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地村镇化

田园文旅 田园东方研究院 2022-09-23


本文转自又见田园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壮大乡村产业,2019年7月24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通知,批准298个镇(乡)开展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实际上,从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到乡村振兴,再到农业产业强镇,背后的底层逻辑都是要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平稳实现产业和人口的重构,使一大批产业和人口能够实现在村镇的阶段性“聚合固化”。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整理,我将其归纳为——“在地村镇化”,并首次以此文对“在地村镇化”的概念、理论体系和实施路径进行系统性解读
在地村镇化,是在当前国情下,在产业和人口在国土空间重构的大潮中,兼顾生态文明与和谐发展需求的一种产城乡融合发展的模式。在转型期的中国,这样一种新型城镇化的理念与方式,将以空间应对时间、以时间换来更好发展的空间,在地村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一条有效的实施路线。

在地村镇化提出的背景:

乡村振兴有商业模式吗?


我之所以提出“在地村镇化”的理论,是因为这些年在乡村领域观察和体会到许多错位的情况,从而引发了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底层逻辑的思考。
国家提出乡村振兴之后,央企、国家的金融机构、承担政府工程的大型的民营企业等,都把目光瞄向了乡村地区可能发生的投资业务。然而这其中的各个主体都一直存在着诸多的困惑,有一个问题一直没能得到回答:乡村振兴真的有商业模式吗?
我们田园东方在这个行业里,也经常受到一些乡村的邀请,说能不能帮助他们运营这些项目,运营什么不知道,运营旅游项目也行,商业场所也行,文创基地也行。其中有两个例子很有代表性。
第一个例子,是在东南区域城市群周边的乡村,政府委托我们运营管理一片已经投资建成的配套设施公共服务区,其中包括村民的礼堂、食堂还有展示厅,甚至还有一些文教设施、商业场所等。政府希望我们能把它给按照度假乡村的方式运营起来,然后我们去采访了村里面的村民和镇上的管理部门,问了一个很直接的问题:这个村到底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结果他们的回答是,首先,这个村是我们决定保留的一个村,但这个村现在很难管理,因为离一个工业园区比较近,村民都大量对外出租房屋,一套房子就租十几个人,也没有人务农,环境很差,还有治安问题。地方政府的真实想法是希望这个地方更加有序。而当市里面和区里面投了大量的钱建了文旅设施的时候,村里面的人看着他们觉得好奇怪,你们干的事情跟我们的需求不是一码事呀!
另外一个例子是在一个稍微贫穷一些的地区,村里的年轻人一直在流失。地方政府为了树美丽乡村的标杆,大规模投资建设了河道景观、村民广场、展览厅,然而建好之后还是一直空置,政府希望能够把这些设施按照文旅项目经营起来,带动村民回来务农,或者开农家乐,但人还是在继续减少。
从这两个例子中可以发现,有时候地方政府做的事情其实跟这个地方实际面临的问题不是一码事,出现大量的投资浪费和错位,也有很多企业在其中铩羽而归。所以我认为,乡村振兴实质上没有商业模式,也就是说,乡村振兴不是商业属性的事情,需要在更大的范畴里来理解。很多省市花了大量的钱去做一些示范性样板区,例如高标准种植基地、乡村科技示范基地,这些并非没用,但对很多农村来说,贴合性没那么强。站在新型城镇化的角度看待乡村振兴,要的是一个有活力的村镇,而不是一个不接地气的展览厅、示范园。
那么,乡村振兴的目标和实现路径到底是什么?

