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 图片来源:For Normal
导读
近年,青少年的厌学情绪高发,孩子在学业压力、家庭困境、人际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滋生出对学习、学校的恐惧,甚至延伸为焦虑、抑郁等一系列身心问题。
浩然是一名22岁的少年。15岁时,他因为厌学和抑郁,从初中休学,随后在家休养了三年。在这期间,他通过心理治疗慢慢恢复,并且找到了游戏创作与制作这一条他热爱的道路。
如今他在西雅图一间以游戏专业为主的大学里读大二,成绩优异,硕果颇丰。
从厌学焦虑,到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虽然是个例,也能让我们从中窥见有厌学情绪的少年们,心中的所思所想。
我们邀请他,与我们分享其间的心路历程。
cinian
浩然
先锋安格社区毕业生
初中因抑郁休学数年
现为美国DigiPen理工学院在读生
连续四学期绩点满分并获奖学金荣誉
大二曾担任大学课程助教
01
追问分数的意义
▲ 图片来源:For Normal
回顾过去,我在小学的时候,成绩还可以。小学的学习难度不高,要考什么,我提前看一遍,基本就会了,不需要花很多力气和时间。
但从那时候开始,对于学习,对于分数,我的心里一直都有一种隐隐约约的、不对劲的感觉。
虽然从小家长、老师都会和我们说,要好好学习,考一个好的初中、高中、大学,一路升上去,这样大学毕业才能找一份好的工作。
当时还小,却会本能地想,人生只有这一条路嘛?考高分,只是为了以后考好大学,好大学只是为了好工作?分数真的有意义吗?顺着这条路走下去,真的会让我开心满意吗?我真的会喜欢这样的人生吗?
当然,在小学时,虽然有这样的感觉,但我还是愿意正常上学的,花个五分钟、十分钟看一遍书就搞定了事,我为什么要反抗呢?
直到初中,学习的难度变了。
有些东西我看了一遍,看不懂,也不知道要看第二遍,哪怕最后学习跟不上,也没搞明白,其实该下更多功夫,因为没有人能想到一个小学成绩极其优秀的孩子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学习。
现在我知道了,一遍看不懂就看两遍、三遍,再不懂就应该找老师或者别的同学去问。要研究,要琢磨,这才是学习。
但那时我仿佛是一个人来到异域,看到其他人在做一些在他们看来很正常的事,我却从来没见过,心里有种一切都不能理解的感觉。
虽然我不知道学习是怎么回事,我又是为了什么而学,但好像同学、老师、家长都感觉学习很重要,大家都说学习很重要,那我该着急吧,我也要努力,我也要好成绩。至于怎么努力,自然是别人做什么我做什么,但这种没有真正理解的流于表面的模仿,自然没用。
我努力了,成绩依然一直不好,最后就抑郁了,睡眠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当时因为抑郁,做了一大堆测试、量表,还测了个智商,测出来还比较高,但也没用,成绩一样低。可见有时候学习不好的人,不是智商就一定低,智商低的人也不一定学习成绩就不好。
归根结底,并不是智商不够才跟不上,而是在心里不知道为什么要跟上,只在表面上学一学。实际上到底真正该不该干、该怎么干,都不了解。
02
躺平的三年
▲ 图片来源:For Normal
初三的时候,在即将15岁生日时,我休学了。
在抑郁之前,和绝大多数家长一样,我的爸爸妈妈对我的成绩是有期望的,至少别一直落后。只是当时因为我身心的情况确实不太好,他们也觉得要先把心理问题治好,再谈学习之类的事情。
那时我对公立教育还有非常大的渴望,虽然我不太适应,但那时我也不知道人生可以有别的路途。所以休学以后,我的心理压力更大了,因为我怀疑自己可能没有能力再回学校了,这也导致了我的睡眠障碍更严重。
接下来的三年,基本处于一种类似于虚无主义和自我否定的状态,包括从情感上、理性上对自己的负面认知,然后自我怀疑,自我攻击。
