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立平:从一段玩笑的话说说未来的养老问题

孙立平 孙立平社会观察 2018-08-28



去年年底,在一个省会城市,饭桌上我说了一段带点玩笑和调侃的话:


现在六十左右的人,如果能熬20年,也许就能熬50年。什么意思?就是说,随着医疗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20年中,对生命威胁最大的那些疾病,如脑血管、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应该基本上解决得差不多了。也就是说,现在六十左右的人,如果这20年能够活过来,那些疾病对他的生命威胁就不大了。接着再活个30年,活到一百一二,就很希望了。


但是,人的身体进化是缓慢的。特别是,我们现在吃的是有毒食品,呼吸的是肮脏的空气,喝的是污染的水。你是能活一百一二,但可能到八九十岁,很多人就老年痴呆了。那时候将会是什么情景?大街小巷,一群群晃晃悠悠的都是傻呵呵的老头老太太。可以想象一下,那时候中国养老的问题得有多大。


这时候,坐在我身边的一位朋友说,孙老师,你这么一说,这个问题还真的很可怕。假如我将来活到一百二,我儿子不也快一百了吗?我孙子也七十多了。谁来养我呢?


上面的当然是饭桌上带有点玩笑的话,认不得真的。但这个玩笑话涉及的问题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真问题:老龄化的问题是近些年来人们不断一轮的话题,这个问题由于过去几十年间的计划生育政策会在中国显得极为突出;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的寿命的延长,这个问题可能会比人们现在想象的要更为严重。


这不由得使我想到下面的这些问题:



第一,如何以服务模式的创新,以社会化、专业化的方式解决养老问题。


前一段时间,张审军先生的一幅照片在网上热传。这幅照片的题目是《独生子》,为全国第26届摄影艺术展览入选作品。图中,两位病榻上的老人,一个辛酸独孤的年轻人的背影。这张照片折射出当代独生子女面临的养老负担。应当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中国特有的人口结构因素之外,与社会性养老机制的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在很多国家,养老的职能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由社会来承担(或者是市场的,或者是政府的)。考虑到所谓四二一家庭结构的逐步到来,有的为了照顾老人,已经心力交瘁,有的甚至都无法正常上班。而这个问题恐怕不是个人或家庭能够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恐怕应该考虑这样的两个问题。第一,在发展的思维上,将更多的资源用在解决诸如养老等一些老百姓生活最棘手的问题上。第二,在体制和技术的双重意义上实现养老模式的创新,以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方法解决养老问题。


第二,这个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说,这就是市场。


未来的养老问题是如此之大,换个角度看,就是一个极大的市场。去年,和某省工商联的领导及企业家聊天时,我说了这么个意思:过去20年中国最大的产业是房地产,未来的二三十年年,说不定中国会有一个和房地产不相上下的产业,这就是养老产业。


其实,只要想想现在人们为养老准备了多少钱就可以知道这一点。其实人们为此准备了很多钱。不但是准备的那些钱,就是很多人手里有的第二套第三套房子,在很大程度上都有一种养老基金的含义在里边:到时候养老手里的现金不够,用这房子养老。


或者可以这么说,在有限的将来,比如未来二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人花在养老上的钱,说不定比这些年花在房子上的钱还要多;将来的养老市场说不定比这些年的房地产市场还要大。


打个比方。比如说,一个发展水平中等的地级市,房价每平米8000元。你住得舒服一点,120平米,房价100万左右。加上20万的装修,120万打住了。这120万可以住一辈子了,而且下一代还可以接着住。但是,将来老两口养老,120万够吗?可能都不够。


在服务业方面,这些年人们已经讲了很多,健康医疗、旅游休闲、娱乐体验等等。但我想,解决养老育儿等老百姓生活最棘手的问题,应当是重中之重,而这也是巨大的市场之所在。



第三,别老是盯着人们手里第二第三套房子,让这些房子成为一部分人解决养老问题的物质基础。


现在一些条件好一些的家庭拥有第二套第三套房。但这些第二第三套住房意味着什么?正如前面所说的,这些房子在很大程度上有个养老基金的含义在里面。由于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由于随经济社会发展而来的生育意愿的降低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由于医疗技术发展导致的人口寿命的延长,中国的老龄化和养老问题,将会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


在计划生育的宣传中,我们过去一直在讲,将来养老靠政府。但随着老龄化现实地到来,这个话再也不讲了,而是提倡养老靠自己,提倡孝道和子女赡养老人的义务。这其实也是迫不得已。就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看,完全由政府来解决养老的问题,是不现实的。而依靠子女来养老,很多家庭中的子女其实也是有心无力。在这种情况下,将来养老还得靠老人自己。起码从经济的意义上是如此。


老人养老靠自己,说起来很荒诞,但可能也只能如此。但老年人怎么能自己养老?唯一的办法是依靠自己的经济能力。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许多老年人在努力的为自己养老攒钱,而钱放在手里和银行里又怕贬值,于是不少人就换成了房子。这就是中国目前很多第二第三套房子的由来。


要看到,老龄化就是眼前的事情。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是不可能经由某种统一的模式解决的。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将来可能要更多通过市场的方式来解决养老问题;经济比较困难的,养老的责任可能要更多地由政府和社会来承担;介乎于两者之间的,以政府、社会、市场和家庭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使得一部分拥有第二第三套房子的老人用自己的经济力量以市场的方式解决养老问题,可以在总体上减轻社会的养老负担。在这个问题上,要警惕一种民粹主义的情绪。要明白,使得一部分人能够用自己的经济条件解决养老问题,总比把这个负担全加在社会身上要好。反之,以房产税的方式逼迫人们放弃第二第三套房,势必使得本就难以解决的养老问题雪上加霜。


延伸阅读:《孙立平:生命周期紊乱:中国人为什么活得这么累》


每期一图



2008年摄于秦皇岛。


原创文章开通赞赏功能。下面的二维码是苹果的需扫描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