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助官员如何看项目①:首先,立项不是因为“我想做”

☞关注 3ESPACE 2022-04-26


本栏目将不定期汇总、整理并分享三一基金会内部工作与学习经验,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所有行业内外的伙伴与关注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我们同时欢迎大家通过留言、评论等方式向三一提出任何你感兴趣、有困惑的问题,我们会尽己所能做出解答,希望在共享思考的同时,也能将更多三一基金会的工作理念、模式与方法介绍给大家。


  本期导读   最近为了配合ECD实践营“方案设计”模块的筹备,我们在三一基金会创投资助团队内部做了一个快速征集,请项目资助官员们列举在看项目建议书的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在征集结果中,“项目建议书的立项角度”一直反复被cue,所以本期分享将这个高频话题单独提炼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资助官员看项目时的观察视角。


分享人:向思

■ 三一基金会创投资助团队

■ 儿童早期发展领域

■ 高级项目官员


*本文整理自三一基金会发起的儿童早期发展高潜力标的项目设计实践营经验分享环节。实践营信息可点击此处了解。


当我们作为资助官员去看项目建议书的时候,我们的视角和长期在一线实践的伙伴会存在一定差异。角色的区别会使我们有机会去观察和总结出一些项目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在我们看来,最容易出现,也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是:项目未能从问题出发提出解决方案。


这在形式上的一个表现就是“表述逻辑倒置”。在看建议书的时候,我们会非常关注这个方案的设计角度,而一些项目是先写“我要如何做”,然后才补充“为什么我要这么做”。



大家在实践营的第一个模块已经学习了针对用户群体的痛点分析,以及通过问题分析去得到一个明确的项目目标。在三一基金会看来,“为什么要做一个项目”是建立在这个项目目标群体的实际问题上的,针对群体A的项目就要从群体A的问题出发,而不能仅仅是从“我想做什么”出发。


一个项目建议书在文字表述上就存在倒置,意味着设计者可能在项目之初就有先入为主的情况——他可能并没有明确具体群体的需求,他设计项目的基础是自己对相关议题的理解和设想。换句话说,并不是群体A的情况促成了他的方案,而是他觉得自己构思出的方案可以运用到群体A身上。这时候他在项目建议书中讲的“为什么”,其实是在阐述“他的某些思考是如何引发他做项目的愿望的”,而不是在讲群体A的实际困难是如何发生的。


那在项目建议书里把表述顺序改过来就没问题了吗?


——当然不是这样。上面谈到的表述问题只是最简单的一种辨认方式。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得到一个完美的写作模板,我们真正关注的,是处于建议书背后的项目设计者的思路。



有一些项目建议书,在撰写的时候会参考一些模板,行文上“先写为什么,再写做什么”。但资助官员不会因为表面顺序对了就跳过这部分,而是会进一步分析大家填写的“为什么”与“做什么”之间的实际关系。


结果我们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建议书,虽然把关于“为什么”的表述写在“做什么”前面,但前者明显还是围绕后者发散的,锚点仍是“我要做”;有些建议书虽然分别写了两部分内容,但我们却看不出二者之间的关联度;还有一些伙伴写的“为什么”只是简单呈现了一下外在现象,还没有分析出具体问题,就又跳到“我要做”去了。


举个例子:有一份建议书说他们的项目是给县城A的0~3岁留守儿童设计的,那我们作为资助官员就会立刻去看县城A的这些孩子——这个特定群体——在当地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想了解当地孩子的发展状况(比如营养或认知水平),是否有哪方面的发展问题在现阶段更突出,以及这些问题的成因。如果问题是照养人没有对孩子进行科学养育,其背后原因是当地缺乏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供给(如何缺乏)?还是错误养育观念的流行(哪些观念)?……但遗憾的是,我在建议书里没有看到这些内容。相反我看到的内容简化一下就是:“我想要在县城A做亲子活动试试,因为中国的留守儿童可能有这样那样的情况”。



再比如我们有一些伙伴,只在宏观层面去描述目标儿童的问题。我们甚至看到有的项目建议书会直接且仅引用三一基金会的议题研究报告来作为对儿童早期发展这个大议题领域的宏观分析,以此论证自己在某个具体场景下的方案设计。


宏观层面的分析并不是不重要,但每一个宏观问题都是微观表现的累积结果。因此在我们看来,这些宽泛的宏观影响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你为某县城A儿童提供的解决方案和某一线城市郊区B的不一样。


每个地区的儿童呈现出来的状态是不同的,问题的严重程度也是不同的。作为资助官员,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被观察和发现的特定儿童群体的具体问题或者特定家长群体的具体特点,这些不同的问题和特点会决定你设计的解决方案的形态。也会决定你的方案对这些特定群体问题解决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有一部分实践者对某一群体的问题现状拥有长期观察和一些试点行动的积累,所以他提出的一些解决方案的设想其实已经是基于观察发现,并进行过内化的设计了。


但这种情况,对个人能力、经验的要求,都是极高的。即便这类项目建议书存在一些表述上的小问题,项目设计者脑海里的思路方向也是大体正确的。如果去和他具体沟通提出这个方案的背景,资助官员也通常可以清楚地识别出他设想背后的完整逻辑链条。反过来说,如果内核逻辑还没捋顺,那即便项目建议书的格式再规范,也是没法把项目背景阐述清楚的。



就像很多项目因为资源有限,只能先选择一个地区来开展试点一样。资助方的资源也不是无穷无尽的。那我们怎么去选择先资助哪个项目呢?这时候我们就只能去看:哪个项目更清楚了解目标群体的真实情况,哪个项目的设计方案和实际问题高度契合,哪个项目的思路具有在未来为这个议题提供较大贡献、惠及更多伙伴的潜力。如果项目建议书无法呈现出要回应的目标群体的具体问题和引发这些问题的关键原因,我们就很难在设计层面判断这个解决方案是否可能有效,以及更进一步去看到这个方案的示范性潜质。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