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8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无耻,太他妈无耻了

检票小哥,鹅 3号厅检票员工 2021-12-05



写在前面

我真的都没想到,我们这个破影视评论行业能有这么团结的一天,那么统一地去骂、去抵制同一个节目——
 
《导演请指教》


我看开播后大家都被气疯了,标题都是以前轻易不用的脏口。
 
前几天有同行发了一篇叫《电影从未被如此羞辱》(by壹条电影,这号我自己也看),前天还有一篇叫《看完这综艺我不想当影评人了》(by罗罔极)。
 
这都气成什么样了,甚至平常最爱接烂片广告的几个同行都不接这个了,还反过来义正言辞地狠啐它一口唾沫星子。
 
我自己也气到不行,这两天谁只要跟我提起这节目我就一定表述失态。
 

即使是参与了这个节目录制的同行朋友,也依旧咬牙切齿,他们因为签了保密协议不能多说,估计憋得比我们还恨,我去问的时候,一个朋友给我说了一句这个,另一个就给我发了一个这表情包。


 
还有影视专业的学生,开播当晚我朋友圈都骂得刷屏了,“这节目以一己之力拉低来年电影学院报考率”已经成为了一个影视学院的流行梗。
 

还有电影学院的学生专门拉了个群,叫指教《导演请指教》,专门用来骂这节目,不停有人在进来了,我也在里面,刚开播那晚,里面比节目更精彩。
 
这节目就是踩着中国电影本就千疮百孔奄奄一息的残体,一边致力于把鞋印子印在中国电影脸上,一边表演到底什么叫火上浇油,雪上加霜,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乘火打劫,兔死狗烹,乘虚而入,落井下石。


捧臭脚

批评这个节目之前,我们先从通稿、节目文案和采访里了解一下,这是一档怎么样的节目,它自己是怎么说的自己的。

赛制上,《导演请指教》邀请四位行业制片人,集结十六位导演,设置演员嘉宾,进行“年度价值导演荣誉”的角逐。

官博以“2021年度导演扶持计划“来官宣节目。


百度百科进一步扩充解释了这个“导演扶持计划”的意义与目的:

通过导演之间的专业竞技切入,再现相对完整的影视产业现状,挖掘、扶持优秀导演,帮助他们通过这个平台脱颖而出。”

他们在请影评人的时候,也是说自己是“为中国电影行业输送力量,选出具有无限潜力的黑马导演”


说得太好了,我都感动,那让我们看一下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他们请了包贝尔。


哦可能节目需要话题吧,也理解。

然后请了毕志飞,《逐梦演艺圈》的毕志飞。


接着请了韩雪,演戏的那个韩雪。

???


蔡康永,主持的那个蔡康永。

.....


还有华谊兄弟老板王中磊的女儿,王文也,代表作写的还是自己的学生作业,还有著名导演张元的女儿,宁元元,作品豆瓣3.8分。


还让已经拍出了《蓝宇》《阮玲玉》这样的大师级导演关锦鹏来参赛,同台PK,作为噱头。

这些人是哪一点符合了急需扶持,哪一点符合了黑马导演?

当韩雪开口说她请来了张艺谋的御用摄影赵小丁,和韩红来给自己这个片子拍摄和配乐的时候,节目组的人你们自己不尴尬吗?

到最后,真的符合节目组口头宣称的那些东西的新锐导演,也就只有那么三四个,勉强占到所有人的三分之一。

而且赛制对他们来说也并不公平。

很典型的一个例子, 曾赠她是宁浩"坏猴子计划"的签约导演,首部长篇电影《云水》入围过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是阵容里为数不多的新锐导演。


但她在选角时,演员都选择沉默,都没有选择她。

这个赛制完全是在放大演员圈名利场这个原罪,更典型的还有所谓的极限创作。

它给到一部10分钟短片的创作时间只有两天,这种极限创作的环境就像是老师随堂布置的一道题目。

不是说做不出来,是这种极限创作会让资源型导演和青年导演的“差距”被拉到更大。

对于资源丰富的包贝尔之流,他们不需要花任何时间去考虑剧组的搭建的,也有行业内最成熟的团队来帮他,那他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放到创作上。


你们只需要对比一下相国强和包贝尔短片最后演职人员名单的长度,你就会明白什么叫资源的碾压。


还有票数低于一百二十票就停播的赛制。


只要当观众看不懂或是不喜欢时,就可以选择“反投票”来让片子停播,只要看不懂那片子就没必要放完。

怎么说,是在致敬审查吗?

