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惟纯:人生只有一件事,就是“活好”

金惟纯 此念 2024-04-30

作者 | 金惟纯

来源 | 《人生只有一件事》



此念直播预告

「此念」将邀请金惟纯,一起探讨「人生只有一件事」,6月6日,此念视频号19:30直播,欢迎大家预约观看!


       

导语

“爱自己”不是念头,而是结果。


它是一个人用全然的觉知和愿意去经历人生的酸甜苦辣后必然出现的一种状态。


面对每件事,如果能让自己更满意,更喜欢自己,就表示做对了,否则就做错了。


爱别人,来自爱自己;爱自己,来自检视和修正,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cinian



金惟纯

中国台湾商业财经杂志《商业周刊》创始人

28岁时出任《中国时报》主笔

30岁放下高位厚禄,负笈美国研读企业管理

35岁回国,创办《商业周刊》

历经7年经营危机

把公司从亏损1亿多台币

扭转为台湾非常受欢迎的商业杂志

现在的商周集团

堪称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华人圈传媒巨子

2009年6月

卸任商周集团首席执行官一职

现为商周集团荣誉发行人

并持续投身于生命教育工作




大约十几年前,我进入了世俗定义的“人生巅峰”和“超级舒适圈”。当时的我,事业顺遂,交游广阔,家中无事,生活悠闲。随兴所至,常骑着自己养的马驰骋大地,驾滑翔机御风而行,着潜水装和鱼群共舞。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表面春风得意,内心却日渐空虚。我开始问自己:“生而为人,我到底是来做什么的?”带着这个问题,我遍搜典籍,请教高人,折腾了几年,最后终于浮现出一句话:“我是来学怎么活的!”在这句话变得不容忽视后,我终于下定决心,放下自己创办的事业,走上一条不同的人生道路。


这十年,前七年我主要在做义工,从业余做到全职,从中国台湾做到全世界,从刷马桶、拖地板到开山种树,从当服务学员到当讲师,无所不做。


大家一定很好奇,学了十年“怎么活”,我如今到底活成什么样了?我觉得最能代表我此刻生命状态的,莫过于下面这则小故事。


一只小蚂蚁在沙漠里赶路,遇到一位师父。师父问他:“为何匆匆?”小蚂蚁说:“我要去朝圣。”师父哈哈大笑说:“圣城那么远,你走得这么慢,生命又这么短,怎么可能到圣城?”小蚂蚁说:“没关系,只要能死在朝圣的路上,我就无比幸福!”


的确,小蚂蚁不知道圣城有多远、能不能走到、到了以后会怎样……但为什么还坚持要去朝圣呢?我认为,答案可能只有一个:因为它现在已经很幸福,自从走上这条路,就越来越幸福!




01

哪一个才是真的“我”?

可能有不少人和我一样,感觉“外面人”和“家里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太一样。最近我突然想,到底外面的我还是家里的我,才是真正的我呢?


过去我是这么认为的:家里的人不太了解我,他们不知道我有多大能耐,有多受尊重,有多少非等闲之辈常常“请教”于我……而家里的人居然不听我说的话,对我的态度也不逊,不仅不向我请教,还常“指教”我,简直完全忽视了拥有我这样的“家人”的重点,当然受损失的是他们。


直到最近我才看到,在外面的我,其实不够真实,也不够全面。出门在外与人交往,常带着目的,不是别人有目的,就是自己有目的,只要任何一方有目的,彼此的交往就难免失真。就算双方都没目的,单纯交往,但毕竟人生交集浅,彼此承担不深,因此显露出的自己必不全面。


看清楚了在外面的我不是真正的我,在家里的我才是,我恍若大梦初醒,犹如庄周梦蝶,吓出一身冷汗。原来自己一直认同的只是个不全面的“假我”,家人眼中的“真我”,自己却看不见,也不承认。


