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旷视印奇与AI江湖往事

于静 商业人物 2019-09-11


中国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公司旷视科技即将上市,创始人、CEO印奇的人生轨迹可以串起中国AI江湖往事。


作者:于静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82岁杨振宁挽着28岁翁帆的手步入婚姻殿堂时,相差54岁的老少恋闹得沸沸扬扬,人们不禁怀疑这个老头儿回国享清福来了。如今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刚刚递交招股说明书的旷视科技功勋册上应该记上杨先生的名字。①

 

1957年杨振宁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华人世界掀起一片学习物理的热潮,11岁的姚期智深受感染,大学时报考台湾大学物理学专业,去美国留学后,受妻子影响改学计算机专业,最终获得计算机界具有诺贝尔奖之称的图灵奖,成为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

 

2004年杨振宁回国在清华大学筹建高等研究中心时,向姚期智发出邀请,姚期智的人生轨迹从此改变,他做事爽快、干脆,与妻子商量后旋即辞去普林斯顿大学公职,卖掉美国的房子,来到清华园工作。

 

以博士为培养目标的姚期智很快发现中国本科教育阶段缺乏创新性,便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合作筹建“软件科学实验班”,这也就是在人工智能江湖扬名立万的“姚班”。小马智行创始人楼天城与旷视科技三位联合创始人印奇、唐文斌、杨沐均出自这里。

 

姚期智筹办“姚班”时,微软亚洲研究院时任院长为沈向洋,视觉计算组主任是汤晓鸥。印奇大二到微软实习,指导老师是如今加入旷视担任研究院院长的孙剑。2009年,汤晓鸥带着孙剑等人,凭借学术论文“基于暗原色的单一图像去雾技术”获得全球顶级计算机视觉学术会议IEEE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年度最佳论文奖,这也是会议创办25年来亚洲学者首次获得的最高奖项。

 

后来,孙剑加入了印奇的旷视科技,汤晓鸥成为商汤科技的创始人。他们成为了对手。



印奇


 “摇钱树”是清华大学有名的三个本科教育实验班(清华学堂班),“摇”是指姚期智创办的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钱”是指钱学森力学班(钱班),“数”是指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数理基科班)。
 
印奇是姚班的首批学生之一。
 
印奇1988年出生于安徽芜湖,他从小天资聪慧,3岁学书法,4岁学乒乓球,6岁踢足球,8岁时被《哥德巴赫猜想》的主人公陈景润吸引,迷上数学,中考时以状元身份考入芜湖一中,高二参加全国物理竞赛获得二等奖,同时入选全国首届百名“航空少年”,从航空英雄杨利伟手中接过证书。
 
2006年,印奇不仅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还在高考中取得680多分的高分,考入清华自动化专业,经过选拔,成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的59名首期学生之一。
 
在这里,印奇认识了旷视科技创始人之一唐文斌以及学弟杨沐。唐文斌高二时保送清华,高三时,参加世界顶级电脑编程比赛,在这项考验智力的比赛中获得大奖。
 
回清华的一次演讲中,唐文斌讲到了自己的创业经历:“最初我们并没有想到创业,我们是想将计算机视觉的技术应用到游戏中。”他们研发了一款拥有人脸识别技术的APP游戏,推出第一天下载量10万加,冲到苹果手机游戏排行榜的前五位。在清华大学“挑战杯”创业比赛中,这款游戏获得冠军,也让天使投资人联想之星注意到他们,进而走上创业之路。
 
2011年本科毕业时,印奇邀请唐文斌与学弟杨沐一起创办旷视科技,旷意味着“大”,视即为“视觉”。为了补足自己的硬件知识,2011年,软件出身的印奇选择到哥伦比亚大学攻读3D相机方向的博士,一边读书,一边与另外两位创始人处理公司事务。
 
印奇在国外读博这段时间,谷歌、Facebook等巨头纷纷斥巨资下注人脸识别企业。旷视开始定位2B领域,上线Face++平台。嗅到人脸识别的发展前景,印奇2013年辍学回国,全职创业。这一年,在投资人的引荐下,旷视迎来美图秀秀、世纪佳缘等第一批客户。
 
