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在美国,爱听播客 | blog 23

早见Hayami Hayami 2021-07-20


blog 23:人在美国,爱听播客 | April 23, 2021


1.

前段时间在社交网站上吐槽了一个现象,说:

去了“不合时宜”的线下沙龙,可以总结下某些(请不要对号入座)线下听众的画风。QA环节,

问:你喜欢吃披萨吗?

答:先来介绍下自己,我在加拿大读的高中,然后大学去的美国,最近刚回国感觉国内变化挺大的。我很喜欢纽约的多元和包容,时常会去第六大道的流动摊位上买一块披萨。如果你问的是这个,我喜欢吃披萨。


其实不光是播客的线下见面会,类似的场景还发生在电影放映会、大学公开讲座、各种沙龙活动......介绍自己的背景本身无可厚非,但是最后延伸到的困惑和议题,往往和前面长篇累牍的背景叙事并无关系

很难让人不在长达几分钟的大型中产小孩走中失去耐心 ,在内心嘀咕一句:

噢!我亲爱的老伙计,所以、那么、归根结底,你到底想说啥?


2.

前司同事来上海出差,一起见面吃了个饭,聊到了「VICE中国」采访她的一次经历。

当时他们在做「别的女孩」系列,要去采访和编写一些不同领域特立独行、勇于打破标签的女孩故事。朋友大学的时候是校足球队的成员,作为场上唯一的女生,她在场上的代号是「女生,接球!」--「因为在足球场上,踢球的女生稀有到性别身份成了一个能够指代个体的标签。」

她感到十分困惑:

我唯一能告诉自己的是,面对这些困扰,即使难以改变,也千万不要被驯化。我在球场上一遍遍告诉队友我的名字,传好每一脚球,抓住每一个机会射门,积极跑位,鼓励我的队友....

上上个礼拜,有一个同事踢完野球后给我发微信说:“Liz,我觉得你在球场上是一个优秀的球员。”

耶。

在标题的撰写上,两边起了比较大的争执。编辑部执意要在标题里加上一些标签,比如北大、学霸、美女、精英......但朋友觉得写故事就好了,这只是一个女性在男性主导的竞技场上奋力追逐、勇敢打破性别偏见的故事。她不喜欢被贴上这些所谓的「标签」。

最后编辑尊重了受访者的意见。结局果不其然,阅读量扑街了。


3.

「标签」其实是一个很效率化的工具。人们需要抽取一些短频快的词语,用来在汹涌的、爆炸式的信息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这个词语可能是:

  • 阿拉可是「310」

  • 云淡风轻「美本/高」

  • 深藏功名「xx U」

  • 无需多言「INJP」


想起前年公路商店写的

据不完全统计,每100个tinder用户中,有:

  • 47个ethusiastic的热情市民;

  • 53个foodie在约饭🍦🍰🍔🍜🍲🍤🍢🍣🍕🍚🍗🍖🧀;

  • 62个语言学家分别熟练掌握着七门语言:English/Deutsch/Español/Français/日本語/한국어/中文;

  • 81个world traveler刚从🇲🇽🇧🇪🇩🇪🇪🇸🇮🇹🇨🇦🇰🇷🇳🇱归来,即将开始下一段行程(Tokyo🇯🇵-7.10✈️-Beijing🇨🇳-7.15✈️-NYC🇺🇸);

  • 99个NO HOOKUPS🙅!

  • 有几万人爱music🎵,就有几万人爱movie🎬,除去几万个cat person🐱,还有几十万人在looking for interesting people😊.

你用tinder越久,越会感到疑惑:莎士比亚是怎么用这么几个词就写出传世名作的?

没有句式,没有语法,只需要几个标签和几个斜杠,你就能在tinder上刻画出自己圆满而贫瘠的人生,然后直达目标


4.

我问那位「别的女孩」,你怎么看给别人打标签这件事。她说这会陷入一种思维惯性,既定标签的存在会减少人们去进行更深层次接触的可能。而人都是复杂的,这也导致了你很难去探索到一个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我继续问,那你如何看待有些人给自己打标签呢?她低头想了一会儿,似乎回答这个问题就陷入了某种 judge 之嫌。按照上面的那个逻辑,给自己打标签,是否也意味着给自己圈地设限、主动放弃了一种探索的可能性呢?

似乎很久以来,我也被一些标签所迷惑。

喜欢交一些履历非常优秀的朋友。名校、留学、大厂、职级......这些光环吸引着我靠近,又鞭挞着我前进,让我陶醉在一种光鲜亮丽的精英式“景观”里。

但认识了足够的人之后,有一天突然意识到,生在北京、上海(或者是其他省会)这种一线城市,成长在外交官、大学教授、商界人士这样的家庭,似乎小学德智体、中学学哲学、大学常青藤,是一道顺其自然的轨迹。

我不是在否定「个体」自身的努力,而是说这种资源对一个看似「多元」、「优秀」、「光鲜亮丽」背景的塑造是功不可没的--这并不是每个人唾手可得的资源,也不是因为他们身上有什么异于常人的特质,这些都无法决定一个人的品行和人格。

再往深里接触,会发现带着标签和既定印象去接触,很容易被那个梦幻的光环所蒙蔽,但实质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也大有人在。和朋友吐槽要成立一个anti-elite-club,讽刺那些汲汲于世、只思考提升自己的财富稳固自己的阶级、对弱势群体和公共议题冷漠的”精英阶层“(当然,为了构建普济于世的形象,会适时转发一下推文/支个教/各种NGO 政治正确一下,出发点是为了给自己履历增光添彩以及获得一些谈资的素材)。他们去寻找冲突和苦难,也只是为了给自己无聊的人生再多一些装点,再缝合到光滑闭合的个人系统里去

(我们非常 mean 地把这一类人叫做「缝合怪」。)


5.

最近他意外发现,经常有三十多岁、受教育程度很高的女性来理塘,一待就是十天半月,也并不狂热,教教当地小孩汉语,去村里逛逛就很满足。他自己分析,“可能小女孩乐于把偶像捏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但这类精英女性不喜欢捏人,因为她自己就是被捏的产物。她们最初喜欢丁真,也是因为丁真明显没被捏过。”他还会收到非常长的私信,看起来跟丁真一点关系也没有。她们诉说职场和家庭的痛苦,把理塘想象成一个具象的远方,一个真实存在的身心安放之处。」

这周读了 GQ 对丁真老板的报道,对这段描述里说的「她自己就是被捏的产物」深有感触。

很多时候我们逃离不开这种话语体系,也逃离不开资本和父权的两座大山:独立女性是新潮的标签、狗和冥想是进入中产的门槛、消费是自我赋权的方式、追星能创造亲密关系劳动......

时时刻刻被这一套话语权左右着,又被塑造着,我们能做的还有什么呢?

至少撕下标签,去认真细致地了解一个人,也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题图:Tinder人间观察截图(妹妹说的很对)

( btw, 大家如果在 Tinder 上刷到我的话,倒也不必特地来告诉我哈哈哈。毕竟穷人真的是拿 Tinder 来找写作素材的(诚恳...





号外: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blog.typlog.io/

✍🏻 首发于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微博/b站:@早见早见酱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