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皖南五日:在稻子成熟的时节,追寻食物的脚步 |【食物的家】前线报告Ⅱ

江上 九樟学社 2019-07-04

文字 :江上

图片 :江上




8月下旬,随同九樟学社“食物的家”团队在安徽省南部进行调研,这是自十年前去过一趟婺源之后,第二次踏入徽州地区。因此行有固定的目的和线路,并没有在一些知名的景点停留,主要在宣城以及古徽州下辖的黟县、祁门等地调研,避开了那些常规的旅游线路。在稻子成熟的时节,追寻食物的脚步,再次回到乡村,见识到亲切而动人的乡土风景,一路上的见闻颇觉新鲜有趣,值得记录并分享。

 

【宣城】:宣酒集团


行的第一站,经杭州北部的余杭——湖州安吉——安徽广德到安徽宣城。主要考察为安徽宣酒集团。因为天气炎热,酒厂歇业,我们只能见到生产车间和窖池,真正的工作场景要等到天气凉快以后才能看到了。




我小时候生活的村子以做酒闻名,但是工艺相对简单,模糊还记得他们拌曲、摊凉、蒸酒的流程。这回第一次见到了更为复杂的制酒场地,尤其是第一次见到宣酒引以为豪的“江南小窖群”,真是大开眼界。


小窖群,粮食就在这里发酵


小窖是酿造白酒的一种窖池,其体积大小一般只有9立方米左右。2007年,中国白酒泰斗沈怡方先生考察宣酒集团,对这种江南小窖大为赞赏,他说:“这也是我见过的规模最大的小窖群。一般来说,窖池越小,糟醅与窖泥的接触面积就越大,发酵就越充分,产生的风味物质也更多。”


蒸馏车间


其他队友在测绘的时候,我自己一遍又一遍地去看他们墙上的工艺流程和作业标准,并请师傅介绍详细,理解起来仍然困难,看来在食品加工领域,白酒确实是专业度非常高的一个行业。



目前的宣酒,主要开发的是传统浓香型和芝麻香型白酒,宣酒的香型和风味,与它选用的原料和独特的工艺的关系都有很密切的关系。我平时喝白酒不多,不像有些老酒鬼,特别会分辨,或者特别钟爱某种口感、香型的白酒。在我看来,白酒之不同,关键还是口感、香型的差异,就宣酒来说,多次拌曲、小窖发酵、香醅串蒸等独特工艺形成了它的特色。而就普遍的白酒来说,生产者的“加工”和消费者的“品饮”形成的良性互动的关系,让中国白酒呈现格外丰富的状态。


目前的宣酒,把自己的源头追溯到唐代的纪叟老春酒,这个“老春”应该是和剑南春的“春”一个道理,大约可以理解为高度酒。但是按照学术界的观点,元代之前并无白酒酿造技术,今天的宣酒和唐代的老春酒的关联,还需要更为科学严谨的论证。


因为宣酒在常规渠道也可以买到,我们此行也没有买。我比较期待的是,希望有机会能喝到酒头这样的好东西。离开的时候,见到办公室门口有一人手执一杯酒在喝,而且没有配菜,这样的风景似乎也只有在酒厂才能看到。


中午聚餐,是在安徽吃的第一顿饭。和江浙菜相比,口味明显要重很多,甚至有点川菜的影子,大概是现代厨师学校训练的出品,和真正的徽菜还不太一样。食物中有红薯粉,虽然这种东西也很常见,但是有两道菜里都用到,觉得很奇怪。后来看了下当地的特产目录,红薯粉果然在列。


晚饭后在宣城闲逛了一圈,和其他小城市或者县城的面貌相比,宣城市区无特色,很少看到有地域特色的街景或店铺。那些奶茶店、服装店、小饭店、屈臣氏、八佰伴超市,和其他城市几乎完全一样,现代化的巨轮已经将这里的特色完全荡平。


时间匆忙,宣城的知名的鸭脚包也没有吃到,以后有机会再尝尝吧。

 

【宣城】:皖南木榨油博物馆


22日晚住宣城,第二天一大早赶到郊区的一家大型的木榨油加工厂——安徽康平油脂有限公司。这是皖南最大的木榨油工厂了,董事长非常有现代企业意识,也非常善于经营和包装,不仅收罗了皖南最大、最多的木榨龙,还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皖南木榨博物馆,对木榨油的工艺和衍生的文化进行了相对系统的搜集和整理。


皖南木榨博物馆陈列


生产车间,用的都是上百年的老木榨机



老木榨机



厂子里有一位来自泾县的老师傅,70岁,个子不高,为我们演示装饼的时候,他穿着布鞋,用鞋底踩、用鞋帮压,动作轻巧熟练,看上去乱糟糟的稻草,居然把菜籽饼装得特别匀净,不撒不漏,一看就是好多年训练的老把式。



榨坊撞击木楔的,一种为石制的撞锤,一种为带着铁皮的长木柱。撞木楔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把握方向和力度,这样一套娴熟的动作,至少需要数年的训练。而这里的老师傅们说,他们从十来岁的时候就开始重复这样的动作,一撞就是五、六十年。




传统木榨流程都是按部就班,炒籽、磨碎、熏蒸、制坯、装饼、上榨、脱榨……每一项工作都有很多细小的技巧和讲究,影响到整个生产过程是否高效、省力,更决定了木榨的出油率和品质,并不能完全被机械化所代替。