我还想起,曾经一度觉得出差时住的酒店浴室灯光设计得好,照起镜子来比较顺眼,心情也愉悦,回家就觉得看镜子里的自己有点“失真”,想请设计师来改一改呢。原来我是一个不愿意看见自己的人,照镜子不顺眼,还想改镜子呢。


我还想到,自己有时与人相交,深感心领神会,颇有知音难得的感受,是不是其实只是对方认同我而已?有些人我讲话他听不懂,让我觉得他不了解我,其实也只是他不认同我而已?把认同误当了解,把不认同视为误解,因而不断错过看清自己的机会,越活越虚假,误了自己的人生。


我小时候觉得父母不了解我,上学后觉得老师不了解我,上班后觉得老板不了解我,结婚后觉得太太不了解我,做父亲后觉得孩子不了解我……活到一大把年纪,才发现世上最不了解我的居然就是自己。真是汗颜啊!而这样一个不了解自己的我,其实又哪能真正了解别人呢?


我自从发现自己这个大毛病后,也发现周围不少人和我有类似的毛病。似乎这是一种时代流行病,而且越来越严重,严重到多数人都乐于浅交、怯于亲近,活出一种“远交近攻”的生命状态,到最后干脆只在网上和陌生人交往,不和坐在对面的人说话。


这样下去,总有一天,真假人生纠缠交错,没人找得到真正的自己了。有鉴于此,我也才明白,为什么儒家修行讲究由亲及疏,因为“这样才是真的”,不是吗?




02

被宠坏的中年男人

谈到当今社会现象,很多人都担心把孩子宠坏了。我倒是看到另一种社会现象:被宠坏的中年男人也不少!

 

我本人作为被宠坏的中年男人之一,似乎该先交代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

 

我自幼家境一般,靠读书、学本事踏入社会,倒一直觉得心安理得。直到三十五岁创业,四十五岁开始享受创业的果实,才突然惊觉整个社会体制竟然如此一面倒地对我有利。我只不过在分内的角色上做对了几件事,就不小心分到了“一杯羹”,其中有名、有利、有地位,而且大大超出预期。


在这些事刚发生时,我还生出“不劳而获”的惭愧心,了解到自己已身处“既得利益”阶层,有些不好意思;久之,习焉而不察,就逐步蜕变为被宠坏的中年男人了。

 

在会议上,大家都等着我的指示;在宴会上,总少不了由我发表“高见”;家庭聚会上,包括长辈都配合着我的行程……我想做的事,大家都配合我去做;我不想做的事,没有人能勉强我去做。我渐渐变成总是自认为是对的,即使结果显示我是错的,也没有人会提起。

  

正如被宠坏的孩子,付出最大代价的其实是被宠坏的当事人。问题是被宠坏的中年男人是很难自我觉察的,因为他们不容易听到不同的声音,自我感觉超级良好;他们还擅长打造自己的城堡,只让看得顺眼的人进来;更重要的是,当他们感觉不好时,有太多方法找到疏解的替代品。

 

自从觉察到自己是“被宠坏的中年男人”后,我一路寻寻觅觅,但直到主动把自己带到适当的环境改造,已经是若干年之后的事情了。这段时间,我从人生停滞的“红海”,启程航向辽阔的“蓝海”,个中滋味,不足与外人道也。我很清楚地看到,被宠坏而不自知,造成生命停滞不前,实在太可惜。




03

戒掉“早就跟你说过了”

以前这样的场景经常上演:有人说他终于想明白了什么,终于看清楚了什么,终于体悟了该做什么,终于决定了要改变什么……我听着听着忍不住冒出一句话:“我早就跟你说过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说的是真话。我真的早就跟他们说过了,而且说了不止一次,还换着各种法子苦口婆心地说。现在他们终于明白了,我提醒他们一句“早就跟你说过了”,这有什么不对吗?应该接着上演大和解,或举办同乐会才对啊,为什么他们却突然变得怪怪的呢?