真正有价值的事也不想做。比如学习,就觉得自己肯定不行,每天就玩玩手机、玩玩游戏、看看视频、听听歌。也不是这些事情多有意思,主要是哪怕状态再怎么差,也做不到什么事都不做,总得做点什么。
其实厌学孩子这个群体爱玩游戏,并不是游戏真的多好玩,很多孩子玩游戏也很菜,玩儿起来也没有什么成就感。但如果现实生活很烂,学习很烂,游戏至少没那么烂,至少没那么痛苦。
而且厌学的孩子往往是没有什么社交圈子和朋友,在游戏里还能交朋友,等于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逃离和弥补。
当然那时候我比较好的是愿意去见心理咨询师,定期每周见一次,没有迟到过,也比较信任我的心理咨询师。同时进行对睡眠障碍的治疗,就是生理和心理上都在想方法。
随着时间过去,才慢慢好起来。
生理相关的部分情绪好了之后,我偶然看到一篇关于虚无主义和荒诞主义的科普文章,很浅显的那种,我开始思考自己当时虚无主义的感觉,才从感觉什么都没意义、什么都没价值,渐渐过渡到了自己给自己寻找意义的阶段。
后来我发现,意义其实不存在,既然意义是你自己希望有的,那自然是你认为它是什么就是什么。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只要我做的事情是让我觉得喜欢,并且是有价值的,那么对于我来说,就算是有意义的。
回想在家躺平的那三年,塑造了我现在的性格,或者说像是蚕的结茧羽化,虽然当时觉得挺痛苦,但现在回看,这是我人生中挺重要的阶段。
03
找到热爱
▲ 图片来源:For Normal
休学之后,一开始我处在一种比较盲目的状态,因为我不知道脱离公立教育体系,该怎么办。
后来随着治疗,我的状态渐渐有了改善,随后大概是人本能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驱动力使然,我想着至少得做点事。
当时比较喜欢mc这款游戏,看到了一些整合包(自制游戏改版),于是开始对游戏设计有点兴趣,开始学着尝试自己写代码、编程,做整合包(一种简化后的游戏创作方式),找大量的英文学习资料,整理自己的思考与学习。
我渐渐感受到,在做游戏创作的过程中体会到的快乐,比玩游戏更大得多。像现在我开始自己做游戏了,常常认为写几行代码,或写个设计文档,比玩游戏有意思多了。
创作的过程本身就是极其令人愉悦的事情,那时我就在想,也许未来我可以更多地做游戏,或者更理想主义一点,假设人类的生活不需要赚钱的话,我应该也会去做游戏的。
后来,我进入了安格(先锋·安格社区,没有必修课,以学习者的真实兴趣为导向,鼓励自主选择学习形式、方法和内容,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让学习和探索在真实世界里自然而然地发生),在导师的支持下自主学习了三年左右,积攒够学分后,申请了一间在普林斯顿排名游戏方向前列的本科院校,学校所有专业都是和游戏沾边的,在游戏专业方面,学校最近几年都是排在全球第五的样子。
现在我已经在读大二了,接下来的暑假,打算找个实习,因为现在我的成绩挺好的,项目经验也挺多,理论上要找的公司,应该都有机会的。
回想当时,我其实很幸运,虽然那时我选择了逃避,但我逃避的方向,和自己最后可以走的方向,恰好很接近。相当于与“正途”背道而驰后,却正好走上了属于自己的路。
但每一个人的路途都不一样,要找到那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
当然对于我们而言,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第一步还是先有积极的状态。先得把心理状况痊愈,假设有抑郁焦虑之类的障碍,起码先得治好,包括吃药、见心理咨询师。而且得是他自愿去看心理咨询师,自愿去吃药。
虽然可能依然很迷茫,但当我们愿意去积极地寻找,不停尝试新事物,这其实就已经是相对来说比较健康的状态了,比纯粹待在家里躺平的状态更好。
