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他妈才是年度最佳!

检票小哥 3号厅检票员工 2019-08-12




(以下剧透,没看过片的,千万不要往下拉)


写在前面


我从来没想到,一部韩国电影可以在我们的互联网上引发这么一场魔幻的信息龙卷风。


从一周前FIRST青年电影展《寄生虫》的“技术原因”撤映。


到《寄生虫》版权方想通过删减去争取上映的行为艺术,再到后来大陆影迷为了看电影找同声传译,配枪版字幕等等的各显神通。


围绕《寄生虫》发生的一切,都像是影迷在给这部金棕榈电影赋意,赋予一种朝圣一般的年度地位。


我也保证,当你真的看过这部电影之后,也会因为对它的拍案叫绝,而彻底理解了它被赋予的所有意义。


《寄生虫》





《寄生虫》有多厉害,我们甚至只需要看整部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就能窥见



第一个镜头,对准了一扇让人莫名感觉不适的窗户。


一切都很反常规,袜子被挂在天花板上,窗户和天花板连接在一起。


为什么袜子要挂那么高?


窗外的景立马会给你一个更不适的答案。


在你的眼睛上方行驶而过的汽车,窗外行人匆匆赶路的脚都在提示你:


“因为这是这间房子唯一晒得到太阳的窗口。”


你立刻反应过来这是什么视角?


“下水道视角”




更狠的还在后面。


当观众以为这个镜头已经触底的时候,镜头却突然又开始平行下移移,穿着短袖的男孩入画,行人在他的头上走过,而他也见怪不怪地在用手机。


到这里,人物穷困潦倒,住在地下室的背景也得以在这一个镜头里被交代出来。


甚至人物已经住了很久这个信息也通过那副见怪不怪的表情一并透露。


但其实电影才开始了30,这才是第一个镜头。


仅仅一个镜头,地下室的逼仄感却一下子得以勾勒,扑面而来,人物背景交代的功能性也兼备完成。


绝妙。



《寄生虫》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顾名思义,一群寄生虫的故事,只不过不是真的虫,而是,人。


那么,谁是虫?


电影在第一个下水道视角之后,用一种堪称神来之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



他让男孩拿着手机在整个地下室找wifi。


这是专属穷人上网的方式,蹭公共场所的网络。


镜头也在这里开始跟着男孩游移,他的母亲,父亲,妹妹在这组长镜头里鱼贯而出。



这一家人全部登场之后,镜头又跟着男孩举着手机找wifi的手在天花板游移,手都无法伸直的逼仄感再次得到强化。


压抑无比。



而后,桌子上突然出现的小虫,窗外街道上的杀虫剂突然涌进房间里。


爸爸说“最好把家里的虫全部杀光”


很明显,这都是奉俊昊在暗示我们,电影的虫,就是这一家人


奉俊昊设计了相当多的细节去表现这一家人的潦倒。



爸爸坐起来会撞到头,频繁出现的狭长过道,都在提醒我们居住空间的紧张。



明明在吃饭,爸爸却因为怕客人看到寒酸的食物而否认;


妈妈发现客人带了石头盆景当礼物,忍不住嘟囔怎么不带点吃的,


每一个桥段,每一个镜头都没有废笔。


即使是群戏,却依旧将穷困,找不到工作,爱贪小便宜的一家人都迅速立了起来。


拍案叫绝。


虫出现了,寄生怎么说?


下一个桥段立刻告诉你。



男孩接到了一份去一个富人家当家教的工作,故事也从这里正式展开。


能说会道的男孩设计逐一让富人家解雇司机和管家。


然后让自己的全家都一个接一个地假装专业司机,管家进入富人家庭“寄生”。


当然,这一切必然都建立在谎言之上。


他们必须假装互不相识,假装自己从业多年。


这种寄生的发生,也触发了电影的两层对比。


一层是最直观的穷,富。



比起之前拍地下室时,奉俊昊频繁用近景和特写来制造压抑感。


当镜头切换到富人的豪宅,远景和中景开始大量取代本身的近景,一下子打破了原先的压抑感,大量的建筑对称构图也让观众感到豁然开朗。


穷,富的对比也在这两种镜头变换中被无限放大,讽刺也油然而生。



另一层是更有意思的奸猾和善良的对比。


谁是奸猾,谁是善良?



你必然会觉得,好像是计划这场寄生骗局的那一家穷人更奸猾,而受骗的那一家富人更善良。


就连那四个穷人在谈论到那一家富人好骗的时候都说,“我要是这么富有,我也会这么善良”


但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所有人都被奉俊昊骗了。



富人真的善良吗?