转折点出现在2014年,旷视正在寻找技术落地方向,而支付宝对远程身份识别需求迫切,旷视与支付宝展开合作。2015年,印奇成为“湖畔大学”第一期学员,几乎同时,马云在德国汉诺威博览会开幕式上使用“刷脸”方式为德国总理购买了一张邮票,旷视科技从此为大众所知。
 
随着金融方向出现突破,安防行业的需求也在井喷,2016年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更是将人工智能的关注度推上顶峰,人工智能越来越热,身处其中的印奇却觉得行业出现了泡沫与浮躁之气。接受纪录片《创新中国》采访时,印奇说,外界的期待与资本的热度超出了自己的规划和想象,他更希望在平和的外部环境下做事情。
 
2017年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发展规划,旷视的关注度与融资额反被后来成立的商汤超越,目前,从双方披露的融资额来看,旷视共获得约12亿美元融资,商汤共获得约28亿美元融资。


姚期智


当年,印奇邀请老师姚期智加盟旷视,担任学术委员会首席顾问。曾在清华大学访问学习的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DavidWoodruff一直对姚期智告诉他的一番话记忆犹新:“每当解决一个问题时,你会知道,你是世界上唯一知道这个答案的人。这种感觉就像登临山巅,那是非常快乐的时刻。你应该专注于那些最能让你迸发激情的研究,无论它能否产生实际的效用。从这个角度看,科学家有点类似于‘瘾君子’,如果研究工作没有将你消耗殆尽,你就不可能取得伟大的成果。”②
 
姚期智1946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台湾大学,曾获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伊利诺伊大学计算机博士,并且在2000年获得具有信息领域诺贝尔奖之称的“图灵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裔科学家。
 
杨振宁2003年回国定居,并在其推动成立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担任教授。为了邀请姚期智回国,清华大学专门请杨振宁与他会面。“我没有想到有一天会跟杨振宁先生见面,而且谈论的还是关于到清华任教的事情。我一向非常仰慕杨先生,当时也非常兴奋。”姚期智说。③
 
2003年10月,姚期智受聘担任清华大学讲席教授,2004年9月,辞掉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卖掉了在美国的房子,回到清华任教。他所从事的算法和复杂领域研究,填补了国内计算机领域的空白,使清华计算机学科第一次集齐理论、应用、系统和软件四大领域的学者,姚期智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十年之内,将清华的基础计算机科学研究工作带领进入世界一流。
 
“姚班”创建于2005年。谈到“姚班”构想时,姚期智说,“2005年,我与时任微软亚洲研究院主任(院长)沈向洋进行了一场关于中国计算机科学高等教育的深入探讨。我们都认为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学生,但是由于课程设置和教育方式的问题,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落后于美国学生。即使是那些赴美攻读更高学位的顶尖中国学生,也会由于在本科阶段缺乏对独立和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而不得不在研究生期间经历一个艰难的过渡期。而这种不足的另一个反映是:在获得美国终身教职的计算机科学领域研究者中,华裔的数量远远少于印度裔。在经过广泛讨论和细致考虑之后,我们决定在清华大学建立一个新模式,来培养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具有天分的本科生。”④
 
姚期智与沈向洋一起制定培养方案,双方高级研究人员共同担任授课教师。姚期智主讲“理论计算机科学”,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沈向洋、高级研究员郭百宁等开设“高级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姚期智还请来了王小云等世界著名学者前来授课。
 
2006年,“姚班”确定首届学生名单。经过笔试、面试,旷视科技两位创始人印奇、唐文斌从全校大一大二共147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加入姚班的人大多为新生中的尖子生,或是数学、物理和信息科学的国际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
 
姚期智认为,“Sense of beauty(美感)”和“Happiest moment(最快乐的瞬间)”是科研工作者的幸福来源,他告诉学生,你们在大学唯一的任务,就是要发现你们最擅长的是什么,最感兴趣的是哪个方向。
 