是要告诉青年导演,你们要想电影有资格被放完,必须学会仆从、讨好、投机。

放弃用电影去启蒙观众,去让人思考,让他们记住如果当自我表达和大众喜好出现矛盾,必须选择前者。

这是在干什么?

把这个行业从根上掐灭吗?

一切就如导演梁龙的短片被叫停后,他眼眶泛红所说的那样:

“电影没有被完整播放的情况下,我没有回答问题的任何意义”


同理,在电影没有被完整放完的情况下,这档节目也没有任何意义可言。



撒泼

这个节目最无耻的地方在于,它们对观众人性本身里的「恶趣」,不加节制的利用。

投观众所好,是一种正常的综艺逻辑,但是不加约束、以牺牲一切道德和节目选手尊严的方式去投观众所好,这就是一种无耻。

你无法在这个节目制作组里看到任何的原则性和价值底线,引起话题和引起争议这两件事,在他们眼里高于一切。

哪怕他们明知道播出后,某些参与其中的艺人、导演、影评人,会因此名声扫地,甚至整个行业会因此被大众误解。

哪怕大众会更加觉得你们做电影的都是傻逼,哪怕在这其中的矛盾和对立会越来越重,观众可能会因此更不爱进电影院看电影,我们也要恶意剪辑,恶意编排,恶意引导,为了我们的播放量,在所不惜。

他们就像是90年代那些投机倒把的贩子,什么赚钱我就卖什么,卖大力丸都行,管它会不会吃死人,所以演员请就位之后立刻导演请指教。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上一期的毕志飞,我都不知道该说这群制作组的人太不懂电影,还是太懂电影。

不懂电影,是说你看不到他们对创作本身这件事的聚焦,他们宣传片里那些什么拍片科普啊,创作宣言啊,最后都成了狗屁,在他们眼里片场和居委会是一个地方,是用来干嘛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有人吵架,要骂街,要给观众看这导演哪里又不行了,又遇到啥事儿了,又跟谁吵起来了,又他妈哪哪傻逼了。在这件事上,他们又好像比任何人都懂电影。

编排起来是一套一套的。

受害者:毕志飞。

施害者:毕导的几位演员、李诚儒、某几位影评人。

和事佬:方励,陈祉希,另外一位影评人等。

如何让观众对毕志飞这样为祸中国电影已久的一位导演产生受害者同情?太简单了,让一些人在他面前表现得更傻逼呗。

让演员在听导演说话的时候这样——


这样——


还有这样——


甚至这种我不知道放进去有什么意义的时刻——


你说这演员真是已经恶到像节目播的这样从头到尾都不配合的吗?

如果是这样,这剧组得散,这片子一定是出不来的。既然这片子出来了,虽然是描摹着拍的,但总归是有完成度的,那就代表演员总体上是配合的。

可那些配合的部分咋一个都看不到呢?全是演员在折磨毕志飞?

播出后也是一样,先让一北电教授在他面前:


再让一影评人问他:


他们太懂了,所以一定要主持人在现场最后问出:为什么你的演员都不来现场支持你呀,然后把毕志飞逼得痛哭,不哭不是中国人。

那你说观众在当刻的情绪里,是恨一个5年前拍烂片的自大狂,还是几秒钟前趾高气昂吊着书袋责问毕志飞的影评人,以及一脸看不起人,连现场都不来的演员?