表面上看,奉俊昊将两个富人设置的异常脸谱化,甚至豆瓣有人认为这是败笔而给电影扣了分。


但恰恰相反,这不是败笔,而是妙笔。


因为这两个富人,是真的带着脸谱在生活,他们不是善良,而是伪善。


奉俊昊用了大量的细节来暗示给观众他们的本来面目。


最明显的是气味。


虽然他们看似平等地在对待比自己更底层的人,但其实在好几个场景里,他们因为那一家人身上散发出的地下室气味而偷偷捂上鼻子。



还有女主人的吸毒。


这里很多人都批评女主的突然和男主人要钱买毒品很突兀。


但其实奉俊昊早有多次暗示。


第一次是女主人给男孩家教费的时候特意抽掉了两张钱。



另一次是当他们发现车后座出现一条女性内裤的时候,第一反应并不是司机迷奸女孩,而是有女孩在他们车里吸毒,而后和司机发生了关系,才留下了内裤。



为什么他们会下意识想到吸毒?为什么会那么惊慌?


因为她自己就是瘾君子。


男主人的虚伪则更加直白一些:



先是在做爱的时候要求女主人穿上那条之前他们触碰都要戴手套的陌生女性内裤,因为那会让他更兴奋。


以及在流血事件发生后,面对死伤惨重的穷人一家四口,他为了送自己被吓晕的儿子去医院,开走了唯一一台车。



但如果电影仅仅是用这样一组寄生关系去表现阶层讽刺,那自然还达不到金棕榈的程度。


《寄生虫》的故事,其实才刚刚开始。


从哪开始?


从那个被设计赶走的原管家,离开时那个意味深长的表情开始。



奉俊昊其实从这里就已经开始暗示我们,那个惊天反转的存在:


“这栋房子里还有第三家人”


寄生中的寄生,要开始了.....




具体的碍于篇幅,就不在这里剧透了。


再和大家聊聊这部电影,我特别喜欢的几个地方。


首先,是它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


电影中出现了大量的意象,都作为非常重要的线索贯穿了整一部片子。


先聊聊蟑螂这个意象。


意象由头是当富人全家出门露营,穷人一家四口开始鸠占鹊巢,把房子当做自己家一样去享受从未享受到过的富人生活。


这时候妈妈说了一句“如果这个时候富人回来,我们会像蟑螂一样四处散开吧。



什么意思?


因为蟑螂是一种只能生活在暗处的生物,人一出现,灯一打开,他们就会“哗”的一下四处逃散。


这里是妈妈在自嘲他们自己的虚伪。


但谁能想到,一语成谶,富人真的因为暴雨提早结束了露营回家,他们如果被发现把这里当做了自己家,必然会被开除。


于是他们真的成了蟑螂,为了不被发现找房子里的暗处藏身,等富人睡着后又为了不发出声响开始慢慢爬着下楼逃跑。



看吧,连逃跑的样子都像极了蟑螂。


但奉俊昊还嫌这个不够狠。用了一个接一个的固定大远景拍他们在接到上一路溃逃,中间用下水道的特写穿插。



为了什么?


为了让人物在镜头中变小,变得更像一只蟑螂。


还有更狠的。


奉俊昊不是简单二元化的想要讽刺阶级,讽刺富人,而是讽刺人性。


他花了相当多的笔墨去表现当穷怕了的这一家人,突然住进豪宅那种得意忘形的样子。


特别是结尾,父亲因为杀了富人而躲进了豪宅里没人知道的地下密室,彻底成为了一辈子都见不到光的寄生虫。


儿子通过摩斯电码给父亲写信,信里他立志要赚钱把那栋豪宅买下,救父亲出来。


看起来好像一切都充满希望。


真的吗?


仔细看儿子的幻想和信里的话。



他带着母亲入住豪宅后那个拿腔拿调的样子像极了之前伪善的富人,母亲的第一件事也是感受庭院的太阳。


注意这句话。


“我和妈妈会待在庭院,因为庭院的阳光真的很棒,而爸爸只需要走上来就好了。”



这无疑是全片最恐怖的地方。


为了救出爸爸它努力赚钱,买下房子。


然而等他真的入主房子之后,第一件事却不是赶紧去地下室把爸爸接出来,而是自己先感受阳光,等爸爸自己走上来。


讽刺,不言而喻。


写在最后


但这种程度的讽刺,都依旧不是电影的结束。


我们再看《寄生虫》的最后一个镜头。


当时男孩刚刚在写给父亲的信里面臆想完自己有钱后的生活。


出现了和电影第一个镜头,几乎一模一样的机位,只是从初夏换到了凛冬。



也是一模一样的运镜,镜头向下平移,男孩入画,天花板上的袜子,地下室,什么都没有变。



头尾两个镜头形成了一个巧妙的闭环。


这是奉俊昊在用镜头表达最后一层,也最高级的无声讽刺:


在韩国,阶级固化已经不可能让这一切改变了,不管穷人做出什么样的努力,还是什么都不会改变。


其实什么都不会变,一年又一年,还是那个窗口,还是那个地下室。


穷人还是穷人,富人还是富人。



音乐/尾崎豊 - OH MY LITTLE GIRL配图/来自网络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