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画了啥我们知道,他上周末在深圳还说了啥?
广见闻,开心智,乐人生。这里是《深港书评》。
书评君小Tips
闲暇时不知道看什么书?点击“书单”给你推荐
安静时不知道如何修心?点击“氧气”读点书吧
寂寞时不知道如何排遣?点击“文化”查看文化动态
书评君温馨小提醒:
《深港书评》向广大读者征稿了,只要你爱读爱写
不去试试吗?
(感兴趣请拉至文末)
▽本期关键字▽
老树画画 | 打油诗 | 诗画
深港文化
“老树画画”来深圳了!上周这个消息在朋友圈都传疯了。这些年,天天在微博微信上看老树的画解郁,终于有机会见到他本人了。周六的何香凝美术馆报告厅,挤满了观众。甚至还有从外地专程赶来听讲座的铁杆粉丝。
老树本名刘树勇,是中央财经大学艺术传媒学院的教授,本职工作并不是画画。说起来,他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还是叶嘉莹先生到南开教书的第一届学生。也许正是这个基础,让老树的打油诗写得古意盎然又得心应手。
▲老树
2011年,早就放弃当艺术家的老树将自己重新提笔画的小画放上了微博,并且配上了一首打油诗,没想到就这么火了。在他的画里,总是长衫男子、花草静物,再配上一首诸如此类的打油诗:
经常心生厌倦,
世间真是麻烦。
与其跟人纠结,
不如与花纠缠。
诗画中的世界潇洒自由,为网友所钟爱和向往。
很多人都是以一种写日记这种心态生活,都希望有潜在观众、潜在读者,期待被夸奖点赞。而这容易让人陷入到消费性的快乐里,却无法享受更重要的快乐,即创造性的快乐。
——老树
”经常心生厌倦,世间真是麻烦。
与其跟人纠结,不如与花纠缠。
“老树画画”画中有话
爱吃拉面的“光头大汉”
在网友心目中,老树应该就和他画里的人一样,是个仙风道骨、清闲自如的隐士。就算不是,至少也该是个穿长袍、布鞋的艺术家。不想见到本尊,发现他竟然是个爱吃拉面的“光头大汉”。老树一上台就自嘲一番,说“很多人看了我的画对我有误解,以为我很轻松,实际上我就像个民工,刚刚开始有点像包工头了。”在大学艺术系做主任的老树,每天上上下下忙活,处理学院和学生的各种杂事,跟我们普通人没有什么差别。
豁达的人通常也风趣幽默,老树的讲座常常惹得观众捧腹大笑。比如他说:“女同志化妆,往脸上抹腻子,假睫毛贴好几层。有些人是为了取悦自己,有些人则总觉得别人都很注意你。”在他眼里,世间烦恼大多是庸人自扰,年轻时翻遍了卡耐基的老树只记住了其中一句话:“没有人在意你的存在,没有人关心你在干什么。”在老树看来,要想活得简单,无非是诚恳和自由。
那是谁家的月亮?
照在谁的心上?
谁会这么这么幸福?
心中花儿开了一样?
“不关心是非,只关注有无”
所谓诚恳,就是不自欺。网络上总是充满戾气,到处都是吐槽和抱怨。在老树看来,这些行为都在假设自己是正确的,但其实人们所认为的自我正确都只是一时一地的感受而已。
“我特别关心‘有’和‘无’,‘是’和‘非’反而不重要。我们年轻时候总是立场坚定、大是大非。实际上当你慢慢变得通达了,有些就没那么重要了。”
怎么做到不自欺?首先是要通透,把什么都要看明白。老树说:“一个人,首先是头脑清楚身心健全,无所谓哪里人。有些人就是搞不清楚自己,动不动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热血青年到热血中年再到热血老年,一直迷在其中。国家大事岂是你能左右的?微信上天天转发的各种内容,把人的心都看乱了。”
天地虽然萧瑟,春风快要吹来。
看着雪花静落,等着梅花绽开。
不要被虚妄和鸡血带着走
老树最恨那些打鸡血的文章和活动。“它们恨不得让老年人直接高血压”,老树说,“人为什么安静不下来?就是被虚妄和鸡血带着走。”
人的一生短暂而渺小,在浩瀚世界的面前,生命会随时陨落。我们经常忘记生命的虚无感,到了老年才会慢慢了解这些。“我们能不能在年轻时就可以认识到:人生就这么回事。人做一辈子事情都是为了证明人生是无意义的。先回到这一点,其他一切都好谈。”
因此,所谓成功,只是一个概念。我们太关心别人怎么生活,太爱比较,希望通过别人的眼光证明自己。”在老树眼里,自由就是建立在对一切了悟的基础上。
“人为什么生气,是一个东西挡着你自己了,而且是你自己假想的东西挡着自己。当你想明白就能放下了。每个人都在朋友圈里说要放下,但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吗?很少有人细究。我们不要讲理论,而是要在生活里一件件解决。”
抱着一条大鱼,
回到我的村庄。
街头阒无人迹,
满地新鲜月光。
不计得失,快乐才会来
想通了这一切,快乐随之就来。老树坦言,自己对一切消费性的快乐都不感兴趣,“我的画卖得再好,我中午也不依然是一碗拉面。我吃得再好,拉完都是一样的。”
在老树看来,很多人都是以一种写日记这种心态生活,都希望有潜在观众、潜在读者,期待被夸奖点赞。而这容易让人陷入到消费性的快乐里,却无法享受更重要的快乐,即创造性的快乐。创造性快乐是世界里本不存在的东西,但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以某种手艺创造出来,就可以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高兴。“陷入消费性快乐就容易有得失观。但创造性快乐不一样,你做好做坏都不重要,因为它们原本并不存在,做好了就全是得,做坏了也无所失。”老树如是说。
竹影身前移,野花坡上开。
村头做一梦,山风吹过来。
对话老树
Q | 谢晨星 A | 老树
Q:您经常来深圳吗?
