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小小签丨秩序

2016-12-09 商务印书馆童书馆




4

每周一签




儿童对秩序非常敏感



热爱秩序,是儿童的一个特点。

 

儿童一般都是看到外面世界的秩序后才了解周围的环境,随后才认识到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关系。一岁半或两岁的儿童会清楚地指明一些东西。值得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孩子们可能更早就掌握了这种能力,可惜成人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对周围环境秩序的需要。

 

对秩序的敏感期出现在孩子降生后的头几个月,婴儿比大孩子甚至成人更能敏锐地觉察到周围环境的混乱。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注意到外部秩序的敏感期,被成人认为是混乱不堪的。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这个环境不单单属于孩子自己,所以小孩子对他在一个环境中的位置无法指明;而在同一个环境里,比他强大有力的大人,不但不理解他,反而认为他很任性。小孩子毫无理由的大呼小叫,毫不理会人们的安慰,这种情况不止一次发生,经常被我们见到。我们很容易察觉:一些大人不知道的秘密就埋藏在小孩子心里。


在学校里,如果我们有什么东西没放在原处,刚刚两岁的孩子看到了,都会放到原处。学校里不用的东西应尽可能地清理掉,这对小孩养成爱整洁的习惯非常必要。儿童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对秩序的向往才会更强烈。


可是,如果环境不合适,孩子发现自己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有意思的事情就会变得无法解释,也没有价值,同时让小孩感到痛苦。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我们才能发现小孩这种刚刚出现的敏感性,这种预兆被人们认定是孩子快乐心情的反应。

 


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一位客人来一个一岁多的小女孩家里做客,她将自己的雨伞放在了小女孩每天都用来吃饭的桌子上。随后小女孩看到雨伞便开始哭闹,看来这把雨伞使她烦恼、难受了。大人不了解孩子的需要,还想:一定是小女孩喜欢这把伞,但是客人把伞放到她面前时,她推开伞;大人把伞放回桌子上,保姆抱起小女孩想要她靠近那把伞,小女孩仍然哭闹着。孩子的母亲对小孩子早期的心理了解一些,这时候她走过来,从桌子上拿起伞,把它拿出了房间。小女孩立刻变得老老实实的,不哭也不闹了。看来,雨伞放错了地方使她烦恼,因为这严重违反了小女孩房间平时的秩序,而她把东西摆放的位置记得可清楚了。

 

这些例子不胜枚举,体现出了孩子对秩序的强烈渴望,特别是一两岁的孩子,都会主动地热爱秩序。如果有人把一块肥皂放在脸盆架上但没有放进肥皂盒里,或者是把椅子放得歪歪斜斜,没有放在原来的地方,小孩子看到了,会很自然地把它放好。把东西摆放得混乱不堪,似乎会刺激孩子的神经,使孩子不安。孩子真正的快乐之一就是把东西放得整整齐齐。

 


在小孩子的思想里,东西放在指定的地方就是秩序。当小孩子了解到那些用品在自己的环境中所应摆放的位置,并记清它们的位置时,孩子的秩序感就产生了,同时意味着他将会熟练适应自己的环境。我们多么希望有这样的环境啊,在这里我们能闭着眼睛到处走动,只需伸手就会拿到自己需要的物品。这样的环境对于安宁快乐的生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孩子们努力了解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并根据自己明确的原则去行动。大自然总觉得无情,总是按照一种千古不变的原则来运动,生老病死就是它的重要原则。对小孩子来说,秩序就像动物在大地上漫步,像鱼儿在大海中遨游,小孩子需要在一个环境中获知有关的规则,从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节选自《蒙台梭利育儿全书》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出版



 -----   编辑:史家胡同甲24号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