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哈尔滨新增10例确诊,对主动检测核酸呈阳性者奖励一万。流调太辣眼睛:KTV里面五女三男…

医护多团队 医护多资讯 2022-07-22
无论接种疫苗还是主动核酸检测,应从提高民众思想认识入手,而不是以“奖励”措施进行。
 
12月2日,北京海淀区发现1名核酸阳性人员。

经初步调查,该阳性人员11月26日与哈尔滨市确诊病例在密闭空间有接触,11月28日乘机到京,暂住北京海淀区琨御府东区7号楼。12月1日上午接到哈尔滨市疾控人员电话提醒需要进行核酸检测,下午乘网约车到海淀首体南路6号尤禧医学检验中心进行核酸检测后乘网约车返回住所,之后未外出。

12月2日,上海市新增2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

病例1:是一名74岁女性,11月18日和女儿一道坐高铁来沪,11月27日感觉不适,12月1日晚发热,由女儿陪同到仁济医院浦东院区发热门诊就诊,2日核酸阳性,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该病例已接种2剂新冠疫苗。

病例2:为一名44岁女性,就是病例1的女儿,家住浦东新区花木街道牡丹路186弄小区。她11月30日出现发热,12月1日晚和发热的母亲也就是病例1一道到医院就诊,2日核酸阳性,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该病例也已接种了2剂新冠疫苗。

这两例确诊病例,上海市卫健委经初步流调溯源,暂未发现与此前的疫情有关联。

下面重点谈谈冰城哈尔滨。

12月2日一天,黑龙江哈尔滨市新增本土确诊10例。

这10例中有不少是满洲里市确诊病例在哈的密切接触者。

由此可见,满洲里疫情的传播速度很快。昨天,哈尔滨一些学校又被停课。解封刚刚15天,又被按下“暂停”。有人把哈尔滨比作第二个“瑞丽”。甚至有人调侃,“新冠在哈尔滨办了年卡”,“大姨妈也没这么准时,一月一次,一次20天,有没有好了?”




而据最新流调结果发现,这又是一个人毁了一座城。

确诊病例付某某,因故意隐瞒旅居史、暴露史、接触史,造成疫情传播风险,被公安机关已对其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更据流调我们发现,11月26日晚,满洲里市的张某乘机抵达哈尔滨。到达哈尔滨后,张某与付某某一起和5女3男到“私人订制”的KTV唱歌至凌晨,付某某入住桔子水晶宾馆,27日晚付某某开车送张某回满洲里;28日,付某某方从满洲里返回哈尔滨。

在如此严峻的防控形势之下,面对这些令人浮想联翩的轨迹活动,付某某面对流调隐瞒行踪,终将为自己的这些行为买一个沉重的大单。

而为了尽快找出人群中的阳性“潜伏者”,尽早控制疫情,达到“清零”,哈尔滨采取“城门立柱”非常之法:对主动核酸检测呈阳性的人员,奖励1万元。

@哈尔滨发布,对主动进行核酸检测以及自觉身体不适,主动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并说明情况,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人员,经核实后奖励1万元。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不予理解。甚至有人用“印度养蛇”的故事来警示。曾经印度有很多蛇,也有很多人喜欢养蛇,当局就叫人到处捕猎杀蛇。但大家热情不高,于是就出台政策,上交一条蛇奖励十块钱。

结果大家纷纷把自己家养的蛇交了,发现真的拿到了钱。再后来自己的交完了就跑到野外去抓,野外的抓完了就越境去附近其他地区抓,附近也抓完了,有人又开始专门养殖,每天上交赚钱,结果印度的蛇反而越来越多。

但是,也有不少网友驳斥了这种观点,认为哈尔滨此举乃非常时期非常办法,这样有症状了也不会乱跑躲避不检测了。毕竟印度杀蛇的性质和这核酸阳性并不一样。

杀蛇是个可以重复获利的行为,而且是通过外物,代价对于自己而言仅仅是捕猎和养殖,对于有经验的人,应付蛇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但是让自己不断的感染新冠,重复治愈与得病去换很多个一万块钱?几乎不可能有人去拿自己的生命健康图这种利。

另外,感染是需要感染源的,你故意感染,然后主动申报,前脚给你打钱,后脚就排查完你的所有接触者,连带你的感染源都可以拔出来,这会是一连串的动作。

事实上印度抓蛇这件事非常好破解,只是当时的技术能力和人力资源不够去排查罢了,但时代不一样了,意味着当时做不到的,现在能做得到。经典案例的意义在于,它只是个启发点,可以有无数的变种和优化。

就在冰城对核酸检测阳性人员重奖的孰是孰非还在争议不断的时候,北京也高调曝出:对接种加强针的奖励100元。

北京亦庄官微发布消息,将面向2022年1月14日前在经开区指定接种点完成加强针接种人员发放消费券,活动按每人每针100元作为奖励标准,总额3000万元。今年4月至今,经开区已启动3轮疫苗接种消费券的发放,共计1.3亿元。


面对北京这一规定,不少网友直呼:“又打早了!”