后来我终于看到自己说这句话背后的心思,不外乎抢功劳、比高下,乘胜追击,证明自己对,甚至趁机发泄积怨。这句话在别人耳里就变成了:我怎么这么差,到现在才明白;我怎么这么笨,讲那么多次才听懂;现在我终于知道,人家比我厉害了!


当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想的都是自己,完全没和别人“在一起”,本质上是在搞权力斗争,没把别人的感受放在心上。这句话很容易浇灭别人的热情,打击别人的自信,剥夺别人的空间,甚至扼杀别人难得生发的改变契机。破坏力简直不可思议!


后来我努力戒掉这句话,却戒得很辛苦。有时候话到嘴边,硬生生吞回去,差一点又犯大错。直到有一天我终于看到,自己想明白的每一个道理,下决心的每一次改变,几乎毫无例外,都是别人“早就跟我说过的”!


有些话,别人跟我说过千百遍;有些话,别人跟我说了数十年,直到有一天,经历了很多事情,接受了很多教训,终于自己想通了,决心改变了,带着欣喜若狂的心情急于和别人分享,结果听到一句“早就跟你说过了”,瞬间把人生重大的体悟和转折贬为“迟来的认罪”,这有意思吗?


有了这样的反思和体悟,戒掉这句话才开始变容易了。


现在我不再说“早就跟你说过了”,而改口说“太棒了,我为你高兴”,或者说“太好了,我们一起学习”,抑或说“太佩服了,我怎么没想到”。可想而知,结果天差地别。


把“对”让给别人,把空间还给别人,不仅对别人有帮助,更有益于彼此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千万别再说“早就跟你说过了”,尤其是对孩子和员工。




04

《臣服实验》教会我的事

《臣服实验》一书的作者叫迈克尔·A.辛格(Michael A.Singer),他二十岁出头时,因为偶然的机缘,开始练习静坐。经历了内在狂喜的体验之后,他成为一个“不正常”的人,他放弃了原本人生的所有目标,一心只想做隐士。他不再有任何世俗追求,同时也不会说“不”,想着就这么过一生。


最后的结果是,他“随波逐流”地先做了大学讲师、修行团体导师,其后成为建筑商,最后创办了市值数十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同时也是世界级畅销书作者。而这一切,没有一件是他设定目标、主动追求的,全部“不请自来”。他人生唯一的追求,其实是做一个静心的隐士,这也是他唯一坚持、不曾放弃过的。


因此,他定义自己的人生为“臣服实验”。迈克尔·A.辛格如今七十岁出头,仍然健康快乐地生活着。


迈克尔“臣服实验”的起点,是他通过静心看到自己的念头,而喋喋不休的自我对话则充斥着未经检验的“是非好恶”。这些自我对话和它们勾起的情绪,控制了他的生活和生命,于是他开始练习“接受”,放下自我的是非好恶,“让生命做主”。结果“生命”为他带来如此意外的人生,让他心满意足,充满感激。


回顾自己的一生,我在求学的道路上,莫名其妙地文、法、商各念了一科,从来没找过工作(包括创业),却完全被动地成了记者、作者、创业者和人生讲师,迄今仍在“随波逐流”中。我人生的重大决定,从来不是经过慎重考虑、严谨计划、认真追求而来的,一直都是“意外的旅程”。这些方面算是和迈克尔有些相似。


但比起迈克尔,我的“成就”却只能算个半吊子。原因就在于我没有完全臣服,只是“半臣服”而已。我对生命也有信任,敢于随缘而行;但在“接受”的修炼上,直到五十几岁时才真正开始,起步太晚。我在人生经历中曾看到让“生命”做主比“自我”做主结果好太多,却仍未下决心臣服于生命,为德不卒。


迈克尔的故事清楚地说明了人生大道的配方:觉知+接受+臣服,三者缺一不可。




05

对治焦虑,行动或放下

在最近接触的人中,发现陷入焦虑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对时局的焦虑,更像传染病似的蔓延,老中青三代皆难幸免。


