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21年7月2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留言精选13】对灾情的反思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是真正的反思

立平观察 孙立平社会观察 Today

水灾牵动众人心。昨天本公众号关于河南水灾的一点思考发表后,即收到400余条留言。限于平台精选留言数量的限制,许多留言无法与读者见面。现专门编发一期留言精选。在编发时,优先考虑了如下几点:来自河南灾区朋友的信息及感想;对水灾进行较为深层反思的;有建设性意见的等


J :大灾面前,总能闪耀出人性的光辉。灾难发生,在政府还没来得及反应时,是老百姓最先自救。毫不犹豫舍身救人的事情太多了。许多商家,尤其是小饭馆,小商店,小酒店对落难市民的无偿帮助更是数不胜数。好人好事被拍到的发到网上的仅仅是一小部分。涨价酒店,捞酒瓶的只是个位数。这种人不值得一提。今天,去买救灾食品,到了我们当地最大的超市,发现我来晚了。成箱的方便面,火腿肠,饮用水,几乎空了。店员说,都是被抗洪救灾的人买走了。


青鸟殷勤为探花:作为一个郑州人,我为孙教授的这个视角点赞。坦白的讲,作为一个平日比较关注天气的普通人,在这次暴雨预警前几日也有准备,特别为住高层的老人准备了食物,也到叮嘱他们大雨天不要下楼。但是,后来发生的情况还是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而且事后阅读发现这场暴雨也颠覆了本地一些搞水生态研究者的固有看法(旱情思维)。孙教授的这个思路,其实也是我个人的一个思考路径。发生了灾难,反思与反省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是真正的反思,而不是装模作样的伪反思,自欺欺人的浅思考。


高峰:自然降雨,一小时下1000毫米,以郑州市的地势、沟渠分布及排水能力,也不足以平地普遍涨2米的水!更不足以把地铁防水墙冲垮造成那么大死伤。 一是西部若干水库泄洪(有人严重怀疑有溃坝发生),郑州市民无从知晓,致使市区水从中午1点从西往东开始迅速上涨。 二是地铁内6点已涨到齐胸,说明进水时间更早,而到8点半救援力量才到一个海棠寺站。涨水了为什么没有及时停运?为什么没有及时救援?又为什么在这段无作为的时间内,大象新闻等官方媒体说人都救上来了? 三是整个市区自西向东水势凶猛,东西向的大街上,人居然能被水流冲走;再去看看退水后的大街,多是西部的车漂到东部车上面,沉淀的不锈钢栏杆、垃圾也多在西向的树上、墙上,说明水来自西部,即郑州西边的河流、水库。那么热衷于在市区挖沟、绣花的领导去哪里了?地铁及时上报情况、被围者铺天盖地发微信、微博,领导眼和耳何在,又是怎么决策的? 紧随郑州之后新乡、卫辉的雨灾更说明一个事实:城市,如果没有上游的溃坝、泄洪,自然降雨,城市本身低地可能积水,但断不会瞬间形成滚滚洪流! 城市洪流,起因是天;助推成灾,则是官僚体制下尸位素餐者!

刘军:其他防洪部署就别说了,基本不可能的,河道堵成那样都没人管,作为一个河南人我也是无语,我们县河道里都修成房子了,还起名叫水街,我都想举报政府,不知道去政府告政府行不行,也怕他们打击报复我,有一天县城被水冲了,要是生灵涂炭,别告诉我是纯天灾,我们本可以做的更好。


无语:提前通知撤出村庄是有的,但是基层应该是没有具体落实到每一户每个人。具体去查,每个村庄的民情都不太一样,负责程度不一样。


守护敏卡和雅米:其实河南内涝真的很严重,一直如此,每逢下暴雨,一定会淹。只是这次是一个超级加强版。就在郑州被淹之前,我河南老家刚刮了一场龙卷风,受灾面积很大,但媒体几乎还没有来得及报道,紧接着就来了郑州灾情。没人关注龙卷风了,甚至没人知道……


🍀JQ🍀:不仅仅是干旱思维,还有长期注重地上面子工程的思维模式。


筠子:气象部门早就预警,发出红色暴雨预警信号了,为什么不停课停业呢?这要是放在我们南方沿海城市是难以理解的,什么颜色的预警决定什么措施,是早就已经从小刻在人们的思维里的。讲到底还是没有敬畏自然和敬畏规则的心。


平东海:下面只能等着上面的指示才敢动,没指示面对突发事件就干看着,不是一次两次了。2009年那次我们这里就是这样,等了一晚上最高指示,啥也没干!


s:从这次天气突发事件,我看到的是,尽管国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法律,还是有法不依,依法治国不仅仅是任重而道远…


植言:可查到的消息,早在2013年(或许有更早提出的)就有人大代表提出要全民普及气象预警知识,但好像很多地方没有重视。比如我们江西小城市,城市内涝比较常见,但防汛方面做的还不到位,大雨涨水都没有及时三停,有些地方涨水导致交通混乱,有的学校领导没有上级的批复不敢擅自停课,家长还得冒雨送学生上学。


Peter减法:如此信息量巨大的现代社会,都等首脑来决策,首脑必须是台超级计算机,这时也会过热了。首脑不决策,层层等指示,首脑一决策,层层加码,变本加厉,其本质都是在把责任推给首脑,自己就可以不动脑筋、不负责任。只有每个人都勇于担当,才能快速决策。


宋祺:评论里很多指责初期防汛措施失误的,虽然我也支持问责领导,但这种问责应该是基于损失而不是措施的。任何措施和预案都是基于过去的数据来的,打个比方,历史极值降雨是200mm每小时,那我设计防汛的时候按300mm设计,1.5倍冗余,够不够?这次是不够的,但是当初定标准的时候,历史极值200mm,你按700mm降雨的标准报上去,3.5倍冗余?估摸着纪委得找你喝茶了。再比如地铁被淹和隧道被淹,很多人说提前应该停地铁停隧道,那么,凭什么呢?历史降雨极值才200mm,我按一定冗余设计的预案里,200mm淹不掉,我凭啥提前停地铁停隧道?


