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对我好,应该成为一种择偶标准吗?|hayami's blog

早见Hayami Hayami 2022-07-14

1.


我之前在备忘录上写说:


可能东亚女的从小在 pua 的环境里长大,已经听到不仅一个女生的择偶标准是「对我好」了。仅从我自己的体验来说,亲密关系中「对我很好」不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东西。这是啥,你喜欢我我喜欢你,那互相体恤彼此看见共同扶持,这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基、础、线么?


然后对我好的人不要太多了。我觉得,女性应该去创造足够多被人看见被人喜爱的机会。这样就能对「对我好」这种叙事产生抗体免疫,不至于满足这一个条件就沦陷了。


我现在反思一下,这种言论还是太高傲了一点。余秀华事件里,她在亲密关系里展示了最脆弱最不堪的一面,却被别有用心(甚至说是恶毒地)公之于众。殴打、家暴、利用弱点恶语相向,而这一切还能被受害者概括为「其实,他对我很好」(当然,也有可能她说的是反语)。

还是回到那个问题。


有时候觉得男性也是受害者,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男性,没有接受过爱的教育,取而代之的是骄躁阳刚的成功学叙事。他们连自我都不曾了解,对周遭的一草一木也不曾有感知,又怎么去接纳另外一个个体呢?他们把自己受过的情感伤害、接收到的社会压力、未解决的人生命题,全部像乌云一样盖在亲密关系的对象上,再发起一曲煤气灯操控的探戈。


很多男性真的不懂,爱是灌溉着幼苗成长的露水、阳光、肥料和清风;爱是两个独立个体的彼此扶持、认真倾听、积极共情、互相看见;爱是用心的呵护、丰富的滋养。


微博用户@何處是牯嶺街评论说——


“对我好”真的只是基础线,事实上不需要亲密关系也可以体验到。但爱从来不会止步于此。可惜的是很多人欠缺爱的教育,不懂爱就像呵护一粒种子发芽到长成幼苗继而用心栽培的不间断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付出。



2.


而且我一向觉得,爱人之前,要先爱草木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一个对万物生灵都没有美好情感的人,怎么指望他对复杂的人类个体产生爱情呢?


朋友前段时间喜欢上了一个男生,她说最开始 crush 的瞬间是发现他常去小西天电影资料馆。现在还会看点书影音的男生真的太少了,她说。


在互联网上。这样的男生似乎总是被贴上「文艺男」的标签,然后和各式各样的刻板印象一起打包,变成茶余饭后点燃情绪的谈资和笑料。但我想说的是,书影音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社交门面,那些我们在斑驳银幕中流下的眼泪,在流淌音符中被打动的共振,在错落文字中窥见的另一种生活范本,都让我们宽厚而勇敢,于是我们学会了去捕捉心尖儿上的情绪,还有审美和情趣。


这些东西共同搭建了充盈深邃的精神世界,构建了丰富绚烂的内心层次,这些难道不都是「爱」的基础吗?


多年前在三里屯的 page one书店,有个《四个春天》的导演见面会。


现场一个女生举手,说到电影里老伴儿不忍心吹蒲公英的一幕,自己四岁时也有过一模一样的感受。「原来人类的情感真的可以跨越这么大岁数,达成共情。」她继续说,「我现在在所谓的top2,身边同学都是往前冲充满焦虑。但我会想起高中老师说过一句话,


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让你攀登到怎样一个最高峰,而是使你对一花一草都产生感情。」


《四个春天》



3.


我最后再暴言一句,男的不行,是真的不行,基本盘的不行。屎里找米,屎上雕花,行不行?当然可以。但何必呢?


我身边一些女孩子,即使身在国内,但是在某个时间点后、就没有 date 过中国男生了。当然也不是刻意去找外国人,但是你所能见到拥有温柔善良、细腻柔软、宽厚勇敢、有审美和品味、有运动健身的习惯(不是gay)、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只是打游戏)的特质,就是不、可、能发生在国男身上。


也别举什么 Not all men 的个例了,我说的是基本盘。不行,就是真的不行。



4.


