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海贤:好的关系,是舒服自在的

此念 此念 2024-04-30

▲ 图片来源:parkhye_n3

此念直播预告


「此念」将邀请陈海贤一起探讨「如何完成新旧自我的转变?」,2月28日,此念视频号19:30直播,欢迎大家预约观看!

导读

所有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都是在夫妻关系中解决的。


因为原生家庭已经过去了,有些事没有办法弥补了,但是处理和解决夫妻关系的问题,就是消减原生家庭影响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这也是为什么夫妻关系有疗愈的作用。



cinian


陈海贤

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

知名心理咨询师

心理作家

网络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

主理“亲密关系30讲”,收听超800万人次

著有《了不起的我》

《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



01

放下对亲密关系的怕

它是一场值得的冒险

▲ 图片来源:parkhye_n3

 主持人在亲密关系中,有些人带着一种怕,怎么克服这种怕,进入亲密关系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准备?


陈海贤:其实不需要做什么准备,这有点像一个人慢慢地从爬行开始学走路,走路开始学跑步。当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想谈恋爱了,希望有一个伴,就可以进入一段亲密关系。


现在问题正好相反,不是准备不足,是准备太多了。各种各样的想法,这些想法一时想不出怎么解决,就变成了一个很抽象很空洞的“怕”,不知道怎么进入一段亲密关系。


也有人说,只有你的人格足够完整,精神足够健全、足够自立,才可以谈恋爱,这个说法也有道理。可是如果这样,那你真的只能等退休才开始恋爱。我们人生很多事都是没有准备就先做了,亲密关系尤其是这样。


关于完美爱情的想象,也许会变成行动的阻力。我们可以把亲密关系作为一个开始,别被这些怕、过度的准备束缚了。接下来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不是我们不开始的理由,我们可以慢慢去解决这些问题。


▲ 点击观看【此念读书】视频号



02

亲密关系是互相影响、互相塑造的

▲ 图片来源:parkhye_n3

陈海贤:所有人都有一个习惯,会把人看作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我是我,你是你,当遇到困境和不理解的时候,会说“你”有问题,是“你”把我气成这样的。


比如妻子会说先生,“为什么你不能体谅我受到伤害,你不能感觉到我的这种情绪?你的共情能力怎么这么差?我想跟你有一个深度交流,你为什么要跑开?”先生会回复说,“为什么这样?是因为你没完没了,你的情绪经常上头,你发起脾气来很可怕,你就不能控制你自己的情绪吗?”。


大部分夫妻没有办法理解他们的行为是彼此相互影响的。比如先生是逃离的、抽离的,也许是因为太太讲话给他太多的压迫感,是她在影响他,她的这种情绪化让他不知道怎么处理。当然这也有他个人风格的部分。可是这个先生可能也不知道我的太太情绪这么大,也是因为我只知道逃避,不知道怎么去安抚她。


在亲密关系中,最大的误区是我们每个人只看到他怎么影响我,很少看到我怎么影响他,只会觉得他有问题。看到夫妻这种关系是怎么维持的,怎么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你就会理解这个过程,一旦理解了这个过程,你就知道我能够做的事情是什么。我们太笼统的讲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什么样原生家庭,这个是没法改变的。可是如果我们理解彼此互动的过程,理解我怎么影响他的,那我做一点不一样的,是不是对他产生不一样的影响,这个时候改变的机会就来了。


当夫妻说我的伴侣怎么样的时候,我经常会问,“你做了什么把他变成了这样?”,一定是你做了什么把他变成这样的,要不然他也不会无缘无故这样。尤其刚恋爱的时候觉得对方都挺好的,怎么看怎么顺眼,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彼此越看越不顺眼,觉得你怎么变成这样了。你就要问自己了,他跟我恋爱的,他跟我结婚的,我做了什么把他变成这样?你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把他变成这样,你就会知道也许我可以改变什么把他变回来。





03

好的关系是舒服自在的

▲ 图片来源:parkhye_n3

 主持人如何判断一段关系是否还能走下去?


