纪,所以我不认为这里面有冲突,即便有,中国人也早已学会了在这三者之间找到平衡。


本质上我们都想要幸福,为了得到幸福要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缘起的世界,所以不存在自己一个人幸福这回事。这是那些只相信钱不相信精神的人至少需要知道的,包括像爱和慈悲、包容、不欺骗,最低限度不要做伤害他人的事情,因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梁冬:现在地方保护主义越来越盛行,世界似乎重新回归到反全球化的趋势,您认为在这样的一个大的世界背景下,佛教可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我想其实有许多,因为佛教从起初就教导我们,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系统是完善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技术,它们都无法一次性满足我们所有的要求。

▲ 长按保存图片分享朋友圈

佛教是唯一的一个系统,能够从本质上针对我们的心进行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什么比心更重要。因为如果你不能够控制你的心的话,其他所有一切就都失去控制的意义。


02

关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修心与修行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你不是你的心的主人,你的心是你的主人,如何才能做到控制自己的心?


有一个技巧,选一个东西专注于它,任何东西都可以,盐罐子、叉子或是呼吸,挑一样就可以。然后把你的心专注于上,不要想别的事情,只有那个东西,现在就做。


大部分人都会说,我做不到。也许有一刹那做到了,但一下子心就跑掉了,你没有办法专注。如果我是一位好老师我会给你一枚奖状,这是你的第一次觉受,当你尝试专注于某件事物,发现没有办法专注,这就达到目的了。


所以针对懒惰的人,未来十二年里只需要坚持去想,如果你每天都坚持想,我无法专注,我无法专注,也许十次,对你来说就是非常好的修行。要记住,知道自己的心非常容易被分心散乱,是让心得以柔软的办法。

▲ 长按保存图片分享朋友圈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 我们再谈一谈修行?我们如何修持无眼、无鼻、无耳,我们如何修持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我要给你们一个无价的方法,你们一定要写下来并且照做。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是最好的办法,准备好了吗?


渴望它!仅此而已。至于要不要禅修、研读、禅坐,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愿意做,请自便。但是我真正要让你做的是对波若波罗密多的渴望、发愿,把了知波若波罗密多作为你唯一关心的事,就足够了。


我可以引用许多经书和大师们的话来证论我说的这些。这也是你们力所能及的,对那些渴求的人,即是你对波若波罗密多完全没有概念,但只要你心存渴望,“我想要了解”,这样就很好。


 梁冬:人生业力和愿力冲突,我们应该如何保持平衡?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打一个比方,就像玩纸牌。一旦你手里拿到牌的时候,你就没有选择了,你就只能是把手里的牌打好。


然而我认为你还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慢慢地去学习,干脆连牌都不玩了,这样你都不用去经历选牌的过程了。所以这就是修行的人应该去做的事情。


03

关于婚姻、爱情

 梁冬:现在很多人有两个不快乐的原因,一是没钱,二是婚姻。据我所知佛教并不主张婚姻,是这样吗?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 其实不存在鼓励或者不鼓励结婚。个人而言,我希望佛教有很多孩子,但是婚姻是另外一个问题,我认为婚姻可以是非常好的,有许多老的价值观我们也许不必过于执着。有些价值观是两千多年前写的,作为一对夫妻应该怎样才对,像忠诚、承诺。


然而我们也需要知道,在那个时代,普遍规律是妻子在家做饭、洗衣服,丈夫外出干活儿。在当前的美国如果聊到做饭是妇女应该做的事儿,就会遭受强烈的谴责。


现在这种价值观已经影响到中国来了,因为世异时移,两千年前没有微信,所以当我们讨论夫妻间所谓忠诚的时候,我们只是在物理世界的范畴,而现在是一个数字世界,世界变化太大。


过去妻子按道理是依赖丈夫的,然而今天改变了,妻子想看她自己的连续剧,丈夫想要开他自己的车,许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所以在婚姻里,这种努力地想要变得彼此独立的价值观,和这种两个人黏在一起互相依赖的情况,肯定是会发生冲突的。

▲ 长按保存图片分享朋友圈

也许当代的夫妻应该这样想,婚姻就好像开一家公司。因为经济上的原因共同拥有一套房,因为都喜欢孩子所以一起生一个孩子,然后达成各自可以做喜欢的事情的共识。当然,你还是可以选择去坚守老的价值观,宣誓、婚礼、忠诚,所以这样,人们总是可以有选择的自由。