以上三条 po 文,是我今天早上在看了余秀华事件后写的。前两条比较理性和克制,第三条确实比较情绪化(有人问我最近是不是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了,不是,其实就是看了余秀华直播后单纯的愤怒)。


然后又有不少人说「崩塌了」「取关了」,甚至我的个人网站还遭到了攻击。还有人说「比较好奇博主的男性朋友是什么看法」,那我就在最后分享两条来自现实里朋友的反应。


第一条:

「怎么办,其实我还蛮喜欢打游戏的。」

喜欢的男生看到之后,开玩笑似的发了这个讯息过来(没想到吧,我还有「喜欢的男生」)。


其实这段话不是对于游戏的污名化。不过更大的前提是,我回复他说,发在网上的东西都是一个抽象的概括(比如普遍特征和群体性失望)。遇到现实里的人,肯定不会以打不打游戏、这男的行不行来评价他嘛。「具体的人」和「抽象的群体」是不一样的。


第二条也是一个之前见过几面、有过好感的男生发的:

「哈哈哈早见的暴言已经传到我们炒币群了」

-- 是不是骂惨了哈哈


「有男性路人粉丝说微博取关了。」

-- 赶紧的


「本来想说点缓和点的话想了想算了,能因为这样就被戳中取关的人感觉也没必要说太多。do what you do say what you say」


-- 的确是的啦~不过换个角度来说,可能我之于他们也是一个ID、一个bot、一个账号、一个虚无缥缈的博主,而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这也是我觉得在网上多有所谓的「知名度」都不要把自己太当一回事的原因。

《东京女子图鉴》


5. 


这两条信息让我想起一件事。


笑哲是个在性别平等上做了很多实事的男生。第一次和他见面,我提了一个问题,聊到当下同温层里很多女性朋友的集体性厌男情绪,包括类似“国男”这种称呼,“男的不行”这种话术。我其实之前不是很喜欢、不会用、也很警惕「国男」这个称呼。


一方面是网络新兴词汇并没有一个精准定义,在日常沟通很容易发生语义的理解偏差。比如你说「国男」,其实是想说不注重打扮、没有身材管理、邋遢;我说「国男」,是想说不尊重女性、自大。我们用着一个词,却是两个意思。


另外一方面,这个词是「中国男性」的缩写。它包含的范围太广了,似乎在用一种集体性的失望情绪来指代全部中国男性。我有非常欣赏的男性朋友,他们也是中国男性,这种个体微观层面的接触让我有些于心不忍用这样的宏观群体词汇(虽然他们自己也会用「国男」,来区别自己和其他大部分男性)。


我问他如何看待。他回这个很正常,作为男性自己也会有相似的共鸣。


我笑了一下,继续追问,可是我拿你的名字在微博里搜索了一下,有一条说,本来很喜欢「后生价值」,看到有个男的创始人就愤而取关了。当这种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怎么看?


第二次见面发生在今年的盛夏,在熙熙攘攘的温州大排档,我问笑者说,作为一个性别平等意识非常好的男性,你好像经常会被当作gay。当然一方面,我之前听你说似乎是一种「和大部分直男划清界限」的措辞,所以才想你可能也不是很介意。


但我在想你会有因为经常面对这种刻板印象而有小小困扰的时候吗?


因为有时候我也会自我反思,在面对一个可能没有这么「阳刚之气」的直男时,我们明明可以用「你很温柔/你很真诚」来直接表达赞美,但是我们往往用的措辞就是「你居然是个直男!」


笑哲说,但也不需要反思啦,我感觉也是基于生活的经验,日常作为一个面,在当时当刻的自然反应。


需要做更多工作的是直男们。



6.


在现实里去接触男性时,我很少会用一些标签和口号去框定他们。一方面,以我在互联网上表现出勇猛激进的人格,99.9%的男性已经被过滤掉了;另外一方面,人都是复杂的个体。我挺能共情理解厌男心理和集体性失望的情绪,也停止了自我反思「国男」这个称呼问题(且该反思的不是我)。但同时,我也想要在标签下寻找个体的差异性和多元化,而不是拿标签去证明某个既定议题的确定性。


最后再解释一下,为什么现实里面对的已经是 0.01%,我还要在网上对着 99.9% 说话,并且面临荡妇羞辱和人身攻击的种种危险。


因为女权运动从来都不是制造一个 bubble。当然追求个人的幸福和快乐没有错,但女权主义者想要呼唤的是社会意义上更多的觉醒,日拱一卒日积跬步;因为性别不平等从来都不只是对女性的压迫,男性也是受害者。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处于弱势地位。放下成见,尝试去理解处境不一样的人类,理解佢们的疼痛。




sns:

微博/即刻/小红书/抖音/bilibili:早见Hayami

Twitter/ Instagram:hayami_kiraa

个人网站https://hayami.typlog.io/

Telegram channelhttps://t.me/hayami_kiraa

Podcast:@余生皆假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