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祝你平安|hayami's blog
1.
花了四个小时,把这十几年里朱令案的新闻、报道、民间分析都看了一下。这里面实在是有太多盘根错节和幽褶深壑了,人性最黑暗的地方也同样有人性光辉的瞬间。
最感慨的是,你可能看到上世纪末最意气风发的一群年轻人,在共同经历了这样一个时代性事件后,每个个体会做出的选择。有人出国了,从此远走他乡;有人留下了,埋藏下心照不宣的秘密;还有的人奔走东西,仍然坚持着什么。这么多年了,仿佛有两股强大的力量,一股悲壮地问责真相,一股拼命地抹除历史,而中间是沉默的大多数。只有80多岁的吴父,这个经历了两次丧女之痛的老人,在风烛残年之时坦言当年案件已经破了,自己已经放下了。
可是那些人还在坚持,到底坚持着什么呢?他们有人每周去探望朱令;有人成立了「帮助朱令基金会」,除了给朱令募资还会帮助其他铊中毒的受害者;「令爱相随」的公众号,从2013年开始每年都会在11月24日发布一条《令令,生日快乐》;就连 2019 年,还有人花了整整一个月写了6篇朱令案的系列文章,并且把赞赏所得悉数捐给朱令父母………
其实做这些东西完全“改变不了什么” ——案子还是不会破,凶手还是逍遥法外,朱令还是会在短暂的青春和长久的痛苦中离开。但是但是,时至今日如果我们还抱着“改变世界”的想法去做点什么未免也太幼稚了。看到熊阿姨说“近五六年帮助朱令的人是有一种宗教感的, 他们在维系一种道德,这种道德对他们自己来说或许也极其重要。”
我觉得这种道德不是“对外”的,世界就是这么糟了,不会好了,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东西;它是“向内”去约束的,因为不管时代怎么样,我们都还可以去选择自己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然后做出了同样选择的人,在黑暗中点亮彼此、遥遥相望。
“恶人释然于自己的作恶,后世的恶人为这种法律不能定论的恶开脱,诡辩,无视呈堂。基于此,你能做的,就是在逻辑认知里私设刑房:我判你有罪。”
所以对我们来说,回顾就是记住,记住就是一种力量。我们一定要去传递这种力量!
2.
平安夜,在民宿里录了一天的播客。
今年「圣诞特辑」的主题还是恋爱,只是没有找朋友一起录。自己录了个单口,静静读了读片段,是纽约客在 2017 年最热门的一篇短篇爱情小说。大概会在明天早上发布,各大音频平台搜索「鱼生皆假期」就好啦。顺便回顾下前两年的两期⬇️
录完的时候已经 9 点半了,出门去吃卤鸡爪粿条。槟城的中秋氛围浓烈,但圣诞节却寂静寥寥,不像上海一样到处张灯结彩,漏了气的圣诞老人爬满墙。
上个月和不合时宜播客录了一期节目,是关于上海万圣节的;再往后推一点,我在微博上写的沪版《花束般的恋爱》很热门。这些会让我觉得,好像不管去到哪里,总还是和上海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上海是一个「好」的城市吗?我喜欢那期播客的结论 —— 城市只是一个容器,而我们的血液中已经拥有了韧性和生命力,流动、创造、连结,答案就在路上。
槟城是一个色彩丰富的城市,我总是和朋友说,槟城的「槟」应该是五彩缤纷的「缤」。
早上起床,窗外下起了雨。从细细碎碎的梦境里醒来,像落水小狗爬到岸边一样,身体重重的。
这几天睡眠都不太好,我把它归结为外食太多。于是昨日去超市,进购了好一些水果和蔬菜。牛奶售货员热情推销着买一送一,我买走了货架上唯一一个无糖酸奶。后来听人讲,这是槟城人小时候会去的老式 shopping mall. 我想类比于上海的太平洋百货,或更像是老家衰落的商场。前者关业还能引起网上一股怀旧潮,而更多百货商店的没落是无声无息的。
“整个世界都陷落在雨声里了。”
后浪几年前寄了本黄锦树的《雨》过来(谢谢他们),那时候并不知道「马华文学」。只是透过纸张,摸到了一个湿漉漉的、溽热难耐的南洋雨林。给自己做了简单的早午餐:烤牛油果吐司,榨牛油果奶昔,摆上小番茄橙子和黄瓜。选了靠近窗户的一张桌,一边看路人一边吃早餐。
不一会儿,于阿姨回来了,手上端着一碗米线。她是上海人,72岁,一个人在环游世界。奶奶染着一头橘色短发,第一眼见到她像上野千鹤子。伊港染发真好,以前坐公交老是有人给她让座,自从橘发后再也没人给她让座了。
一个完全不懂英文的人,还自己跑去欧洲玩了一大圈。她说下一站要去香港,儿媳妇是香港人,她陪陪孙女。
这会儿,一头花白的 Kaze 也下来了。Kaze是英国人,61岁,也在独自旅行。每次于阿姨说“那个英国老奶奶”的时候,都会被 host 吐槽,说你一个72岁的叫人家61岁的老奶奶……Kaze下一站去台湾,她儿子谈了个台湾女友,他们准备一起在台北过中国新年。
Kaze 准备出门去超市采购,经过我们的翻译后,于阿姨听懂了一蹦三尺高准备跟过去。两个语言不通的老奶奶,就这样欢天喜地地一起出门了。
我想如果天底下所有的女孩,女人,妹妹,奶奶,都把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面,而不是抚育子孙的母职子宫诅咒就好了。就像我会去香港和台湾看你,但那不是因为我是个母亲/外婆。因为我想去旅行哦,顺便看看你。
3.