像马斯洛的金字塔理论,人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当我们满足了生理需求、安全感的需求,社交的需求,那就会开始追求自我实现,所以身心的基础还是第一位的。
也就是说基本的需求都满足了,只要条件允许,人总会本能地开始想去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自己觉得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去做。
所以我认为,对于家长来说,孩子找到自己想干的事儿,其实是自然而然的,只要前面的基础做好,比如土壤、阳光、养料、水分,他自己就会去找他喜欢的东西。
只有是自己选择的,才会有持续的热情和动力。
像我现在读的是我自己选的学校,我自己选择的专业和课程,我就学得很来劲,甚至我的室友还跟我说,你不要太专注学习了,找点别的爱好。
因为学的都是我觉得有价值、有意义、想要学的东西,我反而很沉浸,不想做别的事了。
当你找到你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自然而然就会投入了,甚至会觉得不冤不乐。
04
改变行为是没有用的
▲ 图片来源:For Normal
很多时候,厌学都不是孩子的错,往往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
哪怕这些都没有出问题,也可能是孩子本身不太适合应试教育。偌大中国,不会说所有的孩子都适应同一个制度。
就像我们在游戏设计里,有一个概念叫“motivational force”,翻译成中文的话,类似于一种动力、激励、驱动力。
就是假设当一个玩家面对很多个选择时,他会通过本能去估算,每个选择背后的收益,以及对他的吸引力。这个吸引力就是motivational force。玩家一般会选对他来说最有吸引力的那个选项。
这是一个游戏设计理论,用来指导游戏设计师来设计游戏,这个理论的核心,要评估的并不是这些选项真正意义上的收益,而且玩家心里觉得的收益,它不是一个绝对真理,而是说你照着它去设计游戏,会事半功倍,更容易能做出好的效果。
假设一个普通小学生,他上学有点痛苦,但不是很痛苦,假设上学是-1。但不去上学,会被家长和老师责骂,假设是-2,那相较而言,还不如去上学呢。
但如果这个时候,有一部特别厉害的电影上映了,看完可以回来和其他同学炫耀一番,对他的吸引力很大,有+5。
这个选项带来的正值,完全覆盖掉了上学的痛苦和父母的责备带来的负值,所以他才会选择逃学去看电影。
当然人做决策的时候,不会真的去算具体的数值,往往只是感觉这个更有价值,或者这个更没有意思。
厌学的孩子其实也是类似的,为什么会玩游戏呢?因为本能评估了生活里各种选择、各种事物所带来的感受和体验,发现玩游戏的价值和意义是最大的,再怎么说,玩游戏至少快乐吧?
很多家长是想把游戏的驱动力给降低,但假如孩子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是让他觉得痛苦的、驱动力是负的,这个时候哪怕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没有那么高,哪怕驱动力是零,起码做起来不排斥、不痛苦。
如果有别的事物、别的选择,让他们觉得更感兴趣、更有意思,那他自然就会做别的事情去了。也就是说,想让孩子不玩游戏,至少也要让游戏的驱动力小于任何一个其他选项。
像在我抑郁的时候,包括我估计很多家长在孩子厌学的时候,可能都试过说拉着孩子出去玩啊,或者是希望孩子虽然不喜欢学校,至少在家里自学点啥。
这种要求他们做某某行为的方式,没什么用,只会徒增痛苦。
因为改变行为是没有意义的,真正应该改变的是认知,只有认知才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
所以我认为,家长没办法帮孩子找到有意义和感兴趣的方向,只有孩子自己认为有意义才行,家长觉得有意义没用。
