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单志艳:建设学习共同体是家校合作的新形态

中国教科院 中国教科院 2023-06-0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如何开展好家庭教育,形成家校合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这是摆在教育实践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建设学习共同体,开创合作新文化

        在现代学校制度框架下,学校将家庭纳入现代学校管理体系中,实现学校和家庭的有效沟通、相互支持和通力合作。通过学习这个关键,使学校和家庭成为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是新时期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突破口。

        什么是家校学习共同体呢?就是以学习为逻辑起点,学校和家庭中所有成员发展作为终极目标,以共同愿景、平等尊重、自主合作、共学共享为表现形态的学习型组织。家校学习共同体将学习视为持续的、积极的必备过程,是一个推动学校所有成员和家庭所有成员持续学习和不断成长的过程。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家校学习共同体的逻辑起点是学习;二是文化上表现为平等、自主,尊重个性和差异,强调协商、对话和分享;三是家校学习共同体的终极目标是促进每个人的健康全面发展。

梯次推进六阶段,共享学习促发展

        建设家校学习共同体是家校合作的最高境界。这种共同体,不是集体式的共同体,而是“交响乐般的共同体”。不同身份、不同背景、不同角色的人们,和谐地共处于一个共同体中,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在综合考虑学校、社区与家庭的关系、地位、角色,以及合作深度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由低到高共六个层次的家校学习共同体建设形态。这六个层次体现了家校合作方式从学校单向影响到家校共促发展,家校关系从疏离到紧密,成长主体从学生到家校所有成员,合作内容从学校开设家长讲座到家校合作组织活动的家校学习共同体发展过程。

(一)学校开展家长教育活动

        学校作为主导者,对家长开展教育活动,是一种单向的学校直接教育和影响家长的家校合作状态。这是家校学习共同体的最低层次。此时,家庭和学校的地位不平等,学校处于权威地位,家长按照学校的指示和要求配合学校工作。家庭和学校关系比较疏离,家长参与的深度不够,家校合作处于比较松散的低层次。严格地讲,这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家校合作。

        比如,家长小报,家庭通讯,家校书面、电话或网络联系,家长参加传统形式的家长会,家访,约见个别家长,家长参加学校开放日活动,家长访问学校,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咨询活动,家长参观学生作业展览,学校组织的以家长为听众的家庭教育讲座,这些都是学校单向影响家长的活动。

(二)家长支持学校活动

        这时,家长就从被动地按照学校要求参加活动、学习等,上升到在学校有活动时,比较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非课堂教学类活动中来。家长已经不再被动接受学校安排,而是在学校的指导下,协助学校开展各类非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学校活动的重要支持力量。比如,家长参与学校运动会、艺术节、郊游等活动,协助学校进行组织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家长志愿者做学校图书管理员;家长做小学生课后托管志愿者,等等。

(三)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

        家校合作从松散的合作开始走向比较系统的合作。家长和学校的地位从不平等逐步向平等过度,家校关系从松散逐步向紧密过渡。家长开始在学校的舞台上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学校工作中。家长开始参与到学校的校本课程类课堂教学和活动中了。家长们可以利用自己的职业或爱好、专长,作为主角参与到校本课程以及课外兴趣班、社团的教学活动中去。比如,开发家长课程,家长在校本课程中讲《安全教育》《医学点滴》《摄影课堂》等;有专长的家长可以成为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师;经营商业家长的公司(如园艺基地)向学生开放;家长运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指导艺术、体育等等兴趣类社团活动,等等。

(四)家长参与校政决策

        现在,家长已经能够参与到学校重大决策活动中了,取得学校部分决策的发言权了。这时,学校尊重并认可家长在学校决策中的作用,开始重视学校决策方面家长的意见和想法,通过家长的参与来支持和监督学校。

        比如,学校建立家长咨询委员会、家长教师协会;年初学校工作计划请家长参与审议;校级家长委员会主任列席学校教务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家委会成员参与学校章程讨论;家长委员会代表向其他家长传达学校校务会议精神;家长委员会参加样服征订工作;家长委员会来选择学生营养餐公司;教师聘任有家长委员会代表一票权,学校重大决策请家长委员会代表参加,等等。

(五)家校合育促学生成长

        通过共同体建设,促进共同体内每一位成员相互支持、共同成长。大家怀着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如互信、包容、支持、协作,开展家校合作工作。一旦形成家校合育共同体,就会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反过来会对家校合作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此时,学校和家庭中的每一个体,共同形成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家校协同,促进学生“发展”成为这一层次的重点。在这个团队中,每个人的想法都得到充分尊重,人和人结成了伙伴关系,形成外在和谐统一与内在精神合一的关系同盟。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发挥作用,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决策,整合多方资源,以共同利益作为发展目标。这时,学校与家庭、家长与教师,无论个体还是群体,都共同参与、讨论与协商,形成开放、共享、共赢的促进学生发展共同体。

        比如,家长和教师共同设计的新型家长会,创建学习型家校合育社群,都是家校合育方面的活动。

(六)形成家校学习共同体

        这是家校合作的最高层次。家长和学校从伙伴关系走向共生关系,从教育共同体走向学习共同体。在个人具有充分自主性前提下,在兼顾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的基础上,形成以学习为手段的个人和群体都得到发展的学习型共同体。在家校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都清楚地知道团队对每个人的期望是什么,使他们的行动和努力与共同体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拥有内在的凝聚力,共同体因此得以形成。学校和家庭以“学习”作为纽带和桥梁,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建立一种尊重、自主、平等、共生的学习型文化。学习成为每个人生存的常态,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协作、相互支持,促进个体和整体群体的发展。学习既是手段,也成为目的之一。

        比如,创建学习型家校共同成长社群;学生为主体设计的新型家长会;教师、家长和学生互相影响、相互支持的现代学校建设。

        这是个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随着家校合作的内涵不断丰富,表现形式不断创新,家校合作的价值也更加多元,家校合作不断从学校主导、家庭配合的低层次走向学校与家庭积极合作、共同发展的高层次。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走向家校学习型共同体,才能真正实现促进所有人全面、健康、自主、和谐发展!

  

注:本文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6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所级项目“家校合作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 GY12016025)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志艳,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