我有一些美国夫妇朋友,当看到丈夫们在做的事情我都被逗乐了,作为一个亚洲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一直看到的都是女人照顾孩子、换尿片、做饭,丈夫出门了午后才回家,然而我在西方看到,角色发生了转换,我看到了会觉得很有趣,然而同样可以接受。


很多老的价值观还是不错的,但是有一些老的价值观迫于现实也许需要改变,也许改变以后真的是一件好事,会解决你的一些困扰。然而,任何一个地方的离婚率都在上升。

04

关于现代教育、单亲养育

 梁冬:现代很多小朋友家庭给他很多资源,接受了很好的教育,让他成为了所谓的社会精英,为什么他们长大了发现自己不快乐?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 所有的父母、老师、学校,他们都需要一种谦逊的态度,就是能接受我们是在给孩子洗脑这个事实。我们总是认为是为了孩子好,我们教育他们,希望他们能够通过一些考试,但从根本上,你们是在复制你们的思维模式和做事方法。


我并不是在建议不送他们上学,我只是认为需要保持这种谦逊的态度,这样即便我们按照食谱做一个番茄汤,味道也会不一样。

▲ 长按保存图片分享朋友圈

我们应该考虑的是怎样给我们的孩子多一点信心,不是作为一个精英学校毕业生的信心,而是作为一个人的信心,这是最基本的。


很多时候,我们都被给予了榜样,我们的信心源于我们是否能达到那些榜样,这就像是被别人的想法牵着走。


作为人,最基本的是善良,善良和爱也是信心的来源,在被给予爱的时候我们都是很感恩的,当我们很小的时候,很感激从父母那儿得到的爱和照顾,所以我们有很好的经验思考整体而不是局部。


我认为孩子们应该被教导的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善良是最基础的美德。

▲ 长按保存图片分享朋友圈

 梁冬:有很多孩子因为父母离婚生活在单亲家庭中,有些父亲经常在外工作,小孩生活在一个准单亲家庭,您有什么建议给妈妈吗?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 单亲家庭是存在于二十一世纪的一个很现代的问题,我们不应该被一些又老又理想化的价值观缠住。我们这一代不仅有父母,还有父母的父母,好像有一整支球队的人在关照孩子,现在这个现象基本上不存在了。


但是中国现在仍是这样的,时代变了这样对孩子真的好吗?那么多的人照料一个孩子,也许既没必要也不见得好。所以单亲家庭照料孩子也可以有它好的一面,但一些单亲家庭又执着于老旧的价值观,就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


单亲家庭并不意味着灾难,一个球队式的家庭也不意味着就是好事,很多时候如果家长之间协调不好,他们意见不一致的话,唯一的好处就是能拍一张漂亮的全家福。


05

关于死亡

 梁冬:您说修持佛法要有很大的心,要有很大的见地,这个见地到底有多大?菩萨能看见千百次的轮回,好像戴了一个神奇的VR眼镜,在菩萨的眼里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 在这个相对的世界上,这是非常真实的,也是可以实现的,我常常说,当你到了我这个岁数年过半百的时候,你就会有这样的一种见地,即便你是最幸运的人,你最多再活五十年。


所以,如果我有一个宏大的见地,我会去思考这样的问题,然后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我如何购物,衣食住行,把生命以恰当的方式管理起来。大部分的平常人没有这种宏大的见地,而是有一种奇怪的见地,他们的生活方式就好像自己能永生一样,这是不可能的。


当菩萨看待生命的时候,他不是只看待这一世的生命,而是去看待过去和未来所有世的生命,所以菩萨接受了一个工作,让众生解脱。当菩萨去世的时候,他的工作并没有结束,他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在下一世继续工作了。


所以这没有什么可悲伤的,因为你要知道,悲伤的情绪是由于你认为生命只有这短暂的一世。这就好像一个公司的经理人,他一天有好多事情需要做,到了晚上他需要休息,需要睡一觉,这就是菩萨们看待死亡的态度。



- END -

作者:演忱    编辑:演忱    排版:王啊晶


大家都在看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催眠大师吉利根:催眠的意义,

是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生命·觉者》


吴伯凡、尹烨、刘丰、王之纲、梁冬 

生命3.0—"正在发生的未来"必修课


饶宗颐|一个人在世上,

如何正确安顿好自己是十分要紧的

点击阅读原文,看此念出品更多精彩视频

喜欢~马上点击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