当孩子对一件事的估值从负数变成正数,自然就愿意做了。
结语
在今年初,澳洲爆发了恐校症,孩子对上学感到恐惧与紧张,宁愿宅在家中数月,也不愿前往学校。这并非少有现象,国内如今也有着日渐庞大的厌学人群,孩子对学校有恐惧,甚至伴随有焦虑与抑郁,家长更是焦灼。
浩然同学从厌学中走出来,离不开他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父母以及社会教育资源的支持。
7月22-23日,此念论坛将聚焦孩子的厌学、焦虑、抑郁等问题,从心理学、家庭系统、社会层面,探讨孩子厌学、焦虑、抑郁的原因,如何帮助家长构建支持系统,帮助孩子度过困难的阶段。
论坛邀请了李松蔚、孟馥、贺岭峰、黄仕明四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孩子的厌学、焦虑、抑郁等问题进行多元化的深入讨论。通过专家主题讲座、对话、互动答疑等形式,为父母呈现一场家庭教育的精彩论坛。
除了四位老师的专题讲座,大咖对谈,线上互动答疑等。我们也邀请了曾经有厌学情绪的孩子,以及家长、创新学校的校长请他们分享过往的经历与心路历程。浩然也将作为孩子代表,与专家在此念论坛展开对谈。
7月22日 | 讲者 | 内容 |
10:00-11:30 | 李松蔚 | 主题讲座: 面对孩子拒学的理解, 评估与决策 |
11:40-12:15 | 李松蔚 毛诗篇 | 毛诗篇对话李松蔚, 互动答疑 |
14:00-15:30 | 孟馥 | 主题讲座: 从个体和家庭发展的不同 周期来看孩子的养育 |
15:40-16:20 | 孟馥 毛诗篇 | 毛诗篇对话孟馥, 互动答疑 |
18:30-19:30 | 黄鹃涓 毛诗篇 | 毛诗篇对话黄鹃涓 |
19:30-21:00 | 李松蔚 黄鹃涓 浩然 | 李松蔚对话校长和孩子 |
适合谁听
❍ 面临孩子学习动力不足,厌学,情绪问题,沉迷游戏,亲子沟通等养育难题,想要获得解决问题的更多思路的父母;
❍ 想要了解学生在学校环境的成长难题,学习压力大,同学矛盾,校园欺凌,厌学休学,情绪问题等的学校老师,社工和心理咨询师;
❍ 想要从更系统的,多元的视角理解家庭,夫妻关系紧张冲突,隔代养育差异,亲子关系冲突等家庭问题的心理学爱好者和家庭咨询师。
可以收获
❍ 从专家视角去理解孩子的厌学、沉迷游戏,学习动力不足,情绪问题等,家长和孩子如何合作,应对成长的难题;
❍ 从家庭系统的视角去理解孩子的症状和问题与家庭以及家庭生命周期的关系,在复杂的现象和关系中获得与孩子合作的思路和方法;
❍ 从学校视角去了解,面对厌学,学习动力不足,焦虑抑郁等问题的孩子,如何从学校环境,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家校合作等更好地支持孩子;
❍ 从孩子视角去理解,当孩子陷入焦虑抑郁,厌学情绪,沉迷手机游戏等困境时,孩子们的心路历程,他们需要父母和学校如何支持他们,他们最终又是如何从困境中凤凰涅槃,重新出发。
❍ 能够从更多元,系统,全观,理性,长远的视角去看待自己的孩子和家庭,解决家庭冲突,构建更良好的亲子关系。
- END -
▲ 点击图片 即可购买
《反焦虑》
【此念】赠书福利
你的孩子是如何找到自己感兴趣和有意义的事情的?
你做了哪些辅助?
欢迎在本文评论区留言
与我们分享
我们将从中选取一位小伙伴
送出
此念
《反焦虑》一本
活动截止时间:2023年7月17日
活动解释权归【此念】所有
出品 | 此念
编辑 | 玥洋
排版 | 小战士
大家都在看
贺岭峰:大家都在卷时,父母得替孩子扛
但愿你能时时察觉,这个世界的美丽
武志红:为什么越听话的孩子,越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生命·成长》第四季
点击阅读全文 加入此念论坛
喜欢~马上点击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