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海贤:你为何跟父母越来越像了?

陈海贤 此念 2024-04-30

本文摘自:《爱,需要学习》

作者:陈海贤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

此念直播预告

「此念」将邀请陈海贤一起探讨「如何完成新旧自我的转变?」,2月28日,此念课堂视频号19:30直播,欢迎大家预约观看!

导读

结婚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也是两个家庭的结合与重组。结婚成家,代表着一对夫妻离开各自的原生家庭,建立起新的家庭共同体。


这不仅意味着我们要与自己的原生家庭构建新的关系,也意味着我们要把伴侣的原生家庭纳入大家庭的版图来考虑。


如何在大家庭中保护小家庭的边界?如何处理小家庭与原生家庭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cinian



陈海贤

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

知名心理咨询师

心理作家

网络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

主理“亲密关系30讲”,收听超800万人次

著有《了不起的我》

《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



01

原生家庭如何影响我们

▲ 图片来源:chowkarou

很多人都说:“不想活成父母的样子。”可是结婚之后,我们却不知不觉变成了父母的样子,与伴侣的相处模式跟父母越来越像。


在咨询中,遇到有亲密关系难题的夫妻时,我通常会问他们的原生家庭情况,比如在什么样的家庭里长大,父母关系怎么样,等等。有的来访者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受了原生家庭的影响,只是一味责怪伴侣有错,直到我问他和伴侣的相处方式是不是跟父母的相处方式有点像,他才会反应过来。


还有很多来访者虽然知道自己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却不知道怎么摆脱。很多来访者说:“我父母关系不好,我不喜欢他们的相处模式,很想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可是回到现实的婚姻中,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因此,发生在父母身上的故事,又在他们身上重演,就像在经历一个不断重复的轮回。


原生家庭如何影响夫妻关系


我见过一对年轻的夫妻。两个人相识多年,一起创业。妻子小E比较能干,是公司的骨干和核心,丈夫则从事支持性工作。小E总是嫌丈夫这也没做好那也没做好,尤其当业务遇到瓶颈时,更是经常当着公司其他员工的面责怪丈夫。丈夫很讨厌小E这么做,可是因为不想跟她起冲突,他就有意无意地回避二人的沟通。他越是不沟通,小E就越是生他的气,两个人经常为此吵架。


在一次咨询中,小E谈到了她的原生家庭:“从我记事开始,我妈妈就不停嫌弃我爸爸。她总是说爸爸不够能干,不会挣钱,甚至连家务也不如别人做得好。而我爸爸大部分时候都沉默以对,有时候实在忍不住了,就会忽然爆发,乱摔东西,两个人大吵一架。那时候我还没有自己的判断,也觉得爸爸确实不好,妈妈很委屈。后来父母离婚,妈妈又找了一个丈夫。过了一段时间,她又开始嫌弃这个丈夫不够好,不仅不会挣钱,还不懂体贴人。那时我已经上大学了,不再无条件站在妈妈这边。我也开始反思,是不是妈妈自己也有问题?为什么她遇到的都是让她嫌弃的人?我暗暗提醒自己,以后我自己成立家庭了,千万不要像妈妈这样”。


她嫌弃自己的丈夫,和她妈妈嫌弃伴侣的样子非常相似。虽然再三提醒自己,她还是不小心过成了妈妈的样子。


这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原生家庭究竟如何影响夫妻关系,让下一代重复上一代的相处模式?


有三种可能的情况。


构建与原生家庭相似的位置和角色


第一种可能,是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塑造出来的位置和角色,会变成他在新家庭中习惯的位置和角色。


比如,上面案例里的小E,在那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从小就非常独立。她很小就知道自己没什么人可以依靠,慢慢习惯了不依靠别人,其至有时候还会变成妈妈的依靠。从小她就自己洗衣服、做饭。从高中开始,她每年暑假都会给邻居小孩做家教挣零花钱。成家以后也一样,她不愿意依靠丈夫,很多事都自已做。在情感上依靠别人,让她觉得没有安全感,可是内心里,她又很希望可以找个人依靠。


