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积成著 | 钟阿城

MA 精灵 正在此间 2021-02-13

文明不是忽有一天从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是忽有一夕从地下挖出来的

而是多少年多少人的血汗浸渍出来的



……你越是急着要明白可能越是明白不了。无意之间另一个领域倒通了(琴棋书画原来都不是专业,今天我们专业的拜师专业的学习以求发专业之证,殊不知实境难返。中国艺术的线路是倒序的是以虚呈实虚其心而呈其境也……


我因为没有以上条件所以没有资格做败家子,别人也没有理由说我是败家子(古之徐振之张宗子之流才配称为败家子,且败后有自赞曰天生我辈必有奇……


永久的两 难

永久的无解



…你能独听二十多个小时的歌剧?现在这样的生活方式没有了,这种音乐也就消失了(当年洪昉思用三昼夜始阕“长生殿”可想见当年江南士族大家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方式在后来的红楼梦里还频频闪现……)

 

...因为大家对历史都不感兴趣,之前的历史戏那是历史吗?都是戏说我说的是正史(请循其本!无本如何清源?现代人懒得翻书,所以误解妄断丛生……)


夜明不怕灯灭

皆是梁园燕客



何以钟阿城必在威尼斯才能正解“教坊记 ”?又何黑泽明非趟西伯利亚乌苏里江才懂“海顿第四交响曲”…文化道场足够大才可能“此身此刻在其中”……


凡是活物别管老还是小,没有不臭的…且说早市有多少臭味?不是菜臭,是那一个个拖着病躯的残喘老者把隔夜臭气浓痰随意的散在市场的每一个角落……

究竟什么是真实

世间本来就没有什么究竟



...世俗里的“世”实在是大,世俗之大里的“俗”又是花样百出(诚如是,世界极于大千,不知大千之外更有何物?世人日与蝼蚁相接,蝼蚁无知,如来日与众生周旋,众生不见,障重故也。朝市中藏泉石心者不是没有,只是常被光怪所遮肉眼难识罢了,所谓庸中也有佼佼者。)


艺术没有什么语言

只有口气与味道



“遍地风流”、“彼时正年轻”及”杂色”里的一些,是我在乡下时无事所写。当时正年轻,真的是年轻,日间再累,一觉睡过来又是一条好汉。年轻气盛,年轻自然气盛元气足。元气足,不免就狂。年轻的时候狂起来还算好看,二十五岁以后再狂,没人理了。孔子晚年有狂的时候,但他处的时代年轻。文章是状态的流露,年轻的时候当然就流露出年轻的状态。状态一过,就再也写不到了。(诚如是,不论是前朝锦衣纨绔的幻彩目迷还是后世布衣知青的翘首憧憬,皆因年轻而不经…越不经,越真!不是吗?


人必有私情

而后见真心



一个伟大的作品在于它的不封闭(不封闭历史)。


……读书人认为文字留下了 根也就保住了(今人把书法当艺术,殊不知他先是文学。不成文学何必录之?


中立是你能以自己的脊椎挺住,以你自己的脚跟站起,在这无情又无义、无法又无天的冷酷的地球之上。


少年没有乡愁

只有爱恨情仇



它们互为姊妹,同声同气,明示或者暗示,都是人史。静定生慧,在历史的潮流中,一动不如一静。痴迷一种文化,无论是道教还是儒家,皆是一种逃离。


阅读经验可以帮助我们跨越时空。就像“史”的影响在其小说观念里,变为过程。艺术是一种过程,读书更是,这个过程很奢侈,可供我们在那样的一个环境里挥霍。



关键是你的目光而不是你目睹的事物



- END -

往期回顾


霜天憶舊

為什麽不贊嘆

獨為所不為也

为谁佩戴如许清凉 Ⅰ 赏菊记

为谁佩戴如许清凉 Ⅱ 菊影记

居花置 | 瓶花事

种一片逝去的花



[版权声明]

本公众平台图文均为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 / 联系:MJL142420580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