观众一定是后者。

我不知道这些为难毕志飞的人是被剪辑成这样的,还是真的是这样的。

我只知道这太像一个电影剧本了。

起承与转合,戏剧的冲突,张力的收放,故事的收尾,一套组合拳下来整太全乎了,比毕志飞当年的《逐梦演艺圈》都完整、都好。

包贝尔那期也一样,这两期几乎全在吵架,我从来没见过哪个节目可以吵那么多的架,影评人和导演吵,观众和影评人吵,演员和导演吵,制片人和导演吵,制片人和影评人吵。

已经开播的这两期总结下来就这么点事情。

而且这节目不止要让里面的人吵架,还要让屏幕外的观众愤怒,要让尽可能多的观众愤怒。

所以他必须引导+聚焦一些可以冒犯到观众的东西。

比如,观众看不懂专业影评人喜欢的东西,在他们眼里这就是天然的矛盾。

这东西现实里有吗,有,很多,我们号也经常有这样的片子,这是无可避免的,反而也是影评人存在的意义。我甚至不觉得这是矛盾,是一种术业有专攻的现象。

我以前聊类似话题的时候就说过:别看不起普通观众,人家一定在另外的某个行业比你精通很多倍。而观众也不要对影评人有敌意,我们是表达者,也是大家的说明书。

这就是一种互帮互助,只有小孩子,才会觉得二者只能存在一个唯一答案,

但这节目就是贱得慌,非要把这个问题无限放大,我估计这也是他们设置观众有权停播一部电影的这一傻X赛制的最大原因。


因为这一定会无限激怒我们这些专业影评人,而观众又会对自己手里突然大起来的权力产生幻觉和守护欲望。

这就像外卖平台设置极短送餐时间,然后让外卖员和消费者吵架是一模一样,都十分无耻,赚钱的始终是平台(节目组),矛盾转移的方向永远是我们(观众)和外卖员(影评人)。

这节目甚至还有在现场让主持人主动挑起这个问题,让影评人和观众吵的桥段,不仅如此,还得挑最极端,最非黑即白的那种观众发言剪出来,把影评人置于强势,观众置于弱势,因为这样荧幕之外的观众一定会愤怒。

按爽文剧本,后面没准还可以再设置一个逆风翻盘,找些特能吵的“选手”去代表观众,去辩论回击,那可想而知的,电脑前的那些观众一定弹幕刷翻,热度加倍啊。


骂人
 
那我们为什么那么痛恨这些东西啊?
 
换句话说,很多东西是我们这个行业本身确实有的毛病。只是被这节目利用了,我们有什么资格愤怒吗?
 
是啊,这行业充斥着只会捧臭脚的人,恰烂片饭的人,也到处都是满口主义的自大狂,还有各种X二代,关系户。
 
这些东西我们也恨。
 
但是你无法控制这节目所带来的各种污名和对观众非专业的误导。
 
首先,赛制。
 
观众在一个公共空间里可以随意停播一部自己看不懂的电影,这在哪听起来都是一种多数人的暴政。
 
当这节目打着还原影视行业市场生态的名义搞这一出的时候,无异于暗示观众,不喜欢便可以毁掉,也不需要考虑其他喜欢的观众。
 
这种赛制的本质,就是对公权私用的谄媚。
 
另外,评价标准。
 
这部现在在评价维度设置上完全是偏向商业片的,对于文艺片是连呼吸的机会都没有的,甚至对梁龙那种实验电影来说,连“被称为电影”的机会都是没有的。


而且全场,除了那个被观众讨厌的影评人撑了一下梁龙之外,从制片人到观众,整体风向全部是在给观众一种导向——除了商业片之外的电影,都是不需要尊重的。
 
它让这个本就不太包容的行业和环境,变得越来越有不包容的理由。
 
还有,对各个行业的污名化。
 
我不想上太多价值,我也没资格代表其他行业说什么,就说我自己这行。
 
我们影评这行业是混乱,是鱼龙混杂,但我们凭什么被这个节目这样去利用和代表?
 
谁都清楚,让一个群体抬不起头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这个群体里最让人讨厌的一个上电视上新闻就可以了,如果找不出让人讨厌的人,就用剪辑(造谣)剪到他让人讨厌。
 
影评人都是傻逼这个观点,在这个反智主义盛行的当下,太容易因为这个节目被得出了。

我发了两条微博骂这个节目,底下都已经开始有人因为我老骂包贝尔说我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了。

那请你们和这个节目一起,去那双被你们高高举起的臭脚里遗臭万年吧。

 
 
配图/《导演请指教》
配乐/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