想依靠别人的愿望和不能依靠别人的角色构成了一种矛盾和冲突。为了解决这种冲突,她的潜意识中产生了一个特别的想法:“不是我不想依靠,而是我的伴侣根本没法依靠!”于是,嫌弃伴侣成为这种心理冲突的解决方案。


我问她:“既然你这么嫌弃自己的丈夫,为什么不找一个不一样的人结婚?”她说:“我也找过其他男朋友,也有比我老公能干又有钱的,可是跟他们在一起,我一直都觉得只是玩玩,从来没有安下心来,认真地想过要跟他们结婚。直到遇到我老公,我才有一种安稳的感觉。”


原来,嫌弃自己的伴侣,才能让她回到从小独立的位置上,被她嫌弃的老公反而给了她一种安稳的感觉。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我们总是在伴侣身上寻找父母的影子。也许案例中的小E在构建自己小家庭的过程中,也在构建着和原生家庭相似的角色和位置,并从中感受到一种超越喜欢和讨厌的熟悉与亲切。


继承父母的偏见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选择了重复原生家庭父母相处的模式,为什么就不能好好享受这种亲密关系呢? 至少也有熟悉和亲切。这就要说到原生家庭影响我们的第二种可能:我们会不自觉地继承父母看待伴侣的方式、把他们的偏见变成我们的偏见。这种特殊的“偏见”常常决定着我们对伴侣是否满意。


比如、小E就继承了妈妈的某种偏见。在旁人看来,她的丈夫并没有那么不好,可是她戴着一副特别的眼镜,习惯性地认为“丈夫就是不够能干”。这种看法本身会让丈夫更加无法伸展手脚,从而变得更不能干。


这副眼镜是如何从上一代传承到下一代身上的呢?这是由父母和子女之间紧密的关系决定的。


在关系中,我们越是认同一个人,越跟他有紧密的情感联结,就越容易从他的角度来思考和感受,从而把他的偏见变成自己的常识。


在小E的原生家庭里,比起父亲,她跟母亲的关系更为紧密,所以母亲的忧伤自动变成了她的忧伤,母亲的目光也自动变成了她的目光。虽然现在她已经长大,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感受,这种影响仍然会以一种血肉相连的方式嵌入她的潜意识,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偏见,并且被放到自己的伴侣身上。


塑造了我们对亲密关系的信心和态度


在咨询中,我发现,父母关系很好的家庭里出来的孩子,对亲密关系有一种天然的乐观和自信,他们觉得保持一段长久的关系根本不是什么难事。而那些来自矛盾重重的家庭的孩子,对亲密关系则有一种很深的疑虑,他们本能地不相信一段关系能够持久,因此不敢轻易投入到一段关系中。


一个来访者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她对亲密关系有很深的疑虑,犹豫了很久才最终决定结婚。可是形式上的结婚和心理上的结婚是不一样的。形式上的结婚只要领证、举办婚礼就好了;心理上的结婚却需要对伴侣有很深的承诺和忠诚,而这种忠诚常常来自对亲密关系的信心。


虽然她和伴侣结婚了,心理上却一直不敢确定这段亲密关系是否能够长久。她想要靠近,却感到不安,想要离开,又感到孤独。在这种矛盾下,嫌弃就变成一种折中方案。对伴侣的嫌弃,从来都不是我们不想要这个人,而是我们想要这一部分,又不想要那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她把亲密关系放到一个不远不近的位置,“嫌弃,又在一起”就变成两个人亲密关系的微妙平衡。


当然,这只是故事的一半,故事的另一半来自她的丈夫。他也有自己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在他身上的印记也深深影响了他与妻子的相处模式,以及他面对嫌弃时的反应。在他的原生家庭里,父母都是隐忍的人,所以他也没有学会如何以更直接的方式跟伴侣相处,只能一边抱怨,一边等着伴侣改变。


这些都导致了这对夫妻的困境:他们对这段关系都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没有办法走近,也没有办法离开,最后变成痛苦的等待。




