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护士被砍,更多情况曝出,令人愤怒!伤医零容忍,忍在何处?

医护多团队 医护多资讯 2022-07-22
一个安全的执业环境,已经成为每一名医护生存的刚需,也成为他们心中最低的理想。

11月23日,四川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备受关注的《四川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提请审议。

该条例八章66条,其中有一个最大的亮点。

什么亮点?

就是增加“秩序维护”专章,以法治方式强化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规定患者应当遵守的医疗秩序和禁止性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但是,谁也没料到五天之后,极具讽刺的一幕发生了。

11月28日晚,四川隆昌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一位67岁男性住院病人熊某明,在护士给他拔针的时候,竟突然掏出藏匿的凶器砍伤护士手部和头部。隔壁病床的患者上前制止也被他砍伤。

随后,熊某明用手中凶器敲碎病房玻璃窗,爬上4楼窗台跳了下去,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目前,2名伤者正在医院救治,无生命危险。警方发布了警情通报,案件在进一步侦办。


据调查,凶手熊某明因长期患肺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基础疾病,多次住院治疗。这次是在11月21日,再次入住隆昌市人民医院住院的。

有一些被许多自媒体引用未经证实的网传小道消息称,凶手熊某明是一名孤寡老人,被砍护士是一名孕妇,伤势较重,被连夜转至成都某医院接受手术救治,手和胎儿能不能保住,目前很难说。


记得外国有一位诗人有一句诗:矛盾消失的地方,就是涅槃境界。

但是,这位患者“涅槃”之前,却制造了矛盾。

可见,你人生的冷暖,往往出于你的人性温度。

只是,既然已经在医院体验到这世界的生死离别痛苦,生而为人,为何还要加害为你救死扶伤的人?

匹夫有责,更须有权有利。对于临床一线医护人员来说,生命安全就是他们的最大权利。

这样的新闻都没有上热搜,没有形成舆论巨浪,说明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已经习惯于淡漠,却不明白愤怒和共情的价值。

正如袁立所言:一个对丑陋袖手旁观,对罪恶保持沉默,置若罔闻的人,那不是理性和宽容,那是隐藏起来的罪恶。


所以,对于此事,我还是想说几句多余的牢骚话,为被砍的同仁,也为同在这个行业的自己:

1、医者良心,有时也是凉心,是热心背后的悲凉!

医护共同的敌人是病魔,医患应该是最亲密的朋友。医护一直是为患者两肋插刀的人,可是,如今经常会被患者刀插两肋。

哀莫大于心死,怒莫过于齿寒。稍不顺心就迁怒他人,如同生了不共戴天之仇,恨不能置对方于死地。

面对一个一心找死也要拉一个垫背的人,法律对他也无可奈何。我们的社会也不是一台机器,更不是一款游戏,所有规则和道理并非全然是格式化的,不是出了任何事情,用法律这个万能钥匙就可以全部解锁。

有时候,道德底线远比法律底线更有意义,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还能运作,但如果没有了道德底线,个体的“平庸之恶”就能毁掉整个社会。即便面对施救你的人,也会像畜生一样的挥起砍刀。

2、有人说这世上的事,都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真的一个巴掌拍不响?你把脸伸来让我试试?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亲子关系,不是解数学题,方法对,答案就一定对。人是复杂的,模糊的,总有一些长错了的人,你做对了一切,他就是错的。

这起事件虽然发生在医院,但不仅仅是护士被砍,还有邻床患者被砍,所以,与医患矛盾扯不上半毛钱关系,而是彻头彻尾的无差别犯罪。

一直以来,“医患矛盾”是一个太好用的口袋罪名,只要祭出这个罪,吃瓜群众便会拼命用显微镜在医护身上找原因,轻易就上了患者“议题劫持”的当,被其远远带偏,而忘了“让上帝的归上帝,让凯撒的归凯撒”,是非不分,黑白混淆。

现实中,很多人站在道德和法治的制高点上,说这说那。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些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有一个故事最能说明。

一小学生被同学打了,他还手把对方打趴下。结果老师批评他说:“他打你,是他不对,但你还手,就是你不对了。”

然后老师喊来家长。那学生爸爸过来了解了情况之后,反手就给了老师一巴掌。老师直接扑上来,要还击,结果又被一下抡桌上了。

学生爸爸问老师:“我打你,你为什么还手呢?”

老师听了,无话可说,只能认了,尴尬的不行。

因为按老师的逻辑,别人打他是别人的不对,他不应该打别人,就只能让别人打,这样他就做对了。但他口口声声说不能打人,打人就是自己的错,可自己却没有忍住。

这个世上有很多都像这个老师一样,是一个道德婊,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谴责这,批评那。而一旦事情轮到他们自己头上,就会立马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3、喊了多年的安检,人人都应声,却很少去实行。

应该看到,医患矛盾只是社会矛盾的一个方面,短期内的确没有一个好的办法解决。患者看病可能会人财两空,医护毕竟不是机器,每天接待那么多病人态度很可能就无法做到始终如一春风拂面。

加上一方不理解,一方觉得没必要,很多事故往往就会风起清萍之末,最终发展成不可挽回的局面。这时候,就必须急则治标,下一味安检猛药,至少能将一些致命凶器过滤掉。

可为什么一道简单的安全门就如此的难以在医院树立起来呢?

这让我想起了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禅宗公案。

迦叶是深得佛祖心意的得力助手。他最擅于揣摩佛祖心意,知道凡事只要领导重视就能开花结果,领导不重视就是水月镜花。为什么我们说生活禅生活禅,生活中处处都是禅,看看,此话一点不虚。

我还是那句老生常谈:如果每次被砍的都不是卑微的普通医护人员,而是位高权重的医院领导,你猜猜各家医院安检,早已是几重门?恐怕韩寒的“三重门”都不止!

一个新冠病毒就能封一座城,就能进医院必须扫码测温才能通行。可一个又一个医护的淋漓鲜血,除了让人对这一新闻话题越来越麻木,始终就是难以换来所有医院的一道安检门。


一个安全的执业环境,已经成为了每一名医护生存的刚需,也成为了他们心中最低的理想。

每名医护人员都是寒夜里大雪纷飞的人,理想的再不来,世界就要下雪了!

我始终认为,对医护的人身安全和执业环境予以有力保障,不仅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更应该成为一个社会的共识。

本文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有件重要的事和你说

最近微信文章不再按时间顺序排列这可能让你无法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
为了以后我们能每天18:00见面我想邀请你
将医护多资讯设为“星标”或经常为文章点“在看”
不见不散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