陈海贤:如果你觉得这段关系走不下去了,已经不适合,妨碍自身的成长,那你随时可以离开。


离开了以后,你要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你付出的代价又是什么。结束一段关系的时候,我们整个人生的路就是自我成长的道路,必须以我自己的感受,我的成长,我想要走的路为前提。一旦判定了这就是我要走的标准,所有其他的关系都是围绕着这个来为我服务的,那就围绕着这个来就可以了。


就怕我们觉得自我很重要,可是又舍不得某一段关系,就变成了不断要求对方,想要改变对方,因为对方不改变而抱怨的人,这才是一个痛苦的关系。我们的人生说到底就是我们自己做选择,自己往下走。


我们只有一个义务,就是让我们的生活过得好一点,是“我们”在前面。可是有时候在一段关系中,要让我们的生活过得好一点,就必须处理好跟他的关系,要不然你肯定也好不了。如果你实在处理不好,决定分开也许对我来说更好,那也行。可是总得有一个标准,我们不能说又让自己这么苦,又不停的去抱怨对方,又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那是最糟糕的选择,因为你对不起你自己。


 主持人怎么判断有些人确实性格上有问题,看到哪些征兆,就一定要离开这段关系?


陈海贤:对于恋人来说,不要看他有多少钱,他的外在怎么样,他这个人怎么样,只要看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我跟他在一起的时候,舒服不舒服,我能不能做我自己,而不是一开始就要给你很多的要求,对你有很多的改造,那这个关系本身就让人很不舒服,你就要考虑是否值得。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你在这段关系里自不自在,你说的话他是否能听懂,你们是否谈得来,他是否能够包容你的某些部分,这都是很重要的标准。


还有就是沟通很重要,有没有一致意见并不重要,一般很少真的有一致意见,即便有一致意见,慢慢走着走着也会变得不一样,我们人生发展变化很大。


所以沟通不只是我把我的意见告诉你,你把你的意见告诉我,我们的意见是否能对上,对得上就可以继续走,对不上就一拍两散。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它也包含着改变和妥协的可能性,包含着找一致性的可能性,这个就是沟通的意义。要往这边走,一定会对我有改变的要求,那我接不接受?我能接受多少?如果我只能接受这么多,他又愿意为我做一些妥协。所有的关系都是这样,大家都有一个准备是告诉他,我的想法,同时有一个准备是我也愿意为你做一些妥协,如果不是这样就不是沟通,只是一个验证或者一个通知而已。


对于刚开始建立关系的伴侣来说,用沟通来去寻找一致性,把差异慢慢的变成一种共识。沟通,就是随时有差异,随时去沟通,不停地在进行。一开始的沟通,最重要的作用不是达成一致,而是慢慢地让你们形成一种遇到什么事都可以去沟通的模式,形成一起去解决分歧的一种习惯。就好像有一个处理差异的平台,这个平台建立起来了,才会在接下来的差异中,让伴侣之间的路好走一点。





04

原生家庭的影响

要在现实的夫妻关系中解决

▲ 图片来源:parkhye_n3

 主持人讲讲原生家庭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陈海贤:原生家庭对我们的亲密关系有很多影响,主要的影响是我们会自然的学到在原生家庭中,父母对待彼此的一些反应。比如说妈妈对爸爸很失望,虽然我作为孩子的时候,觉得她不应该这样,可是当我自己结婚了以后,我也会变得对我的先生很失望。


还有一种是在三角关系里,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一直在扮演着某一个特定的角色。比如爸爸和妈妈关系不好,我就变成了一个照顾他们的小大人,慢慢的到结婚了以后,我也变成了一个照顾者,我要照顾我的老公,照顾我的孩子,我要全面的协调,可是我自己心又很累,觉得为什么你们什么事也不做,这也是一种影响。