在地村镇化聚焦的问题:

产业和人口重构

 

要弄清楚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就必须把视角再提高一个维度。因为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是站在更高视角提出的要求,是要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和谐与发展的问题,因此需要兼顾政治和文化诉求,不能仅仅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理解。

必须回归到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的视角,才能理解“在地村镇化”这一概念所聚焦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广州拆除城中村(图片来自网络)
当前,我们确实面临很多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生态文明遭破坏,人口和产业都面临巨大的挑战。从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来说,中国正处于巨大的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环境下,生产力需要快速迭代。目前中国还存在有很多低效的行业、产业、企业,但它们在国民经济中依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承载了大量的产值、吸附了大量的产业从业人员。在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下,这些产业必须革新,然而又不能一下子完全抛弃,因为产业只能逐步重构,太快了容易引发别的矛盾,所以就有一些产业需要梯次的疏解到大城市之外的小城市、乡镇。
还有另一种力量,有一些新型的产业的价值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因此往往需要比较宽容的竞争环境,非高度竞争的区域更容易提供这种土壤,比如产业小镇、科创园区,甚至乡创园。它的产品最终形成竞争力之后,会逐步向人口和信息的密集区,也就是城市里面进化。
因此,有些产业在疏解,有些产业在向上进化。所以从产业重构的角度,我们需要重新去理解国家几年前提出的特色小镇的概念,它是产业重新凝聚组合形成这种汇聚点的表现形态,只不过后来在执行中出现错位,成了一个有些贬义的词汇。
2018年中国农民工总量为28836万人(图片来自国家统计局)
从人口的角度看,科技进步、产业重构以后有很多人口,也和那些产业一样无处安放。我们都知道城市里面现在有2亿多的农民工,另外可能还有2亿甚至更多的“低效能工作者”,他们一直从事那些其实应该被“革命”掉的落后产业,这些人年龄可能四五十岁,还是传统行业人口,要学会新技能、拥抱人工智能时代,非常困难。此外还有6亿多在农村生活的人,他们中有年轻人、老人、孩子,随着生活的富裕,他们也需要从乡镇、小城市,一级一级往上进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需要工作,也需要生活。
所以,一股力量是从大城市向下甩脱,而另一股力量是从乡村向上进阶,他们都会交汇在小城镇和村镇这个领域里面,这里就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

在地村镇化的实施路径


中国当下产业和人口重构的底层问题,也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底层逻辑。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方法就是“在地村镇化”
无论从人口产业还是生态文明的角度,必须让产业和人口通过国家的投资帮助,固化在村镇区域中。从2015年到现在,国家从特色小镇到乡村振兴到田园综合体,反复号召,其实背后的意图就是这个。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性问题,牵涉到科技革命、人文思想的演变、国际竞争、国内矛盾等等,我们需要用这样的方法,让产业人口重构、生态文明能够固守。在这样的历史阶段,要用空间来换时间,这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刻含义。等我们的下一代人,下一代技术能力、科技能力,下一代生态文明的水平重新凝练成未来中国竞争力的时候,那时候才能在新的高度上实现新的平衡。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才能发现在地村镇化的实施路线图是什么。在地村镇化其实就是要形成中国城市化格局当中的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以及村镇的这种网络结构,去完善他们的设施,配置好他们的基础资源,然后分配好他们能够承担的一些产业,最后它们能够吸附从今往后30年发展期间的产业与人口变迁,等待并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村镇这一级别,既然是乡村振兴的实施路线当中的重要着眼点,规划与投资就要围绕在地村镇化视角下城乡融合的村镇聚居地。它的布点、选址,以及所需要的那些产业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就是我们要去投资、规划、运营的方向。村民和镇民,生活在一起,从事他们所能从事的行业,在这里能够繁衍生息,形成一个个不断演化的村镇产业和人口的聚集点。
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对田园综合体的补贴战略和乡村振兴的全面性的理解不足,如果不站在在地村镇化的角度上,从人口和产业入手,就会做很多无效率的事情。从路线图上来说,切入到营造在地村镇化的每个地方切实可行的产业和人口聚集的聚集点、聚集区,能够平衡地接纳产业和人口的重构,使得我们能够迎来比较稳定的发展期。同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所关切的生态文明城乡形态的兴发,就有可能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之下得以修复和发展,也有可能在我们相对稳定的,保证国家稳健进步的情况之下,去迎来我们科技力量和产业结构上到新的台阶上!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