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发布溯源结果!确诊3例中有一医药公司财务人员,曾和一医生聚餐…

医护多团队 医护多资讯 2022-07-22

疫情与谣言,何时是个头。


今天,上海发布25日报告的3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溯源结果:


经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基因测序并经中国疾控中心确认,与Delta变异株病毒序列高度同源,为同一传播链。感染来源聚焦在外省市暴露于境外输入病毒污染的环境而引发的感染。



真是说了个寂寞!

闭着眼睛也知道是德尔塔,但是再开动脑筋也猜不出外省市是哪一地啊!

上海没发现,苏州没发现,杭州没发现,徐州没发现,北京没发现,那就奇怪了,难道病毒是凭空冒出来的?

是不是得请福尔摩斯了?

还是希望流调能尽快更深一步的推进,尽早找出“元凶”。

复盘此轮上海疫情,迷雾重重。

除了这重溯源迷雾,第二重迷雾,就是为何上海许多医院停诊?

上海目前已有20多家医院相继暂停门急诊医疗服务。

根据国家和本市疫情防控要求,昨天傍晚起,瑞金医院,中山医院,同济医院,闵行区中心医院,普陀区人民医院,华山医院虹桥院区,新华医院,静安区中心医院,皮肤病医院武夷路院区,第九人民医院南部院区,华东医院南院,第六人民医院徐汇院区、,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东方医院南院,肿瘤医院,浦南医院,川沙医院,五官科医院,儿童医院北京西路院区,杨思医院等均相继暂停门急诊医疗服务,几家医院互联网医院照常运行。


以前医院停诊都是发现阳性病例医院看过病,但从这次流调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并没有反映确诊病例的轨迹到过医院,因此许多网友纷纷质疑:为何有这么多医院暂停门急诊服务?

甚至出现一些谣言,以至于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昨日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紧急辟谣:
 
“我想特别郑重声明,网上传播所谓医疗机构接受医药代表请客的问题纯属造谣。一是部分医院虽然按要求临时闭环管控,但仍要正常做好院内住院患者的诊疗服务工作,二是我们加强了互联网医院的服务,同时我们也会调剂其他医院的力量来保持我们的正常的医疗服务。”

很显然,许多网友对此并不太以为然。

接着,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陆韬宏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时,进一步解疑释惑指出。3位确诊病例既不是医务人员也不是和医院有关的业务人员,但是其中有一位是医药公司财务人员,并没有与医院直接的业务联系。

据初步了解,3人在苏州的行程主要是参加一个古建筑讲座,参加者来自不同行业,出于对古建筑的共同爱好自发参加活动,讲座后顺便参加聚餐的十几个人中间,只有一位是医院医生。

上海并不存在院内感染现象,请大家放心。之所以这么多医院实施闭环管理,主要因为此次三位确诊病例的密接者众多,涉及工作场所、生活场所、文化活动、多种交通工具等,根据我们对密接者的判定标准,第一环的密接者就超过200人。

这些密接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要么本人、要么陪同家属在此期间有去不同医院看病经历。按国家疫情防控的规范要求,有密接者在场所内逗留过,这些医院就要执行“2+12”监测管理。未来可能还会有一两所医院封闭,但不会再有大量增加了。

对于多家医院停诊,“上海发布”亦回复称:根据国家和上海防控工作要求,对相关人员和环境进行筛查。其中,对于确诊病例密接人员所涉及场所采取前2天闭环管理,闭环管理的当天、第2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如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后续转为12天严格的社区健康管理,实施相应的核酸检测。



复盘这轮沪上疫情,真称得上一步三险。

25日,上海通报确诊3人。

这三人在苏州去过拙政园、沧浪亭、网师园、甪直古镇等景点。目前轨迹涉及的部分景点已经关闭。

这三人20日晚上去一餐馆聚餐,在这里与杭州的2人(其中一人为浙大教职工)和徐州的1人同餐馆就餐,此3人被确定为无症状感染者。

目前上海、苏州、杭州、徐州等涉疫地区对密接次密接进行了管控和核酸检测,除上述3例无症状感染者外,尚未发现其他阳性。上海将3个病例居住地划定为中风险地区,并停止跨省旅游,徐州则停运地铁。

一桌人吃饭,六人感染,什么叫密切接触者?

这就是密切接触者!

