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工作室成果分享1—— Eco-corridor Design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项目作者为工作室研究员


项目为工作室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联系主页君




when we think of wars in our time, our minds turn to Iraq and Afghanistan. But the bigger war is the war against the planet.

——  Vandana Shiva “Time to End War Against Earth”




Aim: Route design for native reindeer migration to overcome the thawing of permafrost

Site: Norway, Scandinavia

Conclusion:全球范围的气候变化、区域尺度的城市扩张、大型灰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日益机械化和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原始森林的大规模砍伐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毁灭着大量地生物栖息地,斯堪的纳维亚的驯鹿不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

我们希望通过分析与设计使人与动物、发展与环保不再处于一个对立面上。单是为驯鹿设计一条廊道是难以引起人的共鸣的,只有将人也引入这条路线中,去欣赏自然、接触这种奇妙的生物,才可能触发人们对于生态保护的反思。景观,就是一种最好的媒介来激发人心中的热情与感动。这条廊道可以成为一个桥梁,重新连接起驯鹿的迁徙之路,也可以成为一个纽带,重新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关系。



1. Rethink the Arctic

随着地球持续升温,北极圈冻土加速融化,在地表留下一个个天坑,这些不可逆的创痕被称作“地狱之门”。

冻土作为储存地球碳元素的关键部分之一,能够调节地球环境的碳含量,被封存的碳元素在冻土融化过程中以温室气体的形式来到了大气中,导致全球变暖加剧,地球从而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结冻的甲烷气泡:随时可能释放温室气体至大气中,同时也有爆炸的危险

通过对北极圈土壤含碳量较高地区的冻土冻融指数进行叠加计算,我们将研究尺度聚焦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部沿海地区——挪威。

mapping显示了温度变化、土壤碳含量、冻土融化量及融化速率

 

2. Revive the Migration

Caribou are the whole way we see the world. Caribou are our life. Without caribou we wouldn’t exist.

—   Sarah James ( Sami cultural activist and Arctic Voices contributor)

在这片脆弱的土地上生活着一群Sami族人,他们以驯鹿为生。每年春天,Sami族的牧鹿人赶着鹿群从北极圈南部边缘出发,穿越广阔的冻土地带,来到北冰洋海岸,到了秋末再踏上返乡之路。BBC曾经记录过挪威境内驯鹿迁徙的过程,这一壮观的迁徙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然而随着气候变暖,冻原表面随季节冻融变得明显,迫使牧鹿人提早上路,而冬天,本该结冻的土地却未封冻,挡住了鹿群的归途。

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冻土融化最严重的区域集中在密林区,高大林木在雪地上投射阴影,吸收大量的热量。科学家利用卫星图比较了被鹿群啃食和未啃食的地块,发现被啃食的苔原或灌木丛能够反射更多的太阳光,其效果足以减慢冻土的融化。

减缓融化策略图解

因此,我们想设计一条路线,在保障驯鹿迁徙的可通过性与安全性的同时,引导鹿群去解决冻土问题。

 design logic


3.Redefine the Site

我们首先对场地的水文、植被、地形、用地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GIS生态安全格局计算,得出了适宜驯鹿栖息的区域作为路径设计中的“安全区”,也是路线上的优先通过点。

GIS生态安全格局计算

场地上纵横交错的道路、各种人类生产生活场地以及水域都会阻隔驯鹿迁徙的路线。我们通过对这三类障碍物归类分级与打分的方式,为之后的路线设计提供一个理论基础。整个场地大约有2500平方公里,整体评价比较难,因此将其分割为多个5km×5km的方形地块,分别对每个基本单元内的障碍物进行赋分再叠加权重,由此对整个场地的可通过性进行量化评判。

场地障碍物赋分图

图中颜色越深的区域代表越难以通过,我们将三种不同类型的障碍物再乘以权重相叠加,再标识出密林区以及GIS计算得到的安全区,合成一张路线设计的底图,以此为依据进行迁徙路线的设计并对路线上的障碍物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通过策略。


 场地可通过性分值总图


4.Remove the obstacles

我们根据障碍物属性的不同提出相应的策略,使鹿群的迁徙更加科学、高效,同时为减慢冻土的融化助力。

针对开发用地,由于驯鹿的迁徙与人的日常生产生活冲突较大,因此在线路规划时我们根据不同用地的影响辐射范围不同,采用设立围栏、铺设栈道的方式规引导鹿群避开这些用地区域,保证迁徙和生产生活互不干扰。

针对自然水域,我们采取引、绕、跨三种策略。在地势缓和,且有干净水源的区域我们会引导鹿群前往作短暂停留,同时我们会在河道边增设供牧鹿人休息或驻扎的帐篷营地。在不适停留的水域,我们根据水体宽度的不同,在路线设计上相应地采取引导鹿群绕行或架设桥梁穿越的不同对策。

针对道路障碍,我们根据道路的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策略。迁徙路线如被高速路阻挡,就选择避让绕行,采用围栏的形式阻隔鹿群,如遇二级路则在必要处架设天桥,供鹿群和牧鹿人通行,如遇普通小路则引导通过,必要时设置围栏保证人与鹿的安全。

对于场地上障碍物的解决策略 


5.Redesign the Routes

根据场地上各种用地的分布、计算得到的栖息地以及对传统迁移路径分析,我们在原有路线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将驯鹿引导向优先通过区和密林区。使得新的路线既能够满足鹿群的迁徙、生存需要,也科学引导驯鹿适当啃食植被,以增加冻土区地面反射,减少地表热量吸收,达到减缓冻土消融的目的,旨在让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互不干扰,和谐共赢。

我们将设计后的路线与场地障碍分值叠加,发现仍有部分路段穿越了低通过率区域,因此我们选取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块,深入场地,利用之前提出的策略,进行具体设计。

路线与小场地设计


6.Reshape the Relationship

BBC曾经记录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驯鹿迁徙,这不仅仅是动物界的壮观景象,也是北欧文化的象征。我们设计这条路线的目的不仅是为鹿群迁徙提供便利,缓解北欧冻土生态,也希望路线本身可以作为一条景观游线,能够让世界各地的人来到这里,了解北欧文化,感受自然魅力。

因此在设计线路上,我们结合观景,设计了三种空间形式,一是仿照哈哈墙的做法,利用自然高差形成景观界面,同时隔开游人与驯鹿,两者互不干扰,观者可在地势较高的平台处观赏驯鹿迁徙的浩大场景。二是利用自然河流划分空间,使人和鹿保持安全距离,同时增设亲水平台,丰富人的体验。三是架设景观廊架,鹿在廊桥下迁徙,人在桥上观赏,廊架高低起伏,人与鹿时远时近,提供多角度观赏的可能。

通过驯鹿迁徙,全球各地的人们可以互相交流,用不同的方式展现对生命的关注,对生态的理解,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希望这条路线就像一股暖流,在时间的长河里延续下去。

景观空间形式与效果图  


项目整套图纸:





J‘Studio课程专注于提高景观专业学生的整体能力

从选定项目到概念生成

从融入最新理论到参数化软件学习制作,符合数据处理趋势

到最终完成出图,一对一授课不限课时!


J‘ Studio现如今不仅有一整套作品集的课程,

也针对不出国的小伙伴有单独一个项目的辅导,

让你提前感受国外的教育模式!


2020fall报名正在进行中

更完整的课程体系

从软件到设计理论逻辑的全新教学体系

20fall工作室全面升级改版

J'Studio景观留学工作室的努力希望与您一起见证!


详情请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