三天前,告别了泰国三个月的旅居生活。从清迈出发,一路南下去曼谷转机。这次没有选择常见的飞机或大巴,而是乘上了一列老式火车。
早上6:30出发,晚上8:30到达,700多公里,14个小时,怎么也称不上高效便捷,但却是非常特别的体验。和国内的高铁动车不同,泰国火车有很大很大的窗户,开着窗吹风,太阳也会像牛奶一样倒进来;空间非常宽敞,我一个人坐拥四个位置,坐着、躺着,随便把脚高高翘着,没有人对你指手画脚;车厢和车厢之间没有门,是那种镂空的设计,像电影里间谍和穷人会扒上来的剧情。
泰国的铁路被铁道迷认为是朝圣之地,除了它保留了很多古老的设备,还有就是窗外的风景。清迈在高原上,一路南下,窗外能看到稻田、村庄、寺庙里高耸威严的佛像,和椰子树星罗棋布的热带雨林;窗内呢,停靠站台的时候,不时有小商贩上来兜售食物,汽水塞在冰块桶里,打抛饭拎在手上,色彩缤纷的泰奶像小狗一样被拴起来,水果切好了整整齐齐放盘子里。
明明是长途的旅程,车上却很安静,没有人外放短视频,自然也没有人厉声制止而发出剑拔弩张的气息。发呆、打盹儿、吹风、偶尔交谈,构成了泰国火车上的本地人画像。
朋友在来清迈时wifi 断断续续,她有天突然吐槽说,“泰国人这么开心,是不是因为网不好啊!”我想也不是没有道理,社交媒体对真实生活的蚕食已经有目共睹,”活在线下”成为了一种最真切的呼唤。
因为是从早到晚的路程,在慢悠悠的火车上,比任何时候都感觉到了天色的变换 —— 清晨是一片浓雾的黑;天光刚亮时,淡紫色的朝霞在东方懒懒散开;正午太阳最热,阳光不由分说地跳进车厢,惹的人们不得不变换着位置(好在位置足够多,总能找到荫蔽);四五点的时候,渐渐和煦了很多,整座车厢都染上了暖调的橘红色;最喜欢的当然是暮色将近之时,西边掉下了一颗落日,整个天空像是打碎了鸭蛋黄一般,沉浸在一大片空旷灿烂的晚霞中。在火车上坐了一天,突然想到现代人其实很少有机会,能去看一整天的天色了吧。
如果坐累了,可以把身体探到窗户外面,看火车在铁路上像小蛇一样蠕动。这个时候往回看,你会不小心对上一个同样往外探的泰国人,他会展现出「微笑国度」对外来人最不吝啬的礼物 —— 一个大大的、快乐的笑容!
想起那天和朋友在摩托车上聊天,说到有什么好听的地名。我说泰国就蛮好听呀 ——
清迈清迈,清朗的山脉;曼谷曼谷,曼妙之山谷。
4.
晚上看了朋友推的文章,是朱令的告别会。我们终究无法迎来一个正义的世界,但至少,我们可以让自己做一个正义的人。
平安夜的最后几分钟,祝大家平安,祝大家圣诞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