还有另一种很重要的影响,跟婆媳关系也有关。比如我的妈妈缺少爸爸的关爱,他们关系不好,我就变成了陪伴妈妈的人,妈妈的这些心事从小就讲给我听。我结婚以后,我也不那么容易离开原生家庭,当我的妈妈跟伴侣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不自觉就会站到原生家庭那一边。有人会说这是妈宝男,实际上是我们在原生家庭成长过程中,已经习惯了跟妈妈有这么紧密的关系,哪怕结婚了也不容易离开她,这都是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


还有一些比较微妙的影响,比如我的爸爸妈妈不认可我,为了讨好他们,变成了一个特别努力的人,在结婚以后,我一边觉得不要让我先生失望,一边又觉得你为什么对我这么苛刻,把父母对我的态度投射到了我的伴侣身上,觉得他也是这样对我的。


 主持人是不是第一步要做的是我先觉察到有可能是跟原生家庭有关,第二步是什么?


陈海贤:第二步就是去解决现实的问题。所有原生家庭的影响,都是在现实的夫妻关系中解决的。因为原生家庭已经过去了,有些事没有办法弥补了,但是处理和解决夫妻关系的问题,就是消减原生家庭影响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这也是为什么夫妻关系有疗愈的作用。也许我在爸爸妈妈那里没有得到的认可,通过跟伴侣的争吵,慢慢的就发现原来他是认可我的。改变就是新经验代替旧经验的过程,夫妻关系相比原生家庭就是更新的经验,可是这个更新的经验要形成,就需要受你伴侣的影响,学习跟他的一种相处的方式。


有人说我的先生很受他原生家庭的影响,是一个妈宝男怎么办。其实不是你的先生的原生影响太大了,而是你对你先生的影响不够大。现在对你来说,他跟你是一个最重要的关系,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对他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这些影响力不够,你也要思考,是我们的感情不够深厚吗?是我们的沟通不够吗?是什么导致我的影响没有办法进入到他的心里去?是我说话的方式他不爱听吗?


解释不是不改变的理由。很多人用原生家庭来解释我为什么这样,我的伴侣为什么这样,好像有了一个解释以后,我们现在的行为都变得合理了,可是解释完了以后怎么办?你还是要去处理跟你伴侣的关系,比如伴侣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脾气很大,你就不用去处理他的情绪了吗?你就不需要学一个办法更好更有效的安慰他了吗?所有的错都在他身上吗?所以不要只是把原生家庭当做一种解释,把自己脱离出来,只有当它是一种我们想要去改变而理解这个改变的难点在哪里的时候,才是有用的。


▲ 点击观看【此念读书】视频号



05

婆媳关系争论的本质:

谁是家里的女主人

▲ 图片来源:parkhye_n3

 主持人婆媳关系是不是也是亲密关系中比较多的冲突?


陈海贤:婆媳关系争论的本质是什么?好像在争论家里各种各样的事,卫生怎么搞,孩子要吃什么穿什么衣服,说来说去都在争论同一件事:谁是家里的女主人,这个时候就需要先生去判断。


有一些先生和稀泥,谁有道理我就听谁的,你看爸爸妈妈怎么怎么样,他也不容易你也不容易,可是他没有回答这个最核心的问题,到底谁是家里的女主人。先生要很直接的回答,“你,老婆你是家里的女主人”,让她觉得安心了,她就会愿意去行使她作为女主人的一个责任,她会去维持这个家,包括处理好婆媳关系。可是如果你没有给她这个位置,她就会把所有的心思放在争取家里女主人的位置,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所以得先给这个位置。


作为太太,一定是家里的女主人,无论先生承认不承认。可是不要把先生放到一个很难的位置,一定要逼着他在你和他妈妈之间做出一个选择,就好像问他我和你妈掉河里了救谁,这个问题本身也会变成一个矛盾的根源,因为如果他选了他妈,你当然不高兴,如果他选了你,他也会觉得你欠他的,他会觉得我都选你了,你还想怎么样。


我觉得其实你可以给自己这个位置,不需要先生给我。这个家经营得好不好,我是最大的责任人,也是最大的受益人,从这个角度你就可以重新理解很多事。


 主持人如果婆媳关系现在非常僵化,先生应该怎么做?