A:我来得很少,上一次是好像五六年前。
Q:还没火的时候。
A:什么火,说得很夸张,我不是干这行的,话说出去丢人。
Q:怎么会觉得丢人呢?
A:不值一提。我一直都是这么看这事的。
Q:您画的是这么一种散淡的生活,现在突然多了这么多关注您、读懂您的人,会不会改变您的心态?
A:这不重要啊,只能说有点惊讶,原来好多人跟我差不多。大家所想、所期待的那种悠闲的生活,以及现实中所焦虑的事都差不多。我的感想就是这么多,其他都没感觉。如果只是因为有那么多人喜欢自己或者说跟自己有同感就受宠若惊,那还不至于,毕竟我已经过了那个岁数了。
Q:其实大家看到您的画时是很惊喜的。无论古今中外,人们都在寻找心目中的桃花源。陶渊明的桃花源或梭罗的《瓦尔登湖》之后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桃花源的故事了。现在您的画突然出现在面前,让很多人一下子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
A:也许大家都这么理解,很多朋友也都这么说,事实上我觉得他们是想多了。关于桃花源,世上很多人都有所表达,只不过表达方式更个人化或者说小群体化一些,没那么大众化,表达的语言比较难让大家接纳,可能在这一点上我做得稍微不一样。
而且这跟时代有关。如果放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大家对桃花源没那么熟知。最典型的例子是《瓦尔登湖》。我是八三、八四年看到《瓦尔登湖》的,徐迟翻译的。为什么那个书差不多二十多年之后突然火了?其实之前国内早就有了,那时的人对它不感兴趣,而现在有人焦虑了,才会想把这本书重新找出来,才觉得它好。这就是因为时代不同了。八九十年代很少人提起陶渊明,但现在重新想起来,是因为我们现在过的日子是匆匆忙忙,狼狈不堪,这才会突然兴起对桃花源的向往。人都是有了焦虑才有桃花源的向往。
Q:那时候您也不画这样的画。
A:这是同一个道理。是因为有各种机缘巧合凑在一起,所以这种画、这种表达才会受关注。比如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家每天都绞尽脑汁赚钱,没那么向往闲适的生活。比起现在,朋友圈里都说要带着孩子去旅游,在家里和朋友喝茶,女孩学学花道,诸如此类。所以现在这个时候我的画能被关注都是机缘巧合。
Q:大家喜欢您的诗似乎更多些,您是先写诗后画还是先画后诗?
A:画画的时间没有写诗的时间长。一般是先有画,脑子里有画面感。画完之后,抽支烟,开始琢磨诗。一般开始时很容易按古诗的感觉写。最费劲就是改,要改到通俗易懂,不能绕,但同时那种味儿又不能丧失掉,这很难。有时灵感来得快,有时好几天都想不出来。有时候会想到今天没画,觉得应该画一会儿画,然后急匆匆地写,这样肯定不对。有时候画得也挺满意的,没走几步,突然就想明白了,回去我就写一个。
文字 | 谢晨星
编辑 | 罗婉
《深港书评》征稿啦!
从这周开始,《深港书评》开始广泛向社会征稿啦!
发布渠道:
《晶报》每周六文化副刊版
投稿方式:
我们每周周一都会发布下周主题或关键词,感兴趣的书友可以自行投稿,我们将会从中挑选5-6篇文章刊登。投稿邮箱:jbsgsp6@126.com。若作品被采用,我们将会在刊登当周周六前联系作者。
稿件要求:
1、500字以内(不要多了,多了也会被编辑删的哟),体裁不限,写小说的可以尽情天马行空,写科幻的可以随便刘慈欣,诗人也可以尽情嚎叫,只要符合我们的主题。
2、来稿请注明邮件主题“当期主题-作者”,邮件正文附上文章、银行帐户信息(工商或邮政银行)及联系方式,附件附上文章的word文档
3、稿费标准:200/千字
本周主题:
我家里的"一棵树"
截止时间:
3月9日中午12点
Tips:
缘起"植树节",
但此“树”也未必是树,
请大家尽情发挥啦~
亲可能,还会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点击文字获取相关内容
帕蒂·史密斯不着边际的时光列车|这本书何以 “世界最美”?|一流的文章是李翰祥的化妆|虽然《沉默》无缘奥斯卡,但这无损远藤周作的经典性|村上春树新作书评,他在2000多张稿纸上都写了什么| 深圳美术展开年放“大招”,你被闪到了吗?
深港是起点 书评是风帆
这里是《深港书评》
如需转载或合作,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