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定了!医院薪酬改革方案公布!医生好日子要来了?

医护多团队 医护多资讯 2022-07-22

真心希望,这一试行方案能在试行过程中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
      
今年的7月6日下午,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国家卫健委在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开透露两个信号:

一是“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将颁布。

二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正制定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考核指标体系。

仅仅一个多月之后。

8月31日晚,国家医保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

自此。以体现医生不同技术的劳务价值和提高医疗机构收入含金量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序幕,被徐徐拉开。



一直以来,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都是投鼠忌器。医疗公益属性决定,服务价格难以做到“两头翘”。如何在公益与市场之间进行科学合理有效杠杆调节,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

从这次试点方案来看,总体来说,有抑有扬。“医护多”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期待,可圈可点:

一、落实医院内部分配自主权,实行“两个允许”。

试点方案提出,要充分落实医院内部分配自主权,在核定的薪酬总量内,公立医院可采取多种方式自主分配。

医院可以结合实际,自主确定分配模式,自主设立体现行业劳动特点和岗位价值的薪酬项目,充分发挥保障和激励作用。落实“两个允许”,即允许医疗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

可以说,这是医院薪酬分配改革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长久以来,公立医院的定位是事业单位,薪酬需按事业单位的要求进行。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全额供给,要求也更加严格,薪酬超过总额就是违规。

二级及以上医院多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实行差额拨款,财政补贴一部分,其余部分医院自己赚。

但是,不管哪一种公立医疗机构,薪酬仍然有一个明确的总额限制,原则上不能突破。这次的《指导意见》有所突破,允许更好落实“两个允许”,可谓医疗机构薪酬改革的破冰之旅。

特别是强调内部自主分配权,实际上是维持医生内部竞争的有效手段。在失去市场的外部激励后,内部的自主分配权能够引入新的竞争机制,预防大锅饭式的消极怠工,维持医生工作的积极性。

但是,这也有一个问题令人担忧。那就是,如果不能增加营收或扩大经营,工资增效部分从何而来?会不会压低薪酬天花板,造成内卷?

二、合理确定薪酬结构,在发挥薪酬制度保障功能的同时,注重医务人员的稳定收入和有效激励。

这句话说出了此次薪酬分配改革的核心灵魂。用大实话说,就是要以保障医务人员的工资为本,激励为辅。既要保障大家都吃饱,也要保证一部分人吃得更好。

一直以来,很多医院拿平均绩效。但这一平均,很多临床倒夜班干活儿的还没有后勤的拿得多,完了这些行政后勤人员,还天天定定指标给临床,扣一线医护的钱。

有的医院行政人员过多到什么程度?甚至将医务处升格为医务部,下设多个处,同时拆分和新成立多个行政部门,造成行政人员比医生多很多,人浮于事。而且,更可气的是,应该调休而无法调休的医护人员属于正常工作或者“自愿加班”,无偿劳动,但是行政人员只要加班,那一定会有加班费。

不仅如此,医院行政部门的权威越来越大。过去医务处有时还会商榷临床医护配合他们工作,现在则是随时发个通知,命令临床怎么样,该怎么样。通知最后往往还备注不认真完成的,年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啥的将予以一票否决。以至于,许多医院现在有十几个拥有否决权的行政部门。

这次试点方案强调了稳定和激励的辩证关系,既不太平均,不搞大锅饭,但又不太两极分化,不让有的人富得流油,有的人穷得吃草。而是符合医疗特点,对某一些科室岗位有所倾斜的拉开一定差距,体现了对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尊重,回归了医疗分配的属性特点。

三、提高低年资医生的薪酬水平。

这是一个说多了都是泪的问题。

医院是个江湖,医生分前浪和后浪。

毫无疑问,在薪酬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打破铁板一块的以职称为杠杆的分配原则,能够分配给高职称的“前浪”少一点,给刚刚入行根基不牢的低年资的“后浪”多分一点,帮他们度过最苦最难熬的头几年,对于医院技术梯队发展和队伍稳定,至关重要。

去年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招标采购报价工作结束后,中选产品中位价700元左右。这意味着,此前动辄过万的冠脉支架价格降至千元以下。这一新闻央视报道后,反响强烈,形成一个人们意料之外的格局:丁香园上哀鸿遍野,甚至有医生放言,以后不再做介入手术;而与之相反的,知乎上的医生,多喜闻乐见,普天同庆,奔走相告。这从侧面证明了不同年龄阶层的医生,收入差距之大。一叶知秋,年轻医生,几乎很难有机会触碰这方面的收入。

这次提出提高低年资医生收入,无疑是积极的。

但问题是“前浪”在业内都是大佬,有绝对的话语权,他们的态度自然是块硬骨头,比较难啃。另外,没有新增太多财政投入的考量,那就会造成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四、医院负责人应与职工薪酬水平保持合理关系,对欠债医院领导严格控制涨薪。

现实中,有的医院欠债几千万,职工几个月没发绩效,但领导无所谓,反正他们的钱一分不少,自然就不会管手下人死活,反正捞两年就走。

而限制欠债医院领导收入这一举措,无疑是一个以果控因的反射弧,能有助于将权力关进笼子里。

五、坚持量力而行,合理引导医务人员对薪酬制度改革的预期。

这是试行方案画龙点睛的一笔。

方案提出,在医保支出可承受、群众整体负担不增加的前提下,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平,优化公立医院薪酬结构,坚持量力而行,全面贯彻过“紧日子”要求,合理引导医院和医务人员对薪酬改革的预期。

可见,这一试行方案,对于公立医院的医生来说虽然是一个利好消息,随着政策的一步步落实,阳光、基本的收入,必然板上钉钉。

但是,欣喜之余,也应该看到,由于薪酬总量的控制,医务人员收入的天花板并不会太高。

所以,下一步应该就是积极推进医生多点执业,鼓励医生多出去兼职。

对于医生来说,未来或许可以面临两种选择:体制内会给你提供一份基本的生活保障;如果你有更高的追求,那就必须走向市场,才会获得最大的尊重。

真心希望,这一试行方案能在试行过程中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因为,一个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变好,一个坏的制度能让好人变坏!

本文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有件重要的事和你说


最近微信文章不再按时间顺序排列

这可能让你无法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


为了以后我们能每天18:00见面

我想邀请你


将医护多资讯设为“星标”

或经常为文章点“在看”


不见不散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