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校研究生颂百年丨电波传万里,爱国存心中

传邮万里的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会 2024-05-05


厚德 博学

敬业 乐群



百校研究生颂百年

2021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

多少英雄儿女谱写了历史的华章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学党史,践初心,担使命


北京邮电大学作为国内信息通信领域的最高学府,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内具有全通信领域研究开发能力的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今天,百所高校网络接力学习“四史”活动走进北邮,我们接过@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接力棒为您讲述李白烈士的故事!



建党100年以来

涌现出无数爱国志士

滴答 滴答

永不消逝的电波

传递出重要的情报

滴答 滴答

伴随着邮苑歌声

李白烈士永留在邮子心中



北京邮电大学校园里有这样一座雕塑,他用无线电波在抗战时期架起了无数座“空中桥梁”。他就是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的原型,我党情报系统的烈士——李白。




    秉大人志向

    不贪无义之财

    不取无来路之物

    一身傲骨

    两袖清风



上海地下党联络员李白,中共党员,生于1910年,是湖南省浏阳市人。他从小就勤工俭学,长大后在一个地主家里工作,经历了年幼丧母之痛,体会了地主欺压之苦。他发誓要抓住机会好好学习,将来为人民做贡献,推翻地主。在1925年李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参加了湘赣秋收起义,在1930年8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任红军第四军通信连士兵、指导员。1934年6月,李白转入位于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在电信班第二期学习无线电技术。   


年少有为


1927年5月21日,湖南长沙的浏阳东区乡镇被国民党许克祥派重兵血洗,发动了“马日事变”。李白加入了昼伏夜出的“中共地下游击队”,这支游击队以纸业工人为主体,打击进犯之敌。由于李白在斗争中表现勇猛,游击队派他担任了当地少年先锋队队长。7月,李白带领当地少先队员们火烧了国民党团防局的一个团部,自此,李白成为张坊镇家喻户晓的少年英雄。


电台重于生命


1930年,李白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活。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李白也跟随开始了长征。在长征途中,任五军团无线电队政委的李白向全体无线电队员发出了“电台重于生命”的号召,并将这句话坚持到了生命的尽头。


(李白修理电台的工具)


有情人终成眷属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由于组织需要,李白辗转来到上海从事与党中央的秘密通信工作。1937年10月10日,化名李侠的李白到达上海,并于第二年初春,设立了第一个秘密电台。这个秘密电台架起了上海与延安之间的联系通道,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空中桥梁”。

为了掩护秘密电台工作,保护李白的身份,1939年,青年女工、优秀共产党员裘兰芬(后改名裘慧英)被中共党组织派去上海与李白假扮成夫妻。她不仅要时刻警惕外界变动,还主动照顾李白的生活,最终,经过一年多的共同战斗和生活,李白和裘慧英之间产生了纯洁的爱情。1940年,在中共党组织批准下,李白和裘慧英结为革命伴侣。



严格保守党的秘密


1942年7月,日寇进占租界,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同时镇压人民的抗日运动。李白夫妇临时接到中共党组织的指示,转移到建国西路福禄村10号,李白也把电台功率从75瓦降低到只有15瓦,但不幸的是,还是被日军侦测出来了。

日本宪兵把李白和裘慧英分别关押在两处进行刑讯逼供。他们虽然受尽了种种酷刑,但是仍没有说出实情,严格保守了党的秘密。一个月后,没有任何收获的敌人不得不放了裘慧英,继而又将李白秘密转移到极司菲尔路(现万航渡路)76号汪伪特工总部关押。直到1943年5月,经中共党组织营救,李白才被解救出来。


最后的电波


1948年,由于国民党预感到末日将临,解放战争的发展速度极为迅猛,对通信电台的摧毁也煞费苦心。他们竭尽各种手段以采取分区停电、暗中抄收信号来侦测中共地下电台,李白深陷困境之中。

1948年12月30日凌晨,敌人将李白的住所包围了。而此时,李白正在发一份非常重要的情报,他没有即刻停下,而是迅速采取了应急措施,最终被捕。国民党特务把李白押到淞沪警备司令部刑讯室里,长达30多个小时的连续审问,30余种的刑具,让李白受尽了折磨。他们用钳子拔光李白的指甲,把竹签钉入他的手指;老虎凳上的砖块一直加到五块,还灌辣椒水,用烧红的木炭烙在他身上。李白每次昏死过去,又被冷水浇醒。这些都不能摧毁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李白最终没有丝毫屈服。



半个世纪的思念

电波另一端的你

还好吗?

滴答 滴答

通过电波穿越历史

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为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我校第十五次党代会,充分挖掘校史、校训、校歌中的红色教育元素,弘扬北邮精神以及“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精神内涵,我校双一流文化传承创新项目支持创作了舞台剧《寻找李白》。(改编自《永不消逝的电波》)

在历经四十六次排练以后,舞台剧《寻找李白》于5月7日首演,学校特邀剧中苏宜梅的人物原型、革命前辈、我校校友苏采青老师公安部副部长级离休干部黎虹同志观看演出。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二巡回指导组副组长颜吾佴教育部党建联络员林志华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吴建伟其他校领导现场观看演出李白烈士生前所在部队、解放军某部的官兵代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硕士生党支部全体党员以及我校部分师生观看了首演。演出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大幕!




剧本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五个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寻找李白”的故事。

舞台剧以多角度叙述与多时空对话的方式,为观众讲述了中共地下党员李白烈士短暂但伟大的一生。抗战初期,李白以商人的身份,来到险象重生的敌占区上海进行“潜伏”,通过电波为抗战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解放传输情报,与敌人展开一系列的殊死斗争,在严酷的环境中奋战11年,最后不幸牺牲在黎明的前夜。



舞台剧通过李白妻儿、战友等不同时空中当事人的回忆,让观众看到了英雄李白身上坚定不屈的革命信仰,也看到了凡人李白身上质朴的夫妻之爱,战友之谊。成功塑造了的一位真实的、普通的,但又高尚的、伟大的共产党员。





演出过后同学们的朋友圈里都充斥着震撼与感动。《寻找李白》叙事手段丰富、人物刻画精准细腻、演员全情投入、灯光音效精彩绝伦,完美展现出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也折射出当代人对烈士的追思缅怀。




电波传万里,爱国存心中

北邮的邮子们一定会

厚德博学,薪火相传

敬业乐群,携手万家

崇尚奉献,砥砺潇洒

追求卓越,载誉华夏

完成传邮万里的使命

将这“伟大事业”遍布于苍茫天下



讲党史故事 承红色基因

@中央财经大学

下一段党史故事,由你们讲述



活动指导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发起主办单位:《中国研究生》编辑部 

四川大学研究生工作部

本期主办单位:共青团北京邮电大学委员会

本期承办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会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会

文字/排版:党委宣传部 校团委  “学习强国”公众号

鸿雁新闻媒体中心 王雅琦 苏恒志 樊烁

图片:党委宣传部 校团委 “学习强国”公众号 

 鸿雁新闻媒体中心 王雅琦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