“姚班”不仅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也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大三学生要赴海外一流高校交换学习一学期,大四优秀学生则有机会前往美国哈佛大学以及谷歌、微软、百度等知名高校或公司研究实践。⑤
 
截至2017年9月,三百多名学生从“姚班”毕业,他们之中,90%继续深造,10%创业或在谷歌、Facebook等科技公司工作。旷视科技的另外一位创始人杨沐也出自“姚班”,他是印奇的学弟。知名的“姚班”成员还有无人驾驶公司小马智行创始人、在大学生计算编程领域具有“楼教主”之称的楼天城、福布斯全球30位30岁以下金融天才、国际信息编程奥林匹克比赛金牌选手邹昊、光流科技创始人胡伯涛以及被斯坦福大学聘任的马腾宇等人。
 
姚期智筹建“姚班”时,英语流利说创始人、CEO王翌正准备去普林斯顿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是美国TOP10高校,虽然只有三十几位教授,却有15位获得图灵奖,爱因斯坦、冯诺依曼、图灵都曾在这里任教,离开前,王翌到清华园拜见姚期智,姚老先生拍了拍王翌的肩膀,说,去吧,年轻人。⑥
 
为了更好地将计算机科学应用于工程、商业等领域,2010年,姚期智牵头成立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并担任院长,2017年,姚期智与杨振宁一起放弃外国国籍,正式转为中国公民、中国科学院院士。
 
 

汤晓鸥


与姚期智相比,商汤创始人汤晓鸥教授的“商业化”探索走的更彻底一些。关于“商汤”名字的来历,他们愿意将其解释为:商汤时期甲骨文开始充分应用,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阶段。私下里,他们更愿意将“商汤”理解为从商了的汤教授。商业化落地,也正是人工智能发展六十余年来最难的地方。
 
汤晓鸥1968年出生于辽宁鞍山,1985年考入中科大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1990年从中科大毕业,1991年获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硕士学位,1992年在麻省理工大学接触人脸识别算法,1996年获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97年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至今。
 
汤晓鸥1992年在美国接触人脸识别时,教授告诉他,这项技术将来非常有用,汤晓鸥在实验室做了十年研究,依旧没有让它用起来。2003年儿子汤之铭的出生改变了汤晓鸥的人生轨迹,妻子产假六个月后,带着儿子回北京工作,汤晓鸥也开始了在北京、香港两地的奔波,这让他有机会频繁接触微软亚洲研究院,并在张宏江的邀请下加盟微软,正值研究院重组,新任研究院院长沈向洋让汤晓鸥接管了自己的视觉计算组。
 
加盟微软后,汤晓鸥花了很多心思将技术与生活相结合。儿子再次帮助了他。他把自己为儿子拍摄的大量照片应用于视觉组实验数据中,研发出了照片标记软件Photo Tagging,也发明了多图分割、实时图像检索、植入图片等多种技术。尽管他们做得很辛苦,外界并不知道他们做了什么,汤晓鸥继续在科研与应用的天平两端挣扎。
 
直到2014年3月,汤晓鸥团队开发的一项技术让人脸识别算法首次超过人眼的识别能力,技术突破工业红线,让商业化应用成为可能。投资机构IDG为其提供几千万美元的天使投资支持其创业。
 
上文提到,2012年国际巨头的几次收购将人脸识别行业热度提升,汤晓鸥从2001年开始从事视觉研究,是最早研究深度学习的华人团队,这些因素让投资人对汤晓鸥充满信心。2014年10月商汤成立,成为旷视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汤晓鸥与印奇,两人更深的交集发生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印奇大二那年(2007年)到这里实习,2005年到2007年,汤晓鸥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担任视觉计算组主任。
 
港中大一直是汤晓鸥的科研阵地。2001年7月,汤晓鸥以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学系主任的身份,建立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2016年,实验室与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的实验室同时入选世界十大人工智能先锋实验室。商汤CEO徐立、联合创始人徐冰、研究院院长王晓刚、副院长林达华等商汤团队的多位重要成员来自多媒体实验室。
 