其实,北京的这种奖励式鼓励打疫苗的方式很多地方都早已采用了。

比如,今年早前上海的一些街道就发食用油鼓励接种疫苗的,还有发物品甚至直接发钱的其它一些办法。也因此,上海接种疫苗的人数很快上升了,可见奖励式的方法是能起到立竿见影作用的。

但是,无一例外的是,这些以金钱物质激励疫苗接种的地方,都是我国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而我国其他许多省份,连医务人员的抗疫补助都捉襟见肘,哪里还有余粮发给已经疫苗免费接种和免费核酸检测的人们了。


应该承认,无论是接种疫苗加强针还是核酸检测,这种鼓励的手段,都毫无疑问能让尽可能多的人积极参与其中。

但是,这种做法也会带来了两种后果:

1、引起了“剧场效益”。

就像看电影一样,第一排人站起来了,第二排人也不得不站起来,最终导致全场观众都站了起来。而原本大家生根本就不需要站起来的,只要安安静静舒舒服服坐着观看就可以,结果却因为第一排站起来,而不得不站起来这种“内卷”现象。

2、这种奖励会产生一个后遗症。

有些人今后会养成一种习惯,以后在面临此类事件都会待价而沽,静观其变,非要等到有奖励的时候才肯去做。给钱才愿意接种疫苗,才肯主动进行核酸检测,没有奖励就拖泥带水,消极对待本就应该去尽的义务和负起的责任。

说句可能得罪大多数人的话,国家从研制疫苗到为全民提供免费疫苗,从核酸检测试剂谈判到发生疫情地方全民免费检测,这中间消耗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人力物力成本都是巨大的。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感激国家在疫情爆发以来的各种积极有力作为,而不应该出现这种种怪现象。

就拿“全民接种疫苗”来说吧,这一政策下达以来,几乎一开始就分为三种人群:

一种积极响应,撸起袖子说打就打;

一种观望犹豫,将信将疑;

最后一种是始终持怀疑态度,拒绝配合。

从上几轮疫苗接种来看,无疑,第一种人吃了亏,后两种人得了便宜。所以,有不少人在网上忿忿不平的吐槽:“历史已经证明,无论世界各地,钉子户总是受益最大的!”

当下,加强针才刚刚开打,北京就又“故伎重演”,带头斥重金来激励居民打疫苗,这让经济欠发达地区情何以堪?

会不会又发生许多地方组团到有钱的地方去打疫苗的事情再一次发生?

会不会激起各地之间以“奖励多少”进行内卷,吸引群众完成数据指标?

国家对适龄人群全民免费接种疫苗作为一项政策,提高民众对于疫情的认识,鼓励人民接种疫苗这是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去春风化雨去做的事情。

可结果却发展各地区、社区将接种数据作为一项工作的考核标准,不得不以各种奖励诱惑作为条件,以一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指标。

这不但不会让民众的意识得到提高,反而与这一政策初衷背道而行,适得其反,让群众对新冠疫苗的安全性产生质疑。

另外,对于前期政策一出台便积极响应的群众来说,会产生消极情绪。积极主动的不加以鼓励,反而拖后腿的更能尝到甜头,这种“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行为会让他们这次“学乖了”,可能会进一步观望会不会有更大的“惊喜“在后台,从而踟躇不打了?

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以“奖励”来诱惑群众打疫苗都是与国家政策相悖的,提高民众对疫情的认识程度,让他们清楚知道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别人,应从大力宣传疫苗的科普知识和公开疫苗接种后的作用与副作用,提高民众思想认识入手,而不是耗费人量公共财政以“奖励”措施进行。

面对全球其他国家新冠疫苗接种的滞后,而造成了病毒不断从阿尔法到德尔塔再到奥密克戎的步步超强,应该看到,抗疫不是哪一个国家的事,接种新冠疫苗也已经不是哪个人的事情,而是作为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在这个被疫情笼罩下的现实世界里,无论是道德高尚的人还是道德低下的人,都必须认识到这一问题,并知道如何正确去面对去行动,才是一个成熟的人。

事实上,无论是接种疫苗还是主动进行核酸检测,民众都需要被引导,提高意识让他们去参与,而不是一味的靠奖励。毕竟金钱的奖励只能是一时,只有不断提高群众的觉悟,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危害性和严重性,从而自发的去打疫苗和做核酸。

说句实话,与其拿钱去奖励做核酸和打疫苗的,不如将这些钱奖励给这两年来,风里来雨里去、烈日下寒风中,任劳任怨的抗疫医护人员,不是更好?

毕竟,他们的工作量更重,风险更大,更应该获得社会的认可啊!

本文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有件重要的事和你说

最近微信文章不再按时间顺序排列这可能让你无法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
为了以后我们能每天18:00见面我想邀请你
将医护多资讯设为“星标”或经常为文章点“在看”
不见不散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