我常想起十余年前一个极具启发意义的场景,受益良多,愿在此分享。


当时我在纽约参加一个大会,现场观众数千人,以美国人为主,主讲的大师年事已高,远道而来。因为旅途劳顿,他患了重感冒,坐在台上不断咳嗽、打喷嚏,看起来身体相当不适,同时还操着不是很流利的英文开讲,但他始终神态自若,自在欢喜,全场莫不为之倾倒。


事后我有机会当面请教,忍不住问:“您看起来感冒很严重,又用非母语的英文演讲,面对数千外国听众的大场面,为何仍能泰然自若?”他的回答很简短,却让我终生难忘。


他说:“我为什么要焦虑?我来此的目的,不是要让人佩服我,而是看我能帮别人什么。我有什么,就全部拿出来,而这是我一定能做到的。有什么理由需要焦虑?”


他的回答,让我重新理解了焦虑的本质。


焦虑是需要理由的,如果没有理由,人不可能焦虑。


焦虑的来源,与面对什么处境无关,只与自己的想法有关。


如果你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你,不想控制事情该如何发生,就没有理由焦虑。


当一个人专注于自己的清晰意图,全力以赴行动时,焦虑毫无存在的空间。


这件事开启了我对焦虑的修炼。每当觉察到自己处于焦虑状态时,我先与身体连接,检视身体的哪个部位不适或者紧绷,然后通过呼吸静心,直到内心平静、身体放松为止。


确认自己处于平静状态后,再回想焦虑升起的当时,我怎么了?在想什么?害怕什么?想控制什么?清楚焦虑的内在源头后,最后检视引发焦虑的外在因素,日后或可敬而远之,或可提高警觉面对之。


焦虑的产生,到底始于内在还是外在,这个问题犹如鸡生蛋、蛋生鸡,曾经困扰着我。我如今可以明确地说,内在状态失去觉知、信任和慈悲心,才是产生焦虑真正的源头。


一切外在发生的事,都不过是触媒和投射。个人如此,群体也如此。对治焦虑的方法只有两个:行动或放下,别无他法。如果两者都做不到,就是你自己选择了焦虑,跟别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06

“爱自己”的方式

过去的我,一直觉得“爱别人”才是人生的功课,无奈这门课如此难学,始终学不好。对某些人,能忍受就不错了,不知从何爱起;对一些人,好像应该并且值得去爱,却爱得没有感觉;对另一些人,很愿意好好去爱,结果却爱得不怎么样。


总而言之,爱与不爱间,总难得自在,更别说圆满,最终成了人生一大悬念,于是少碰为妙。


直到几年前,我才了解“爱别人”有困扰,是因为不懂得“爱自己”,没把自己爱到“满溢而出”,所以付出的爱质量不纯,自然不圆满。了解到这点后,我开始把“爱自己”当作一门功课,渐渐看到自己是如此不爱自己、从何时开始不爱自己,以及为什么不爱自己。


如此“看见”后,我很惊讶地发现,周遭竟然充斥着不爱自己的人,很少看见真正懂得爱自己的人。最明显的是那些爱生气的人。生气是非常伤身的情绪,他们竟然容许自己经常陷入其中,无法自拔,真是太不爱自己了。


此外还有抱怨、嫉妒、占有、比较,也包括不那么明显的傲慢、伪装、疏离、依赖、冷漠、好强,当然也有时下流行的媚俗和“酷”。这些背后的根源,都出于不爱自己。


一般来说,表面上看起来最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其实骨子里是最不爱自己的;还有些人用自尊、自重、自强、自信来掩饰他们不够爱自己;最特别的是自我感觉良好,没事就要“宠自己一下”的人,用溺爱自己来替代真爱自己。