徐立曾对《财富》杂志提到,汤晓鸥邀请他创业时给他讲过自己建立多媒体实验室的故事,刚到港中大工作时,汤晓鸥一直招不到好学生,他们更愿意去国际名校读书,汤晓鸥想了个办法,做这些优秀学生的跳板,帮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申请名校。⑦
 
当越来越多的学生被麻省理工、斯坦福等高校录取,包括清华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在这里聚集,慢慢的,他们发现在港中大毕业与麻省理工、斯坦福等高校毕业的归宿大多都是谷歌、微软等公司,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这里毕业,多媒体实验室理所当然成为AI视觉的人才池。为了不断增强自身壁垒,商汤将融资获得的大多数资金用来招聘人才,他们具有野心,达到“逃逸速度”,“彻底摆脱竞争对手”。⑧
 
中欧商业评论零度工作室称,汤晓鸥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影响力是一呼百应的能力。⑨团队中还有许多成员来自微软,联合创始人杨帆是汤晓鸥在微软时的同事,研究院院长王晓刚也曾在微软与其共事,商汤教育负责人戴娟是汤晓鸥在微软时的学生。
 
关于微软,阿里巴巴CTO王坚在2016年院友会成立时的感慨一语中的:没有人可以绕开这个机构去谈论过去十几年的中国科技史。创新工场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百度公司总裁张亚勤、原金山软件CEO、源码资本投资合伙人张宏江、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字节跳动副总裁马维英、小米集团创始人、总裁林斌等人均出自微软亚洲研究院。转做投资人后,李开复投资了旷视科技等多家AI公司。
 
在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让所有人了解到人工智能之前,汤晓鸥亲身经历了AI视觉经历的波峰、低谷,面临的商业化难题,“很多事情超出了人类的智商”。现实中,小狗捡垃圾很容易,但在机器世界里,他们需要无数张图片才可以让小狗准确捡到垃圾,但是,换作另外一个场景,这一套就失灵了,他们还需要将算法重新训练一遍。
 
作为声称“拥有原创技术的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商汤投入巨资建立了自己的超算中心。这很烧钱。按一下“run”字按钮,进行一次数据训练迭代,整体花费至少50万元。CEO徐立称,“我们有150多个博士天天在算法平台上按‘run’,这还不算每年追加的数亿元GPU集群采购预算。”⑩
 

旷视递交的招股书显示,公司亏损严重,截至2019年6月30日,旷视共亏损52亿元。外界将商汤称之为“融资机器”,人工智能也是烧钱机器。

 

 

注释:

①:人工智能主要分为分为AI视觉、自然语音处理、自动驾驶三个分支,很多媒体将旷视上市称为“人工智能IPO第一股”,准确的说,旷视是中国第一家递交IPO申请的AI视觉企业,自然语音处理行业已经上市的企业有科大讯飞和英语流利说,自动驾驶技术最难突破,企业仍在继续求索。

②:程曦卢小兵,《为科学和人才培养做实事》,清华大学新闻网,2007年。

③:陈莹莹,《永远站在学术第一线——记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经济日报,2017年。

④:蒲慕明,王玲,《姚期智院士专访:量子计算的未来》(英文原文:Andrew Chi-Chih Yao: the future of quantumcomputing),《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 ),2018年第4期。

⑤:张晶晶,《探路国内高校“科家班”》,中国科学报,2017年。

⑥:左林大叔,《流利说王翌和他的朋友圈》,左林右狸,2018年。

⑦⑧:杨安琪,《炙手商汤》,《财富》中文,2019年。

⑨:周琪,《商汤物语:全球最大AI独角兽的雄心与优雅》,中欧商业评论|零度工作室,2019年。

⑩:孙静严冬雪四月,《商汤裂变》,财经天下,2018年。




延伸阅读


严正声明:“商业人物”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须获得“商业人物”授权。一切形式的非法转载,包括但不限于盗转、未获“商业人物”授权通过第三方转载行为,均属侵权行为,“商业人物”将公布“黑名单”并追究法律责任。“商业人物”只愿与尊重知识产权的机构进行合作。


将“商业人物”设为星标,精彩不错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