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不可赦,相爱不自由
前几天情人节,看了一部电影《龙虾》。
电影讲述了在一个未来社会中,单身人士被定罪,送到酒店进行配对。每人会有45天的时间选择伴侣,如果超时没有配对成功,将会被转化成动物。
配对的游戏规则是:两人具备某些共同点。或者说,必须为“成为伴侣”找到一个可以向公众解释的理由。
在这45天的时间里,人们为了躲避被肢解成动物的结局,开始努力制造共同点寻找伴侣。一个瘸腿男暗地里用鼻子撞墙,故意受伤来追求一个鼻子频繁出血的女生;男主对着迎面而来的小女孩狠狠踢了一脚,故作冷漠来追求一个冷血女人。他们因为生理性格上的共同点配对成功,却在日后的朝夕相处中不自觉暴露了谎言。于是男主逃到了森林里,在某次狩猎中遇到了一个同样近视的女生,两人再次因为共同点坠入了爱河。在女生的眼睛被弄瞎之后,男主罗列了一长串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得到了女生全部否定的回答。两人发现失去了最初相爱的共同点,很快陷入了索然无味的疏离和猜忌。
爱情中的共同点有多重要呢?
想起之前不合时宜和相亲平台(陌上花开)的对谈。创始人把985学历作为相亲报名的门槛,因为同学校意味着同圈层,同圈层意味着共同社交圈和相等阶层。她在节目中发出了质问:“作为一个北大的学生,我就简单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零字班吗?你们知道什么叫燕南解放清华园吗?你们知道什么是圆明园地下室吗?知道什么是马杯吗?你们都不知道。”
对谈的嘉宾沈奕斐是搞社会学的,观点更多从社会体系和价值体系出发,强调个体的自由幸福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她回答说:“不知道又怎么样?不知道才好玩,爱情最重要的是对他人的好奇心,都知道了有什么好谈恋爱的呢?一聊都是共同点,这种爱情18个月后就很难维持。”
另外有个例子。很想吐槽下之前有个dating app,叫「橙」(即刻这玩意儿搞了好久没声没响,今年顺势搞了个“女生特权/女性主义”的噱头🙄️,找一堆女权博主做推广)。
橙有两个选择池。第一个池子都是点了“喜欢”你的用户,可以选择“爱心”进行匹配或“炸弹”进行淘汰;第二个基于算法,系统在每天18:00后会限量推荐20位用户。
这个算法非常奇葩。会根据你填写的profile进行匹配,并且在左上角用🌟标注出来:
⁃「他和你是同行」
⁃「他和你是老乡」
⁃「他也是金牛座」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同行」是一开始的tag,现在还细化成了「他也是产品经理」「他也在互联网行业」(细分垂直领域,真是非常产品经理思维呢…)
如果说根据兴趣爱好匹配是为了寻找共同语言,根据学历匹配是为了寻找精英合伙人,那橙这这这都是啥?请问我是在玩dating app还是在上脉脉?这到底给人找对象还是给hr找候选人?或者是什么温州商会浙江老乡会?要给背井离乡的年轻人找个语伴说说方言振兴吴语?
我发现自己很容易被“差异性”吸引。在基本盘(三观/追求)一致的前提下, 越大的差异越会让人好奇 - 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细想来,可能生活的沉没成本太高,而每个人的人生却只有一次—那些不被选择的出身、白驹过隙的时间、无法挽救的精力投入,密密麻麻交织成了一条单行道,无法回头,也无法重新来过。也许偶尔会遇到一个气味相投的同路人,谈天说地分享人生,于是司空见惯的日常也变成了一场场惊魂不断的探险。
很像梁永安在提到为什么要从文学阐述爱情时说的,现实里我们做了各种各样的妥协,所以丧失了多种多样的可能性。文学存在的意义是去创作了另外一种现实--如果去走这条路会有什么悲喜剧、会发生什么样的痛苦与快乐.....小说把它写出来了,电影把它呈现出来了,你也就在这里面找到了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
友情、文学都是如此。爱情是基于此,最深层次的一步探索罢了。
《爱的多重奏》中其实也提到了这点。巴迪欧认为,爱是相互差异的两个个体形成的一个“两”。但这个“两”并不会融合为“一”,而是永远在不断差异又不断靠近。由相遇中的相异性而非相同性出发,人们所体验到的、所实践和生活着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呢?
爱在这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真理的建构。
telegram channel:https://t.me/hayami_kiraa
(啊公众号不能外链真是太封闭了,可以复制到浏览器或直接在tgm搜索「日常人间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