看起来,“不爱自己”这件事还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我有时听一些人滔滔不绝,说自己多厉害、多满足、多有爱心,却看到他们脸上写着一个“苦”字,时常吓一大跳。想想自己是不是也如此,还是挺吓人的。


虽然了解“不爱自己”是人世间很多问题的根源,但在“爱自己”这门功课的学习上,仍是漫漫长路,一不小心,就拿冒牌货当真,掉进不自觉的陷阱里,半天出不来。


直到近日,我才终于悟到:“爱自己”不是念头,而是结果。它是一个人用全然的觉知和愿意去经历人生的酸甜苦辣后必然出现的一种状态。我由此发展出一条简单的准则:自己面对每件事的行为,如果能让自己更满意,更喜欢自己,就表示做对了,否则就做错了。通过这样不断地检视和修正,更爱自己,并因此更爱别人,都是必然的结果。


爱别人,来自爱自己;爱自己,来自检视和修正,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07

人生只有一件事

人生到了一个阶段,开始越来越简单,也更能体会“大道至简”的真义。简单到最后,只剩一件事,就“近乎道”了。这件事也只有两个字:活好!


既然生而为人,当然没道理不好好活。这件事,人尽皆知。但我要说的是:除了“活好”,人生没别的事。这就需要解释了。


人生苦乐成败,大约脱不了“关系”二字。在关系中,无论男女老幼、尊卑贵贱,其实只有两个念头。其一,叫作“我想不想跟你在一起”;其二,叫作“我想不想和你一样”。如果别人并非“不得不”,而是真心地想和你在一起、想和你一样,那么你们彼此的关系应该就“没别的事”了。


举例来说,如果你家的孩子,是发自内心地想和你“在一起”,想和你“一样”,这样的孩子,应该是不用教的。他每天待在你身边,看你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就偷偷跟着学。他看你往东,他就跟着往东;看你往西,他也跟着往西。这样的孩子,还需要教吗?


反之,如果他不想跟你在一起,更不想和你一样,你叫他往东,他偏要往西,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他不想和你一样嘛!这样的孩子,是没法教的。难怪德国教育学家福禄培尔说:“教育之道,爱与榜样,除此无他。”


在工作中亦然。如果你的下属都想和你在一起,想和你一样,你就不必“管理”他们了;否则必然大费周章,事倍功半。


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亦然。如果你周围的人都想和你在一起,想和你一样,影响是自然发生的,不必刻意经营。


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圣者,诸如孔老夫子、释迦牟尼、耶稣,经过了两千多年,还有数以亿计的人想和他们在一起,想和他们一样。这些人生不逢时,只好从经典中揣摩他们曾经活出的“样子”,想方设法与其活成一样。所以人生的意义,真的不是“想”出来的,只能“活”出来。人生除了活好,真的没有别的事。


一个活好的人,可以通过遇见的每个人、发生的每件事,让自己越活越好,所以发生的都是好事,遇到的都是好人,怎么可能有“分别心”呢?因为越活越好,所以人生当下的每一刻都是最好的时光,最后必能含笑而去。除了活好,人生哪有别的事?忙别的事,都是庸人自扰。


讲了那么多,你难免会问我“活好了没”,我的回答是:“还在学!”还在学“怎么活才会好”,活到老,学到老,也真的只有这件事。



- END -





【此念】赠书福利


你的人生活好了吗?


欢迎在本文评论区留言

与我们分享

我们将从中选取一位小伙伴

送出

金惟纯

《人生只有一件事》一本

活动截止时间:2023年6月5日

活动解释权归【此念】所有



《生命·成长》第四季 正在播出,欢迎收看。

👇

击下方海报即可观看

最新《生命·成长》第四季 完整版纪录片




大家都在看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胡赳赳:独处能力,是人生的底气


脑外科医生黄翔:学习真的可以延长寿命


你生命中遇到的友善举动

往往来自不求回报的局外人

点击阅读原文,看此念出品更多精彩视频

喜欢~马上点击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