陈海贤: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他的老婆聊,听听老婆的痛苦在哪里,苦处在哪里,你不一定能做所有的,因为你也有为难的地方,可是你至少了解老婆的需要是什么。你也可以很忐忑的说“老婆实在对不起,我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这一个问题,因为有这样那样的难处,可是我的心是站在你这边的”,你要告诉老婆,给老婆这个位置,让她感觉我是站在你这边的,只是让我去批评我的妈妈,实在让我太为难了,可是我心里是站在你这边的。一般来说妻子需要的就是你是站在我这一边,我就安心一点。




06

不要把孩子变成家里的替罪羊

▲ 图片来源:parkhye_n3

 主持人很多人婚姻出现比较大的变化,都是因为有了孩子,最常见的是妈妈的精力都在孩子身上,老公好像成了局外人,慢慢夫妻感情就出现了问题。


陈海贤:这是经常会有的,孩子最大的问题有两个,第一,有孩子以后,要处理的事会更多,无论是孩子的吃喝拉撒还是孩子的教育和陪伴,压力变大,产生矛盾的可能性就更多了。


第二个更重要的因素是,有孩子就有借口能让夫妻去逃避他们的矛盾。原来我们就两个人,我们之间争吵或者有什么不合,我必须跟你解决,空间也大,比如在晚上睡觉之前聊一聊也许就解决了。可是有了孩子以后,就有了一个理由,我想跟你谈谈,没空,我现在要去照顾孩子,我把我的情感需要都关注到孩子身上,你不理我也行,只要孩子理我就好,这样孩子是一个缓冲矛盾的机会,同时也变成了维持这个矛盾存在的一个因素,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一种不健康的家庭结构。


当夫妻之间有很难解决的矛盾,慢慢地夫妻一方通常是妈妈,就会把她的目光和感情转向孩子,孩子就会变成妈妈的伴,跟着妈妈一起去反对爸爸。爸爸一定不会指责孩子,而是指责妈妈怎么把孩子教成这样。所以先生变成了一个有家不能回的男人。很多家庭结构慢慢运行就会是这个样子的,对谁都不好。


对于妈妈来说,孩子虽然有情感的支持,可是那不是伴侣的支持,她得不到伴侣的支持是很孤独的,对老公来说,他就觉得我也是家里的一分子,可是我说话谁都不听,也没人照顾我的感受,他也孤独,这个孩子从小要承担爸爸妈妈的矛盾,妈妈的孤独和悲伤,他有很大的压力,他也很矛盾,就变成了每个人都受罪了。


 主持人亲密关系出现问题,亲子关系也会出问题,孩子其实能感受到父母的冲突和矛盾。


陈海贤:当家庭的亲密关系出了问题,家是一个系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孩子也会出问题。


心理学里有一个词叫“替罪羊”,就是夫妻之间有一些很深的矛盾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这个孩子也会出问题,孩子一出问题,夫妻好像松了一口气,不用解决我们的问题了,只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就好了,这个孩子的问题又跟夫妻矛盾有关,他们根本就解决不了,所以就变成一个很纠结的家庭结构。


▲ 点击图片 即可购买《爱,需要学习》陈海贤




- END -



点击下方图片

即可观看《生命·成长》第二季 陈海贤

👇


【此念】赠书福利


你害怕进入亲密关系吗?


欢迎在本文评论区留言

与我们分享

我们将从中选取一位小伙伴

送出

陈海贤

《爱,需要学习》一本

活动截止时间:2023年2月28日

活动解释权归【此念】所有


出品 | 此念

编辑 | jerry/演忱

  排版 | 王啊晶




大家都在看



郝景芳:如何培养出不平庸的孩子?


彭凯平: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生命·成长》第二季(第九期)


冯友兰:真正的风流,必有深情

点击阅读原文,看此念出品更多精彩视频

喜欢~马上点击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