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聊聊大陆第一部同妻电影

检票小哥 3号厅检票员工 2019-08-14

 


前面


今晚的标题其实读起来有些耸动。


我无意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给这部片子贴上标签,也不想把它吹捧到某个脱离电影评价标准的高度。

 

只是觉得,这个标题,是对把它拍出来的人的勇气一个最好的侧证。

 

《再见,南屏晚钟》

 


很多人应该都和我一样,第一次听到这部片子是几个月前的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柏林电影节专门为世界LGBTQ电影设定的一个竞赛单元)

 

它以大陆第一部同妻电影的身份,拿下了大陆第一座泰迪熊。

 

主演南吉,导演相梓和其丈夫


当然,也因为这两个第一,这部片注定了我们不太可能在自己的院线银幕上得见。

 

自导演选择这个题材的那一刻开始,它就已经选择了在中国院线自戕,放弃了所有上映可能。

 

它的大陆首映也充满了地下意味——在上海闹市一个昏暗的小酒吧里,脱胎于今年上海酷儿影展的一场放映活动。


尽管宣传已经默契地尽量低调了,但那天还是来了好多人,望过去也都是彩虹的东西,文身,手环,衣服,帆布包或多或少都带着彩虹的小印记,还有几个穿着裙子的酷男孩。

 

放映的屏幕很小,就是一个普通学校教学用的投影仪幕布,靠后一点的观众甚至都不太能看得清字幕。


 

可大家那天都看得很出神,放映结束后明明没有映后,所有人都还是让掌声持续了好一阵子。等策展人上台与大家鞠躬致谢才陆续离场。

 

不论是电影,还是电影之外的整个声场都很动人。

 

好像任何历史时期都是相似的,越简陋,越地下,越动人。

 

 


《再见,南屏晚钟》的视角和同题材的《谁先爱上他》很像。

 

同样是以子女的视角去窥见骗婚的父亲,受害的母亲。

 


但它比《谁先爱上他的》离我们更近,从街景到人物的谈吐,思维,都是在对我们生活的这个地方的精准捕捉。

 

这也是第一次有人将同妻这样的题材,置于我们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去展开。导演通过模仿《喜宴》的群像手法去拍中国传统家庭的暗流涌动和歇斯底里。

 


拍他们对骗婚丑闻的避讳,拍他们对家族颜面的看重和保全,拍矛盾中民智未开的显像,拍中国人的隐忍和服命。

 

一切都特别熟悉,就像我们每天见证甚至经历着的那样。

 

另外,《再见,南屏晚钟》也比《谁先爱上他》更加严肃和残酷,它没有让同性恋父亲以死亡亦或其他的方式从电影中隐去,得到“死者为大”的开脱。

 

而是赤裸裸地把父母置于同一个故事中,以中国三个时代的年代标量,去展现父母那一代人在这样的遭遇面前的变化和选择。

 

故事的主线是生活在美国的女儿黄筱萸,因为怀孕决定与外国丈夫一起回国待产。

 


可在筱萸到家的第一个晚上,她便开始意识到,自己出国的这几年,这个家庭早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母亲因为三十年的同妻生活和无性婚姻早已歇斯底里。

 

父亲则在离婚无果后索性选择了在家对母亲保持沉默。

 

而当筱萸试图去劝解父母离婚的时候,她只得到了母亲“我就是想治好他或者耗死他”的咒骂,以及父亲“你妈死活也不同意,我也是为了你”的服命。


无处发泄的母亲,一边在各处寻求“治好”父亲的办法,一边又将这么多年累计的所有怨气以爱的名义发泄到女儿的身上,甚至不惜上女德xie教来争取打动丈夫,教化女儿。

 

她自己并不知道,她越如此,这个家就越无解。

 

这就是电影的核心矛盾,一个家庭里的所有人每时每刻都是在互相折磨的。

 

但电影对矛盾处理高明的地方在于,它的整个视角之于被骗婚的母亲,和同性恋父亲都是没有偏倚,不具批判性的。

 