整个木榨坊里飘散着浓郁的菜油香,我以前以为,与现代机榨相比,木榨油的好处主要是香气取胜。据康平油脂董事长介绍,木榨油在营养成分上也有颇多优势,尤其经过后期精炼的木榨油,更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饮食理念。


尽管董事长要赶去上海,中午还是抽时间请我们吃饭,使人大为感动。席间番薯藤和辣椒清炒,和浙江做法类似。有一道咸菜,不知道是什么原料,别有风味。另有一道菜,很像上海菜里的八宝辣酱,只是花生米被泡软,并不算太好吃,最好吃的还是那道不知名的咸菜。


宣城是安徽的东南门户,得地势之利,自古便为江南通都大邑。它在中国文学地理上有特殊的地位,出名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谢眺和他的迷弟李白。比较知名的,如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北楼和敬亭山,我们此行无暇停留,车路过敬亭山也没有时间去看一下,想来也不过是座小山罢了。


傍晚赶到黟县碧山,食宿均在碧山村泰来农庄,红烧老鸭,皮酥肉烂,非常入味。豆腐皮菌菇汤不错,口味和浙江菜很像。吃完饭到碧山村闲走,七夕临近,星汉灿烂,一霎时又有小时候夏夜的感觉了。仔细地去辨认北斗七星,可惜居然没有找到。

 

【祁门】芦溪乡安茶厂


徽是产茶大省,除了世界闻名的祁红、六安瓜片、太平猴魁之外,还有历史更为悠久,也更为小众的安茶。祁门安茶是我此行最想拜访的对象,事实证明,确实不虚此行。


从碧山出发,近中午到祁门,茶厂老板请吃午饭,上菜前上的不是瓜子,而是豌豆,干香酥脆,同行之人吃得停不下来。由祁门县城开车到芦溪店铺滩的茶厂,还经过了约一小时时间,路比较窄,仅可容一辆车通行,路两边翠竹密林,小溪环绕,与浙江的山地非常相似,只是这里更少现代工业的痕迹。


安茶之工艺实在是非常特别,消失了半个世纪后,九十年代才在老茶人的回忆摸索中得以重生。整个制作过程,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十数道工序,从4月份开始采摘,一直要到秋后甚至年底前才能彻底制成,而一年中大半的时间都在制作和等待。制成之后,又需要长时间的存放,才能获得更醇厚滋润的口感,真是最费时费力的一款茶。


祁门县芦溪店铺滩,后山全是茶山,一年只在清明前后采茶


这种小竹篓是安茶最富特色的配置,其大小分为一斤篓,或是半斤篓


村里多数都以茶为生,茶农既会采茶也会编制茶篓




可惜的是,我们时间非常不凑巧,安茶每年要过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后,才能进入第三阶段的精制与包装。承夜露是安茶最大的特色:要趁天气晴朗,露水重的夜间进行。这一点,是安茶和其他茶类最大的不同。


深山里的安茶茶园,彻底隔绝了工业污染,茶树是与祁红一样的槠叶种,祁红一年采二次,安茶仅采一次,是比祁红更苛刻的选料。我初次接触就被这种茶彻底圈粉——严苛的选材,精细繁复的工艺,既有后发酵茶醇厚的口感,又没有丝毫陈腐味,还有消食、祛湿的药用价值。这是我个人调研中收获最大的一次。 


【黟县】碧山


一天部分队友去了绩溪,我们就在碧山修整。中午和泰来农庄老板同吃午饭,老板将本地的韭菜切得很细,用来炒饭,比葱更香。碧山真是好风光。夏末秋初,稻田广袤,青中泛黄,四面晴岚浮翠,云门宝塔恰似点睛之笔。看到农民在这样的环境下劳作,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黟县被群山环抱,位处盆地。不远处就是碧山云门塔





逛了下碧山书局、牛圈咖啡馆、工销社,这些东西更多是强势植入的文化符号,吸引着外来者的体验与“朝圣”,却与当地农民生活关系不大,这也引发我们更多去思考乡土、乡建、农村产业自新的出路。



【黟县】潘村、关麓等


行人到附近的几个村子转了转,最爱潘村,由一条小路进入,四面金黄的稻田将人点缀其中,宛在画中。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格外隽永动人。




关麓与潘村相近,在一个山坡上,地势上不如潘村开阔。碰巧遇到大雨,我们在一老宅下避雨,那户人家只有两老居住,雨从天井中落下,落到下面的石条、石凳和砌的储水池内,苔痕浅浅,花盆内栽种普通植物数本,长得却极有精神。



随后还去到一条隐秘的溪谷,名自在谷。从山谷中出来,见余霞成绮,新月在天。只是纵在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可避秦。




中午大聚餐,席间有臭鲑鱼,味道尚可,可惜是最后被吃完的。

 

27日晨,从碧山赴黄山市区坐高铁回杭。早上出门,有雾,节气已近白露。前几天玻璃窗上已看得到露水,这些物候,城市里已经感受不到了。

 

广袤的农田,绵延的茶园,精湛的百工技艺,曾经辉煌如今落寞的数不清的祠堂、牌坊和的民居……皖南是“耕读传家”的中国传统生活风貌保留较多的地方,它像是我们每个人的家


不断地有人从这里离开或者归来,何处是仓廪、又何处是礼节,我们前行的路,注定扎根于脚下的这片乡土。


_ 完 _



作者介绍:





由作者|江上|图文供稿

九樟学社编辑部


| 版权声明 |

本文版权归九樟学社及其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或投稿,请联系后台

| 联系邮箱 |

jiuzhangsociety@g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