02

如何超越原生家庭的影响

▲ 图片来源:chowkarou

我在另一本书《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中曾经说过改变的本质,就是制造新经验,用新的经验去替代旧的经验。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来自我们童年和父母相处的经验,这本质上是一种旧的经验,这种旧经验会影响我们与伴侣的相处模式,让亲密关系在某种稽度上成为原生家庭的重复。


所以,超越原生家庭的关键,就是在与伴侣的互动中制造属于两人的新经验。


如何制造新经验?有以下三种途径。


改变和父母的关系


制造新经验的第一个途径,是改变我们和父母的关系。


既然旧经验的源头是我们和父母的关系,那么,如果我们有机会改变和父母的关系,常常也会给我们和伴侣的关系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


我曾见过一对夫妻。妻子是一位非常优雅的女性,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城市里打拼出一番自己的事业。丈夫也不错,在一个事业单位上班。按理说,日子过得算是红红火火,可是妻子总有一种特别的焦虑,嫌弃老公不够努力上进,让她无法享受现在的生活。


为什么妻子这么焦虑呢?跟她的原生家庭有关。她出生在农村,父亲人很聪明,读书非常好,却因为家里经济困难,早早就辍学养家。父亲的遗憾变成了他对女儿的期待和要求,可是,这种要求总是被父亲用贬低的方式说出来,比如“你怎么这么笨”“你太不懂事了”“你连这也做不好”,等等。一方面,女儿对父亲有很大的愤怒,觉得他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怎么能这样教育孩子;另一方面,她又不自觉地认同了这种贬低,觉得自己就是不够好,如果不努力,更是毫无价值。


这种焦灼变成了她努力的动力,也成为她对生活焦虑的来源,结婚以后,还进一步演变为对老公的不满。她老公是个很温和、随遇而安的人,虽然有时候她也羡慕老公的悠闲和豁达,可就是没办法接受他的样子。


她知道这种焦虑来自原生家庭,也尝试过跟父亲谈谈,可是效果并不好。转机发生在她回家探亲的一天。那天她父亲在地里干活,她带着惯有的怨气去看他。见到父亲时,他正在田边一个临时搭的遮阳小塑料棚里睡觉,努力缩着身子,好让自己能够躺到一根窄窄的长板凳上。父亲已经是一个老人的样子了,这个姿态让他显得更加弱小。她在旁边看了一会儿,看着看着就开始哭了。她意识到,自己心里那个一直恨着的、怕着的、高大威猛的父亲已经消失了,随之消失的,是父亲传达给她的那种压迫性的价值观。


那天回来以后,她有了一个很大的改变。她放下了对父亲的怨。虽然并没有完全原谅他,但再想起父亲说的那些刺痛人的话,她头脑中浮现的画面已经不再是一个威严的父亲在训斥一个弱小的孩子,而是成年的自己在怜悯地看着一个弱小的老人。她的焦灼逐渐消失,对老公的态度也有很大改变。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改变?


当我们还在纠结父母对我们的伤害,认同他们对我们的贬低时,我们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到一个容易被影响和伤害的孩子的位置,把父母放到一个高大的、威严的位置。而那次不经意的探视,让她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孩子了,她忽然拥有了一种自由,能够审视父亲带给她的影响,去选择留下哪些、放下哪些,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经验。


区分伴侣和父母


制造新经验的第二个途径,是区分伴侣和父母。


有一种理论认为,我们的择偶标准总是会无意识地受父母影响,比如我们找的妻子经常会有妈妈的影子,而我们找的丈夫也可能是理想中父亲的样子。一方面,伴侣像我们的父母,会带给我们熟悉的感觉;另一方面,我们也会不自觉地把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愿望、挫折,甚至怨恨投射到伴侣身上。


有一对夫妻总是为孩子教育的问题吵架。丈夫对孩子很严厉,孩子要吃糖,丈夫不允许;孩子要看电视,丈夫说不行;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丈夫还会对孩子发脾气。每当这时,妻子就很愤怒,上前干预,两个人因此吵得不可开交。


