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西红柿越来越难吃了?背后隐藏着整个人类的危险和机遇!

2017-12-28 养老公社

宜睡眠

十年失眠成功治愈!

关注后获取秘籍!



关注

为何现在的西红柿越来越难吃,缺少西红柿特有的口感和本真的香味呢?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刚从超市买回来的西红柿放在桌子上,不小心碰到地上,却毫发无损。


甚至有时候将西红柿抛起来,掉在地上滚来滚去停下,最后仍然完好!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有时回忆起以前的西红柿,那是在自家院子里栽种的:皮薄、汁浓,味好,都能当水果吃。


这不禁引发了我们的思考:现在的西红柿到底怎么了?


1



这样的西红柿,是我们自己选的!




西红柿最早起源于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地带,在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地,至今还有大量的野生品种分布。


早在15世纪末,印第安人最早开始种植西红柿。


18世纪初,西红柿传入欧洲,西班牙殖民美洲大陆时,开始作为食物从墨西哥传遍全球。


西红柿基因可以控制西红柿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现在我们在农贸市集上看到多种多样的西红柿,但是,实际上,这还只是西红柿基因组中很少的一部分——现在我们所种植的西红柿品种西红柿基因池的5%都不到。



由于人们很在乎“颜值”,喜好又大又美的西红柿,消费者的喜爱,自然就成为生产者跟进的方向。


于是,农业育种家在品种选择上便向这方面努力,在纷繁多样的西红柿品种中,将小而丑的品种逐渐淘汰掉,最后就形成了我们现在食用的这样又大又好看的西红柿。


然而,这样的选育并不会让西红柿变得味道更好,甚至可能还与美味相互矛盾。


比如说,有一个名叫SlGLK2的基因,现在我们在超市里看到的常见西红柿品种都携带它的突变体。这个基因原本的作用是在发育的果实中促进叶绿体的生产和分配,而突变使基因失活。这个突变使西红柿果实的颜色变得非常均匀,因此它被选育者看中了。


但同时,这对糖分和香气物质的生产却是不利的。



相比左侧, 选育者更青睐右边这样颜色十分均匀的果实,但这却对风味不利。(图片来源:果壳网)


需要明确的是,现代西红柿品种所缺少的这些风味并不是在一次选育中突然丢失的,而是逐渐累积的结果。


2



我们只能吃“硬西红柿”?




除了“颜值”,让我们选择“硬西红柿”的更重要因素是规模化农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


为提高效益,就必须提高产量,所以必须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而且,现在大规模密植的西红柿,从苗开始就注入调节剂(激素)促进生长,后期再催熟,大大缩短了植物整个的生长期和果实成熟期。然而,化肥、农药和激素的使用会大大冲淡西红柿原有的风味。


此外,西红柿长途运输与保鲜也迫使我们不得不适当提前采收西红柿,而且要想方设法让西红柿的表皮长得再厚一些、再硬一些,果实里面的汁液少一些。


如果不选择表皮比较厚的品种,在运输中就容易破损;如果不早点儿采摘,在运输中也就很容易腐烂。


由此看来,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改变我们的食物体系。


其实,自现代农业加速工业化以来,伴随而来的规模化弊病也受到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农产品逐渐失去了应有的特点,已经被改造得像工业产品那样,失去了灵性。


除了西红柿,好多规模化种植的农产品没有以前那么好吃了。



3



“可怕”的工业化农业




工业化农业最发达的国家当属美国。


曾几何时,美国的农业被认为是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他们以只占国家2%的农业人口养活了全美国人,而且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美国农业最大的特征就是大区域布局、大农场经营、大规模机械化、大规模化学品投入、大空间运输。


在美国西红柿的主要产地佛罗里达州,西红柿还在育种时就选择硬果品种,西红柿还很青涩时就开始采摘,这样能够减少采收次数,降低劳动力成本。


更可怕的是,为降低成本,美国的农业生产还大量使用了来自拉丁美洲的廉价劳动力,他们不像中国的农民一样拥有自己的土地,只是作为农业工厂里工人的一部分,不但要承受艰辛,而且还要饱受化学投入品的污染。



也就是说,采用欧美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生产的西红柿不仅品质不高,还显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剥削性,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还有社会问题。


今天的国人普遍向往美好的生活,显然不是有得吃就能满足了,还是想吃得更好一些。


这就天然形成了一个机遇:谁能破解工业化农业的弊病、在品质上实现新的提升,谁将赢得农业的未来。


如果能实现本地化供应,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我们完全可以种那些好吃的老品种,也可以在成熟度达到九成以上再采摘,然后就近送到城里的消费者手中。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要实现农产品完全的信息对称和产销对接,目前还非常困难——即使种出了这样好吃的西红柿,城里的菜贩子也很难接受,因为一旦当天卖不掉,就只能倒掉。


显然,问题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仅仅批评和抱怨是没用的。


校正工业化农业弊端需要新的智慧,使其逐渐符合经济学和社会学的逻辑,才能持续下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