陈建:城市规划设计标准讲究的是成本效益比,提高防洪标准和防震标准不是根据一次灾害的数据就可以进行调整的,况且即使执行了新标准,旧设施旧建筑如何改造,能否改造也是问题。所以,当下能够做的,还是提高人的防灾意识,并采取防灾物资储备和保险等手段应对灾情和灾后重建。这次灾情,由于河南甚多地市购买了综合治安保险,以及农业保险,最起码使得受灾财产和人员得到一定的保险赔偿。


歆冰儿:郑州的雨水已通过泄洪的方式排走,但是排走的洪水经过河南周口市扶沟等地,沙河没有抗住,多处决堤,仍旧淹没了许多村庄,当地领导却不愿声张,周口权威媒体的发声一直是周口挺住,没有一处决堤。


榕树下:不管有没有水灾,都应该恢复人工湖池。即可抗旱,又可防涝。其实对于建水库,农村的坑塘改造,国家都是有补贴的,只是因为建设主体不太明确,效果不太好。而且以前有些池塘湖泊,在建设中很多都被就地添平了,都喜欢建广场,不喜欢建池塘湖泊,也是需要纠正的。


dengyun:今日洪灾不是溃坝就是泄洪,否则,暴雨产生的洪水不会如此短暂而猛烈。这些水库若不科学处理,今后在暴雨之时,灾难仍将会重演! 河南大大小小的水库繁多,建造质量又差!水库养鱼、发电,搞经济收入,将利益做到最大化。平时舍不得放水,大雨倾盆时,怕溃坝就偷偷泄洪。

Lihua ZHANG:有人说,前些日子大象往北走就是信号,它们是想回老家,“豫”在古代就是有大象的地方。还有网友说,福建今年旱得厉害。看来南北方降水真是有可能翻转,人们的思维也是该跟着变了。


刘德宇律师(金博大律师所):孙老师的话也是有一定道理,在郑州20来年,确实没有经历过这么严重的雨水。尤其是近些年来,郑州一直是少雨的。虽然看了天气预报是暴雨,但是大家还是没有把他放到心上。


YOU:旱情思维很贴切,就跟非洲如果遇到雪灾一样,根本不可能有防备的观念。


水四方:“南雨北移”近几年确有此情。孙老师据此提出必须及时转变“旱危“思维为水灾思维。遵顺自然规律:从西南(藏)引水到西北(新疆等)的天大的宏伟工程就不必搞了吧!


梁伟:1、郑州市的建成史,仅仅用了60多年时间,人口从2万迅速膨胀到1000多万。是一座“被火车拉来的城市”。郑州老城区建设期间,城市规划人才极度匮乏,官员更不懂城市规划。所以,城市建的确实很乱、很多地方不合理!2、郑州市地处平原,周边地势过于平坦,西部100公里外是丘陵山区,遇集中的大暴雨几乎无处自然排涝,需靠机械加人工排水。 这两个背景常识,大家要了解一下!


大树:记得小时候路边都有排水沟各河道都建有扬水站,这些年排水沟填平都建房了,各种排水设施全都废了,下雨就淹!


任婧玲:灾害研究里有个理论,就是说,人们会在心理上夸大小灾害,疏忽特大灾害,还有确认一些基本避灾常识和措施是没有的,举个例子,北京在7.21之前也是如果暴雨,地铁停运,但是郑州没有,另外人们在雨已经下到齐腿的位置还想着做地铁,暴雨还待在车里。


姜长卫 :“南雨北移”提炼的好。


朱焱:孙老师说得对。曾经的胡焕庸线,即400毫米降水线正以每年15O公里的速度北移西扩。思维需要及时更新


孟庆彪:是的,应该做这样的宏观研究,并要有因应的宏观思维。


张应龍🌴:我觉得背景还可以放大,北极高温40度,冰川融化。人们过度沉醉在物质丰裕带来的幸福生活中,是不是也该反思自己是风险社会的承受者也是风险社会的缔造者


花明村渔翁:”我们在城市选址、建设、规划、设计上,有相应的考虑吗?”,千年大计选址有相应的考虑吧?


曾经沧海(良杰装饰):二十一日早上还是看到两个公众号推送的文章才知道郑州发生了那么严重的内涝,赶紧去网易新闻搜索,只有寥寥无几的两篇报道,这还是被国内网友称为新闻良心的门户网站,赶紧遇事信息畅通,让人民群众自由表达,相关部门行政效率高一点责任意识强一点,那么天灾过程中人为因素就会少一点,期待中国人民都平平安安的。


范明:20日晚,朋友圈微信群己经传遍了郑州地铁被淹的视频,我特意关注了一下我们的最大的官煤,依然在报道国外灾情,只是稍微提了下河南灾情,给人感觉好像也没啥。难道如实报道及时报道很难吗?


逍遥丸子:现在媒体一窝蜂是正能量 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追官责别又变相把责任推给老天爷


茶叶是原中国普洱茶研究院副院长罗朝光先生制作

经过19年存储转化的无量山老生茶出山

老料新压,口感醇郁、浓厚,老茶味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