这对夫妻的教育风格是怎么来的? 原来,夫妻俩都来自家教很严的家庭。区别是妻子对父母的严厉深恶痛绝,觉得自己从小缺少关爱,所以丈夫一凶孩子,童年里害怕无助的感觉就会出现,她就会忍不住冲上去保护孩子。有趣的是,丈夫却认同父母严厉的教育,并把它理解为一种形式的爱,所以他会以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来对孩子。


妻子对丈夫的态度里夹杂着对父亲的怨恨,所以,我就让妻子说说她的丈夫跟她的父亲有哪些不同。妻子列了很多条,最后一条是:“我的父亲没有那么爱我,而我的丈夫却是真的爱孩子。”说完妻子就哭了。她说:“我忽然意识到,我反抗的不是我的丈夫,而是我的父亲。我保护的不只是我的孩子,还有小时候的自己。我忘了丈夫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


听她这么说,丈夫很温柔地搂着她,安慰她说:“对不起老婆,是我不对,我不该发脾气,我会好好改的。”


从此以后,看到丈夫在管孩子,妻子总会提醒自己,那不是她父亲,而是爱孩子的丈夫。她逐渐做到了给丈夫独立管教孩子的空间。而丈夫原先对孩子发脾气,其实有一半是因为妻子的干预,真正发脾气的对象是妻子。现在既然妻子给了他空间,他的脾气也就减少了。


理解了伴侣和父母的不同,你才能把伴侣当作一个全新的、完全不同的人来看待,才能创造属于你们的新经验。


接受伴侣对你的影响


制造新经验的第三个途径,是接受伴侣对你的影响。


一对伴侣结婚以后,一定会给彼此带来一些新的经验。如果接受这种经验,就可以做出相应的改变。每当来访者抱怨自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太深,没法改变时,我就会说:“不是你的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太深,而是你的伴侣对你的影响还不够深。你不愿意接受他的影响吗?还是他没有努力影响你,他的影响力不够呢?”


当我们这么想时,原生家庭的问题就会变成夫妻关系的问题,而这是我们现在就可以面对和处理的。


我曾见过一对夫妻,妻子说:“我父母经常争吵,在我30岁时,有一次回家,家里满地碎片。所以我从小就有一个不想要的婚姻的样本。我知道什么是我不想要的,却不知道什么是我想要的,直到遇到我先生。先生来自这样一个家庭:丈夫回家,总有热度刚刚好的茶水、温度刚刚好的饭菜,家里说话的声音不会超过40分贝。我们第一次约会时,先生给我夹了一个馄饨。我从来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人,给对方夹馄饨时,会先吹一口气,把它吹凉。”


这对来自不同家庭的夫妻结婚后,各自从原生家庭带来的东西在新家庭中不断碰撞。最开始两人发生矛盾时,妻子总会发很大的脾气,这是她从原生家庭学来的经验。而丈夫总是会痛苦地躲开,这是他没有过的经验,他不知道怎么处理妻子的脾气。


慢慢地,妻子从丈夫身上看到一种安定,学会用另一种更平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关切,而丈夫也开始理解妻子的脾气,而不是被她吓跑。一旦他们接受了彼此的影响,两个人就变得越来越默契。


妻子说,以前她担心父母吵着吵着就把自己忘了,可是她知道先生会一直把她放在心里,放在眼睛里。“被看见”是她收获的最好的新经验,这种新经验是先生带给她的,并给她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 点击图片 即可购买
《爱,需要学习》陈海贤


- END -



点击下方图片

即可观看《生命·成长》第二季 陈海贤

👇


【此念】赠书福利


原生家庭,如何影响你现在的关系?


欢迎在本文评论区留言

与我们分享

我们将从中选取一位小伙伴

送出

陈海贤

《爱,需要学习》一本

活动截止时间:2023年2月21日

活动解释权归【此念】所有




大家都在看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彭凯平:看云天雾罩的书,交不三不四的友

《生命·成长》第二季(第八期)


郝景芳:如何给孩子进行有效的智力启蒙?


邱振中:没有经过彻底反思的东西、我不相信

点击阅读原文,看此念出品更多精彩视频

喜欢~马上点击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