事实告诉我们,在狭小空间长时间保持接触,是最容易感染上病毒。上海这波突发疫情,再次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

根据流调报告显示,从目前上海,杭州,徐州三批人病例来看,这6人最大的相关性就是20日在苏州一家名叫“吴门人家”饭店的餐馆了。

一桌子吃饭的人,目前六人感染上了新冠病毒。这六个人里面,有接种过疫苗的,也有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从目前情况来看,病毒还是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的。

这也进一步佐证,为什么要强调戴口罩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密闭空间内,为什么要戴口罩?相信通过这起病例,大家都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因为吃饭的时候是没有办法戴口罩的,所以容易被传染。但是如果在空旷场合,或者说大家做好防护病毒,就很难有可乘之机。

昨日,厦门大学官方微信发布情况通报,通报称:11月25日18:00,上海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上海市新增3例本土病例。其中病例1系我校教职工。

该病例于11月12日自厦门前往北京,15日自北京抵沪,至今尚未返厦。接上海通报后,我校立即对该病例在校轨迹及接触人员情况进行排查,人员及环境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昨天,病例1在北京的轨迹也已初步出来,表面上看没有时空交集,接触者也均为阴性。也就是说基本上在京感染的概率不高,因此,如果后续没有20号之前密接被传染的病例,那么目光锁定沪苏极有必要。

上海病例1曾在17-18日参加沪上的一个会议,而上海是境外输入最多的地区之一,隔离酒店众多,是不是这几个人经过了某个隔离酒店,接触了什么带病毒的物品,这也是值得怀疑的。毕竟上海隔离14天后回目的地确诊的有不少,仅福建的莆田市自9月以来,就通报了六七例。

另外一个目标就是苏州聚餐的那个餐馆。根据现在的信息,应该是重中之重。至少目前来看,传播链条在这发生了交集,应当把那天晚上去过这个餐馆的都当做密接严阵以待。

当前来看,因为密接和次密接阳性较少,上海的精准防控也做的比较好,应该不会有较大规模的扩散。但是依然不能掉以轻心,稍微漏掉一点的防控,都有可能造成聚集性感染。

另外,从这几次疫情来看,应该汲取的教训之一各大学也要有更加精准的防控措施,特别是针对高校教职工出省参加相关活动的,应该有所要求。



新冠很有可能会和流感一样长期存在,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冬季疫情仍存在反扑风险,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是重中之重。

上海此轮疫情,目前好在排查的密接和次密接人群核酸检测报告均是阴性,部分还没有出结果,暂时看情况可靠,发现的还算及时,没有大范围扩散。

这得益于我们高比例的疫苗接种,否则就不好说了。

未来还是要做好防控了,以及加强针的接种。上海这次同时公布了感染者的疫苗接种情况,我觉得早该这样做了。与其像以前疫情新闻下面那样等着一堆人跑过来问“打没打过疫苗”,不如直接公布了完事。

现在一线城市的接种率已经很高了,感染的成年人基本都打过疫苗。大大方方地告诉大家打完几个月后抗体水平下降,预防感染的有效率已经较低了,甚至预防重症的有效率也在降低,这不是什么需要回避的问题,让大家尽快接种加强针,这才是要紧事。

必须强调的是,即便打了疫苗加强针也并不是就穿了金钟罩,铁布衫,戴口罩才是最重要。这大冬天的,天寒地冻,出门就带上口罩,一来保暖;二来哈气还能给你那脸蛋子持续保温保湿,这可比那些昂贵的护肤品效果好千倍万倍;三来还能保护隐私,如果不想让别人看到你长什么样,带上口罩保准发现不了你。

从去年到今天,这场疫情,接二连三,反反复复,让人不敢随意外出,不敢跑得太远,不敢多接触人,过的日子,提心吊胆。穷不可怕,死不可怕,可怕的是刀剑一样的病毒悬在头顶,不知何时会掉下来,又会落到谁的头上?

病毒实在诡异,不是这里,就是那里,似乎就是不想让人过安生日子。

被感染上的,对于国家来说,那是一串数字,但牵涉到每一个人,都是痛苦和不堪其扰。面对斯情斯况,每个人都难免在心中发问:疫情何时是个头?

放眼全球来看,目前疫情都没有丝毫好转迹象。

不仅没有好转,甚至还在发生变异。

今年肆虐的来自印度的Delta病毒,让人们见识到了它的阴险毒辣和可怕。而更可怕的是,Delta变种并不是新冠病毒变异的天花板。最近,科学家又在非洲国家博茨瓦纳发现比Delta病毒更厉害的新冠病毒“Nu”,学名B.1.1.529。

这种变种病毒携带32种突变,具有极高度传染性和极强的疫苗抗性突变,即便mRNA疫苗也对其无效。中国香港就有一位36岁男性感染了这种新冠“Nu”病毒。

目前许多国家疫苗接种积极性极低,非洲国家的疫苗接种率只有5%。美国流行病专家认为,疫苗接种的滞缓使病毒变异加速,从α到β到Delta再到Nu,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病毒换代变异。另外,民众缺乏带口罩意识和一些国家“躺平”政策,使病毒得以传播。

因此世卫组织在上个月发出警告:从现在到明年3月,大约50个国家和地区的重症监护病房将面临非常严重的压力。

而面对疫情何时结束这一许多人都想知道的问题,世卫组织给出的回答是:新冠疫情可能会持续至2022年末。

这是一个令人忧心忡忡、又充满希望的答案。

本文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有件重要的事和你说

最近微信文章不再按时间顺序排列这可能让你无法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
为了以后我们能每天18:00见面我想邀请你
将医护多资讯设为“星标”或经常为文章点“在看”
不见不散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