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端午节|品读屈原教育思想,感悟历史文化

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人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其实,屈原除了是政治家、诗人之外,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屈原作品蕴涵着非常独特的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具有非常独特的教育目的观、教育内容观和教育方法观上。


01

屈原具有非常独特的教育目的观



我们知道,在屈原生活的战国后期,天下争相招引人才,有才华者不问国家何在,只要谁重用自己则效力于谁,准确地说,就是一个“有君无国” 的时代,所以“朝秦而暮楚” 和“楚材为晋用” 的事例很多,按说,屈原在遭贬之后,也可以凭自己的才华,而服务于信任、赏识自己的君主,但他至死深深眷恋自己的祖国、忠于自己的君王,诚如洪兴祖在《楚辞补注·离骚序论》所说的“虽身被放逐,犹徘徊而不忍去” 。

屈原在《橘颂》中,深情赞颂橘树“深固难徙更壹志” 坚定不移的崇高品德,正是他自身的人格追求的真实写照。

从屈原的诗歌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反复申述:政治上要求修明法度,举贤授能;社会混乱在于小人不守法度,“背绳墨以追曲兮,竟周密以为度”;因而必须“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

作为教师和教育官员甚至在流放的艰难岁月里,他为了楚国的强大和人民的福祉,坚持用“美政” 理想教育学生,以爱国精神和美政理想为根本的品德教育目的观,是屈原贯彻于教育教学始终的核心思想。

当然,屈原也非常重视其他方面的教育,如科学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就显得弥足珍贵。屈原的教育目的观,近乎今日的“全人教育” 目的观。


02

屈原具有非常独特的教育内容观



屈原的教育内容观与教育目的观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或者说,他的教育内容选择完全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他为了使学生成为理想的“美政”优秀人才,极力主张或者说他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用什么内容教育学生呢?归纳起来,大略为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进行判别善恶美丑的教育

屈原教育内容中很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善恶要清楚、爱憎要分明的教育。他常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性,比如他常用芳草香木比喻君子及其优秀的品德,而用恶草比喻小人及其卑劣的人品、奸邪的丑行。

尽管屈原知道社会昏暗,往往丑恶者能青云直上,而美善者则受到猜忌和打击,这种现象,屈原借他人之口表述为“直以亡身” “世并举而好朋”,但屈原痴心不改,疾恶扬善,“苟余情其信芳”,所以屈原教育学生时,很注意培养他们判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并要求他们能和老师一样,保持高尚的节操和美好的品质。

第二,进行加强自我修养的教育

屈原一再表明,人不仅要有美好的外在形象,还应该有很好的内在修养,“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内美” 就是自我修养的体现。这种修养要能保持,就不能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他对自己教育的学生也曾充满过希望,但由于他们中有的后来变质了,这使得屈原非常失望和伤心,痛惜“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原因何在?“岂其有他故也,莫好修之害也”。

第三,进行追求真理精神的教育

屈原一生不懈追求真理,在真理的持有和个人生存之间,他始终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所谓“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他写《橘颂》既是勉励自己,更是在教育他的学生,以拟人化的手法,歌颂了橘树斑斓夺目的外表和坚定不移的美质,充满了对学子的爱护和勉励之情。

更为可贵的是,他不光是要学生为了坚持真理、保持节操、将生死置之度外,而且要求自己为人师表,他最后沉江而死,便是将追求真理的精神化为最震撼人心的行动。

第四,进行社会、人生、自然、宇宙等科学教育

屈原在当时的楚国,以“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而著称,对历史和现实均有深入的研究,针对当时楚国的实际,提出举贤授能的主张,希望能修明法度,实现“美政” 强国的理想,《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的诗句,精警地表明屈原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天问》是屈原进行科学教育的最重要体现,他提出的170 多个问题,包括了天地宇宙、山川河海、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天命人事、现实生活等各个方面,从如此之多的问题和所包含的若干知识、经验、探索与思考等综合考察,我们认为屈原在从事教育教学时,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并用设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学习知识,启发学生对上至宇宙现象、下至现实人生进行严肃的思索。在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史上,对学生进行如此丰富而深刻的教育教学的教育家,恐怕惟有屈原。


03

屈原具有非常独特的教育方法观



屈原具有非常独特的教育方法观。最突出的是两个方面:

第一,注重“问题启发式”教学

这集中体现在《天问》中,诗中的170 多个问题广涉社会、人生、自然、宇宙等领域里,这些问题倒不是屈原自己不懂,而是他知道学生不懂,他一一提出来,启发学生思考与探索。

第二,进行“诗乐教学”

这体现在他所有的诗歌作品即教科书中,进行“诗乐教学” ,在屈原的教育方法观中乃至在整个中国教育史上都显得尤其突出。孔子虽然极力主张“诗乐教学”,也修订过教材《诗经》,但我们从《论语》和其他史料中,可以发现,他没有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做到全部“诗乐” 化;而从现在可见的资料来看,屈原却做到了。

屈原是一位诗人,一生写有大量诗歌作品;他也是一个音乐家,谙熟楚地音乐形式,吸收楚地民间神话故事写作的《九歌》,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加之屈原时代书写工具缺乏,知识传播主要依靠口耳相传,把知识编为可吟唱的诗歌,是学习最便捷的方式。因此,屈原就采用诗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楚国历史知识、民俗知识、道德情操和自然知识等的教育。

正如上面所说,屈原的诗歌都是教材,是配合音乐或可演奏或可吟诵的诗歌,教育教学内容与教育教学方法统一于“诗” 伴之以“乐”,不仅能使学生学好有关知识,而且能起到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

屈原执著地进行了非常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他的作品是诗化的教科书和教育著作,他的作品蕴涵着非常独特的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具有独特的教育目的观、教育内容观和教育方法观,这三个方面,使屈原完全符合了教育学视野中的伟大教育家必须具备的条件。



(摘自赵乔、翔姜江《教育学视野中的屈原》)


往期回顾






我院召开“我为实验区办实事”汇报交流会教科文摘|高靓、王学男:我国培育“时代新人”理念下的生涯教育反思与实践教科文摘|牛楠森、易凌云:中国校外学习的系统建构——基于四维学习理论视角第二届《教育研究》论坛专家之声:乡村教育,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邓友超:乡村教育只能办得更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