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财富是哪来的?究竟谁养活谁?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我们一直有一个误区
财富是从哪来的?怎么分配才合理?这个世界上究竟是谁养活了谁?
这些问题不时萦绕在我们心头,而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往往是大相径庭。细微的分歧不去说了,最突出的分野就有劳动价值论与资本价值论两大阵营。前者说,财富是劳动创造的;后者说财富是资本生成的。也正是从这里,又衍生出在谁养活谁问题上的对立。许多时候,人们争论的不就是这个吗?
那究竟哪个对?哪个错?我现在要说的是,不是哪个对错的问题,而是这个争论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为什么?因为这种讨论的前提把创造财富的诸因素看做是固定的,各自所起的作用是一成不变的。而实际上,这是一个此起彼伏的动态过程。
我们可以把财富先分成自然赋予和人工创造两大类型。一棵自然生长的果树上结出的果实,与我们手中使用的智能手机,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前者是自然赋予的,后者是人造的。毫无疑问,人造的过程就是劳动。但我们这一眼看到的,很可能让我们产生一个误解:这就是夸大劳动的作用。你看,我们生活中这么多物品,有几个是大自然生长出来的,不都是人类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吗?
但是,你错了。我并不否认劳动在创造财富中的作用,我甚至认为在人类的最初始阶段上,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因素。通过种植、狩猎、驯养,或是将大自然中的资源搬运过来,或是创造出新的物品,都体现出劳动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但尽管如此,劳动对创造财富所起的作用,还是很有限的。为什么这么说?可以看下面的证据:
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在从人类文明诞生一直到二三百年前这一漫长的时间里,财富增长的水平停滞了几千年。凯恩斯说,一直到公元1700年为止的4000年间,某些时期的生活水平也许比别的时期要高上50%,但不会超过100%。这说明什么?你不是说劳动创财富吗?那为什么在那样漫长的时间里财富没有明显的增长?为什么创造不出更多的财富?这其中,其实另有原因。
无数经济史的研究表明,社会中财富的大量增加,其实就是最近二三百年的事情。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人们寻找了很多因素来解释这个现象,从技术到资本,从产权到市场。不错,这些都是重要的因素,但由此建立的解释链条,总是让人们觉得有点牵强,总觉得似乎是缺少了点什么东西。这些逻辑链条中缺的环节是什么?就是从劳动到生产的转变。人们忽略了生产这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生产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有组织的劳动。在此之前的劳动,基本是个体性的(像修长城这样军事工程性劳动除外),不但是个体性的,而且劳动的成果就是用来自己消费。而生产则不同,生产不是简单的劳动,生产是一个体系。而其基础就是分工与合作。分工与合作提高了效率,换句话来说,提高了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而且提高的不是一点点。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通过一枚别针的生产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这种新型劳动方式创造的奇迹:生产一根别针需要截丝、打磨、弯曲等18个环节,在传统手工作坊里,18个环节由一个人完成,一个熟练的老工匠,一天最多能做20枚别针。而把18个环节分成18道工序,分别由18个人负责,每个人每天能做出多少枚别针呢?4800枚!生产率比原来提升了240倍。这就是分工与合作的威力。
但用生产的方式重新组织劳动,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不信,你凭空组织一个生产活动试试。这时需要的条件是两个。首先,是生产活动的组织管理者及场所与机构。这就是老板和工厂或企业。而支撑老板和企业的,就是资本。没有资本,就没有老板和企业。其次,是交易、市场和商人。工厂中的原材料、工具和机器以及劳动力哪里来?来自市场中的交易。大量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可能完全自己用,也需要到市场中出售。这都是财富创造不可缺少的环节。用今天的话来说,企业与市场搭建了财富创造的新平台。这里我想说句题外话,我们一定要意识到经济活动平台的重要性。这个问题我们找机会再来讨论。
这时,不是说劳动没有意义或价值了。没有劳动,工厂中就不会有实际的生产活动,市场中的交易也无法完成。但尽管如此,当劳动转换成生产之后,创造财富的因素变了。在此之前,劳动在当中的作用是最突出的,但在劳动变成了生产之后,事情不一样了。这是需要与生产活动有关的种种因素。至少说,这时候出现了老板和企业,商人和市场。这也为其他因素介入财富创造过程提供了可能。
我的意思是说,像这样的问题,是不存在一个一成不变的答案的。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关问题,我们另文讨论。
关联阅读:
挖茶俱乐部精品系列
出口欧洲的一款熟茶
熟茶之母谭梅老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