摄影机也大多是固定机位,像是构建了一个让人窥探的画框,让人物在里面自由的出入,形成难得的客观视角。


 

而在人物设定上,各自都有各自的苦衷和施害,母亲的愚昧,父亲的自私,你谈不清楚到底是谁对谁错。

 

母亲成为了一个刻薄,愚昧,歇斯底里的泼妇,但电影始终没有忘记提醒我们为什么她会被逼成这样,不回避一个女人的一生是如何被骗婚毁掉的。

 


比如有一段戏是母亲沉迷的xie教因为女孩的举报被警方取缔。

 

结果母亲回家指着女儿鼻子破口大骂,甚至用各种荡妇羞辱来斥责女儿的“不懂事”。但观众始终没法对这个母亲产生厌恶,因为你们会听到她说:

 

“我除了信这个我生活还能怎么办?”

 

是啊,在她的认知中,她真的没得选,现在的这个样子,是她受害后的某种必然。

 

而轮到父亲的时候,刻画也同样赤裸,尽管镜头不多但丝毫不回避他的骗婚行为,同时也有意图地去寻找那个时代的原因。

 

如何寻找?

 

通过回望和支线。

 

导演花了大量的功夫去把电影中的时空打碎,用各种父母年轻时和筱萸少女时的碎片化回忆来向我们展现矛盾的形成过程。


比如,是什么让母亲如此坚定同性恋是一种可以被治好的病。

 

你父亲是一种病,我不能怪他

 

还有他们当年的婚姻所各自承受的外部压力。



导演也有意识的在暗示我们,很多东西都在倒退,比如电影的年代线中,主角的房子很明显得越住越大,但生活却越过越糟,家在越来越散,父亲的社会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苟且偷生。

 

“你敬爱的父亲是一个同性恋!”


另外,也埋入了大量支线,比如父亲的男性爱人被父母逼迫结婚,最后被迫找女同形婚的桥段。

 

比如年轻时对母亲有好感的女同闺蜜,通过闪回和母亲的口头家常向观众交代了另一个家庭正在平行发生的“同夫故事”。


“女人的一生怎么可以不结婚呢” 

 

这些支线都很好地加强了电影对外部环境的控诉,告诉大家,所有人其实都是受害者,环境才是那把刀。



最后


电影最后给了我们一个最靠近现实的结局。

 

没有选择说教,也没有将结局去用一句“爱最大”来和解。而是让故事继续用最像现实的方式下坠。

 

电影脱胎自现实,便也该落于现实。


那我们现实是什么样的?

 

现实是母亲的离家出走,是父亲的放弃抵抗。

 

是筱萸想伸出去安抚母亲,却又瑟缩着收了回来的那双手。

 

是南屏晚钟里回不去的同性侣人,是我们越来越难看到的六色彩虹。

 

 

 

 

 

 

附言:

 

今天正好是517世界不再恐同日,就想再多说几句。

 

这是三号厅写LGBTQ的第15篇文,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要写那么多次。


其实我一直希望大家都能去思考一个问题。

 

LGBTQ歧视的根源是什么?

 

根源其实是对少数的歧视。

 

少数是一个相对概念,也是一个泛社会概念,它绝不限于一个LGBTQ。残疾人,宗教,种族,甚至身材的胖瘦,性格的阴柔阳刚,结婚与否,丁克与否,都可能让你成为同样的少数。

 

甚至可以说,只要你和大部分人在某一方面不同,那你便是少数。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少数,每个人也都有权利成为少数。

 

而如果我不站出来说些什么,试图去改变什么。

 

那我保证我总有一天会因为某样“与众不同”,成为下一个被歧视的少数。

 

每个人都一样,我不认为有人可以幸免。

 

所以我希望大家记住一句话:

 

#因为歧视关乎每一个人,所以改变才需要每一个人#

 

别沉默,就是这样。




音乐/《南屏晚钟》-蔡琴

配图/标注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